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RIM-116 拉姆 近程防空导弹

图片[1]-美国🇺🇸 RIM-116 拉姆 近程防空导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导弹名称: RIM – 116 拉姆 ( Rolling Airframe Missile )
导弹类型: 近程防空导弹
北约代号: RAM
研制国家: 美国 与 德国
设计用途: 反舰导弹防御
首次试射: 1975年
服役时间: 1993年
技术参数
弹长: 2.79米
弹径: 127毫米
翼展: 430毫米
发射重量: 约73.6公斤
推进系统: 1台 固体火箭发动机
最大速度: 马赫2.5+
射程: 9公里( 改进型达10公里以上 )
制导与火控
制导方式: 被动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
火控系统: 自主寻的,无需持续照射
抗干扰能力: 具备电子对抗能力
目标锁定: 自动锁定,发射后不管
交战模式: 可垂直发射或倾斜发射
战斗部与引信
战斗部类型: 环形破片杀伤战斗部
战斗部重量: 9.1公斤
破片材料: 钨合金预制破片
引信类型: 激光近炸引信/触发引信
杀伤半径: 10 – 15米
发射平台
舰载平台:
– 美国 尼米兹级航母
–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 德国 F124型护卫舰
– 多种中小型舰艇
陆基平台: 车载型拉姆系统( 陆基反导 )
发射方式: 11联装发射装置或21联装发射装置
研发与生产
研发单位: 美国 雷声公司 Raytheon ) 与 德国 拉姆系统公司 ( RAMSYS )
生产厂家: 美国 雷声公司 与 德国 迪尔BGT防务公司 ( Diehl BGT Defence )
研发时间: 1977年 – 1992年
研发成本: 约10亿美元
单价: 约74万美元( 2019年 )
衍生型号
RIM – 116A: 基本型,使用MK36 Mod12发射装置
RIM – 116B: 改进型,增强红外导引头性能
RIM – 116C: 进一步改进,提升抗干扰能力
RIM – 116D: 最新改进型,增加反无人机能力
RAM Block 2: 升级发动机和导引头,射程和精度提升
作战应用
主要任务: 近程防空,反巡航导弹,反直升机,反无人机
作战场景: 舰艇自卫,舰队近程防空,重要目标防护
实战记录: 2004年 伊拉克战争中首次实战使用
系统特点: 反应迅速,发射后不管,多目标交战能力
协同作战: 可与 密集阵 近防系统、海拉姆 系统协同作战
同时代外军对比
俄罗斯 卡什坦 弹炮合一系统
– 卡什坦为弹炮合一,兼具导弹和火炮
– 拉姆导弹为纯导弹系统,精度更高
– 卡什坦射程较短( 8公里 vs 10公里+ )
– 拉姆具备双模制导,抗干扰能力更强
– 海红旗 – 10与拉姆类似,同为近程防空导弹
– 拉姆研发时间更早,装备范围更广
– 海红旗 – 10发射装置更紧凑
– 两者性能相当,均为先进近程防空系统
法国 萨德拉尔 近程防空系统
– 萨德拉尔使用西北风导弹,射程较短( 6公里 vs 10公里+ )
– 拉姆为舰载系统,萨德拉尔可舰载和陆基
– 萨德拉尔为红外制导,拉姆为双模制导
– 拉姆适合对抗高速反舰导弹
以色列 铁穹 防御系统
– 铁穹主要防御火箭弹和炮弹,射程较长( 70公里 vs 10公里+ )
– 拉姆专注于反舰导弹防御
– 铁穹体积较大,适合陆基固定部署
– 两者任务定位不同,可互补使用

RIM-116 “ 拉姆 ” 滚动弹体导弹 是一种小型、轻型红外制导舰空导弹,目前在美国、德国、日本、希腊、土耳其、韩国、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国海军服役。它最初主要作为点防御武器用于对抗反舰巡航导弹,其名称源于它会绕纵轴滚动以稳定飞行轨迹,类似步枪射出的子弹,是美国海军唯一采用这种方式运行的导弹。

“ 拉姆 ” 导弹与 Mk 49 导弹发射系统( GMLS )及支援设备共同构成 “拉姆” Mk 31 导弹武器系统( GMWS )。Mk-144 导弹发射器(GML)重 5777 公斤(12736 磅),可储存 21 枚导弹。早期型号发射前无法使用自身传感器,必须整合到舰艇的作战系统中,由作战系统引导发射器瞄准目标。在美国舰艇上,它与 AN/SWY-2 舰艇防御舰空导弹系统(SDSMS)以及基于 Mk 1 或 Mk 2 型舰艇自卫系统(SSDS)的作战系统整合。“ 海拉姆 ” 是配备独立传感器的武器系统型号,当时正在测试中。

发展历程

RIM-116 由 通用动力 波莫纳分部 和 瓦利系统分部 根据 1976 年 7 月与丹麦、西德达成的协议研发(通用动力的导弹业务后来被 休斯飞机公司 收购,如今属于 雷神 公司)。丹麦退出了该项目,但美国海军作为主要合作伙伴加入。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 “ 戴维・R・雷 ” 号驱逐舰上对 Mk 49 发射器进行了评估。1985 财年建造了首批 30 枚导弹,1992 年 11 月 14 日在 “ 佩莱利乌 ” 号两栖攻击舰上形成战斗力。

服役情况

RIM-116 在美国多艘舰艇和 30 艘德国战舰上服役。所有德国海军新型战舰都将配备 “ 拉姆 ” 导弹,例如新型 “ 不伦瑞克 ” 级护卫舰,每艘将安装两个 “拉姆” 发射器。希腊海军为新型 “ 超级维塔 ” 级快速攻击艇配备了 “ 拉姆 ” 导弹。韩国已签署许可生产合同,为其海军的 KDX-II 、KDX-III 和 “ 独岛 ” 级两栖攻击舰提供该导弹。

美国海军

美国海军计划采购约 1600 枚 “ 拉姆 ” 导弹和 115 个发射器,装备 74 艘舰艇。目前,该导弹在 “ 杰拉尔德・R・福特 ” 级航空母舰、“ 尼米兹 ” 级航空母舰、“ 黄蜂 ” 级两栖攻击舰、“ 塔拉瓦 ” 级两栖攻击舰、“ 圣安东尼奥 ” 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惠德贝岛 ” 级船坞登陆舰、“ 哈珀斯・费里 ” 级船坞登陆舰和濒海战斗舰(LCS)上服役。

图片[4]-美国🇺🇸 RIM-116 拉姆 近程防空导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5]-美国🇺🇸 RIM-116 拉姆 近程防空导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6]-美国🇺🇸 RIM-116 拉姆 近程防空导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型号变体

Block 0:导弹的原始版本,基于 AIM-9 “ 响尾蛇 ” 空空导弹研发,采用其火箭发动机、引信和战斗部。Block 0 导弹设计为初始阶段追踪目标发出的辐射(如来袭反舰导弹的主动雷达),末端切换为源自 FIM-92 毒刺 ” 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在测试发射中,Block 0 导弹的命中率超过 95%。

Block 1( RIM-116B ):“拉姆” 导弹的改进型,增加了全红外制导系统,能够拦截不发射任何雷达信号的导弹,同时保留了 Block 0 的雷达制导能力。

Block 2:“拉姆” Block 2 是升级版,旨在更有效地对抗机动性更强的反舰导弹。2007 年 5 月 8 日,美国海军与雷神导弹系统公司签订了一份 1.05 亿美元的研发合同,研发工作预计于 2010 年 12 月完成。2012 年开始低速初始生产,最初订购了 51 枚导弹。2012 年 10 月 22 日,“ 拉姆 ” Block 2 完成第三次制导测试飞行,齐射两枚导弹并直接命中目标,验证了系统的指挥控制能力、运动性能、制导系统和弹体性能。雷神公司计划在该项目的综合测试阶段交付 25 枚 Block 2 导弹。2014 年 8 月,“拉姆” Block 2 交付美国海军,2015 至 2019 年将采购 502 枚导弹。2015 年 5 月 15 日,“拉姆” Block 2 达到初始作战能力。

图片[9]-美国🇺🇸 RIM-116 拉姆 近程防空导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HAS 模式

1998 年,德国和美国国防部签署谅解备忘录,对该系统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打击所谓的 “ HAS ” 目标,即 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和水面目标 。HAS 升级仅需对所有 Block 1 “拉姆” 导弹进行软件修改即可实现。

Mk-15 Mod.31 “ 海拉姆 ” 近防武器系统

“ 海拉姆 ” 整合了 “ 密集阵 ” 近防武器系统 Mk-15 Block 1B(CRDC)的雷达和光电系统与 11 联装 “ 拉姆 ” 发射器,形成一个自主系统 —— 无需任何外部信息即可拦截威胁。与 “ 密集阵 ” 一样,“ 海拉姆 ” 可安装在任何级别的舰艇上。2008 年,一套 “海拉姆” 系统交付并安装在 “ 独立 ” 号濒海战斗舰上。截至 2013 年 12 月,每艘 “独立” 级濒海战斗舰都安装了一套 “海拉姆” 系统。2014 年末,美国海军宣布将在为第六舰队巡逻的四艘 “ 阿利・伯克 ” 级驱逐舰中的首艘上安装 “海拉姆” 系统。沙特皇家海军基于 “ 自由 ” 级濒海战斗舰 的多任务水面战斗舰也将配备 “海拉姆” 系统。

RIM-116 “ 拉姆 ” 滚动弹体导弹以其独特的滚动稳定设计和灵活的制导模式,成为多国海军舰载近防体系的重要组成。从初始型号到 Block 2 的持续升级,以及 “海拉姆” 自主系统的出现,使其能有效应对各类反舰威胁,在舰艇自卫中发挥着不可或替代的作用,展现了现代近防武器高效、灵动的特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