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Mk-57 垂直发射系统

图片[1]-美国🇺🇸 Mk-57 垂直发射系统-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Mk – 57 垂直发射系统( 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VLS )是由美国 洛克希德・马丁( Lockheed Martin )公司研发的先进舰载导弹发射系统,专为满足现代海战对多任务、高兼容性武器发射的需求而设计,是美国海军 “ 朱姆沃尔特 ”( Zumwalt )级驱逐舰的核心武器发射装备。

参数 详情
基本信息
系统名称中英文对照: ” MK-57型 ” 垂直发射系统 ( MK-57 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 ),又称 ” 先进垂直发射系统 ” ( Advanced Vertical Launch System, AVLS )
主要配用导弹: – ” 标准 SM-2型 ” 中远程防空导弹 ( RIM-66 Standard Medium-Range Air-to-Air Missile ) – ” 标准 SM-6型 ” 增程防空导弹 ( RIM-174 Standard Extended Range Active Missile ) – ” 进化型海麻雀 ESSM型 ” 近程防空导弹 ( RIM-162 Evolved Sea Sparrow Missile ) – ” 战斧 Block IV型 ” 巡航导弹 ( BGM-109 Tomahawk Cruise Missile ) – ” 阿斯洛克型 ” 反潜导弹 ( RUR-5 ASROC Anti-Submarine Rocket )
导弹类型: 多用途垂直发射系统,可兼容舰对空、舰对岸、舰对舰和反潜等多种类型导弹
研制时间: 200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2010年代初期投入使用
生产数量: 截至2023年,约1,200个发射单元,主要装备美国海军新型舰艇
系统参数
发射单元数量: 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含4个发射单元,可根据舰艇设计灵活配置
单单元尺寸: 长2.31米,宽0.71米,高7.92米( 含储运发射箱 )
单单元重量: 约2,270公斤( 不含导弹 )
射速: 无机械发射间隔限制,理论上可同时发射所有单元导弹( 受火控系统限制 )
最大搭载导弹长度: 7.16米,可兼容更长尺寸的新型导弹
作战环境: 可在海况7级以下正常工作,适应-40℃至+65℃温度范围,具备抗核生化能力
配用导弹性能
” 标准 SM-6型 ” 导弹:
– 标定射程: 370公里 – 实际射程: 对低空目标约200公里 – 飞行速度: 3.5马赫( 约4,285公里/小时 ) – 制导方式: 主动雷达制导 + 半主动雷达制导
” 战斧 Block IV型 ” 导弹:
– 标定射程: 1,600公里( 常规型 ) – 飞行速度: 0.72马赫( 约880公里/小时 ) – 制导方式: 惯性制导 + GPS + 地形匹配 – 战斗部: 454公斤高爆战斗部
” 进化型海麻雀 ESSM型 ” 导弹:
– 标定射程: 50公里 – 飞行速度: 4马赫( 约4,890公里/小时 ) – 制导方式: 半主动雷达制导 – 特点: 1个发射单元可容纳4枚导弹
发射平台与应用
主要发射平台: – 美国海军 ” 朱姆沃尔特( Zumwalt )级 ” 驱逐舰 ( DDG-1000 ),每舰配备80个单元 – 计划装备美国海军 ” 星座级 ” 护卫舰 ( Constellation Class Frigate ) – 可改装适配于 ” 阿利·伯克级 ” 驱逐舰 ( 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 )后续型号
火控系统配套: 与 ” 宙斯盾 Baseline 10型 ” 作战系统 和 ” SPY-3型 ” 有源相控阵雷达 高度集成
作战应用: 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空、反导、反潜、反舰和对陆打击能力,支持协同交战能力( CEC )
技术特点: 采用舷侧布置设计,提高舰艇生存能力;具备快速更换模块和导弹再装填能力
制造与技术
主制造商: 美国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 ( Lockheed Martin )和 ” 联合技术系统公司 ” ( United Technologies )联合研制
是否出口: 目前仅限美国海军使用,未对外出口,属美国核心军事技术
是否自主研发: 是,由美国独立设计,是继 ” MK-41型 ” 之后的新一代垂直发射系统
是否进口: 对美国而言为国产系统,无进口需求
仿制型号: 无直接仿制型号,其技术理念影响了多国新一代垂直发射系统的设计
北约名称: 北约通用编号为 ” MK-57 VLS ” ,无特殊代号
同时代系统对比
美国 ” MK-41型 ” 垂直发射系统:
– 尺寸规格: MK-57单元更大( 0.71m×0.71m vs 0.53m×0.53m ),可容纳更长导弹 – 布置方式: MK-57采用舷侧布置,MK-41多为舰体中部集中布置 – 重量: MK-57单单元更重,但模块化设计更灵活 – 装备数量: MK-41装备量远超MK-57,是目前西方海军主力垂直发射系统
中国 ” 052D型 ” 通用垂直发射系统:
– 尺寸规格: 中国系统单元更大( 0.85m×0.85m ),兼容能力更强 – 发射方式: 均采用热发射技术,中国系统可兼容冷发射 – 装备数量: 052D型驱逐舰配备64单元,与同级别美国舰艇相当 – 技术特点: 均具备兼容多种导弹能力,中国系统集成度较高
俄罗斯 ” 3S14型 ” 垂直发射系统:
– 兼容性: 两者均能发射反舰、防空、反潜和对陆攻击导弹 – 发射技术: 3S14采用冷发射,MK-57采用热发射 – 装备舰艇: 3S14主要装备 ”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级 ” 护卫舰等 – 信息化水平: MK-57与舰艇作战系统集成度更高
英国 ” 海受体 Sea Ceptor )型 ” 垂直发射系统:
– 作战定位: 海受体侧重近程防空,MK-57为多用途系统 – 单元尺寸: 海受体单元更小,1个标准单元可容纳4枚导弹 – 射程: 海受体射程25公里,远小于MK-57配用的中远程导弹 – 适装性: 海受体更适合中小型舰艇,MK-57主要装备大型舰艇
图片[4]-美国🇺🇸 Mk-57 垂直发射系统-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该系统在设计上采用了模块化理念,与此前的 Mk – 41 垂直发射系统相比,Mk – 57 在空间利用和重量分配上更为优化。其单个发射单元的尺寸更大,能够容纳更长、更粗的导弹,这使得它可以兼容多种新型导弹,包括 “ 标准 ”( Standard )系列防空导弹、“ 战斧 ”( Tomahawk )巡航导弹、“ 阿斯洛克 ”( ASROC )反潜导弹等,甚至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尺寸武器预留了适配空间。

Mk – 57 垂直发射系统的发射单元采用了分布式布局,不再像传统发射系统那样集中布置,而是分散安装在舰艇的舷侧,这种设计不仅能降低一次命中对整个发射系统的破坏风险,还能更好地利用舰艇的空间,同时有助于减少舰艇的雷达反射面积,增强隐身性能。

图片[5]-美国🇺🇸 Mk-57 垂直发射系统-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8]-美国🇺🇸 Mk-57 垂直发射系统-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在发射方式上,Mk – 57 采用热发射技术,导弹在发射筒内点火,依靠自身动力飞出,这与冷发射技术相比,省去了弹射装置,简化了系统结构,同时也提高了发射效率和可靠性。其发射速率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射多枚不同类型的导弹,应对来自空中、水面、水下等多方向的威胁,具备强大的抗饱和攻击能力。

除了装备 “朱姆沃尔特” 级驱逐舰外,Mk – 57 垂直发射系统也展现出了良好的适配性潜力,可根据不同舰艇的设计进行调整安装。与土耳其 “ 巴伯罗斯 ” 级护卫舰所采用的 Mk – 41 垂直发射系统相比,两者虽同属垂直发射系统,但 Mk – 57 在技术上更为先进,尤其是在兼容性和隐身设计方面更具优势。不过,Mk – 41 由于发展成熟、成本相对较低,仍是目前许多国家海军舰艇的主流选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