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意🇫🇷🇮🇹 地平线 级驱逐舰 Andrea Doria Class

图片[1]-法意🇫🇷🇮🇹 地平线 级驱逐舰 Andrea Doria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4]-法意🇫🇷🇮🇹 地平线 级驱逐舰 Andrea Doria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舰名(中文)舰名(英文)舷号开工时间下水时间服役时间备注
福尔班号FS ForbinD6202002 年 4 月2005 年 3 月 10 日2008 年 12 月 19 日“地平线” 级首舰,具备强大的区域防空能力,装备 “武仙座” 相控阵雷达、“席尔瓦” 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 “紫菀” 15/30 防空导弹,搭载 NH90 直升机
海军上将罗纳克号FS Amiral Ronarc’hD6542005 年 7 月 7 日2009 年 11 月 26 日2012 年 11 月 23 日“地平线” 级 2 号舰,延续首舰的核心配置,同时优化了指挥控制系统,能更好地协同其他舰艇执行远洋作战任务,可发射 “飞鱼” 反舰导弹和反潜鱼雷

舰名(中文)舰名(英文)舷号开工时间下水时间服役时间备注
安德里亚・多利亚号 ITS Andrea DoriaD5532002 年 7 月 19 日2005 年 10 月 15 日2007 年 12 月 22 日意大利海军 “地平线” 级首舰,装备 “EMPAR” 相控阵雷达和 “席尔瓦” 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 “紫菀” 15/30 防空导弹,具备较强的区域防空能力,搭载 EH101 直升机
卡约・杜伊利奥号 ITS Caio DuilioD5542003 年 9 月 19 日2007 年 10 月 23 日2009 年 4 月 3 日意大利海军 “地平线” 级 2 号舰,延续首舰核心配置,优化了反潜系统,配备双联装 “奥托・梅莱拉”76mm 舰炮,可执行防空、反舰、反潜等多种任务,搭载 EH101 直升机

“地平线” 级( Horizon class )是法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现役的防空驱逐舰,按北约分类被定为驱逐舰。该项目最初名为 “ 共同新一代护卫舰 ”(CNGF),是一项多国合作计划,旨在研发新一代防空护卫舰。在意大利,该级舰被称为 “ Orizzonte ” 级,意为 “ 地平线 ”(与法语和英语中的 “ horizon ” 同义)。英国曾加入法意的 “ 地平线 ” 级护卫舰项目,但因各国需求差异、工作分配争议及进度延迟,于 1999 年 4 月 26 日退出,转而启动本国的 45 型驱逐舰项目。

参数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名称: ” 地平线 ” 级驱逐舰 ( Horizon Class Destroyer )
舰艇类型: 多用途防空驱逐舰
建造国家: 法国、意大利
人员编制: 174人 ( 法国型 ) / 220人 ( 意大利型 )
舰长: 151.6米
舰宽: 17.5米
吃水: 5.1米
标准排水量: 6,500吨
满载排水量: 7,050吨
舷号: – 法国: D620 福尔班号 ( Forbin )、D621 舍瓦利耶·保罗号 ( Chevalier Paul ) – 意大利: D553 安德烈亚·多里亚号 ( Andrea Doria )、D554 卡约·杜伊利奥号 ( Caio Duilio )
部署战区: 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
最高速度: 29节 ( 54公里/小时 )
续航力: 7,000海里 ( 13,000公里 ) / 18节
自持力: 45天
制造厂家: – 法国: DCNS ( 现 Naval Group ) – 意大利: Fincantieri
是否出口: 否
是否自主研发: 是
是否进口: 否
仿制型号: 无
北约名称: Horizon Class
动力系统
推进系统: CODOG 柴燃交替动力系统
燃气轮机: – 型号: 2台 GE/AVIO LM2500+ 燃气轮机 – 单台功率: 29,000马力 ( 21.6兆瓦 ) – 总功率: 58,000马力 ( 43.2兆瓦 ) – 制造商: 美国通用电气 ( GE )/ 意大利 AVIO
柴油机: – 型号: 2台 SEMT Pielstick 12 PA6 STC 柴油机 – 单台功率: 5,800马力 ( 4.3兆瓦 ) – 总功率: 11,600马力 ( 8.6兆瓦 ) – 制造商: 法国 SEMT Pielstick
推进器: 双轴双舵,可调螺距螺旋桨
电力系统: – 发电机: 4台 Isotta Fraschini V1708 T2ME 柴油发电机 – 单台功率: 1,500千瓦 – 总功率: 6,000千瓦
其他设备: – 辅助推进器: 2台侧推器,每台功率750千瓦 – 燃油容量: 约1,000吨 – 续航力: 7,000海里/18节
雷达与电子系统
主要雷达: – 型号: EMPAR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 欧洲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 – 工作频段: S波段 – 探测距离: 大于250公里 – 同时跟踪目标数: 300个 – 同时引导导弹数: 24枚 – 制造商: 法国 Thales / 意大利 Selex ES
对空搜索雷达: – 型号: S1850M 远程三维对空搜索雷达 – 工作频段: D波段 – 探测距离: 大于400公里 – 制造商: 荷兰 Thales Nederland
导航雷达: – 型号: 2台 IFF 1000 LPI 导航雷达 – 工作频段: X波段 – 制造商: 法国 Thales
火控雷达: – 型号: NA-25X 火控雷达 ( 意大利型 )/ 1229型 天狼星 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 ( 法国型 ) – 工作频段: X波段 ( NA-25X ) – 制造商: 意大利 Selex ES / 法国 Thales
电子战系统: – 型号: SLAT 电子对抗系统 ( 法国型 )/ Nettuno 电子战系统 ( 意大利型 ) – 功能: 雷达告警、电子干扰、诱饵发射 – 诱饵发射系统: SCLAR-H 105毫米诱饵发射装置 ( 法国型 )/ 2座 SCLAR 105毫米诱饵发射装置 ( 意大利型 ) – 制造商: 法国 Thales / 意大利 Selex ES
声纳系统: – 型号: CAPTAS-2 可变深度声纳 ( VDS ) – 工作频段: 低频 – 探测距离: 约20公里 – 制造商: 法国 Thales
作战系统: – 型号: SETIS 作战管理系统 ( 法国型 )/ ADI 作战管理系统 ( 意大利型 ) – 功能: 整合所有传感器和武器系统 – 数据链: Link 11、Link 16、Link 22 – 制造商: 法国 Thales / 意大利 Selex ES
其他电子设备: – 敌我识别系统: IFF Mk XII – 卫星通信系统: SATCOM – 数据处理系统: 集成平台管理系统 ( IPMS )
武器系统
垂直发射系统: – 型号: 48单元 席尔瓦 A50 垂直发射系统 ( VLS ) – 导弹类型: – 紫菀 15 防空导弹: 射程30公里,速度4.5马赫 – 紫菀 30 防空导弹: 射程120公里,速度4.5马赫 – 备弹量: 32枚 紫菀 15 + 16枚 紫菀 30 ( 法国型 )/ 16枚 紫菀 15 + 32枚 紫菀 30 ( 意大利型 ) – 制造商: MBDA
反舰导弹: – 型号: 8枚 飞鱼 MM40 Block 3 反舰导弹 ( 法国型 )/ 8枚 奥托马特 Mk2/A 反舰导弹 ( 意大利型 ) – 射程: 飞鱼 MM40 Block 3: 180公里 / 奥托马特 Mk2/A: 180公里 – 速度: 0.9马赫 – 战斗部: 165公斤高爆炸药 – 制造商: MBDA ( 飞鱼 )/ 奥托·梅莱拉 ( 奥托马特 )
舰炮: – 主舰炮: 1门 奥托·梅莱拉 127毫米/54倍径舰炮 ( 法国型 )/ 1门 奥托·梅莱拉 127毫米/64倍径舰炮 ( 意大利型 ) – 射速: 45发/分钟 ( 54倍径 )/ 35发/分钟 ( 64倍径 ) – 射程: 30公里 ( 常规弹药 )/ 120公里 ( 增程弹药 ) – 制造商: 意大利 奥托·梅莱拉 – 近防炮: 2门 奥托·梅莱拉 76毫米/62倍径速射炮 ( 法国型 )/ 3门 奥托·梅莱拉 76毫米/62倍径速射炮 ( 意大利型 ) – 射速: 120发/分钟 – 射程: 16公里 – 制造商: 意大利 奥托·梅莱拉
近程防御系统: – 型号: 2座 萨德拉尔 近程防空系统 ( 法国型 )/ 2座 米斯特拉尔 近程防空系统 ( 意大利型 ) – 导弹类型: 西北风 防空导弹 – 射程: 6公里 – 速度: 2.6马赫 – 备弹量: 6枚/座 – 制造商: MBDA
鱼雷发射系统: – 型号: 2座三联装 324毫米鱼雷发射管 – 鱼雷类型: MU90 冲击 轻型鱼雷 – 射程: 11公里 – 速度: 50节 – 战斗部: 100公斤高爆炸药 – 制造商: Eurotorp
其他武器: – 诱饵发射系统: 2座 SCLAR-H 105毫米诱饵发射装置 ( 法国型 )/ 2座 SCLAR 105毫米诱饵发射装置 ( 意大利型 ) – 电子对抗系统: SLAT 电子对抗系统 ( 法国型 )/ Nettuno 电子战系统 ( 意大利型 ) – 舰载直升机: 1架 NH90 直升机 ( 法国型 )/ 1架 AW101 直升机 ( 意大利型 )
舰载机
直升机机库: 1个,可容纳1架中型直升机
直升机甲板: 配备直升机助降系统 ( RAstar )
法国型搭载: – 直升机型号: NH90 Caiman 直升机 – 任务: 反潜、反舰、搜救、运输 – 武器: 可挂载 MU90 冲击 鱼雷、 西北风 空空导弹 – 探测设备: 吊放声纳、声纳浮标、雷达 – 制造商: NHIndustries ( 空客直升机、阿古斯塔·韦斯特兰、福克 )
意大利型搭载: – 直升机型号: AW101 灰背隼 直升机 – 任务: 反潜、反舰、搜救、运输 – 武器: 可挂载 MU90 冲击 鱼雷、 企鹅 反舰导弹 – 探测设备: 吊放声纳、声纳浮标、雷达 – 制造商: 阿古斯塔·韦斯特兰
同时代对比
美国 阿利·伯克 级驱逐舰
– 排水量: 阿利·伯克 级更大 ( 约9,500吨 vs 7,050吨 )
– 垂直发射系统: 阿利·伯克 级更多 ( 96单元 vs 48单元 )
– 雷达系统: 阿利·伯克 级更先进 ( SPY-1D(V) 雷达 vs EMPAR 雷达 )
– 优势: 阿利·伯克 级通用性更强、防空能力更全面 ; 地平线 级更专注于区域防空 。
英国 45型 勇敢级 驱逐舰
– 排水量: 45型 更大 ( 约8,000吨 vs 7,050吨 )
– 垂直发射系统: 45型 更少 ( 48单元 vs 48单元 ,但可装更大导弹 )
– 动力系统: 45型 更先进 ( 全电推进 vs CODOG )
– 优势: 45型 动力系统更先进、防空导弹射程更远 ; 地平线 级反舰能力更强 。
中国 052D 型驱逐舰
– 排水量: 052D 型更小 ( 约7,500吨 vs 7,050吨 )
– 垂直发射系统: 052D 型更多 ( 64单元 vs 48单元 )
– 雷达系统: 052D 型更先进 ( 346A 有源相控阵雷达 vs EMPAR 雷达 )
– 优势: 052D 型综合性能更均衡、垂直发射系统通用性更强 ; 地平线 级反潜能力稍强 。
俄罗斯 现代 级驱逐舰
– 排水量: 现代 级更大 ( 约8,480吨 vs 7,050吨 )
– 反舰能力: 现代 级更强 ( 8枚 日炙 反舰导弹 vs 8枚 飞鱼/奥托马特 )
– 防空能力: 地平线 级更先进 ( 紫菀 导弹 vs 施基利 导弹 )
– 优势: 现代 级反舰火力更强 ; 地平线 级防空和电子系统更先进 。
图片[5]-法意🇫🇷🇮🇹 地平线 级驱逐舰 Andrea Doria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研发历程:从联合需求到 CNGF 项目

1992 年,在北约 “90 年代护卫舰替代计划”(NFR-90)失败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提出联合需求,由此诞生了 “ 共同新一代护卫舰 ”(CNGF)项目,包括 “ 地平线 ” 护卫舰及其 “ 主防空导弹系统 ”( PAAMS )。

项目几乎从一开始就出现问题,核心是各国需求差异:法国需要为航母提供防空护航,但因 “ 戴高乐 ” 号自身具备防御能力,对护航舰的射程要求有限;意大利也仅需近程防空能力,因其在地中海的舰只可依靠意大利空军掩护或为 “ 加富尔 ” 号航母护航;而英国皇家海军则需要更强大的舰艇,能为在敌对区域行动的舰队撑起大范围防御 “ 泡泡 ”。

这一问题通过采用标准化雷达接口得到部分解决:法国和意大利安装 “ 埃姆帕 ”(EMPAR)多功能无源相控阵雷达,英国则安装更先进的 “ 桑普森 ”(SAMPSON)有源相控阵雷达 —— 后者数据率更高,波束可自适应,具备更强的多目标跟踪能力、远程探测低雷达反射截面目标的能力、更低的虚警率及更高的跟踪精度。

1995 年,由法、英、意三国主承包商组成的国际合资公司( IJVC )成立,包括法国海军集团(DCN)、英国通用电气 – 马可尼公司(GEC-Marconi)和意大利 “地平线” 公司(Orizzonte)。1995-1996 年,因争议不断、需求变更及技术问题,护卫舰的服役时间推迟至 2006 年左右。

1997 年初,各方在 “主防空导弹系统”(PAAMS)的 “ 紫菀 ” 导弹垂直发射系统(VLS)选择上产生分歧:法国和意大利倾向于本国的 “ 席尔瓦 ”( Sylver )垂直发射系统,英国则倾向于能发射 “ 战斧 ” 巡航导弹的美国 “ Mk 41 ” 垂直发射系统。最终,“ 主防空导弹系统 ” 研发团队选定 “ 席尔瓦 ” 发射系统,解决了这一争议。

英国退出:需求分歧导致的合作破裂

1999 年 4 月 26 日,英国宣布退出 “共同新一代护卫舰” 项目,转而启动本国的 45 型驱逐舰项目。《金融时报》总结了合作各方的主要分歧:

  • 舰艇尺寸:英国希望建造大型驱逐舰,以在大西洋等广阔海域巡逻;法国则需要为航母提供防空护航的小型舰艇(因 “ 戴高乐 ” 号自身具备防御能力,对护航舰射程要求有限);意大利也倾向于近程能力(在地中海行动时可依靠意大利空军掩护或为 “ 加富尔 ” 号航母护航)。虽达成妥协,但这一问题始终存在。
  • 性能需求:英国基于马岛战争经验,要求舰艇能为舰队撑起大范围防御 “泡泡”;法意需求相对有限。雷达系统的差异化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
  • 工业分工:英国试图凭借更大的需求份额主导项目,希望任命马可尼公司为主承包商,法国虽同意,但要求由法国海军集团负责作战管理系统,而英国希望由英国宇航主导的财团承担这一角色,双方僵持不下。

法意续推:“地平线” 级的最终成型

英国退出后,法国和意大利继续推进 “地平线” 项目。2000 年 9 月,两国签署合同,联合建造 4 艘舰,各订购 2 艘,均配备 “ 主防空导弹系统 ”。

  • 意大利海军:订购 “ 安德烈亚・多利亚 ” 号( Andrea Doria )和 “ 卡约・杜伊利奥 ” 号(Caio Duilio),以取代 “ 勇敢 ” 级驱逐舰(Audace-class)。“ 安德烈亚・多利亚 ” 号于 2007 年 12 月 22 日交付,接过意大利海军旗,2008 年夏具备完全作战能力。意大利计划将舰上 3 门舰炮升级为 76/62mm“ 超速多供弹戴维 / 斯特莱斯 ”(Super Rapid Multi Feeding David/Strales)版本,可发射 “ DART ” 制导炮弹执行反导任务。
  • 法国海军:订购 “ 福尔班 ” 号(Forbin)和 “ chevalier 保罗 ” 号(Chevalier Paul),以取代 “ 絮弗伦 ” 级护航舰。2009 年,该项目为法国耗资 21.6 亿欧元(约合 30 亿美元)。法国取消了后续 2 艘 “ 地平线 ” 级的建造计划,转而由法意联合研制的 FREMM 多用途护卫舰的防空衍生型(FREDA)取代 “ 卡萨尔 ” 级护卫舰。法国为其 “ 地平线 ” 级采购了 40 枚 “ 紫菀 15 ” 和 80 枚 “ 紫菀 30 ” 导弹。

作为欧洲军工合作的典型案例,“地平线” 级的发展历程既体现了多国联合研发的优势,也暴露了需求差异与利益博弈带来的挑战。尽管英国退出,法意仍成功打造出具备先进防空能力的驱逐舰,成为两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核心护航力量,彰显了欧洲在高端海军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