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

图片[1]-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夏尔・戴高乐” 号是法国海军( Marine Nationale )的旗舰。该舰是法国第十艘航空母舰,也是法国第一艘核动力水面舰艇,同时是美国海军之外唯一一艘建成的核动力航母。它以法国 政治家、将军夏尔・戴高乐 的名字命名。

参数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型号: 夏尔・戴高乐级 核动力航空母舰 ( Charles de Gaulle Class Nuclear-powered Aircraft Carrier )
舰艇类型: 核动力航空母舰 ( Nuclear-powered Aircraft Carrier )
舷号: R 91
建造国家: 法国 ( France )
造船厂: 法国船舶建造局 ( Direction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 DCN )
动工日期: 1989年4月14日
下水日期: 1994年5月7日
服役日期: 2001年5月18日
现状: 现役, 法国海军旗舰
母港: 法国土伦海军基地 ( Toulon Naval Base )
技术参数
舰长: 261.5米
舰宽: 64.36米(飞行甲板), 31.5米(水线)
吃水: 9.4米
标准排水量: 35,500吨
满载排水量: 42,500吨
飞行甲板: 长261.5米, 宽64.36米
航速: 27节(50公里/小时)
续航力: 无限(核动力), 仅受食物和补给限制
舰员编制: 1,150名船员, 600名航空人员, 可搭载1,950人
自持力: 45天
动力系统
核反应堆: 2座K15型压水反应堆 ( 每座150兆瓦 )
蒸汽涡轮: 4台通用电气公司汽轮机, 总功率83,000马力
推进系统: 双轴双桨
电力系统: 4台柴油发电机, 总功率19,200千瓦
反应堆换料周期: 约10年
雷达与电子系统
对空搜索雷达: 1部DRBJ-11B三坐标雷达, 探测距离400公里
对海搜索雷达: 2部DRBV-26D雷达, 探测距离85公里
导航雷达: 2部NRBP-20A雷达
火控雷达: 4部ARBB-33火控雷达
电子战系统: ARBR-21雷达预警系统, ARBB-33电子干扰系统
敌我识别系统: SRN-6战术空中导航系统, 北约标准敌我识别系统
数据链: SYLVER作战数据系统, 11号、 16号、 22号数据链
武器系统
防空导弹: 4座八联装SYLVER A-43垂直发射系统, 装备16枚紫菀-15防空导弹 ( Aster-15 )
近程防御: 2座六联装萨德拉尔防空导弹系统 ( Sadral ), 装备西北风防空导弹 ( Mistral )
近防炮: 8门GIAT 20F2型20毫米机关炮, 射速720发/分钟
诱饵系统: 4座CSEE Sylena MK2诱饵发射装置, 发射箔条和红外诱饵
反鱼雷系统: SLAT鱼雷对抗系统
舰载机
标准配置: 24-30架 阵风-M 战斗机 ( Rafale-M
预警机: 2-4架 E-2C 鹰眼 预警机 ( Hawkeye
直升机: 2-3架 NH90 直升机或 AS565 黑豹 直升机
最大搭载量: 40架各型飞机
弹射系统: 2部美国制造的C-13蒸汽弹射器, 每部可弹射22吨重的飞机
拦阻装置: 4道MK7型拦阻索
升降机: 2部侧舷升降机, 每部载重36吨
作战能力
制空范围: 取决于舰载机, 阵风-M 战斗机作战半径约1,093公里
反潜能力: 舰载直升机和固定翼预警机协同反潜
对陆攻击: 可搭载 SCALP-EG 巡航导弹, 射程约500公里
指挥控制: 具备舰队指挥能力, 可作为联合特遣部队旗舰
航空作业: 每日可执行约75架次飞行任务
部署与使用
部署战区: 地中海、 印度洋、 波斯湾、 红海
参与行动: 2001年阿富汗战争 ( 持久自由行动 )、 2011年利比亚战争 ( 奥德赛黎明行动 )、 打击ISIS行动
编队组成: 通常包括1-2艘护卫舰、 1艘驱逐舰、 1艘核潜艇和1艘补给舰
战备状态: 可在48小时内完成部署准备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尼米兹级 核动力航母 ( Nimitz Class )
– 排水量: 100,000吨 vs 42,500吨
– 舰载机: 85-90架 vs 40架
– 弹射系统: 4部蒸汽弹射器 vs 2部
– 优势: 尼米兹级规模更大、 载机更多、 持续作战能力更强; 戴高乐号更灵活, 适合区域作战
– 装备情况: 美国海军现役10艘
俄罗斯 库兹涅佐夫号 航母 ( Admiral Kuznetsov )
– 排水量: 67,500吨 vs 42,500吨
– 舰载机: 40-52架 vs 40架
– 起飞方式: 滑跃起飞 vs 弹射起飞
– 优势: 库兹涅佐夫号载机更多, 但没有弹射器限制了固定翼预警机使用; 戴高乐号具备弹射起飞能力
– 装备情况: 俄罗斯海军唯一一艘航母
中国 辽宁号 航母 ( Liaoning )
– 排水量: 60,900吨 vs 42,500吨
– 舰载机: 24架歼-15 vs 24-30架阵风-M
– 起飞方式: 滑跃起飞 vs 弹射起飞
– 优势: 辽宁号更大, 但歼-15性能可能略逊于阵风-M; 戴高乐号具备弹射起飞能力和固定翼预警机
– 装备情况: 中国海军第一艘航母

该舰搭载了达索 “ 阵风 ” M 战斗机、E – 2C “ 鹰眼 ” 预警机、用于战斗搜救的 EC725 狞猫 ” 直升机和 AS532 “ 美洲狮 ” 直升机,以及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和 “ 紫菀 ” 导弹。它是一艘采用弹射器辅助起飞和拦阻索回收( CATOBAR )模式的航母,配备两台 75 米长的 C13 – 3 蒸汽弹射器,该弹射器是美国 “ 尼米兹 ” 级航母弹射系统的缩短版本,一个位于舰首,另一个横跨着舰区前部。截至 2019 年 5 月,“ 夏尔・戴高乐 ” 号是唯一一艘非美国拥有的配备弹射起飞系统的航母,这使其能够操作美国海军的 F/A – 18E/F 超级大黄蜂 ” 战斗机和 C – 2 “ 灰狗 ” 运输机。

图片[4]-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建造历程

这艘航母于 2001 年取代了常规动力航母 “ 福煦 ” 号。“ 克莱蒙梭 ” 号和 “ 福煦 ” 号分别于 1961 年和 1963 年建成,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法国就确定了需要替换这两艘航母的需求。

1989 年 4 月,该航母的舰体在 法国海军集团(DCNS)布雷斯特造船厂 铺设龙骨。1994 年 5 月,航母下水,其满载排水量为 42000 吨,是自 1950 年英国 “ 皇家方舟 ” 号之后西欧下水的最大战舰。1986 年,时任法国总统 弗朗索瓦・密特朗 曾打算将其命名为 “ 黎塞留 ” 号,以纪念法国著名政治家阿尔芒 – 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红衣主教。然而,1987 年 5 月 18 日,时任法国总理、戴高乐主义者雅克・希拉克将该舰名称改为 “ 夏尔・戴高乐 ” 号。

由于项目资金匮乏,建造工作很快落后于计划,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经济衰退更是加剧了这一情况。该舰的总成本高达 30 亿欧元。舰体建造工作曾四次全面暂停:分别在 1990 年、1991 年、1993 年和 1995 年。该舰于 2001 年 5 月 18 日服役,比预计工期晚了五年。

1993 年,《卫报》称,一群在该舰建造期间进行检查的工程师是 英国秘密情报局( MI6 )的特工,据称他们在窃取核反应堆屏蔽方法等技术细节。不过,该报随后刊登了英国政府和 法国领土监视局( DST )的否认声明,称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

图片[5]-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8]-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试验与技术问题

“夏尔・戴高乐” 号于 1999 年开始海试。海试发现需要延长飞行甲板,以确保 E – 2C “ 鹰眼 ” 预警机能够安全运作。不过,这一操作引发了负面舆论,因为在引入 F 8E(FN)“ 十字军战士 ” 战斗机时,“ 福煦 ” 号和 “ 克莱蒙梭 ” 号都进行过类似测试。飞行甲板延长的花费为 500 万法郎,仅占 “ 夏尔・戴高乐 ” 号项目总预算的 0.025%。2000 年 2 月 28 日,一次核反应堆试验引发了额外隔离元件的燃烧,造成了烟雾事故。

2000 年 10 月 24 日,该舰驶离土伦,进行第十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海试。11 月 9 日至 10 日夜间,在前往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途中,大西洋西部海域,该舰的左舷螺旋桨断裂,不得不返回土伦更换。随后的调查显示,另一个螺旋桨和备用螺旋桨也存在类似的结构缺陷:一体式铜铝合金螺旋桨的中心附近存在气泡。尽管供应商 大西洋工业公司( Atlantic Industri e)并非故意犯错,但仍因建造质量不佳而受到指责。在法国国防部长下令对质量管理进行调查后不久,一场大火烧毁了该供应商的档案。作为临时解决方案,法国使用了 “ 克莱蒙梭 ” 号较旧的备用螺旋桨,这使得该舰的最大航速限制在 25 节(44 公里 / 小时),而合同规定的最大航速为 27 节(50 公里 / 小时)。

2001 年 3 月 5 日,“ 夏尔・戴高乐 ” 号安装了两个较旧的螺旋桨后重返大海,并在试航中达到 25.2 节(47 公里 / 小时)。7 月至 10 月期间,由于右舷螺旋桨附近出现高达 100 分贝的异常噪音,使得舰尾部无法居住,该舰不得不再次进行改装。

2001 年 9 月 16 日,法国媒体报道 “夏尔・戴高乐” 号上的放射性水平略高于可接受标准,据称是由一个有缺陷的隔离元件引起的。后来发现,放射性水平符合设计标准,但有关可接受放射性水平的规定发生了变化。在美国准备对 9・11 恐怖袭击采取 “ 持久自由 ” 行动之际,法国媒体抱怨法国可部署的军事力量不足。与此同时,国防委员会报告称舰队的维护状况不佳。在这种背景下,当时正在维修的 “夏尔・戴高乐” 号再次成为批评的对象,前总统 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 称其为 “ 半航母 ”,并要求建造第二艘航母(命名为 PA2 ),以保证 100% 的可用性。

图片[9]-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0]-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1]-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2]-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维护与升级

“夏尔・戴高乐” 号的首次大修始于 2007 年 9 月。这次为期 15 个月的改装重点是核动力装置的换料,这是在服役六年后的必要步骤,在此期间,“夏尔・戴高乐” 号的航程相当于绕地球 12 圈,在海上度过了 900 天,完成了 19000 次弹射起飞。此外,还进行了多项改进,包括安装新的螺旋桨,使其能够达到 27 节(50 公里 / 小时)的设计航速,取代了自 2001 年以来作为权宜之计使用的老式螺旋桨。飞机维护和武器库也进行了升级,以支持搭载配备 “ 阿斯姆普 ” A 核导弹和 “ 风暴之影 ” 巡航导弹的新型 “ 阵风 ” F3 战斗机,卫星通信带宽也增加了十倍。这次改装使该舰的排水量增加到 42500 吨,并于 2008 年 12 月完成。2009 年 3 月出现技术问题后,该航母返回土伦进行维修。随后计划进行密集的训练,使 “夏尔・戴高乐” 号及其航空大队恢复作战状态。

2010 年 10 月 14 日,一次为期四个月的巡航因推进系统出现电气故障而缩短至仅一天。

这艘航空母舰于 2017 年 2 月开始为期 18 个月的中期升级和改装,并于 2018 年 9 月重返服役。核反应堆进行了换料,完成了常规维护,舰上的作战系统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以便更好地与盟国通信,并为航母搭载的 “ 阵风 ” 战斗机提供支持。

图片[15]-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8]-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21]-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24]-法国🇫🇷 夏尔・戴高乐号 核动力航母 FS Charles de Gaulle ( R 91 )-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服役历史

2001 年 10 月 11 日,“ 卡萨尔 ” 号护卫舰、四架预警机和 “夏尔・戴高乐” 号参与了 Link 16 高带宽安全数据网络的成功测试。该网络允许对从英格兰南部到地中海的空域进行实时监控。收集到的数据还通过较旧的 MIL – STD – 6011 系统实时传输到 “ 让・巴尔 ” 号护卫舰。

2001 年 11 月 21 日,法国决定派遣 “夏尔・戴高乐” 号前往印度洋,支持针对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的 “ 持久自由 ” 行动。由弗朗索瓦・克吕泽海军少将指挥的第 473 特遣部队,共有 2900 人,于 12 月 1 日启航。这支特遣部队包括 “ 夏尔・戴高乐 ” 号、“ 拉莫特 – 皮凯 ” 号护卫舰、“ 让・德・维埃纳 ” 号护卫舰、“ 让・巴尔 ” 号护卫舰、“ 红宝石 ” 级核攻击潜艇、“ 默兹 ” 号补给舰和 “ 德斯坦元帅 ” 级护卫舰 “ 迪居埃海军少校 ” 号。

搭载的空中力量包括 16 架 “ 超级军旗 ” 攻击机、1 架 E – 2C “ 鹰眼 ” 预警机、2 架 “ 阵风 ” M 战斗机和数架直升机。“ 超级军旗 ” 攻击机于 12 月 19 日首次在阿富汗上空执行任务,进行侦察和轰炸任务,飞行距离超过 3000 公里。总体而言,它们执行了 140 次任务,平均每天 12 次。从航母上共出动了约 770 架次。

2002 年 2 月 18 日,“ 太阳神 ” 侦察卫星发现加德兹附近有异常活动。第二天,在该地区的美国特种部队证实了这些观察结果后,“夏尔・戴高乐” 号出动了两架 “超级军旗” 侦察机。2002 年 2 月 20 日,英国和美国军队进入该山谷,“ 蟒蛇 ” 行动于 2002 年 3 月初开始。

2002 年 3 月,“超级军旗” 攻击机和 6 架陆基 幻影-2000 飞机对据称是 基地组织 的目标进行了空袭。出于担心击中平民,美国军队建议的一些目标未被攻击。尽管如此,2002 年 3 月 11 日,美国总统 乔治・W・布什 对法国的参与表示赞赏,他提到 “我们的好盟友法国已部署了近四分之一的海军来支持‘持久自由’行动”。此时,法国的空中力量已增加到 16 架 “超级军旗” 攻击机、6 架 “ 幻影 ” 2000D 战斗机、5 架 “ 阵风 ” 战斗机和两架 “ 鹰眼 ” 预警机。从 2002 年 2 月起,“夏尔・戴高乐” 号和美国 “ 约翰・C・斯坦尼斯 ” 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在彼此的甲板上起降,以加强盟国之间的联系。

2002 年 5 月 2 日,“夏尔・戴高乐” 号抵达新加坡进行休整,并于 2002 年 5 月 18 日返回阿曼。

2002 年 6 月,当 “夏尔・戴高乐” 号在阿拉伯海时,武装的 “阵风” 战斗机与美国海军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海岸附近进行了战斗空中巡逻,这标志着 “阵风” M 战斗机在其作战生涯中以及与航母的整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夏尔・戴高乐” 号在 2005 年继续参与 “持久自由” 行动。2006 年 5 月,它返回西南亚,不久后支持联军在阿富汗的行动。这艘航空母舰定期参加印度和法国海军之间名为 “ 瓦鲁纳 ”(Varuna)的年度双边海军演习。

2010 年 10 月 30 日,以 “夏尔・戴高乐” 号为旗舰的法国海军特遣部队(代号第 473 特遣部队)从土伦出发,进行为期四个月的部署,代号为 “百子莲 2010” 行动,前往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和波斯湾。这支特遣部队还包括 “ 福尔班 ” 号护卫舰、“ 图尔维尔 ” 号护卫舰、“ 紫水晶 ” 号核攻击潜艇、“ 默兹 ” 号补给油船、3000 名水兵,以及由 12 架 “超级军旗” 攻击机、10 架 “阵风” 多用途战斗机和两架 E – 2C “ 鹰眼 ” 2000 预警机组成的舰载航空大队。特遣部队指挥官让 – 路易・凯里尼亚尔海军少将对部队的任务定义如下:

“这支部队将帮助盟国海军打击索马里沿海的海盗,并派遣喷气式飞机支持北约在阿富汗上空的行动。”

抵达任务区后,第 473 特遣部队加入了在波斯湾行动的两个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即由美国 “ 亚伯拉罕・林肯 ” 号领导的第九航母打击群和由美国 “ 哈里・S・杜鲁门 ” 号领导的第十航母打击群。2010 年 11 月 28 日,据美联社报道,法国国防部宣布,一架法国 “阵风” 战斗机在 “夏尔・戴高乐” 号附近坠毁,当时该舰正在阿拉伯海距巴基斯坦海岸 60 英里(100 公里)处活动,以支持在阿富汗的联军部队。飞行员跳伞逃生并被直升机救起,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2010 年 12 月,在部署到波斯湾期间,英国 22 型护卫舰 “ 坎伯 兰” 号和美国驱逐舰 “ 哈尔西 ” 号从海上安全巡逻轮换至为 “夏尔・戴高乐” 号护航,以支持在阿富汗的联军军事行动。这体现了根据最近批准的英法防务合作条约实现的 协作能力。

2011 年 1 月 7 日至 14 日,第 473 特遣部队与印度海军参加了代号为 “ 瓦鲁纳 10 ” 的双边海军演习。参加 “瓦鲁纳 10” 演习的印度海军部队包括 “ 维拉特 ” 号航空母舰、“ 戈达瓦里 ” 号护卫舰、“ 恒河 ” 号护卫舰以及柴油电潜艇 “ 沙尔基 ” 号。“ 瓦鲁纳 10 ” 是一次两阶段海军演习,港口阶段于 1 月 7 日至 11 日进行,海上阶段于 1 月 11 日至 14 日在阿拉伯海进行。第 473 特遣部队于 2011 年 1 月 7 日至 14 日对果阿进行了港口访问。“夏尔・戴高乐” 号航母和 “福尔班” 号护卫舰还于 2011 年 1 月 30 日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豪尔费坎进行了友好访问,停靠在其集装箱码头设施。

“百子莲 2010” 行动于 2011 年 2 月 21 日结束。第 473 特遣部队从 “夏尔・戴高乐” 号起飞的飞行时间超过 1000 小时,以支持部署在阿富汗的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ISAF)。第 473 特遣部队还与印度、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武装部队参加了双边演习,以测试法国军队的协作能力,并与地区合作伙伴分享专业知识。

2011 年 3 月 20 日,“夏尔・戴高乐” 号被部署到地中海,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 1973 号决议,该决议要求在利比亚上空设立禁飞区。伴随 “夏尔・戴高乐” 号的有 “ 杜普莱克斯 ” 号护卫舰、“ 阿科尼特 ” 号护卫舰和舰队补给油船 “ 默兹 ” 号。

在 “ 统一保护者 ” 行动期间,航空大队在对利比亚的干预中出动了 1350 架次。“夏尔・戴高乐” 号随后于 8 月 10 日返回土伦进行维护。

此次部署后,“夏尔・戴高乐” 号于 2011 年 12 月在海上航行期间进行了维护和保养。

2012 年 2 月 2 日,“夏尔・戴高乐” 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海试。从 2012 年 2 月 5 日开始,其航空大队的飞行员开始进行航母资格认证。这包括驾驶 “超级军旗” 现代化(SEM)攻击机的飞行员过渡到新型 “阵风” M 战斗机。

2012 年 3 月 16 日,“夏尔・戴高乐” 号启程前往地中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部署。“夏尔・戴高乐” 号特遣部队由菲利普・宽德罗海军少将全面指挥,包括 “ 骑士保罗 ” 号护卫舰、“ 杜普莱克斯 ” 号护卫舰、“ 蒙卡尔姆 ” 号护卫舰、“ 雅库贝海军少尉 ” 号护卫舰、“ 默兹 ” 号补给油船以及 “ 翡翠 ” 号核动力潜艇。“ 夏尔・戴高乐 ” 号搭载的航空大队包括 7 架 “阵风” 战斗机、7 架 “ 超级军旗 ” 现代化(SEM)攻击机和 2 架 E – 2C “鹰眼” 空中预警(AEW)机。特遣部队此次部署的亮点是 2012 年 4 月 5 日开始的 “ FANAL 2012 ” 演习,其中还包括陆基 “大西洋” 2 海上巡逻机。“FANAL 2012” 于 4 月 12 日结束,这是法国海军新型 “ 凯门鳄 ” 直升机首次参与的大型演习。

2015 年 1 月,“夏尔・戴高乐” 号开始准备在印度洋的演习。2 月底,该航母及其战斗群进入波斯湾,参与针对伊拉克 “ 伊斯兰国 ” 武装分子的 “ 夏马风 ” 行动( Opération Chammal )。法国是第一个加入美国领导的干预行动的国家,在邻国部署了 15 架战斗机、1 架巡逻机和加油机。“夏尔・戴高乐” 号的加入使法国对行动的承诺又增加了多达 30 架飞机。该航母战斗群于 2015 年 2 月 15 日抵达波斯湾,并于 2 月 22 日开始发动空袭;这发生在《查理周刊》袭击事件七周后,法国誓言要更积极地应对圣战恐怖主义。在巴林北海岸附近航行时,该航母的 12 架 “阵风” 战斗机和 9 架 “超级军旗” 战斗机可以在半小时内抵达目标,而法国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战斗机则需要更长时间。“夏尔・戴高乐” 号于 2015 年 4 月下旬离开波斯湾,此前它对 “伊斯兰国” 目标发动了打击和监视任务,随后前往与印度军队参加演习;在为期两个月的部署期间,该航母每天出动 10 – 15 架次。

2015 年 11 月 5 日,法国宣布 “夏尔・戴高乐” 号将返回该地区执行任务,该舰于 11 月 18 日从法国南部的 土伦基地 启航。尽管最初计划重新部署到波斯湾,但该航母及其打击群被改道至地中海东部叙利亚海岸线附近,离叙利亚境内的目标更近。有消息称,“夏尔・戴高乐” 号搭载了比正常规模更大的航空联队,包括 18 架 “阵风” 战斗机和 8 架 “超级军旗” 战斗机;该航母总共约有 31 – 34 架飞机(官方限制为 40 架)。该航母于 2015 年 11 月 23 日开始行动,即巴黎发生 “伊斯兰国” 恐怖袭击事件 10 天后。2015 年 12 月 7 日,法国海上部队的 勒内 – 让・克里尼奥拉 海军少将 在 “夏尔・戴高乐” 号上接管了美国海军中央司令部第 50 特遣部队的指挥权,领导联军海军打击行动。他是首位担任该职务的非美国人。2016 年 6 月,美国海军为 “夏尔・戴高乐” 号的船员颁发了集体功绩嘉奖,以表彰其成就。

2016 年 9 月下旬,“夏尔・戴高乐” 号从土伦部署到叙利亚海岸,参与摩苏尔战役。其 24 架 “阵风” M 机队通过空袭和侦察任务支持国际反 “伊斯兰国” 联盟。

2020 年,在继续在地中海东部执行 “夏马风” 行动期间,“夏尔・戴高乐” 号与美国海军 “ 阿利・伯克 ” 级驱逐舰 “ 罗斯 ” 号会合。它们共同参与了 “固有决心” 行动,这是一个打击 “ 达伊沙 ”(“ 伊斯兰国 ”)的国际联盟。在整个任务期间,该航母打击群得到了来自德国、比利时、丹麦、希腊、西班牙、荷兰和葡萄牙的盟国海军舰艇的加入。这种合作展示了在地中海的共同作战效能。行动期间,“夏尔・戴高乐” 号航母打击群、其 2000 名船员、一艘 “ 迪朗斯 ” 级油船和一艘希腊海军护卫舰停靠在利马索尔港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塞浦路斯总统 尼科斯・阿纳斯塔夏季斯 和大使 伊莎贝尔・杜蒙 在 纪尧姆・潘热上尉 的陪同下向机组人员发表了讲话。

这艘航空母舰于 2019 年 3 月率领第 473 特遣部队航母打击群开始了为期五个月的行动,穿越地中海。“夏尔・戴高乐” 号的飞机参与了针对 “伊斯兰国” 的最后一次重大战斗 —— 巴古兹・福卡尼 战役,然后驶向印度洋。5 月 28 日抵达新加坡后,这艘航空母舰与新加坡武装部队参加了双边演习。

2020 年 4 月,40 名船员开始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法国武装部队部 8 月 4 日报道,“夏尔・戴高乐” 号需要比计划提前返回其母港土伦军港。

“夏尔・戴高乐” 号( FS Charles de Gaulle )作为 “ 克莱蒙梭 21 ” 行动的一部分,于 2021 年 2 月 21 日率领航母打击群(CSG)启航。该航母打击群部署了数月,前往地中海,然后前往印度洋和波斯湾,定于 6 月返回土伦。

2021 年 11 月 18 日至 12 月 2 日,“夏尔・戴高乐” 号在西地中海参加了 “ POLARIS 21 ” 演习。

“夏尔・戴高乐” 号(FS Charles de Gaulle)于 2 月 1 日启航,率领 法国航母打击群( CSG )前往地中海,作为 2022 年 2 月至 4 月 “ 克莱蒙梭 22 ” 行动的一部分。该航母打击群包括 1 艘防空驱逐舰 “ 福尔班 ” 号(D 620)、1 艘防空护卫舰 “ 阿尔萨斯 ” 号(D 656)、1 艘反潜护卫舰 “ 诺曼底 ” 号(D 651)、1 艘 “ 红宝石 ” 级攻击型核潜艇和 1 艘 “ 迪朗斯 ” 级补给油船 “ 马恩 ” 号(A 630)。该航母打击群还将有另外 3 艘盟国船只和 1 艘潜艇加入。

“夏尔・戴高乐” 号作为法国海军的核动力旗舰,不仅是法国海军实力的象征,更在多次国际军事行动和演习中展现了其强大的作战能力与国际合作能力,成为法国参与全球安全事务的重要力量。其从建造到服役后的一系列经历,既体现了核动力航母的技术复杂性,也彰显了法国在维持远洋作战能力方面的决心与努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