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孟加拉湾维沙卡帕特南港口主办的多国海军演习,有 50 多个国家参与,印度首次派出双航母战斗群参演,此次军演,有较强的针对性质!
![图片[1]-印度首次双航母演习:米兰 2024 背后的蓝水雄心与地缘博弈-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1012821204-Angad-Milan-TWZ-15.png-819x1024.webp)
2024 年 2 月,印度海军在孟加拉湾举办的 “ 米兰 2024 ”( Milan 2024 )演习引发全球关注。这场号称 “史上规模最大” 的多国海军演习,不仅首次集结了印度两艘现役航母 —— 俄制 “ 维克拉玛蒂亚 ” 号与国产 “ 维克兰特 ” 号,更创下一个罕见场景:美国、伊朗、俄罗斯三国军舰同时参与同一演习。从双航母协同演练到跨阵营军事合作,这场以 “团结、凝聚、协作” 为主题的演习,既是印度海军实力跃升的展示,也是其在印太格局中争夺战略主动权的重要一步。
演习概况:规模与亮点的双重突破
“米兰” 系列演习始于 1995 年,最初仅 5 国参与,如今已发展为全球瞩目的多边海军合作平台。2024 年的第 12 届演习创下多项纪录:
- 参与规模:51 个国家派代表团出席,16 艘外国舰艇参演,包括美国 “ 阿利・伯克 ” 级驱逐舰 “ 哈尔西 ” 号、俄罗斯 “ 光荣 ” 级巡洋舰 “ 瓦良格 ” 号、伊朗 “ 摩杰 ” 级护卫舰 “ 德纳 ” 号,以及法国 “ 大西洋 2 ” 反潜机等。印度空军首次加入,派出国产 “ 光辉 ” Mk1 战机从维沙卡帕特南海军基地 起飞协同演练。
- 核心科目:演习分 “岸上阶段”(2 月 21-23 日)与 “海上阶段”(2 月 24-27 日)。岸上阶段聚焦战术交流与文化互动;海上阶段则涵盖高难度协同操作 —— 从航行补给、基础炮术,到高级联合反潜、反舰、防空演练,甚至包括航母舰载机的密集起降与跨舰调度。
- 技术突破:印度海军首次启用 “ NISHAR ”(信息共享网络)系统,通过 “ Mitra ”(伙伴)终端实现所有参演舰艇的实时数据互联,确保多国部队在复杂战术科目中 “无缝协同”。一名印度海军准将评价:“我们能安全流畅地完成这些操作,正是这类演习价值的证明。”
双航母演练:印度海军的 “里程碑时刻”
此次演习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度海军首次实现两艘现役航母的协同部署,标志着其航母作战能力进入新阶段:
- 双舰概况:
- “ 维克拉玛蒂亚 ” 号:前身为俄罗斯 “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 ” 号,2013 年入列印度海军,满载排水量 4.5 万吨,采用 STOBAR(短距起飞 – 拦阻降落)构型,搭载 “ 米格 – 29K / KUB” 舰载机、卡 – 31 预警直升机及 “ 海王 ” 反潜直升机。
- “ 维克兰特 ” 号:印度首艘国产航母,2022 年服役,满载排水量 4.3 万吨,同样采用 STOBAR 构型,2023 年完成首次舰载机起降,此次是其首次参与大型国际演习。
- 演练科目:两艘航母重点测试了 “协同防空” 与 “舰载机跨甲板调度”——“维克拉玛蒂亚” 号的 米格 – 29K 模拟拦截 “来袭敌机”,“ 维克兰特 ” 号则起飞 卡 – 31 预警直升机提供空情支援;演习尾声,“维克兰特” 号还演示了 “热加油”(发动机不关闭状态下快速加油)与 “ 海王 ” 直升机紧急搜救等实战化科目。
- 能力意义:双航母编队使印度具备 “同时在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保持存在” 的能力。按印度海军构想,一艘航母可聚焦巴基斯坦方向,另一艘则应对中国在印度洋的活动,这对其 “东向行动”(Act East Policy)与 “安全与成长 forall”(SAGAR)战略至关重要。
![图片[2]-印度首次双航母演习:米兰 2024 背后的蓝水雄心与地缘博弈-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1012854328-Angad-Milan-TWZ-6.png-1024x683.webp)
![图片[3]-印度首次双航母演习:米兰 2024 背后的蓝水雄心与地缘博弈-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1012855176-Angad-Milan-TWZ-3.png-1024x683.webp)
![图片[4]-印度首次双航母演习:米兰 2024 背后的蓝水雄心与地缘博弈-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1012913285-Angad-Milan-TWZ-9.png-1024x683.webp)
国际参与:跨阵营合作的微妙平衡
米兰 2024 最耐人寻味的,是美国、伊朗、俄罗斯这三个地缘对手的 “罕见同框”。这种看似矛盾的参与,实则折射出印度的战略野心 —— 在大国博弈中扮演 “非阵营化协调者” 角色。
- 美俄伊的 “各取所需”:
- 美国通过参演强化与印度的 “印太战略” 协作,其 “ 哈尔西 ” 号驱逐舰与印度航母演练 “联合反舰”,为未来可能的印度洋联合巡逻铺路;
- 俄罗斯希望通过 “ 瓦良格 ” 号巡洋舰的展示,维系与印度的传统军售合作(印度航母舰载机仍依赖俄制 米格 – 29K );
- 伊朗则试图借助演习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为规避西方制裁、扩大波斯湾与印度洋的贸易通道创造条件。
- 印度的 “中立者” 形象塑造:演习主题 “ Vasudhaiva Kutumbakam ”(梵语 “天下一家”)刻意淡化阵营对立。印度海军官员强调:“无论国家大小或政治立场,只要认同海洋安全合作,都是我们的伙伴。” 这种姿态既避免得罪任何大国,又提升了印度在中小国家中的号召力 —— 参演的东南亚、非洲国家占比超 60%,凸显其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影响力。
![图片[5]-印度首次双航母演习:米兰 2024 背后的蓝水雄心与地缘博弈-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1013013654-Angad-Milan-TWZ-2.png-1024x683.webp)
装备与技术:从 “拿来主义” 到 “国产突破”
演习中的装备展示,既体现印度海军的 “国际化采购” 特点,也暗藏其 “国产化” 努力:
- 舰载机体系:两艘航母均以 米格 – 29K 为核心舰载机(印度海军组建了两个中队 ——“白虎” 与 “黑豹”),搭配 卡 – 31 预警直升机、“海王” 反潜直升机及国产 “先进轻型直升机”(ALH)Mk3。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已决定采购法国 “ 阵风 M ” 作为下一代舰载机,未来可能取代 米格 – 29K ;同时推进国产 “双引擎甲板战斗机”(TEDBF)研发,计划 2030 年代服役。
- 网络与通信:新启用的 NISHAR 系统是印度海军 “信息化转型” 的关键一步。该系统通过卫星链路实现多国舰艇的实时数据共享,使演习中的 “联合反潜” 能快速整合印度 P-8I 反潜机、美国 “ 哈尔西 ” 号的声呐数据与俄罗斯 “ 沙波什尼科夫元帅 ” 号的反潜火箭弹攻击指令,大幅提升协同效率。
- 航母发展计划:演习中首次公开的 “ 维沙尔 ” 号( INS Vishal )规划更显雄心。这艘计划中的 6.5 万吨级航母将采用 CATOBAR(弹射起飞 – 拦阻降落)构型,可能引入美国 电磁弹射技术( EMALS ),搭载舰载版 “ 光辉 ” 或 TEDBF,预计 2040 年前服役。印度还考虑再建一艘 “ 维克兰特 ” 级同款航母,最终形成 “三航母编队”。
![图片[6]-印度首次双航母演习:米兰 2024 背后的蓝水雄心与地缘博弈-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1013048593-Angad-Milan-TWZ-7.png-1024x683.webp)
![图片[7]-印度首次双航母演习:米兰 2024 背后的蓝水雄心与地缘博弈-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1013048356-Angad-Milan-TWZ-8.png-1024x683.webp)
战略意义:对标中国的 “蓝水雄心”
印度海军的双航母演练,本质是对中国海军的回应。近年来,中国舰艇在印度洋的活动频次增加(2023 年达 34 次 –这里是美方数据📊),吉布提保障基地、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等 “珍珠链” 设施引发印度警惕。
- 区域威慑:双航母编队使印度能在阿拉伯海至孟加拉湾构建 “500 海里控制圈”,覆盖 波斯湾 – 马六甲 航线的关键节点,这对依赖能源进口的中国而言是潜在制约。
- 技术追赶:尽管 “ 维克兰特 ” 号较中国 “ 山东舰 ” 晚服役 5 年,且排水量小 1.7 万吨,但印度通过演习验证了 “双航母协同” 能力,缩小了与中国(目前三艘现役航母)的差距。其 CATOBAR 航母计划更直指中国的 003 型航母。
- 国际话语权:通过米兰演习,印度试图将 “印度洋安全” 议题的主导权从美国手中夺回。正如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所言:“印度洋的安全,理应由沿岸国家主导。”
![图片[8]-印度首次双航母演习:米兰 2024 背后的蓝水雄心与地缘博弈-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1013225671-Angad-Milan-TWZ-12.png-1024x683.webp)
挑战与隐忧:雄心背后的现实瓶颈
尽管演习成果显著,印度海军的扩张仍面临多重障碍:
- 国产化困境:“维克兰特” 号耗时 23 年建成,成本超支 600%;国产 “ 光辉 ” 舰载机虽完成起降测试,但因重量超标、航程不足未被军方采纳,未来仍需依赖进口。
- 经费压力:三航母计划预计耗资超 600 亿美元,而印度军费仅占 GDP 的 2.1%(2024 年),需在陆军现代化、边境基建与海军扩张间艰难平衡。
- 人员与训练:米格 – 29K 在演习中多次出现 “复飞”(因拦阻索故障),暴露维护短板;双航母协同所需的指挥体系、后勤保障仍需磨合,短期内难以形成实战能力。
结语:演习落幕,竞争伊始
“米兰 2024” 的落幕,标志着印度海军正式迈入 “双航母时代”。这场演习既是对其蓝水能力的检验,也是向世界传递的战略信号 —— 印度正试图从 “区域海军” 升级为 “全球海洋力量”。
然而,与中国海军的稳步扩张相比,印度的航母雄心仍需跨越技术、经费与地缘的多重考验。未来,随着 “ 维沙尔 ” 号的推进与国际合作的深化,印度洋的海上格局或将迎来更复杂的博弈。而米兰演习所展现的 “跨阵营合作” 模式,或许正是印度在大国竞争中寻求突围的关键路径。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