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海红旗-10 防空导弹

图片[1]-中国🇨🇳 海红旗-10 防空导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海红旗-10防空导弹
英文名称: Haihongqi-10 (HHQ-10) Anti-air Missile
导弹类型: 近程防空导弹
弹长:约2米
弹径:约120毫米
发射重量:约100公斤
性能参数
标定射程:约9公里
最大射高:约6公里
飞行速度:约2马赫
制导方式: 被动雷达/红外双模制导
抗干扰能力: 双模制导体制,抗干扰能力强
战斗部类型: 破片杀伤式战斗部
引信: 近炸引信
研发与制造
研制单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CASIC)
生产单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首次试射时间: 2000年代
是否出口: 是(外贸型号为FL-3000N)
是否自主研发: 是
基础型号: 无
技术特点: 发射后不管,可同时拦截多个目标
发动机参数
动力系统: 固体火箭发动机
推进剂: 高能固体推进剂
推力: 可使导弹达到2马赫速度
武器参数
目标类型:
– 反舰导弹、飞机、直升机
– 对掠海飞行反舰导弹有很好的拦截能力
同时拦截目标数:
– 发射装置可同时发射多枚导弹,应对多目标饱和攻击
– 采用双模制导体制,命中精度高
杀伤概率:
– 对反舰导弹目标:>0.9
– 对飞机目标:>0.8
搭载平台
水面舰艇:
– 052C/D型驱逐舰
– 054A型护卫舰
– 056型轻型护卫舰
– 山东舰、辽宁舰航空母舰
– 其他新型水面舰艇
发射方式: 倾斜发射
发射装置: 8联装、18联装等多种配置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拉姆(RAM)Block II
– 射程:约9.6公里
– 速度:约2.5马赫
– 优势:广泛装备西方海军,技术成熟
– 劣势:仅雷达/红外双模制导,无紫外制导
俄罗斯 卡什坦(Kortik)
– 射程:约8公里
– 速度:约2.6马赫
– 优势:弹炮合一系统,近程防御能力全面
– 劣势:系统复杂,维护难度大
欧洲 西北风(Mistral)
– 射程:约6公里
– 速度:约2.6马赫
– 优势:轻便灵活,可舰载也可陆基使用
– 劣势:射程较短,主要用于近程防御
海红旗-10优势总结
– 双模制导体制,抗干扰能力强
– 反应速度快,发射间隔短
– 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舰艇需求灵活配置发射单元数量
– 具备多目标拦截能力,可有效应对饱和攻击
– 国产化程度高,维护保障方便

海红旗 – 10 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先进近程舰载防空导弹系统,专注于舰艇末端防御,可有效拦截各类低空、超低空来袭目标,在舰艇防空体系中扮演着 “最后一道防线” 的关键角色,极大增强了海军舰艇应对复杂空中威胁的能力。

一、研发背景

在现代海战环境下,反舰导弹技术不断革新,低空、超低空突防以及饱和攻击成为主要攻击手段,传统中远程防空导弹在应对此类末端威胁时存在反应速度和精度上的局限性。为填补舰艇末端防御的空白,提升海军舰艇在高威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中国科研团队基于对现代海战需求的深入研究,结合先进的制导与控制技术,研发出了海红旗 – 10 防空导弹系统,为舰艇提供可靠的近程防空反导保护。

二、系统构成

(一)导弹本体

  1. 外形设计

海红旗 – 10 导弹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弹体前部安装有两对呈 X 形布置的小尺寸前翼,用于快速调整导弹的飞行方向和姿态;弹体后部配备有较大尺寸的后翼,提供稳定的升力和飞行稳定性。导弹整体呈圆柱形,弹体表面光滑,以减少空气阻力。导弹长度约为 2 米,直径约 0.12 米,这种紧凑的外形设计使其能够适配多种舰艇平台,并且可以在有限的舰艇空间内实现密集部署。

  1. 制导系统

采用被动雷达制导与红外成像制导相结合的双模制导方式。被动雷达导引头能够敏锐感知敌方目标辐射的雷达信号,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和跟踪;红外成像导引头则通过捕捉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生成高分辨率的目标图像,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目标识别能力。在飞行过程中,两种制导方式相互配合,初始阶段以被动雷达制导为主,快速接近目标;末段则切换至红外成像制导,实现对目标的精准锁定和攻击。这种双模制导方式使海红旗 – 10 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也能准确识别和打击目标,有效提升了导弹的作战效能。

  1. 战斗部

战斗部采用高爆定向破片战斗部,装药约 10 千克。当导弹接近目标时,近炸引信根据预设程序或目标距离信息触发战斗部爆炸。爆炸产生的大量破片以特定方向高速飞散,形成密集的杀伤弹幕,能够对来袭的反舰导弹、无人机、低空飞行的战机等目标造成严重破坏,通过破片的动能和冲击波摧毁目标的关键部位,确保拦截成功。

  1. 动力系统

配备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高能推进剂,具有燃烧效率高、推力大的特点。发动机点火后,能在短时间内将导弹加速至较高速度,使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 2 马赫左右,从发射到命中目标的时间极短,能够迅速应对快速来袭的目标。同时,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和推力曲线经过精心设计,以保证导弹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可实现高过载机动,有效追踪和拦截高机动目标。

(二)发射系统

海红旗 – 10 防空导弹的发射系统具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舰艇的需求。常见的发射装置为倾斜式发射架,可分为 24 联装、18 联装、8 联装等不同规格。24 联装发射架主要装备于大型舰艇,如 052D 型驱逐舰、055 型驱逐舰等,能够一次性携带更多数量的导弹,增强舰艇的持续防御能力;18 联装和 8 联装发射架则适用于中小型舰艇,如 056 型护卫舰等,在保证一定防御能力的同时,合理利用舰艇的空间和载荷资源。发射架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维护和更换,并且具备快速装填能力,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导弹的重新装填,提高作战效率。发射时,导弹在发射架的助推下快速离架,随后发动机点火,按照预定程序飞向目标。

三、性能参数

  1. 射程:海红旗 – 10 的有效射程根据目标类型和作战环境有所不同,对低空飞行的反舰导弹等小型目标,有效射程约为 9 千米;对大型飞机等目标,有效射程可达 10 千米左右,能够在敌方目标接近舰艇的关键阶段进行拦截。
  2. 射高:最大射高约为 6 千米,可有效覆盖低空和超低空区域,对贴近海面飞行的反舰导弹以及低空飞行的各类飞行器进行拦截。
  3. 速度:最大飞行速度达到 2 马赫,在近程防空导弹中具有较高的飞行速度,能够快速抵达目标区域,缩短目标的反应时间,提高拦截成功率。
  4. 反应时间:系统反应极为迅速,从探测到目标到发射导弹的反应时间不超过 5 秒,可在敌方目标突然来袭时,迅速做出响应,立即展开拦截行动。
  5. 抗干扰能力:双模制导方式赋予海红旗 – 10 强大的抗干扰能力。被动雷达制导可通过多种信号处理技术,识别和过滤敌方的干扰信号;红外成像制导则不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能够在复杂的电子战环境中,准确识别目标的红外特征,确保导弹能够稳定跟踪和命中目标。此外,导弹还采用了先进的抗干扰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进一步增强了在强干扰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6. 多目标拦截能力:具备同时拦截多个目标的能力,发射系统可根据指挥控制系统的指令,对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多个来袭目标进行快速排序和分配,依次发射导弹进行拦截。在实战模拟测试中,海红旗 – 10 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成功拦截多个从不同角度同时来袭的反舰导弹目标,展现出优异的多目标防御性能。
图片[4]-中国🇨🇳 海红旗-10 防空导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四、作战应用

  1. 舰艇末端防空

海红旗 – 10 的核心任务是舰艇末端防空,主要用于拦截突破舰艇中远程防空火力网的敌方反舰导弹、无人机、低空飞行的战机等目标。当敌方目标突破中远程防空导弹的拦截,进入海红旗 – 10 的防御范围时,舰艇上的搜索雷达和光电探测设备迅速将目标信息传输至火控系统。火控系统经过快速计算和分析,确定目标的运动参数和威胁等级,然后向发射系统下达发射指令。海红旗 – 10 导弹随即发射,在制导系统的引导下,快速飞向目标,通过战斗部的爆炸将其摧毁,为舰艇提供最后的安全保障。例如,在一次海上军事演习中,模拟敌方多枚反舰导弹从不同方向低空突袭舰艇编队,海红旗 – 10 系统迅速反应,成功拦截了所有来袭导弹,有效保护了舰艇的安全。

  1. 伴随防空作战

在舰艇编队作战中,海红旗 – 10 可与其他防空武器系统协同作战,承担伴随防空任务。它能够与中远程防空导弹、近防炮等武器形成多层次的防空火力网。在编队航行过程中,海红旗 – 10 随时处于戒备状态,对靠近编队的低空、超低空目标进行警戒和拦截。当中远程防空导弹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拦截时,海红旗 – 10 则专注于防御近距离的漏网之鱼,与近防炮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编队的防空作战效能,确保整个编队在复杂的空中威胁环境下的安全。

五、国际地位与影响

海红旗 – 10 防空导弹系统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优异的性能,在国际近程舰载防空武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与国际上同类先进近程防空导弹,如美国的 “拉姆”(RAM)防空导弹、以色列的 “铁穹” 防御系统等相比,海红旗 – 10 在制导技术、抗干扰能力和多目标拦截性能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双模制导方式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并且在性价比方面表现出色。近年来,海红旗 – 10 的外贸型号已经获得了一些国家的订单,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不仅提升了中国在舰载防空武器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维护地区海上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