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朱姆沃尔特级 Zumwalt-Class 驱逐舰

舰名(中文)舰名(英文)舷号开工时间下水时间服役时间备注
朱姆沃尔特号USS ZumwaltDDG – 10002011 年 11 月 17 日2013 年 10 月 28 日2016 年 10 月 15 日朱姆沃尔特级首舰,采用隐身设计和先进舰炮系统,因成本超支和技术问题,建造数量从 32 艘缩减至 3 艘
迈克尔・蒙苏尔号USS Michael MonsoorDDG – 10012013 年 5 月 23 日2016 年 6 月 18 日2019 年 1 月 26 日以海军海豹突击队烈士命名,具备对陆攻击和沿海作战能力,截至 2025 年在役
林登・B・约翰逊号USS Lyndon B. JohnsonDDG – 10022017 年 9 月 12 日2019 年 12 月 7 日2022 年 12 月 12 日朱姆沃尔特级最后一艘,服役后进行了多次海试以完善作战系统,截至 2025 年在役
图片[1]-美国🇺🇸 朱姆沃尔特级 Zumwalt-Class 驱逐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朱姆沃尔特级 驱逐舰是美国海军的一型导弹驱逐舰,设计为多任务隐身舰艇,主打对陆攻击,同时具备次级水面作战和防空能力,最初的核心任务是提供舰炮火力支援,旨在取代战列舰,满足国会对海军火力支援的要求。该级舰围绕两座先进舰炮系统(AGS)、其炮塔、弹药库及独特的远程对陆攻击弹药(LRLAP)设计。但由于 LRLAP 采购被取消,舰炮陷入无法使用的困境,美国海军因此将该级舰重新定位为水面作战舰艇。其设计源于 “DD-21 对陆攻击驱逐舰” 计划,后更名为 “DD (X)”。

参数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舰艇名称: 朱姆沃尔特 级 驱逐舰 ( Zumwalt-class Destroyer )
舰艇类型: 多用途隐身驱逐舰
研发单位: 美国 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 ( 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 )
首舰下水: 2013年10月28日
服役时间: 2016年10月15日
现役数量: 3艘(DDG-1000、DDG-1001、DDG-1002)
人员编制与体型参数
人员编制: 142人(军官20人)
舰长: 182.8米
舰宽: 24.6米
吃水: 8.4米
标准排水量: 14,564吨
满载排水量: 15,616吨
舷号: DDG-1000、DDG-1001、DDG-1002
部署战区
主要部署: 太平洋舰队
战略定位: 作为多用途隐身驱逐舰,承担对陆攻击、反舰、防空和反潜任务
活动范围: 主要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重点关注亚太地区安全环境
机动性能
动力系统: 整合电力系统 ( Integrated Power System )
推进方式: 全电推进,2台 MT30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2台辅助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最大速度: 30节以上
续航力: 8,000海里/20节
电力输出: 78兆瓦
制造与出口
制造厂家: 美国 巴斯钢铁厂 ( Bath Iron Works )
生产数量: 3艘
出口情况: 未出口
研发情况: 自主研发
北约名称: 朱姆沃尔特 级 驱逐舰
发动机参数
燃气轮机: 2台 罗尔斯·罗伊斯 MT30 燃气轮机,每台功率36兆瓦
辅助燃气轮机: 2台 艾里逊 AG9140 辅助燃气轮机,每台功率4兆瓦
推进电机: 2台永磁电机,每台功率38兆瓦
推进系统: 双轴,2个可旋转泵喷推进器
武器系统
舰炮: 2座 155毫米/62 先进舰炮系统 ( Advanced Gun System ),配备 LRLAP 远程对陆攻击炮弹
导弹发射系统: 80单元 MK-57 垂直发射系统 ( Vertical Launch System ),可发射 标准 SM-2 防空导弹、 标准 SM-6 防空导弹、 标准 SM-3 反导导弹、 战斧 巡航导弹、 改进型海麻雀 防空导弹
近防武器: 2座 30毫米 MK-46 舰炮系统
近防武器: 2座 海拉姆 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鱼雷: 2座三联装 324毫米 鱼雷发射管,发射 MK-54 轻型鱼雷
电子战: AN/SLQ-32(V)7 电子战系统,MK-53 NULKA 主动诱饵系统
舰载机
直升机甲板: 尾部设有双直升机起降平台
搭载能力: 2架 MH-60R 海鹰 直升机或 1架 MH-60R 直升机 + 3架 MQ-8B/C 火力侦察兵 无人机
航空设施: 先进直升机库和起降控制系统
雷达与电子系统
多功能雷达: AN/SPY-3 X波段多功能雷达 ( Multi-Function Radar )
对空搜索雷达: AN/SPY-4 S波段广域搜索雷达 ( Volume Search Radar )
导航雷达: 2部 AN/SPQ-9B 海面搜索雷达
火控雷达: 整合式光电侦测与火控系统
声呐: AN/SQQ-90 整合式水下作战系统 ( Integrated Undersea Warfare System )
舰首声呐: AN/SQS-60/61 主动声呐
拖曳阵列声呐: AN/SQR-20 多功能拖曳阵列声呐
同时代外军对比
中国 055 型 驱逐舰
– 055 型 排水量约12,000吨,小于 朱姆沃尔特 级
– 两者均为多用途驱逐舰,但 朱姆沃尔特 级 更侧重对陆攻击,055 型 更侧重防空
– 055 型 装备 鹰击-18 反舰导弹,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 朱姆沃尔特 级 装备 先进舰炮系统 ,对陆攻击能力更强
俄罗斯 现代 级 驱逐舰
– 现代 级 排水量约8,000吨,远小于 朱姆沃尔特 级
– 朱姆沃尔特 级 是隐身设计,而 现代 级 没有采用隐身技术
– 现代 级 装备 日炙 反舰导弹,反舰能力较强,但防空和反潜能力较弱
– 朱姆沃尔特 级 装备更先进的雷达和电子系统,综合作战能力更强
日本 摩耶 级 驱逐舰
– 摩耶 级 排水量约10,500吨,小于 朱姆沃尔特 级
– 两者均基于 阿利·伯克 级 设计,但 朱姆沃尔特 级 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
– 摩耶 级 装备 宙斯盾 作战系统,防空和反导能力较强
– 朱姆沃尔特 级 装备 先进舰炮系统 和 整合电力系统 ,技术更先进

该级舰外观独特,源于低雷达截面积(RCS)的设计要求,采用穿浪式内倾船壳,水线以上舰体向内倾斜,相比传统外飘船壳能大幅减少雷达反射能量。这种外观被比作历史上的 “莫尼特” 号,但实际上更接近其著名对手 “弗吉尼亚” 号。

该级舰配备综合动力系统,可将涡轮发电机的电力输送至电动推进马达或武器系统,还拥有全舰计算环境基础设施(TSCEI)、自动消防系统和自动管道破裂隔离系统。设计初衷是减少船员数量,降低运营成本。

首舰以海军上将埃尔莫・朱姆沃尔特命名,舰号 DDG-1000。最初计划建造 32 艘,研发成本 96 亿美元分摊至全级舰。但因成本超支,建造数量先后缩减至 24 艘、7 艘,最终定为 3 艘,单舰成本(不含研发)升至 42.4 亿美元,远超核动力弗吉尼亚级潜艇(26.88 亿美元)。单位成本的激增最终触发《纳恩 – 麦柯迪修正案》,导致后续生产终止。2016 年 4 月,整个项目总成本达 225 亿美元,单舰平均成本 75 亿美元。

图片[4]-美国🇺🇸 朱姆沃尔特级 Zumwalt-Class 驱逐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背景与资金

该级舰的诸多特性源于 DD-21 计划(“21 世纪驱逐舰”),最初围绕先进舰垂直炮(VGAS)设计。2001 年,国会将 DD-21 计划砍半,纳入 SC21 计划;为挽救项目,采购计划更名为 DD (X) 并大幅调整。

美国海军最初希望建造 32 艘,但因新技术成本高昂,数量不断缩减。2005 年 11 月 23 日,国防采办委员会批准由诺斯罗普・格鲁曼的英格尔斯造船厂和通用动力的巴斯钢铁厂同时建造前两艘,但当时国会尚未授权资金。

2005 年 12 月下旬,参众两院同意继续为该项目拨款。美国众议院仅为一艘驱逐舰拨款,作为 “技术演示舰”,初始资金包含在 2007 年《国防授权法案》中。但 2006 年 9 月通过的 2007 年拨款法案将数量增至两艘,为 DDG-1000 项目拨款 25.68 亿美元。

2008 年 7 月 31 日,美国海军采办官员告知国会,海军需增购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不再需要下一代 DDG-1000,仅建造已批准的两艘。海军称全球威胁格局已变,建造至少 8 艘伯克级比 DDG-1000 更合理。海军从 15 份机密情报报告得出结论,DDG-1000 易受多种导弹攻击。多位国会小组委员会成员质疑,海军在为 DD-21(后更名为 DD (X)、DDG-1000)项目投入 13 年和 100 亿美元后,仅用几周就完成对全球威胁格局的全面重估。随后,海军作战部长加里・拉夫黑德称需要提供区域防空能力,应对弹道导弹及真主党等组织持有的反舰导弹等新型威胁,而所谓的结构问题未公开讨论。海军部长唐纳德・温特在 9 月 4 日表示:“确保 2009 年预算中有一艘驱逐舰,比它是 DDG-1000 还是 DDG-51 更重要。”

图片[7]-美国🇺🇸 朱姆沃尔特级 Zumwalt-Class 驱逐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2008 年 8 月 19 日,有报道称温特部长表示将在巴斯钢铁厂建造第三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理由是担忧维持造船能力。众议院国防拨款小组委员会主席约翰・默撒在 9 月 23 日称,他已同意在 2009 年《国防授权法案》中为第三艘 DDG-1000 提供部分资金。

2009 年 1 月 26 日,美国国防部高级采办官员约翰・杨的备忘录显示,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单舰价格达 59.64 亿美元,比海军最初预估高 81%,触发《纳恩 – 麦柯迪修正案》,要求海军向国会重新认证并证明项目合理性,否则终止生产。

2009 年 4 月 6 日,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宣布,国防部 2010 年预算提案将 DDG-1000 项目上限定为 3 艘。同月,五角大楼与通用动力签订固定价格合同建造这三艘驱逐舰,取代诺斯罗普・格鲁曼的成本加成合同。当时,首艘 DDG-1000 预计成本 35 亿美元,第二艘约 25 亿美元,第三艘更低。

这个曾被视为海军未来水面舰队核心、计划建造 32 艘的项目,在订购 3 艘朱姆沃尔特级后,驱逐舰生产重回阿利・伯克级。2016 年 4 月,美国海军学院称,三艘朱姆沃尔特级含研发成本的总项目成本约 225 亿美元,单舰平均 75 亿美元。

图片[8]-美国🇺🇸 朱姆沃尔特级 Zumwalt-Class 驱逐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建造历程

2005 年末,项目进入详细设计与整合阶段,雷神公司担任任务系统集成商,诺斯罗普・格鲁曼船舶系统和通用动力巴斯钢铁厂共同负责船体、机械和电气的详细设计。BAE 系统公司负责先进舰炮系统和 Mk-57 垂直发射系统。几乎所有主要国防承包商(包括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 Sperry Marine、L-3 通信)及美国几乎所有州的分包商都参与了这个海军预算中最大的单项项目。在之前的合同中,完成了 11 个工程开发模型(EDM)的研发和测试:先进舰炮系统、自动消防系统、双波段雷达(X 波段和 L 波段)、红外系统、集成甲板室与孔径、综合动力系统、集成水下作战系统、外围垂直发射系统、全舰计算环境基础设施(TSCEI)、内倾船壳。

2006 年 9 月决定为两艘舰拨款,这意味着一艘由缅因州巴斯钢铁厂建造,一艘由密西西比州诺斯罗普・格鲁曼的英格尔斯造船厂建造。

2007 年 11 月 13 日,诺斯罗普・格鲁曼获得 9000 万美元合同修改,用于材料和生产规划。2008 年 2 月 14 日,巴斯钢铁厂获得 “朱姆沃尔特” 号(DDG-1000)建造合同,诺斯罗普・格鲁曼造船公司获得 “ 迈克尔・蒙苏尔 ” 号(DDG-1001)建造合同,每艘成本 14 亿美元。

2009 年 2 月 11 日,首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正式进入全速生产阶段。该级第二艘 “迈克尔・蒙苏尔” 号于 2010 年 3 月开工。首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于 2011 年 11 月 17 日铺设龙骨,2013 年 10 月 29 日从缅因州巴斯造船厂下水。

2008 年 7 月的建造时间表为:

  • 2008 年 10 月:DDG-1000 在巴斯钢铁厂开工
  • 2009 年 9 月:DDG-1001 在巴斯钢铁厂开工
  • 2012 年 4 月:DDG-1002 在巴斯钢铁厂开工
  • 2013 年 4 月:DDG-1000 初步交付
  • 2014 年 5 月:DDG-1001 交付
  • 2015 年 3 月:初始作战能力形成
  • 2018 财年:DDG-1002 交付

海军计划 “朱姆沃尔特” 号于 2016 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IOC),第二艘 “迈克尔・蒙苏尔” 号于 2018 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第三艘 “林登・B・约翰逊” 号(DDG-1002)于 2021 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图片[9]-美国🇺🇸 朱姆沃尔特级 Zumwalt-Class 驱逐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设计特点

隐身性能

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发言人称,尽管朱姆沃尔特级比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大 40%,但其雷达截面积却与渔船相当。内倾船壳和复合甲板室减少了雷达反射,整体 angular 设计使其 “在雷达上被发现的难度是普通驱逐舰的 50 倍”。

其声学信号与洛杉矶级潜艇相当,舰体两侧的水流冲刷以及舰岛的被动冷空气吸入减少了红外信号。

复合甲板室封装了大部分传感器和电子设备。2008 年,《防务新闻》报道该区域的复合建筑面板密封存在问题,诺斯罗普・格鲁曼予以否认。

2013 年 1 月,美国海军为最后一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DDG-1002 招标低成本钢制甲板室作为备选。2013 年 8 月 2 日,美国海军宣布授予通用动力巴斯钢铁厂 2.12 亿美元合同,为 “林登・B・约翰逊” 号(DDG-1002)建造钢制甲板室。美国海军学院称:“该舰原始设计的雷达截面积小得多,但过去几年因成本考虑,海军权衡后增加了雷达截面积以节省资金……”

为在非作战情况下便于其他船只识别(如穿越繁忙航道或恶劣天气作业),海军正在测试加装舰载反射器以提高设计的雷达可见性。

该级舰的隐身特性实用性受到质疑。其定位是提供舰炮火力支援,需在通常拥挤的近岸水域活动,如此大型且独特的舰艇易被目视追踪。

内倾穿浪船壳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重新采用内倾船壳,这种船壳自 1905 年日俄战争后未大规模应用。现代钢制战列舰的内倾设计最初由法国土伦的地中海锻造与造船厂提出,法国海军建筑师认为,内倾船壳(水线以上舰宽从下到上缩小)能提供更好的干舷、适航性,正如俄罗斯战列舰所体现的,也适用于狭窄水域(如运河)航行。但缺点是,内倾战列舰存在漏水问题,高速转向时易不稳定。21 世纪采用内倾设计是为减少舰体雷达反射,倒船头设计旨在破浪而非骑浪。

naval architects 对内倾船壳在高海况下的稳定性存在争议,有人称:“当波浪从后方袭来,船首下倾时,船尾出水可能失去横向稳定性 —— 基本会侧翻。”

先进舰炮系统

先进舰炮系统是 155 毫米舰炮,每舰安装两座,由先进 155 毫米火炮及其远程对陆攻击弹药(LRLAP)组成。LRLAP 是从 AGS 发射的带弹头火箭,弹头含 24 磅(11 千克)炸药,圆概率误差 50 米,武器系统射程 154 公里(83 海里),全自动存储系统可容纳 750 发炮弹。炮管水冷防过热,射速每分钟 10 发。采用多发同时弹着(MRSI)射击战术,两座炮塔的联合火力使每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初始打击火力相当于 12 门常规 M198 野战炮。为保证火炮射击稳定性,朱姆沃尔特级使用压载舱使舰体下沉。

2016 年 11 月,海军决定取消 LRLAP 采购,理由是因该级舰数量削减,单枚炮弹成本升至 80 万 – 100 万美元。海军正关注替代弹药研究,但由于 AGS 专为 LRLAP 设计,需改装才能适配其他炮弹,而首艘朱姆沃尔特级 2018 年服役时改装无望,使其无法履行设计的舰炮火力支援职责。

最后一艘朱姆沃尔特级 “林登・B・约翰逊” 号考虑在建成后用一门电磁炮取代一座 155 毫米舰炮,这可行是因为安装的罗尔斯・罗伊斯涡轮发电机可产生 78 兆瓦(105,000 马力)电力,足以驱动该电动武器。

外围垂直发射系统

外围垂直发射系统(PVLS)旨在避免占用宝贵的舰体中心空间,同时降低弹药库爆炸导致全舰导弹失效或沉没的风险。该系统由分布在舰体外壳的垂直发射单元组组成,外层为薄钢壳,内层为厚钢壳,设计使爆炸力向外释放,减少单个单元受影响导致的导弹容量损失。

航空与小艇设施

大型飞行甲板有两个停机位,机库可容纳两架全尺寸 SH-60 直升机。艇库位于舰尾,带斜坡,满足高海况小艇作业需求。

图片[10]-美国🇺🇸 朱姆沃尔特级 Zumwalt-Class 驱逐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雷达系统

最初计划为 AN/SPY-3 有源相控阵 X 波段雷达搭配洛克希德・马丁的 AN/SPY-4 S 波段体积搜索雷达。雷神的 X 波段有源相控阵 SPY-3 多功能雷达在中高空性能优于其他波段,其笔形波束具备出色的目标聚焦能力,是导弹交战的主雷达。2005 年,国会调查机构政府问责局(GAO)质疑双波段雷达的技术跨越过大。

2010 年 6 月 2 日,为遵守《纳恩 – 麦柯迪修正案》降低成本,五角大楼采办主管阿什顿・卡特宣布从 DDG-1000 的双波段雷达中移除 SPY-4 S 波段体积搜索雷达。移除后,SPY-3 雷达通过软件修改承担体积搜索功能,舰员可将其优化为地平线搜索或体积搜索模式,但优化为体积搜索时,地平线搜索能力受限。DDG-1000 仍可执行区域防空任务。该系统被认为具备高探测和抗干扰能力,尤其是与协同交战能力(CEC)配合时。但未明确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服役时是否安装 CEC,不过计划最终整合。

朱姆沃尔特级没有 阿利・伯克级 用于 “ 标准 ” 和改进型 “ 海麻雀 ” 导弹(ESSMs)防空交战末段制导的 AN/SPG-62 火控雷达,SPY-3 将生成中断连续波照射(ICWI),而非 AN/SPG-62 的连续波照射。需大量软件修改支持 ICWI,向导弹发送和接收链路信息。朱姆沃尔特级配备的 “标准” 导弹(SM)-2 IIIA 和 ESSM 需修改导弹接收器、发射器、编码器、解码器及数字信号处理器,与舰上系统兼容,这些修改后的导弹无法用于 “宙斯盾” 舰。

SPY-3 需重新编程执行原 SPY-4 的体积搜索任务,兼顾体积搜索、水面搜索和末段照射,有人担忧大规模导弹攻击可能超出雷达资源管理能力,导致无法妥善应对来袭威胁或引导进攻导弹。

完整版双波段雷达(SPY-3 和 SPY-4)仅安装在 “杰拉尔德・R・福特” 级航母首舰 “杰拉尔德・R・福特” 号上。随着防空反导雷达(AMDR)的发展,双波段雷达不太可能安装在其他平台(如 DDG-1000 级或完整版安装于 “福特” 号)。企业空中监视雷达(EASR)是新型监视雷达,将安装在第二艘 “福特” 级航母 “约翰・F・肯尼迪” 号上,取代双波段雷达,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从 LHA-8 开始)和计划中的 LX (R) 级两栖战舰也将配备该雷达。

防空反导雷达(AMDR)最初计划在 CG (X) 项目下安装于 DDG-1000 型舰体,但因成本上升,CG (X) 项目取消。AMDR 继续全额资助研发,用于 DDG-51 Flight III 舰。但 Flight III 舰的 AMDR 孔径为 4.3 米(14 英尺),小于 CG (X) 计划的 6.7 米(22 英尺),灵敏度降低。

一项关于在 DDG-1000 舰体安装 AMDR(22 英尺孔径,主要用于弹道导弹防御(BMD))的研究称,为全舰计算环境基础设施(TSCEI)“从零开始” 开发 BMD 能力 “可行性不足”,尤其是 “宙斯盾” 项目已有大量投入。海军认为为 TSCE 开发一体化防空反导(IAMD)软硬件成本更高、风险更大,最终倾向 “宙斯盾” 作战系统,因其已验证部分 BMD 能力,且海军希望利用多年投入,尤其是当前开发的有限 IAMD 能力版本。

图片[11]-美国🇺🇸 朱姆沃尔特级 Zumwalt-Class 驱逐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导弹能力

原始 DD-21 设计可容纳 117-128 个垂直发射单元,但最终 DDG-1000 设计仅 80 个。朱姆沃尔特级 使用 Mk-57 单元,比大多数美国驱逐舰的 Mk-41 单元更大。鉴于预期任务,其可能携带的 “ 战斧 ” 导弹数量远超 提康德罗加级 或 阿利・伯克级 。

每个垂直发射单元可四联装 RIM-162 改进型 “ 海麻雀 ” 导弹(ESSM),理论最大装载量 320 枚,ESSM 被视为点防御武器,通常不用于舰队区域防御。

2008 年 7 月 31 日,海军副作战部长巴里・麦卡洛(负责资源与能力整合)和海军舰船项目副助理部长艾莉森・斯蒂勒称:“DDG-1000 无法执行区域防空;具体而言,无法有效使用‘标准’导弹 – 2(SM-2)、SM-3 或 SM-6 ,也无弹道导弹防御能力。” 雷神综合防御系统总裁丹・史密斯反驳称,该雷达和作战系统与其他具备 SM-2 能力的舰只基本相同,“我无法理解海军现在为何称…… 朱姆沃尔特级未配备 SM-2 能力”。

图片[12]-美国🇺🇸 朱姆沃尔特级 Zumwalt-Class 驱逐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缺乏反导能力可能是因与 SM-2/SM-3 不兼容。阿利・伯克级 的 “ 宙斯盾 ” 作战系统( 洛克希德・马丁 )具备 BMD 能力,而 DDG-1000 的雷神 TSCE-I 瞄准跟踪软件尚未完善,因此尽管 DDG-1000 的 TSCE-I 作战系统安装了 SM-2/SM-3 导弹系统,但尚未完成 BMD/IAMD 升级(原计划用于衍生的 CG (X))。“ 宙斯盾 ” 系统是海军过去 30 年的主要作战系统,海军启动 BMD 项目时,测试平台便是 “宙斯盾” 系统。因此,尽管 DDG-51 和 DDG-1000 平台均能发射 SM-2/SM-3,但仅配备 “宙斯盾” 系统的 DDG-51 具备 BMD 能力,不过 DDG-1000 的 TSCE-I 作战系统计划升级 BMD 和 IAMD 能力。考虑到中国正研发可瞄准的 DF-21 反舰弹道导弹,这可能是致命缺陷。

2009 年 2 月 22 日,前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詹姆斯・“艾斯”・莱昂斯称,DDG-1000 的技术对未来 “助推段反导拦截能力” 至关重要。

2010 年,国会研究服务处报告称,DDG-1000 目前无法用于 BMD,因 BMD 任务被推迟至 DDG-1000 衍生的 CG (X) 项目(DDG 负责打击,CG 负责 BMD,但共享 SM3 导弹和 TSCE-I),CG (X) 计划的雷达更大(22 英尺),能耗和冷却需求远超 DDG-1000。后来,随 CG (X) 取消,22 英尺雷达也被弃用,研究表明 14 英尺雷达可用于 DDG-51 或 DDG-1000,但性能不足以 “应对最具挑战性的威胁”。

若 DDG-1000 采用 CG (X) 的 BMD 要求,需升级 TSCE-I 以支持该任务。

关于建造 Flight III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配备增强雷达)而非为朱姆沃尔特级添加 BMD 能力的成本效益研究,假设 Flight II 到 Flight III 的改动有限。但 Flight III 成本快速上升,“因需求和预期不断增加”。海军研究了 Flight III 设计和成本,但修改 DDG-1000 级舰提供 BMD 能力的成本数据极少。不过,若 Flight III 伯克级和朱姆沃尔特级采用通用防空反导雷达并升级至相同作战系统,朱姆沃尔特级在该角色中的唯一限制便是导弹库容量有限。

雷神获得下一代防空反导 S 波段雷达研发合同后,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安装该雷达的讨论不再活跃。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可能进行有限的 BMD 软硬件修改,利用现有 SPY-3 雷达和协同交战能力,使用 SM-3 导弹,具备与 BMD 能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伯克级 Flight IIa 驱逐舰相当的 BMD 能力。也有人提议采购专门的 BMD 型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朱姆沃尔特级的 PLAS 单元可发射 “标准” SM-2 导弹,但无弹道导弹防御需求。发射管尺寸足以容纳未来拦截弹,尽管该舰近期定位是近岸控制和对陆攻击,但雷神称只需少量修改即可具备 BMD 能力。

对陆火力支援角色

朱姆沃尔特级的设计源于 “对陆攻击驱逐舰(DD 21)” 研发,DD 21 的主要目标是为岸上部队提供海基火力支援,作为替代退役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力量之一(国会要求)。但对朱姆沃尔特级能否胜任该角色存在诸多质疑。

委员会担忧,海军放弃了战列舰的远程火力支援能力,近期发展目标缺乏乐观依据,中期支援远征作战的计划不切实际。委员会认为海军的海军水面火力支援战略‘高风险’,将继续关注进展。

朱姆沃尔特级 旨在通过 AGS 提供海军水面火力支援( NSFS ),并通过 PVLS 发射 “ 战斧 ” 导弹增强对陆攻击。但因 AGS 无兼容弹药,服役后无法执行 NSFS 任务,被重新定位为水面攻击舰,不再作为对陆攻击驱逐舰。

内倾设计稳定性争议

DDG-1000 舰体设计在恶劣海况下的稳定性一直存在争议。2007 年 4 月, naval architect 肯・布劳尔称:“船在海上纵摇和横摇时,若采用内倾而非外飘设计,便没有回正力使船复位。DDG 1000 在波浪从后方袭来、船首下倾时,船尾出水可能失去横向稳定性 —— 基本会侧翻。” 在 CG (X) 巡洋舰(项目取消前)未采用内倾船壳的决定,可能暗示对朱姆沃尔特级适航性的担忧。但在 1/4 比例舰体测试(名为 “海喷”)中,内倾船壳被证明适航。

由海军研究办公室(ONR)资助的先进电力舰船演示器(AESD)“海喷” 号,是 133 英尺(40 米)的 vessel,位于爱达荷州贝尤维尤的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卡德罗克分部声学研究支队,在彭德尔顿湖运营,用于测试和演示多种技术。首批测试技术包括罗尔斯・罗伊斯海军海事公司的水下排放喷水推进器(AWJ-21),该推进概念旨在提高推进效率、降低声学信号、改善机动性,优于以往驱逐舰。

近防炮

2005 年,DDG-1000 的关键设计评审选定 Mk-110 57 毫米炮,用于防御小型快速 boats 的集群攻击,其射速 220 发 / 分钟,射程 17 公里(9 海里)。2010 年前,通过多项分析评估成本节约方案。2012 年,结合最新火炮和弹药效能评估,认定 Mk 46 30 毫米炮系统更有效,能力增强、重量减轻、成本显著降低,其射速 200 发 / 分钟,射程 4.02 公里(2.17 海里)。

naval experts 质疑朱姆沃尔特级近防炮用更小射程的型号替代的决定。57 毫米炮可在 2-3 英里外接战,而 30 毫米炮仅在约 1 英里内接战,处于小型 boats 发射火箭推进榴弹的射程内。但 DDG-1000 项目经理称,57 毫米炮弹的杀伤力 “被严重高估”,实弹测试中 “未达模型预测效果”,“远未满足要求”,他承认结果出乎意料。海军武器实验室重新评估 Mk 46 时,发现其在多个方面达标或超标,性能等于或优于 57 毫米炮,甚至略优于 76 毫米舰炮。30 毫米炮架重量更轻(约 2 吨,57 毫米炮为 12-14 吨),但海军坚称重量并非决策因素。

图片[17]-美国🇺🇸 朱姆沃尔特级 Zumwalt-Class 驱逐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总结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集隐身设计、先进动力与火力系统于一身,是美国海军对未来海战的大胆探索。但其发展历程充满波折:从 32 艘的雄心计划缩减至 3 艘,成本飙升触发法案干预,核心弹药取消导致角色从对陆攻击转向水面作战。争议伴随始终 —— 隐身实用性、内倾船壳稳定性、近防炮射程等问题,反映了创新与现实的碰撞。

尽管如此,该级舰的综合动力、全舰计算环境等技术,为海军舰艇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重新定位后,它正以新的角色融入舰队,其转型之路也成为现代海军装备在技术迭代、成本控制与战略需求间寻求平衡的典型案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