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M142 海玛斯 自行火箭炮 HIMARS

图片[1]-美国🇺🇸 M142 海玛斯 自行火箭炮 HIMAR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一、系统概述

M142 自行火箭炮(绰号 “ 海玛斯 ”,HIMARS)是美国 洛克希德・马丁 公司在 M270 多管火箭炮基础上研制的一款轮式自行火箭炮系统,于 21 世纪初列装美军。该系统以高机动性为核心设计理念,主要用于为轻型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可发射与 M270 相同的火箭弹和战术导弹,打击敌方装甲集群、炮兵阵地、指挥中心等目标,是美军快速部署和应急作战的关键火力装备,同时也被多个盟国引进列装。

参数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武器名称: ” M142 ” 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 HIMARS )
北约名称: HIMARS
研发国家: 美国
作战用途: 快速部署、精确打击、远程火力支援
体型参数
长度: 6.9米
宽度: 2.4米
高度: 3.2米
战斗全重: 16.2吨
性能参数
最大公路速度: 85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 480公里
爬坡度: 60%
侧倾坡度: 30%
涉水深度: 1米
武器系统
发射装置: 1个六联装火箭发射箱或1个 ATACMS 导弹发射箱
可发射弹药:
– M26 火箭弹:射程32公里,每枚含644枚 M77 双用途子弹药
– M30/M31 GMLRS 制导火箭弹:射程70公里,GPS + INS 制导
– ATACMS 战术导弹:射程300公里,可携带多种战斗部
– 未来还将集成 PrSM 精确打击导弹(射程500公里)
再装填时间: 5分钟(使用自动装填系统)
火控系统: 先进火控计算机,惯性导航系统
爆炸参数
M26 火箭弹:
– 子弹药数量: 每枚含644枚 M77 双用途子弹药
– 子弹药杀伤半径: 约5米
– 覆盖面积: 单枚火箭弹可覆盖约30,000平方米
M31 GMLRS 制导火箭弹:
– 战斗部类型: 整体式高爆战斗部
– 炸药重量: 约90公斤
– 杀伤半径: 约50米
ATACMS 战术导弹:
– 战斗部类型: 可携带多种战斗部,包括子母弹、整体高爆等
– 子弹药数量( M74 型): 约950枚
– 整体高爆战斗部重量: 约500公斤
制造与出口
主承包商: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Lockheed Martin )
研发性质: 美国 自主研发
生产数量: 约500套
出口情况: 已出口至 英国 、 罗马尼亚 、 约旦 、 新加坡 、 阿联酋 等国
衍生型号: HIMARS A1 (增强型)
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型号: Caterpillar C7 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类型: 6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
最大功率: 330马力( 246千瓦 )
扭矩: 1,235牛·米( 1,440转/分钟 )
传动系统: Allison 3000SP 自动变速箱,6个前进档,1个倒档
武器参数
发射管数量: 6管( 1个六联装发射箱 )或1枚 ATACMS 导弹
发射方式: 单发、齐射( 最大射速6发/30秒 )
再装填方式: 自动
火控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GPS ) + 惯性导航系统( INS )
射击精度: CEP 约5米( GMLRS 制导火箭弹 )
同时代外军对比
俄罗斯 ” 飓风 ” – G 多管火箭炮
– ” 飓风 ” – G 射程更远( 120公里 vs 70公里 )
– HIMARS 精度更高( GMLRS 制导火箭弹 )
– ” 飓风 ” – G 装填时间较长( 10分钟 vs 5分钟 )
– HIMARS 机动性更强,可由 C – 130 运输机空运
中国 PHL – 11 多管火箭炮
– PHL – 11 射程更远( 100公里 vs 70公里 )
– HIMARS 可发射战术导弹( ATACMS )
– PHL – 11 装填时间较长( 8分钟 vs 5分钟 )
– HIMARS 装备范围更广,北约兼容性更好
土耳其 T – 122 多管火箭炮
– T – 122 射程较短( 40公里 vs 70公里 )
– HIMARS 精度更高( GMLRS 制导火箭弹 )
– T – 122 价格更低,适合预算有限的国家
– HIMARS 技术更先进,具备更强的信息化能力

M142 自行火箭炮具备机动性能卓越、部署速度快、火力覆盖广等特点,能够在复杂地形和恶劣环境下快速响应作战需求,为地面部队提供及时、精准的火力支援,极大提升了美军的全域作战能力。

图片[2]-美国🇺🇸 M142 海玛斯 自行火箭炮 HIMAR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二、发展背景与研制历程

(一)发展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后,美军提出 “ 全球快速反应 ” 战略,强调部队在短时间内对全球范围内的危机事件做出响应。然而,当时装备的 M270 多管火箭炮虽然火力强大,但采用履带式底盘,重量较大(约 25 吨),战略机动性受限,难以通过中型运输机快速空运部署,无法满足轻型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的作战需求。

为了填补这一能力空白,美国陆军提出研制一款轻量化、高机动性的轮式火箭炮系统,要求其既能兼容 M270 的弹药系统以保持火力连续性,又能通过 C – 130 运输机进行空运,实现快速部署。在此背景下,M142 自行火箭炮项目应运而生。

(二)研制历程

M142 自行火箭炮的研制工作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启动, 洛克希德・马丁 公司作为主承包商,在 M270 的技术基础上进行轻量化改进。研制过程中,重点解决了轮式底盘承载能力、发射系统适配性和火控系统小型化等关键问题。

2002 年,M142 自行火箭炮完成首次试射,2005 年正式列装美国陆军 第 18 空降军 ,优先配备给 斯特瑞克旅 和 空降部队 。此后,美军根据实战反馈对其进行了多次升级,包括改进火控系统、提升弹药兼容性和增强防护能力等,使其作战性能不断优化。

三、系统组成与技术特点

(一)系统组成

  1. 发射车:M142 采用 奥什科什 公司的 6×6 中型战术车辆(FMTV)底盘,车长约 7 米,车宽约 2.4 米,车高约 3.2 米,战斗全重约 16.2 吨,仅为 M270 的 64%。底盘配备一台 卡特彼勒 C7 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 330 马力,公路最大速度 85 公里 / 小时,越野速度 48 公里 / 小时,最大行程 480 公里。轮式设计使其在公路机动中更加高效,同时具备一定的越野能力,可适应城市、山地等多种地形。
  2. 发射装置:采用模块化单发射箱设计,仅配备 1 个发射箱( M270 为 2 个),可容纳 6 枚 227 毫米火箭弹或 1 枚 ATACMS 战术导弹。发射箱与 M270 通用,实现了弹药的标准化和互换性。装填过程同样采用整体吊装方式,从卸下空箱到装上满弹箱仅需 5 分钟,保持了 M270 快速装填的优势。
  3. 火控系统:沿用 M270A1 的数字化火控系统,整合了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激光测距仪,具备自动接收目标信息、计算射击诸元、瞄准目标的能力。操作界面简洁直观,车组人员(通常为 3 人:车长、炮长、驾驶员)可通过触摸屏完成射击准备和发射操作,反应时间与 M270 相当,从进入阵地到发射仅需 3 分钟。
  4. 弹药系统:完全兼容 M270 的弹药体系,包括 M26 双用途子母火箭弹(射程 32 公里)、M30/M31 精确制导火箭弹(GPS 制导,射程 70 公里,圆概率误差 10 米)、ATACMS 战术导弹(射程 300 公里以上)等。此外,还可发射新型 GMLRS – ER 增程制导火箭弹(射程达 150 公里),进一步拓展了打击范围。

(二)技术特点

  1. 极致的战略机动性:M142 的重量和尺寸适配 C – 130 “ 大力神 ” 运输机,单架 C – 130 可空运 1 辆满载弹药的 M142 ,而 C – 17 环球霸王 运输机可一次空运 3 辆。这一特性使其能在 24 小时内部署到全球任何具备简易机场的地区,满足美军 “ 全球到达 ” 的作战需求。
  2. 出色的战术机动能力:85 公里 / 小时的公路速度使其可伴随轮式机械化部队高速机动,在敌后渗透、快速穿插等任务中表现突出。相比 M270 的履带式底盘,轮式设计的维护成本更低,对道路的依赖性更小,适合长期野外部署。
  3. 精准高效的火力打击:虽然发射箱数量减半,但凭借精确制导火箭弹的高命中率,单辆 M142 的火力效能相当于传统身管火炮的一个连。例如,1 枚 M31 精确制导火箭弹可摧毁一个固定目标,而 6 枚齐射可覆盖一个连级防御阵地,实现 “以少胜多” 的火力压制效果。
  4. 高度的作战灵活性:既能作为火力支援单元为步兵部队提供近距离掩护,也能作为远程打击平台对敌方纵深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模块化弹药设计使其可根据任务快速切换弹种,从反装甲、压制到攻坚实现 “一炮多用”。
  5. 强化的生存能力:车身采用轻型装甲防护,可抵御轻武器射击和炮弹破片。此外,系统具备 “打了就跑” 的战术优势 —— 完成发射后可在 1 分钟内撤离阵地,避免敌方反炮火反击,战场生存概率比传统炮兵装备提升 50% 以上。

四、作战运用与实战表现

(一)作战运用

M142 在美军作战体系中承担多重角色:

  1. 快速反应火力:作为空降部队、特种部队的伴随火力,在部队机降或渗透后迅速提供火力支援,摧毁敌方防空系统和装甲目标,为后续部队开辟安全区域。
  2. 远程精确打击:利用 ATACMS 战术导弹和增程制导火箭弹,在敌方防空圈外对指挥中心、弹药库等关键目标实施 “点穴式” 打击,瘫痪敌方作战体系。
  3. 应急机动防御:在防御作战中,通过高速机动填补防线漏洞,对突入的敌方装甲集群实施拦阻射击,迟滞其进攻节奏。
  4. 联合作战协同:与无人机、侦察机等平台实时共享目标信息,实现 “发现即摧毁”。例如,MQ – 9 “ 死神 ” 无人机发现目标后,可直接引导 M142 实施打击,杀伤链周期缩短至分钟级。

(二)实战表现

M142 自列装以来,在多次实战中展现出强大效能:

  • 2003 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 18 空降军的 M142 部队随部队快速推进,发射 ATACMS 战术导弹摧毁了伊拉克多个萨姆导弹阵地,为空中突击部队扫清障碍。
  • 2010 年阿富汗战争期间,M142 凭借高机动性在山地作战中表现突出,多次对塔利班武装的集结地实施精确打击,仅用数枚火箭弹就瓦解了敌方的进攻企图。
  • 2022 年俄乌冲突中,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 M142 成为乌军 “ 海玛斯游击战 ” 的核心装备。乌军利用其机动性对俄军弹药库、桥梁等目标实施远程打击,摧毁了数十个关键设施,显著影响了俄军的后勤补给线。
图片[7]-美国🇺🇸 M142 海玛斯 自行火箭炮 HIMAR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五、衍生型号与发展趋势

(一)衍生型号

  1. M142 Block I :基础型,具备发射所有 M270 兼容弹药的能力,配备初期型火控系统。
  2. M142 Block IA :升级了火控软件和通信系统,可接入美军 “一体化战术网络”,实现与其他作战单元的实时数据共享。
  3. M142 ER :增程改进型,通过加长发射管和改进火箭发动机,使 GMLRS – ER 火箭弹射程提升至 150 公里,计划 2025 年列装。
  4. 海军型 HIMARS :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研制,可部署在两栖攻击舰和远征移动基地舰上,具备对陆攻击和反舰能力,试射过 “海军打击导弹”(NSM)。

(二)发展趋势

未来,M142 的发展将聚焦以下方向:

  • 射程拓展:研发射程达 300 公里的 “ 精确打击导弹 ”( PrSM ),替代 ATACMS ,具备反舰和对陆双重打击能力。
  • 智能化弹药:配备 “巡飞弹” 战斗部,火箭弹发射后可在目标区域上空盘旋 30 分钟以上,自主搜索并攻击移动目标。
  • 无人化操作:试验无人车遥控发射技术,计划 2030 年前实现 “有人 – 无人” 混编作战,减少人员暴露风险。
  • 电子战能力:集成电子战吊舱,可发射带有干扰弹头的火箭弹,对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实施压制。
图片[10]-美国🇺🇸 M142 海玛斯 自行火箭炮 HIMAR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六、总结

M142 自行火箭炮作为 M270 多管火箭炮的 “轻量化兄弟”,通过轮式底盘的革新设计,在保持核心火力的同时,实现了战略机动性的质的飞跃,完美契合了美军 “快速反应、全域作战” 的战略需求。

从伊拉克战争的快速推进到俄乌冲突的远程突袭,M142 在实战中反复证明了其 “机动 – 火力” 结合的优势。未来,随着射程拓展、智能化升级和多任务能力的强化,它将继续作为美军及盟国的核心远程火力装备,在现代战场上扮演 “快速火力拳头” 的角色,深刻影响地面作战的战术模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