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M270 多管火箭炮

图片[1]-美国🇺🇸 M270 多管火箭炮-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一、系统概述

M270 多管火箭炮是美国 洛克希德・马丁 公司研制的一款自行式多管火箭炮系统,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列装美军,主要用于为地面部队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可发射火箭弹和战术导弹,打击敌方集群装甲目标、炮兵阵地、指挥中心、人员集结地等多种目标,是美军地面火力支援的核心装备之一,同时也被多个北约国家及盟友广泛采用。

参数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武器名称: ” M270 ” 多管火箭炮( M270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 )
北约名称: M270 MLRS
研发国家: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意大利
作战用途: 大面积火力压制,精确打击
体型参数
长度: 6.85米
宽度: 2.97米
高度: 2.59米
战斗全重: 25.19吨
性能参数
最大公路速度: 64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 480公里
爬坡度: 60%
侧倾坡度: 30%
涉水深度: 1.1米
武器系统
发射装置: 2个六联装火箭发射箱
可发射弹药:
– M26 火箭弹:射程32公里,每枚含644枚 M77 双用途子弹药
– M30/M31 GMLRS 制导火箭弹:射程70公里,GPS + INS 制导
– ATACMS 战术导弹:射程300公里,可携带多种战斗部
– 未来还将集成 PrSM 精确打击导弹(射程500公里)
再装填时间: 5 – 10分钟(使用自动装填系统)
火控系统: 先进火控计算机,惯性导航系统
爆炸参数
M26 火箭弹:
– 子弹药数量: 每枚含644枚 M77 双用途子弹药
– 子弹药杀伤半径: 约5米
– 覆盖面积: 单枚火箭弹可覆盖约30,000平方米
M31 GMLRS 制导火箭弹:
– 战斗部类型: 整体式高爆战斗部
– 炸药重量: 约90公斤
– 杀伤半径: 约50米
ATACMS 战术导弹:
– 战斗部类型: 可携带多种战斗部,包括子母弹、整体高爆等
– 子弹药数量( M74 型): 约950枚
– 整体高爆战斗部重量: 约500公斤
制造与出口
主承包商: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Lockheed Martin )
研发性质: 国际合作研发
生产数量: 约1,300套
出口情况: 已出口至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荷兰 、 日本 、 韩国 、 土耳其 等20多个国家
衍生型号: M270A1 、 M270A2 、 HIMARS (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
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型号: 康明斯 VTA – 903T 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类型: 8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
最大功率: 500马力( 373千瓦 )
扭矩: 2,170牛·米( 1,600转/分钟 )
传动系统: Allison XTG – 411 – 2A 自动变速箱,6个前进档,1个倒档
武器参数
发射管数量: 12管( 2个六联装发射箱 )
发射方式: 单发、齐射( 最大射速12发/45秒 )
再装填方式: 自动或手动
火控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GPS ) + 惯性导航系统( INS )
射击精度: CEP 约50米( GMLRS 制导火箭弹 )
同时代外军对比
俄罗斯 BM – 30 ” 龙卷风 ” 多管火箭炮
– ” 龙卷风 ” 射程更远( 90公里 vs 70公里 )
– M270 精度更高( GMLRS 制导火箭弹 )
– ” 龙卷风 ” 装填时间较长( 20分钟 vs 5 – 10分钟 )
– M270 可发射战术导弹( ATACMS )
中国 PHL – 03 多管火箭炮
– PHL – 03 射程更远( 150公里 vs 70公里 )
– M270 可发射战术导弹( ATACMS )
– PHL – 03 装填时间较长( 10 – 15分钟 vs 5 – 10分钟 )
– M270 装备范围更广,北约兼容性更好
以色列 ” 铁穹 ” 多管火箭炮
– ” 铁穹 ” 主要用于反导,而非远程打击
– M270 专注于远程火力压制和精确打击
– ” 铁穹 ” 射程较短( 70公里 vs 300公里 ATACMS )
– 两者用途不同,无直接可比性
图片[2]-美国🇺🇸 M270 多管火箭炮-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M270 多管火箭炮具备火力密集、射程远、机动性能好、反应速度快等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目标实施覆盖式打击,为地面部队的进攻和防御提供强大的火力保障。

二、发展背景与研制历程

(一)发展背景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装甲部队的快速发展和战场火力需求的提升,美军原有的火箭炮系统在射程、威力和自动化程度上已不能满足现代作战需求。当时装备的 M198 牵引式榴弹炮和 M109 自行榴弹炮在远程火力覆盖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有效压制敌方纵深目标和集群装甲部队。

为了提升地面部队的远程火力支援能力,美国陆军提出研制一款具备高机动性、大威力、自动化程度高的多管火箭炮系统,能够快速部署并对敌方目标实施精确而密集的打击,M270 多管火箭炮项目由此启动。

(二)研制历程

M270 多管火箭炮的研制工作始于 1976 年,由美国 洛克希德・马丁 公司牵头,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参与。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注重整合先进技术,在机动性、火力性能和自动化指挥方面进行了重点突破。

1980 年,M270 多管火箭炮完成首辆样车试制,随后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和改进,1983 年正式列装美国陆军。此后,根据实战需求和技术发展,M270 多管火箭炮不断进行升级改造,衍生出多种型号,发射的弹药种类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火箭弹扩展到战术导弹等,作战效能持续提升。

图片[3]-美国🇺🇸 M270 多管火箭炮-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三、系统组成与技术特点

(一)系统组成

  1. 发射车:M270 多管火箭炮采用 布拉德利 步兵战车的底盘改进而成,车长约 6.85 米,车宽约 2.97 米,车高约 2.59 米,战斗全重约 25.2 吨。底盘采用履带式设计,配备一台 康明斯 VTA-903T 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 375 马力,公路最大速度 64 公里 / 小时,越野速度 48 公里 / 小时,最大行程 480 公里,具备良好的机动性能和越野能力,可伴随装甲部队快速推进。
  2. 发射装置:发射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装有两个发射箱,每个发射箱可容纳 6 枚 227 毫米火箭弹或 1 枚 ATACMS 战术导弹,总共可携带 12 枚火箭弹或 2 枚战术导弹。发射箱为密封式设计,可整体吊装更换,大大缩短了弹药装填时间,从卸下空发射箱到装上满弹发射箱仅需 5 分钟左右。
  3. 火控系统:配备先进的火控计算机、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激光测距仪等。火控系统能够快速接收目标信息,自动计算射击诸元,控制发射装置瞄准目标,实现了射击过程的高度自动化,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车长和炮长通过操作终端即可完成目标锁定、发射参数设置和发射指令下达等操作。
  4. 弹药系统:可发射多种类型的弹药,包括 M26 双用途子母火箭弹(内装 644 枚 M77 子弹药)、M30 精确制导火箭弹(采用 GPS 制导,圆概率误差约 10 米)、ATACMS 战术导弹(射程可达 300 公里以上,可携带子母弹头或高爆弹头)等。不同弹药针对不同目标,形成了远中近结合、点面结合的火力打击体系。

(二)技术特点

  1. 强大的火力密度:M270 多管火箭炮可在 1 分钟内发射 12 枚火箭弹,对 1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实施覆盖式打击,弹药散布均匀,杀伤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压制敌方有生力量和轻型装甲目标。
  2. 较远的射程覆盖:发射普通火箭弹时,最大射程约 32 公里;发射增程火箭弹时,射程可达 45 公里;发射 ATACMS 战术导弹时,射程超过 300 公里,能够对敌方纵深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实现了从近距离火力支援到远程纵深打击的全覆盖。
  3. 高度的自动化操作:从目标信息接收、射击诸元计算到发射装置瞄准,均由火控系统自动完成,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不仅提高了射击精度,还缩短了反应时间,从进入阵地到完成发射准备仅需 3 分钟。
  4. 优异的机动性能:履带式底盘使其能够在泥泞、山地等复杂地形上行驶,可伴随装甲部队快速机动,及时为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同时具备良好的战略机动性,可通过 C – 17 运输机进行空运部署。
  5. 模块化发射设计:发射箱的模块化设计使弹药装填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便于更换不同类型的弹药,能够根据作战任务快速切换弹药类型,提升了系统的作战灵活性和持续作战能力。

四、作战运用与实战表现

(一)作战运用

M270 多管火箭炮在作战中主要承担以下任务:在进攻作战中,为前沿部队提供火力准备,压制敌方防御阵地的火力点、摧毁敌方工事,为部队开辟进攻通道;在防御作战中,对敌方进攻的装甲集群和步兵部队实施拦阻射击,迟滞敌方进攻节奏;在纵深打击中,发射 ATACMS 战术导弹,攻击敌方指挥中心、弹药库、交通枢纽等重要目标,削弱敌方的作战潜力。

此外,M270 多管火箭炮还可与侦察无人机、前沿观察车等协同作战,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提高火力支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实战表现

M270 多管火箭炮在多次局部战争中表现出色。1991 年海湾战争中,美军投入了大量 M270 多管火箭炮,对伊拉克军队的装甲部队、炮兵阵地和防御工事进行了猛烈打击。据统计,在战争期间,M270 多管火箭炮发射的火箭弹摧毁了伊拉克大量坦克、装甲车和火炮,被伊拉克士兵称为 “钢雨”,给敌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和物质打击。

在 2003 年伊拉克战争中,M270 多管火箭炮再次发挥重要作用,为地面部队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援,其发射的 ATACMS 战术导弹对伊拉克的纵深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有效瘫痪了敌方的指挥系统。在阿富汗战争中,M270 多管火箭炮也被用于打击塔利班武装的据点和人员集结地,展现出了强大的火力压制能力。

五、衍生型号与发展趋势

(一)衍生型号

  1. M270A1:在基本型基础上进行了火控系统升级,换装了新型计算机和 GPS 导航系统,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同时改进了发射装置,可兼容更多类型的弹药。
  2. M270B1:针对城市作战和反恐作战需求进行改进,重点提升了精确打击能力,可发射更先进的精确制导火箭弹,减少附带损伤。
  3. M270ER:增程型,通过改进发射装置和弹药,进一步提升了火箭弹的射程,普通火箭弹射程可达 70 公里以上,增强了远程火力覆盖能力。
  4. LAR-160:部分国家在 M270 技术基础上研制的轮式多管火箭炮,采用轮式底盘,重量更轻,战略机动性更强,主要用于出口。
图片[8]-美国🇺🇸 M270 多管火箭炮-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二)发展趋势

未来,M270 多管火箭炮的发展将围绕以下方向:提升精确打击能力,发展更先进的制导火箭弹,采用卫星制导、激光末制导等复合制导方式,进一步降低圆概率误差,实现对点目标的精确打击;增加射程,通过改进火箭发动机和弹体设计,使火箭弹射程突破 100 公里,战术导弹射程进一步延伸,扩大火力覆盖范围;增强信息化水平,融入战场信息网络,与其他作战平台实现实时信息共享,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发展新型弹药,包括温压弹、末敏弹等,以应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同时注重弹药的模块化和通用化,提高弹药的互换性和使用效率。

六、总结

M270 多管火箭炮作为一款经典的自行式多管火箭炮系统,凭借其强大的火力、优异的机动性能和灵活的作战方式,成为现代地面作战中不可或缺的火力支援装备。自列装以来,它在多次实战中展现出了卓越的作战效能,赢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M270 多管火箭炮通过持续的升级改进,在精确打击、射程和信息化等方面不断提升,未来仍将在地面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模块化设计和多弹药兼容能力,也为后续的发展预留了空间,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继续在全球多管火箭炮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