一位在空空导弹制造一线坚守 30 余年的 “大国工匠”—— 中航工业导弹院 “鲁宏勋班” 班长、高级技师鲁宏勋。他从与大学遗憾擦肩的技校生起步,成长为中航工业集团首席技能专家,用精湛的数控加工技艺,为空空导弹装上精准的 “眼睛”;他带领团队打破生产瓶颈,培养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以 “岗位可以平凡,人生不能平淡” 的信念,诠释了军工一线技能人才的硬核担当。
![图片[1]-鲁宏勋 航空铆接专家-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8172642581-1280-1024x578.jpeg)
军工大院长大,与空空导弹结下不解缘
鲁宏勋的 “军工情结”,源于在中航工业导弹院大院的童年时光。从小,他就知道父辈从事的是 “守护蓝天的神秘事业”,看着大院主楼 “航空报国 强军富民” 的大字,“为国家造利器” 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萌发。高考失利后,他错过了大学梦,却恰逢导弹院首届技校招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钳工专业 —— 这个选择,让他与空空导弹制造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在技校学习时,一位连续十几年的劳模老车工(同学的父亲)成了他的榜样。“家里贴满墙的奖状”,让鲁宏勋明白:“哪怕是一线技工,也能凭手艺为国家做贡献。” 凭着从小积累的绘画与航模制作基础,他在机械结构、工程制图领域几乎无师自通;跟着院里最出色的师傅学技艺,上夜大补理论、学外语、练编程,他从未停下 “追赶” 的脚步。“那时候就想,一定要把导弹零件做得又快又好,让咱们的空空导弹更精准、更有力。” 这份朴素的想法,成为他日后攻克技术难关的不竭动力。
![图片[2]-鲁宏勋 航空铆接专家-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8172650403-7F0486B3561CF29F4A906FB6CF6_3E904095_DB20.jpg)
![图片[3]-鲁宏勋 航空铆接专家-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8172654285-67028A29DC08D7753B972131F9B_184600EF_129DE.jpg)
毕业后,鲁宏勋进入导弹院成为一名钳工。从手工打磨零件到接触数控机床,他始终以 “零误差” 为标准 —— 空空导弹的零件精度直接关系打击效果,“差一丝一毫,都可能影响导弹的‘眼睛’,战场上就是生与死的差距。” 这种对精度的极致追求,让他在一线快速成长,为后续成为 “数控专家” 埋下伏笔。
从 “钳工” 到 “翻译官”,为导弹零件提速提质
随着空空导弹技术的升级,传统加工方式逐渐难以满足复杂零件的制造需求。鲁宏勋敏锐地意识到,数控机床将是未来导弹制造的核心工具。于是,他主动钻研数控编程,成为导弹院 “第一个编出加工程序、第一个做出数控零件、第一个全面掌握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 的技术工人 —— 他把自己比作 “数控机床的翻译官”,“要让机器听懂人的需求,把图纸上的设计精准变成实物零件。”
空空导弹的核心部件(被称为导弹的 “眼睛”)结构极为复杂:某关键部件上有各方向上百个大小不等、相交或相贯的孔,最小直径不足 3 毫米,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原本的加工周期至少 6 个月,成为制约导弹生产交付的 “瓶颈”。面对这个 “硬骨头”,鲁宏勋没有退缩:“能优化的只有加工工艺,再难也要啃下来。”
![图片[4]-鲁宏勋 航空铆接专家-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8172658669-535019E0F8CDE3C08BFB513AFCE_056C6FE8_1788FC-1024x683.jpg)
他带领团队从三方面突破:一是尝试新型刀具与高速加工技术,提升切割效率;二是重构工序流程,把原来的十道精加工工序压缩到三道,减少零件装夹次数(每一次装夹都可能带来误差);三是调试多台设备适配该零件加工,打破 “一台设备干到底” 的局限。经过无数次试验与调整,加工周期最终缩短两个半月,零件精度完全达标 —— 这个突破,不仅保障了导弹型号的按时交付,更为后续复杂零件加工提供了 “鲁式方案”。
“每一次成功把图纸变成零件,就像完成了一件精美的雕塑。” 鲁宏勋说。30 多年来,他经手的导弹零件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空空导弹,都有他参与制造的 “眼睛”—— 正是这些精准的零件,让空空导弹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锁定目标,实现 “一招制敌”。1990 年,26 岁的他就因突出贡献荣获原航空航天部一等功,成为颁奖大会上唯一的技术工人;后来,他又先后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些荣誉,是对他 “匠心” 的最高认可。
建 “梦之队” 育新人,从中国走向世界
“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一群人的成功才能托起事业的辉煌。” 鲁宏勋深知,空空导弹制造需要一代又一代技能人才的接力。2017 年,以他命名的 “鲁宏勋班” 成立,31 名成员中,有 5 位全国技术能手、9 位河南省技术能手,还有 1 位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 —— 这个班组,成为导弹院高技术工人的 “梦之队”。
在班组管理中,鲁宏勋坚持 “手把手教、心贴心带”。他从不直接告诉徒弟 “怎么做”,而是引导他们 “怎么想”: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金牌获得者林春泷,曾在训练中遇难题卡壳,鲁宏勋只点拨一句 “想想零件的受力逻辑”,就让他豁然开朗。“师傅常说,‘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法。” 林春泷的话,道出了鲁宏勋的育人理念。
![图片[5]-鲁宏勋 航空铆接专家-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8172701822-202303096381398873196740518822278.jpg)
更令人瞩目的是,鲁宏勋连续三届担任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教练,全程负责选手选拔与集训。2015 年巴西圣保罗第 43 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他指导的选手一举夺金,实现中国在该项目上 “金牌零的突破”—— 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证明中国导弹制造的一线技能水平,已从 “跟跑” 跻身 “世界第一梯队”。
“型号成功我成才”,这是中航工业的口号,也是鲁宏勋的真实写照。从他参与制造的空空导弹列装部队,到两次受邀登上天安门广场阅兵观礼台,看着 “战鹰” 挂载着自己参与制造的导弹掠过天空,他感慨:“这辈子能为空空导弹装‘眼睛’,值了!” 而他的成长,也折射出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 —— 从 “望尘莫及” 到 “同台竞技”,再到 “部分领先”,一线工匠的匠心,正是国防科技实力提升的坚实基础。
以匠心守初心,用技能护蓝天
鲁宏勋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理论突破,却有 “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的坚守。他用 30 余年的时间,从技校生成长为 “大国工匠”,用数控技艺为空空导弹装上 “明亮的眼睛”,用育人行动为国防事业培育 “后备力量”。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 “工匠精神” 的核心:对精度的极致追求、对技术的持续创新、对传承的无私奉献。
如今,53 岁的鲁宏勋仍在一线忙碌 —— 他说:“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做下去。” 在空空导弹向更精准、更智能发展的道路上,像鲁宏勋这样的工匠,是技术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 保障。他们或许没有院士的光环,却用双手将 “设计图纸” 变成 “护国利器”,用匠心筑牢中国蓝天的防御屏障。正如他所说:“岗位可以平凡,人生不能平淡 —— 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也要拧在国防事业的关键处。”
![图片[6]-鲁宏勋 航空铆接专家-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8172816548-OIP-C.riZSwcnnP68tE30BfnJi2gHaEY.jpeg)
![图片[7]-鲁宏勋 航空铆接专家-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8172817909-OIP-C.rKL8sljeR9pPc7u86KSgbAAAAA.jpeg)
![图片[8]-鲁宏勋 航空铆接专家-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8172818285-R-C.16ccfac5915b6600f0ad791d8ffcf23a.jpeg)
![图片[9]-鲁宏勋 航空铆接专家-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8172819940-R-C.463cb0296680586c4d475043d35b0231.jpeg)
![图片[10]-鲁宏勋 航空铆接专家-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8172819555-R-C.d6125d722d29132d8648e66067597d84.jpeg)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