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 卡-31 预警直升机

图片[1]-俄🇷🇺 卡-31 预警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分类 详情
体型数据
机长:11.6米(不含旋翼)
机高:5.5米
旋翼直径:15.9米
空重:5,52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12,500公斤
预警设备重量:2,000公斤
内部燃油:3,680公斤
预警雷达尺寸:6×1米
制造厂家
卡莫夫设计局(俄罗斯)
研制背景
– 基于卡-27反潜直升机研制
– 1985年首飞,1995年服役
– 主要装备俄罗斯海军航母和驱逐舰
北约名称
Helix-D(螺旋-D)
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型号:2台TV3-117VM涡轮轴发动机
单台功率:1,660千瓦(2,250轴马力)
最大速度:25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205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5,000米
悬停高度:3,500米(有地效)
最大航程:600公里
续航时间:2.5小时(最大)
执勤半径:200公里(巡逻4小时)
预警系统参数
雷达型号:E-801M Oko(Eye)
工作频段:UHF波段
扫描范围:360°
探测距离:
– 战斗机:约110-150公里
– 水面舰艇:约250-300公里
– 低空巡航导弹:约80公里
同时跟踪目标数量:约200个
指挥引导能力:可同时引导10架战斗机
数据链:LINK-M(北约称)
机组人员:3人(飞行员2名,系统操作员1名)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E-2C/D Hawkeye
E-2固定翼飞机,续航时间更长(4-6小时 vs 卡-31的2.5小时)
卡-31可部署于驱逐舰,使用灵活性更高
E-2探测距离更远(约400公里 vs 卡-31的150公里对空)
中国 Z-18J
Z-18J体型更大,载重能力更强
卡-31采用共轴双旋翼,起降性能更好
Z-18J航电系统可能更现代化
英国 Sea King AEW
Sea King已逐步退役,性能与卡-31相近
卡-31雷达性能更先进
Sea King续航时间略长(约4小时)

卡 – 31 预警直升机在俄罗斯乃至全球的直升机领域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它凭借着出色的预警探测能力以及适应多种复杂环境的性能,成为俄罗斯军事力量中的关键一环,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研发背景与历程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随着现代海战模式的不断演变,海上作战对空中预警的需求日益迫切。当时,苏联海军面临着来自敌方空中和海上目标的严峻威胁,现有的预警手段难以满足对广阔海域进行实时、有效监测的要求。为了提升海军舰队的防空预警能力,填补海上预警体系的空白,苏联开始着手研发一款专门用于海上预警的直升机,卡 – 31 预警直升机项目应运而生。

卡 – 31 的研发工作由苏联著名的卡莫夫设计局承担。卡莫夫设计局在直升机设计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经验,以其独特的共轴反转双旋翼设计而闻名于世。在卡 – 31 的研发过程中,设计团队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如如何在直升机有限的空间和载重条件下,集成先进的预警雷达系统、通信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同时还要确保直升机具备良好的飞行性能和可靠性。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技术攻关,1982 年,卡 – 31 的原型机首次亮相,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地面测试和飞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不断对直升机的各项性能进行优化和改进。1987 年,卡 – 31 正式进入苏联海军服役,标志着苏联海军在海上预警能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作战需求的变化,卡 – 31 也经历了多次升级改进,其性能不断提升,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二、技术特点

动力系统

卡 – 31 装备两台 TV3 – 117VMA 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 1660 千瓦。该发动机由俄罗斯克里莫夫公司研制,具有强大的动力输出,能够为直升机提供充足的动力,确保其在各种复杂气象条件和任务载荷下稳定飞行。TV3 – 117VMA 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维护保养相对简便。发动机配备了完善的防冰、防火和减震系统,有效提高了发动机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在直升机执行任务过程中,即使遭遇极端天气,如海上的大风、暴雨或低温环境,发动机依然能够稳定运行,保障直升机的飞行安全。

机身结构

卡 – 31 采用了独特的共轴反转双旋翼布局,这种布局使得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无需尾桨来平衡主旋翼产生的扭矩,从而大大提高了直升机的飞行效率和机动性。共轴反转双旋翼系统由上下两组旋翼组成,两组旋翼的旋转方向相反,通过巧妙的机械设计,使得两组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相互抵消,减少了能量损失,提高了升力系数。这种布局还使得直升机的机身结构更加紧凑,长度和宽度相对较小,便于在舰艇上停放和操作。

机身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和铝合金材料,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减轻了机身重量。复合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机身的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还降低了直升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提高了其隐身性能。例如,机身的蒙皮部分大量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的特点,使得机身在轻量化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结构性能。此外,卡 – 31 的机身设计充分考虑了海上使用环境,采用了防水、防潮和防盐雾腐蚀的设计措施,确保直升机在恶劣的海洋气候条件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图片[4]-俄🇷🇺 卡-31 预警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航电系统

卡 – 31 的航电系统堪称其核心技术之一,它集成了先进的预警雷达、通信设备、导航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具备强大的目标探测、跟踪和信息处理能力。

预警雷达是卡 – 31 航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采用了 E801M “眼睛” 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安装在机身腹部的可折叠平板天线内,在飞行时可将天线展开,进行全方位的搜索探测。E801M 雷达具有出色的性能,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可达 150 – 200 公里,对海上目标的探测距离可达 250 公里左右。它能够同时跟踪 20 – 30 个目标,并对目标的类型、方位、距离和速度等信息进行精确测量。雷达采用了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抗干扰措施,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有效识别和跟踪各类目标。

通信系统方面,卡 – 31 配备了超短波电台、卫星通信系统等多种通信设备,可实现与舰队指挥中心、其他舰艇以及作战飞机之间的实时通信。超短波电台用于近距离通信,具有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的特点;卫星通信系统则可实现远距离通信,确保直升机在远离基地的广阔海域执行任务时,仍能与后方保持紧密联系。通过这些通信设备,卡 – 31 能够及时将探测到的目标信息传递给舰队指挥中心,同时接收指挥中心下达的作战指令,实现高效的作战协同。

导航系统采用了惯性导航系统(IN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以及多普勒导航系统等多种先进技术的组合,为直升机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信息。即使在复杂气象条件或敌方电子干扰的情况下,导航系统仍能准确地确定直升机的位置和飞行姿态,保障直升机安全、准确地抵达任务区域。此外,卡 – 31 还装备了先进的飞行仪表和多功能显示器,能够实时显示飞行参数、发动机状态、雷达探测信息等重要数据,为飞行员提供全面、直观的飞行信息,有效降低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飞行安全性和任务执行效率。

图片[5]-俄🇷🇺 卡-31 预警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旋翼系统

正如前面提到的,卡 – 31 的共轴反转双旋翼系统是其一大技术特色。上下两组旋翼均为 3 片桨叶,旋翼桨叶采用了复合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桨叶的翼型经过精心设计,能够在不同飞行状态下产生稳定的升力,提高旋翼的效率。共轴反转双旋翼系统允许两组旋翼在不同的转速下工作,通过精确的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飞行状态和任务需求自动调整旋翼的转速和桨距,实现直升机的灵活操纵。在悬停、起降和低速飞行等状态下,该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使直升机能够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中安全作业。同时,共轴反转双旋翼系统还减少了直升机的振动和噪音,提高了直升机的乘坐舒适性和设备可靠性。

三、性能参数

基本尺寸

卡 – 31 的机长(旋翼折叠)为 12.25 米,机长(旋翼展开)为 14.5 米,机高 5.4 米。旋翼直径为 15.9 米,这种较大的旋翼直径能够产生足够的升力,以满足直升机搭载大量设备和执行各种任务的需求。机身宽度相对较窄,这是为了适应在舰艇上的停放和操作,其宽度约为 3 米左右。

重量参数

卡 – 31 的空重为 5500 千克,最大起飞重量为 12600 千克。在最大起飞重量下,直升机能够携带足够的燃油、武器装备以及各类任务设备,执行长时间、远距离的预警探测任务。有效载荷方面,根据不同的任务配置,可搭载约 1500 – 2000 千克的设备和物资。

飞行性能

卡 – 31 的最大平飞速度可达 250 千米 / 小时,巡航速度一般在 200 千米 / 小时左右。在该巡航速度下,直升机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飞行状态,同时有效节省燃油消耗,延长续航时间。实用升限为 5500 米,这使得卡 – 31 能够在一定高度的空域内执行预警任务,获得更广阔的探测视野。航程方面,在标准燃油配置下,航程可达 600 千米,若进行空中加油或加装副油箱,航程还可进一步增加,能够满足在远海区域执行任务的需求。悬停高度方面,有地效悬停高度约为 3500 米,无地效悬停高度约为 2500 米,这对于在海上舰艇甲板上起降以及在复杂海况下执行任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图片[6]-俄🇷🇺 卡-31 预警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四、衍生型号

卡 – 31 基本型

卡 – 31 基本型是最初研制并装备部队的型号,主要用于海上预警任务。它搭载了完整的 E801M 预警雷达系统以及配套的通信、导航和数据处理设备,具备对空中和海上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能力。在苏联海军时期,卡 – 31 基本型就承担起了为舰队提供早期预警的重任,在多次军事演习和实际巡逻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不断有改进型号出现,但卡 – 31 基本型在俄罗斯海军中仍有一定数量的服役,继续为维护海上安全贡献力量。

卡 – 31 升级改进型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战争需求和技术进步,俄罗斯对卡 – 31 进行了多次升级改进。升级改进型在雷达性能、航电系统、通信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例如,对 E801M 雷达进行了升级,采用了更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更高性能的硬件设备,提高了雷达的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目标探测任务。航电系统方面,引入了数字化技术和更先进的计算机处理器,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处理和共享,提升了直升机的作战效能。通信系统也得到了改进,增加了新的通信频段和加密技术,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升级改进型还对直升机的机身结构和动力系统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和可靠性。这些改进使得卡 – 31 升级改进型在现代海战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俄罗斯海军海上预警力量的中坚。

五、服役情况与应用领域

服役情况

卡 – 31 主要服役于俄罗斯海军,是俄罗斯海军舰队防空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俄罗斯海军的各类舰艇上,如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都配备有卡 – 31 预警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平时在舰艇上进行维护和保养,当舰艇执行任务时,卡 – 31 可随时起飞,为舰艇编队提供空中预警保障。在俄罗斯海军的远洋训练、巡逻以及军事演习等活动中,卡 – 31 频繁亮相,发挥着关键作用。

除了俄罗斯海军自身装备外,卡 – 31 还出口到了一些其他国家。印度是卡 – 31 的主要出口用户之一,印度海军引进卡 – 31 后,将其部署在航母和大型舰艇上,大大提升了印度海军的海上预警能力。印度海军在印度洋地区的巡逻、演习等活动中,卡 – 31 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印度海军的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卡 – 31 还曾参与过一些国际联合军事演习,与其他国家的海军舰艇和飞机进行协同作战演练,展示了其良好的性能和作战能力。

应用领域

军事领域

  • 海上预警:这是卡 – 31 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在海上作战中,卡 – 31 能够凭借其先进的预警雷达系统,在远距离上探测到敌方的飞机、舰艇和导弹等目标。它可以对目标进行实时跟踪和识别,并将目标信息及时传递给舰队指挥中心和作战舰艇,为舰队提供早期预警,使舰队能够提前做好防空、反舰等作战准备。在现代海战中,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对于掌握战场主动权、提高作战效能至关重要,卡 – 31 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引导作战:卡 – 31 不仅能够探测目标,还可以为己方的作战飞机和舰艇提供目标引导服务。当发现敌方目标后,卡 – 31 可以通过数据链将目标的精确位置、运动参数等信息传输给己方的战斗机和舰艇,引导它们对目标进行攻击。例如,在对海作战中,卡 – 31 可以引导舰艇发射反舰导弹攻击敌方舰艇;在防空作战中,可引导战斗机拦截敌方来袭飞机。通过这种方式,卡 – 31 能够有效提高己方作战力量的打击精度和作战效果,实现作战资源的优化配置。
  • 侦察监视:卡 – 31 可携带多种侦察设备,对海上和沿岸地区进行侦察监视。它可以利用雷达、光电设备等对敌方舰艇的活动、港口设施、海岸防御工事等进行侦察,获取重要的情报信息。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卡 – 31 通常在远离敌方海岸线的安全距离外飞行,通过其先进的侦察设备对目标区域进行探测和监视,避免自身受到敌方攻击。获取的情报信息可通过通信系统实时传输回舰队指挥中心,为作战决策提供依据。

民用领域

  • 海上搜救:在海上发生灾难事故,如船舶失事、人员落水等情况时,卡 – 31 可凭借其良好的飞行性能和搜索探测能力,参与海上搜救行动。它可以利用雷达和光电设备对大面积海域进行搜索,快速发现目标。直升机上可搭载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如救生吊篮、医疗急救设备等,对落水人员进行及时救援。卡 – 31 的大航程和长续航时间使其能够在广阔的海域内长时间搜索,大大提高了海上搜救的效率和成功率。
  • 海洋监测:卡 – 31 可用于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如监测海洋气象、海况、海洋污染等情况。它可以搭载气象探测设备,获取海洋上空的气象数据,为海上航行和渔业生产提供气象预报服务。利用雷达和光学设备,还可以对海面的风浪、海流等海况进行监测。此外,卡 – 31 可通过搭载的传感器对海洋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如监测石油泄漏、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及时发现并报告相关部门,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卡 – 31 预警直升机凭借其独特的技术设计、出色的性能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在俄罗斯军事力量和国际直升机市场中都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作战需求的持续演变,卡 – 31 有望在未来继续进行升级改进,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国际合作做出贡献。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