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直-18 直升机

图片[1]-中国🇨🇳 直-18 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分类 详情
体型数据
机长:23.05米
机高:约7米
旋翼直径:19米
尾桨直径:4米
空重:约7吨
最大起飞重量:13.8吨
内部载荷:约5吨
外部载荷:约4吨
制造厂家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研制背景
– 基于直-8直升机改进而来
– 201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
– 采用复合材料、新型航电系统等改进
北约名称
Hippo(河马)-B/C(不同型号)
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型号:3台WZ-6C涡轮轴发动机
单台功率:1,600千瓦(2,145轴马力)
传动系统可承受5,100轴马力
最大速度:约336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约28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9,000米(高原型)
最大航程:约1,000公里
续航时间:约4小时
武器参数
直-18基本型为运输直升机,无固定武器
海军型装备:
– 对海搜索雷达:用于反舰和搜救任务
– 声呐系统:包括吊放声呐和/or声呐浮标
– 反潜武器:鱼-7型反潜鱼雷或深水炸弹
可能的武装改型:
– 外挂点:机身两侧各2个外挂点
– 火箭弹发射器:57mm或90mm火箭弹巢
– 机枪/机炮吊舱:12.7mm或23mm机枪/机炮吊舱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CH-47 Chinook
CH-47载重更大(约11,340公斤 vs 直-18的约5,000公斤)
CH-47航程更远(约3,700公里 vs 直-18的约1,000公里)
直-18高原性能更优(实用升限9,000米 vs CH-47的约6,000米)
俄罗斯 Mi-17
Mi-17载重略小(约4,000公斤 vs 直-18的约5,000公斤)
直-18航电系统更先进
Mi-17使用更广泛,产量更高
欧洲 NH90
NH90最大起飞重量较小(10.6吨 vs 直-18的13.8吨)
NH90采用更先进的复合材料结构
直-18更适合高原和重载任务

直 – 18 直升机是中国在直 – 8 直升机基础上,历经深度改进与优化研发出的一款性能卓越的 13 吨级大型直升机,在诸多关键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为满足中国海、陆、空等多军种多样化任务需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研发背景与历程

上世纪 70 年代,中国为满足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718 工程)中舰载直升机执行测量返回舱低高度轨迹与落点、海上搜索与打捞返回舱等任务需求,从法国宇航公司引进 14 架 SA321Ja “超黄蜂” 直升机。此后,中国以 “超黄蜂” 为蓝本开展测绘仿制工作,最终诞生直 – 8 直升机。但早期直 – 8 受限于国内薄弱基础工业,性能受限且妥善率低,尤其是动力系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随着时间推移与技术积累,中国迫切需要一款性能更优的大型直升机。直 – 18 的研发应运而生,其以直 – 8 为基础,在保留部分成熟设计的同时,对关键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进,旨在提升整体性能,满足新时代军队多样化任务需求。从立项到首飞,再到后续改进型号的不断推出,直 – 18 的研发历程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的心血,是中国直升机技术不断进步的生动体现。

二、技术特点

  1. 动力系统:直 – 18 配备三台国产涡轴 – 6C 发动机,单台发动机最大持续功率可达 1290 马力,起飞功率为 1570 马力,最大紧急功率同样为 1570 马力,中等应急功率 1410 马力。相较于直 – 8 早期型号发动机,涡轴 – 6C 在可靠性、功率输出稳定性等方面有显著提升,为直 – 18 提供充沛动力。先进发动机配合优化后的传动系统,传动效率大幅提高,有效降低功率损耗,保障直升机在高负荷、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
  2. 机身结构: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机身,在保证结构强度前提下,显著减轻机身重量,提升直升机飞行性能与燃油经济性。取消直 – 8 传统船型底部设计及浮筒,改为从机身两侧伸出短翼安装主起落架,这一设计不仅优化了机身结构布局,还使直升机外观更流畅,降低飞行阻力。同时,对机身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合理布置设备舱、乘员舱与货舱,提高空间利用率,满足不同任务搭载需求。
  3. 航电系统:装备先进综合航电系统,以数据总线为核心,将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探测系统等高度集成。飞行员通过先进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可直观获取飞行参数、导航信息、发动机工作状态以及周边环境态势等各类关键信息,操作便捷高效,大幅提升飞行安全性与任务执行能力。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与卫星导航系统相结合,为直升机提供精准定位与导航服务,确保在复杂气象、地理环境下准确飞行。先进通信系统涵盖甚高频、超高频通信以及卫星通信等多种手段,保证直升机与地面指挥中心及其他作战单元实时、稳定通信。
  4. 旋翼系统:主旋翼采用六叶全复合材料桨叶,优化翼型设计,大幅提高升力系数与升阻比。全复合材料桨叶具备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抗疲劳等优点,有效提升旋翼系统性能与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尾桨为五叶设计,安装在垂直尾翼左侧顶部,与主旋翼协同工作,确保直升机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操纵性。同时,旋翼系统配备先进的挥舞铰、摆振铰与变距铰等部件,可根据飞行状态实时调整桨叶角度与挥舞、摆振幅度,实现对直升机飞行姿态的精确控制。

三、性能参数

  1. 基本尺寸:机身长度(含主旋翼)约 23 米,机身宽度(不含短翼)约 4 米,机身高度(至主旋翼顶)约 6.66 米,主旋翼直径 18.9 米,尾旋翼直径 4 米。
  2. 重量参数:空重约 8 吨,最大起飞重量 13.8 吨,载重量方面,舱内载重量可达 4 吨,外部吊挂重量达 5 吨。
  3. 飞行性能:最大平飞速度约 280 千米 / 小时,巡航速度约 250 千米 / 小时;海平面爬升率达 11.5 米 / 秒;实用升限超过 6000 米,在高海拔地区表现出色,曾成功创下 9000 米升限记录;航程方面,内部燃油情况下最大航程约 900 千米,续航时间约 4 小时。
图片[6]-中国🇨🇳 直-18 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四、衍生型号

  1. 直 – 18J(舰载运输型):专为海军舰艇搭载设计,具备在舰艇甲板上起降能力。旋翼和尾梁可折叠,大幅减少在舰艇上停放空间。机身结构加强,以适应海上恶劣环境与频繁起降冲击。配备先进着舰引导设备与舰上系留装置,确保在复杂海况下安全着舰与系留。主要承担舰艇人员、物资运输以及两栖作战部队兵力投送任务,为海军舰艇作战与日常运作提供有力保障。
  2. 直 – 18F(舰载反潜型):在直 – 18 基础上深度改装的专业反潜直升机。在机头下方安装大型水面搜索雷达,具备广域搜索能力,可快速探测海面目标。机身两侧增加鱼雷挂架,可携带多枚反潜鱼雷,对敌方潜艇构成致命威胁。机腹安装有可收放式吊放声呐,能在不同深度海域精确探测潜艇踪迹。机舱尾部取消跳板门,安装一排声呐浮标发射孔,用于投放声呐浮标,构建大面积反潜搜索网络。此外,还装备先进磁异探测仪,可探测潜艇航行产生的磁场异常,进一步提高反潜探测精度与效率。
  3. 直 – 18Z(舰载预警指挥型):作为航母编队重要空中预警与指挥节点,直 – 18Z 在设计上进行针对性优化。取消机舱尾部跳板门,在此处安装一部可收放的大型机载预警雷达,雷达工作时升起,可 360 度旋转扫描,对空中、海面目标进行远距离探测与跟踪,有效扩大航母编队预警探测范围,提前发现来袭敌机、舰艇与导弹等目标。机上装备先进通信与数据链系统,可将探测到的目标信息实时传输至航母及编队内其他作战单元,同时接收编队指挥中心指令,对空中作战力量进行指挥引导,协调编队防空、反舰、反潜等作战行动,提升航母编队整体作战效能与协同作战能力。

五、服役情况与应用领域

  1. 服役情况
  • 海军:直 – 18 系列各型号已广泛装备中国海军,在航母、两栖攻击舰、大型驱逐舰等舰艇上均能看到其身影。直 – 18J 舰载运输型频繁穿梭于舰艇与陆地之间,承担着物资补给、人员转运等繁重任务;直 – 18F 反潜型常态化执行海上反潜巡逻任务,为舰艇编队构筑起一道坚固反潜屏障;直 – 18Z 预警指挥型作为航母编队 “空中眼睛” 与 “指挥中枢”,时刻守护着编队安全,在多次重大演习与实战化训练中发挥关键作用,标志着中国海军航母编队作战体系日益完善。
  • 陆军:陆军主要装备直 – 18 运输型,用于部队快速机动、装备吊运以及物资运输等任务。在高原地区,直 – 18 凭借出色高原性能,有效解决了部队物资补给与兵力投送难题,成为高原部队不可或缺的运输力量。在日常训练与作战演练中,直 – 18 与陆军其他作战力量紧密协同,不断提升陆军立体作战能力。
  1. 应用领域
  • 军事领域
  • 兵力投送:在大规模作战或特种作战行动中,直 – 18 可快速将大量全副武装士兵投送至战场关键区域,实现兵力垂直快速机动,出其不意打击敌方。例如在模拟岛屿登陆作战演练中,多架直 – 18J 搭载海军陆战队队员,迅速越过海面,精准降落在敌方滩头阵地后方,对敌方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 装备运输:强大的外部吊挂能力使其能够吊运轻型火炮、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轻型车辆等装备,快速为作战部队提供火力支援与装备保障。在山区等地形复杂区域,地面运输困难,直 – 18 可轻松将装备吊运至指定地点,大大提高作战部队机动性与火力覆盖范围。
  • 反潜作战:直 – 18F 凭借先进反潜设备与良好飞行性能,在广阔海域对敌方潜艇进行搜索、跟踪与攻击。通过投放声呐浮标、使用吊放声呐探测以及磁异探测仪搜索等手段,一旦发现潜艇踪迹,立即发射反潜鱼雷予以攻击,有效保护己方舰艇编队与海上交通线安全。
  • 预警指挥:直 – 18Z 在空中预警指挥作战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对战场态势实时感知与信息融合处理,为己方作战力量提供准确情报支持与作战指挥引导。在实战化对抗演习中,直 – 18Z 引导己方战斗机成功拦截来袭敌机,充分展示其在现代空战体系中的关键价值。
  • 民用领域
  • 抢险救灾: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直 – 18 可迅速抵达灾区,执行人员搜救、物资投放与伤员转运任务。凭借大载重量与良好低空性能,它能携带大量救灾物资深入灾区核心区域,为受灾群众送去急需生活物资与医疗救助。在转运伤员过程中,宽敞机舱可设置临时医疗救护区,对重伤员进行紧急救治,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 物资运输: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区域,如山区、岛屿等,直 – 18 可承担物资运输重任。将建筑材料、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等物资快速运抵目的地,保障当地居民正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例如在一些偏远海岛建设过程中,直 – 18 多次吊运建筑材料,加快海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 航空测绘:搭载高精度测绘仪器,直 – 18 可对大面积区域进行快速航空测绘。通过获取高分辨率地形影像与地理数据,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精准地理信息资料,助力国家经济建设与科学研究。
  • 海上救援:在海上船只失事、人员落水等紧急情况下,直 – 18 可迅速飞抵事发海域,利用搜索雷达、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搜索目标,通过救生绞车将落水人员安全救起,为海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图片[9]-中国🇨🇳 直-18 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直 – 18 直升机凭借先进技术、卓越性能与广泛应用领域,已成为中国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与应用拓展,相信直 – 18 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作用,续写中国直升机发展辉煌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