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 BMD 系列空降战车

图片[1]-俄🇷🇺 BMD 系列空降战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在现代战争的复杂局势下,快速部署与精准打击能力成为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指标。俄罗斯的 BMD 系列空降战车应运而生,专为其精锐的空降部队打造,历经多代更迭,发展出了包含 BMD – 1、BMD – 2、BMD – 3、BMD – 4 以及 BMD – 4M 等型号的完整家族,在全球空降战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参数分类 详情
战车火炮
BMD – 1 火炮:2A28 ” 雷声 ” 型 73毫米低压滑膛炮(2A28 “Grom” 73mm Low-Pressure Smoothbore Gun),类型:滑膛炮,可发射破甲弹、高爆弹,主要用于对付轻型装甲目标和步兵,装甲穿透力约300毫米均质钢装甲,北约代号:” 麂皮 “(”BMD – 1″)
BMD – 2 火炮:2A42 型 30毫米自动炮(2A42 30mm Automatic Cannon),类型:自动炮,可发射穿甲弹、高爆燃烧弹,主要用于对付轻型装甲目标、低空目标和步兵,装甲穿透力约50毫米均质钢装甲,北约代号:” 马鹿 “(”BMD – 2″)
BMD – 3 火炮:2A70 型 100毫米线膛炮/导弹发射器(2A70 100mm Rifled Gun/Missile Launcher)+ 2A72 型 30毫米自动炮(2A72 30mm Automatic Cannon),类型:线膛炮+自动炮,2A70可发射破甲弹、高爆弹和9M117 ” 堡垒 ” 反坦克导弹(9M117 “Bastion” Anti-Tank Missile),2A72主要用于对付低空目标和步兵,2A70装甲穿透力约500毫米均质钢装甲,北约代号:” 龙骨 “(”BMD – 3″)
人员编制与体型参数
人员编制:3名乘员(车长、炮手、驾驶员)+ 4 – 5名载员(BMD – 1/BMD – 2),3名乘员 + 6名载员(BMD – 3)
长度:5.4米(BMD – 1)、5.6米(BMD – 2)、6.7米(BMD – 3)
宽度:2.65米(BMD – 1/BMD – 2)、3.15米(BMD – 3)
高度:2.15米(BMD – 1/BMD – 2)、2.45米(BMD – 3)
战斗全重:7.5吨(BMD – 1)、8.2吨(BMD – 2)、13.2吨(BMD – 3)
离地间隙:0.42米(BMD – 1/BMD – 2)、0.45米(BMD – 3)
信息化系统
火控系统:
– BMD – 1:TKN – 3 车长瞄准镜、TPN – 1 – 22 – 11 炮手夜视瞄准镜,机械式弹道计算机
– BMD – 2:改进型火控系统,配备 TKN – 3VM 车长瞄准镜、1K13 – 2 炮长瞄准镜,数字式弹道计算机
– BMD – 3:1A70 型数字化火控系统,配备稳像式瞄准镜、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
– 具备 ” 猎 – 歼 ” 能力(BMD – 3)
通信系统:R – 123M 无线电台(BMD – 1/BMD – 2),R – 168 – 25U – 2 无线电台(BMD – 3),通信距离约20 – 35公里
导航系统:基本型惯性导航系统(BMD – 1/BMD – 2),GLONASS 卫星导航系统 + 惯性导航系统(BMD – 3)
战场管理系统:” 竞技场 “(Arena)主动防御系统(BMD – 3 部分型号)
其他系统:核生化防护系统、自动灭火抑爆系统(所有型号)
部署战区
主要用户:俄罗斯、东欧国家、中东国家、非洲国家、亚洲国家等
主要部署地区:欧洲、亚洲、中东、非洲
适用地形:平原、草原、沙漠、丘陵、山地(有限)
不适宜地形:丛林、高海拔地区
速度与排水量
最大公路速度:65公里/小时(BMD – 1/BMD – 2),70公里/小时(BMD – 3)
最大越野速度:45公里/小时(BMD – 1/BMD – 2),50公里/小时(BMD – 3)
水上速度:7 – 10公里/小时(BMD – 1/BMD – 2,依靠喷水推进器),10公里/小时(BMD – 3,改进型喷水推进器)
水面排水量:7.5吨(BMD – 1)、8.2吨(BMD – 2)、13.2吨(BMD – 3)
水下排水量:不适用(BMD系列为两栖战车,非潜艇)
制造与出口情况
制造厂家:俄罗斯 库尔干机械制造厂(Kurganmashzavod)
出口情况:出口到超过30个国家,总产量超过10,000辆
主要用户:俄罗斯、印度、叙利亚、伊拉克、埃及、阿尔及利亚等
自主研发情况:俄罗斯自主研发
仿制型号:中国 86式步兵战车、南斯拉夫 M – 80 步兵战车等
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型号:UTD – 20 型 6缸水冷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BMD – 1/BMD – 2),UTD – 29 型 6缸水冷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BMD – 3)
最大功率:300马力(BMD – 1/BMD – 2),500马力(BMD – 3)
单位功率:40马力/吨(BMD – 1)、36.6马力/吨(BMD – 2)、37.9马力/吨(BMD – 3)
传动系统:手动变速箱,5个前进档,1个倒档(BMD – 1/BMD – 2),液力机械式变速箱,7个前进档,1个倒档(BMD – 3)
悬挂系统:扭杆悬挂系统(所有型号)
燃油储备:460升(BMD – 1/BMD – 2),770升(BMD – 3)
最大行程:500公里(BMD – 1/BMD – 2),600公里(BMD – 3)
武器参数
BMD – 1 武器系统:
– 主炮:2A28 ” 雷声 ” 型 73毫米低压滑膛炮,射速:8发/分钟,有效射程:1,000米,可发射破甲弹、高爆弹
– 反坦克导弹发射器:” 赛格 “(AT – 3)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备弹4枚,射程:3,000米,破甲厚度:400毫米均质钢装甲
– 并列机枪:1挺 7.62毫米 PKT 机枪,备弹2,000发,射速:650发/分钟,有效射程:1,000米
– 载员武器:3支 AK – 47 突击步枪,2具 RPG – 7 火箭筒
BMD – 2 武器系统:
– 主炮:2A42 型 30毫米自动炮,射速:200 – 300发/分钟,有效射程:2,000米,可发射穿甲弹、高爆燃烧弹
– 反坦克导弹发射器:” 拱肩 “(AT – 5)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备弹4枚,射程:4,000米,破甲厚度:600毫米均质钢装甲
– 并列机枪:1挺 7.62毫米 PKT 机枪,备弹2,000发,射速:650发/分钟,有效射程:1,000米
– 载员武器:3支 AK – 74 突击步枪,2具 RPG – 7 火箭筒
BMD – 3 武器系统:
– 主炮:2A70 型 100毫米线膛炮/导弹发射器,射速:8发/分钟,有效射程:4,000米,可发射破甲弹、高爆弹和9M117 ” 堡垒 “(AT – 10)反坦克导弹,导弹射程:5,000米,破甲厚度:750毫米均质钢装甲
– 副炮:2A72 型 30毫米自动炮,射速:330发/分钟,有效射程:2,000米,可发射穿甲弹、高爆燃烧弹
– 并列机枪:1挺 7.62毫米 PKT 机枪,备弹2,000发,射速:650发/分钟,有效射程:1,000米
– 载员武器:3支 AK – 74 突击步枪,2具 RPG – 7 火箭筒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M2 布拉德利步兵战车
– 战斗全重:27.6吨 vs 13.2吨(BMD – 3)
– 主炮:25毫米 M242 链式炮 vs 100毫米 2A70 线膛炮 + 30毫米 2A72 自动炮
– 反坦克导弹:” 陶 ” 式导弹 vs ” 堡垒 ” 导弹
– 防护水平:复合装甲 vs 钢装甲 + 爆炸反应装甲
– 信息化水平:更高集成度的战场管理系统
– 载员数量:6人 vs 6人
德国黄鼠狼步兵战车
– 战斗全重:33.5吨 vs 13.2吨(BMD – 3)
– 主炮:20毫米 MK20 Rh202 机关炮 vs 100毫米 2A70 线膛炮 + 30毫米 2A72 自动炮
– 防护水平:钢装甲 + 间隙装甲 vs 钢装甲 + 爆炸反应装甲
– 发动机功率:600马力 vs 500马力
– 最大速度:75公里/小时 vs 70公里/小时
– 载员数量:6人 vs 6人
英国武士步兵战车
– 战斗全重:24.5吨 vs 13.2吨(BMD – 3)
– 主炮:30毫米 RARDEN 机关炮 vs 100毫米 2A70 线膛炮 + 30毫米 2A72 自动炮
– 防护水平:铝装甲 + 附加装甲 vs 钢装甲 + 爆炸反应装甲
– 最大速度:75公里/小时 vs 70公里/小时
– 载员数量:7人 vs 6人
– 水上性能:无两栖能力 vs 具备两栖能力

BMD – 1:空降战车的开拓者

20 世纪 60 年代,基于大纵深作战理论,苏联空降军急需一款可空降的突击作战兵器。当时,苏联空降军仅装备 ASU – 57 和 ASU – 85 空降自行反坦克炮这类火力支援兵器,难以满足空降作战的全面需求。在此背景下,1965 年,BMD – 1 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研发团队以 BMP – 1 步兵战车为基础,通过缩小尺寸、降低重量,并融入先进的空投技术,成功打造出 BMD – 1 伞兵战车。1970 年,BMD – 1 开始装备苏联空降部队,1973 年 11 月在莫斯科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引发广泛关注。1979 年苏军入侵阿富汗战争中,BMD – 1 大量投入实战,证明了自身价值。

图片[2]-俄🇷🇺 BMD 系列空降战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从结构设计来看,BMD – 1 车体采用铝合金焊接而成的密封结构,不仅有效减轻了重量,还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车内配备自动灭火设备和三防系统,能够在核、生、化条件下执行作战任务。整车战斗全重 7.38 吨,小巧轻便,便于运输和空投。乘员包括炮长和驾驶员 2 名,载员 5 名。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舱门前面设有 3 个潜望镜,中间的潜望镜可更换为红外夜间驾驶仪,方便夜间驾驶。车长在驾驶员左后侧,旁边配备电台和陀螺罗盘,负责指挥协调。前机枪手位于驾驶员右后侧,配备 2 个ТНПП – 220 潜望式瞄准镜,便于操作位于车辆前部两侧的 2 挺 7.62mm 的ПКТ机枪。

BMD – 1 的炮塔与 BMP – 1 步兵战车上的相似。炮手拥有 4 个潜望镜,左右两侧各 1 个,另外 2 个在炮塔左侧向前开启的单扇舱盖前面。除潜望镜外,炮手还有 1 个 1ПН22М1 单目昼夜潜望式瞄准镜,位于炮塔顶部左侧,昼间放大倍率为 6 倍,视场 15 度;微光夜视部分放大倍率为 6.7 倍,视场 6 度,夜间最大视距 400 – 900m。炮塔右侧安装有白光探照灯(部分车辆为红外探照灯)。主炮为 1 门 73mm 的 2A28 低膛压、短后坐长度的滑膛炮,炮重 115kg,弹药基数 40 发,采用位于炮手右后方的自动装弹机装弹。发射定装式尾翼稳定破甲弹时,初速 400m/s;当采用СПГ – 9 重型反坦克火箭筒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飞行速度为 665m/s,直射距离 800m,最大射程 1300m。火炮俯仰和炮塔驱动采用电操纵,紧急情况下也可手动操作。主炮右侧配备 1 挺 7.62mm 并列机枪,弹药基数 2000 发。炮塔上方装有赛格(Sagger)反坦克导弹的单轨发射架,除待发弹外,炮塔内还有 2 枚备用弹,射程 500 – 3000m,由炮手通过控制手柄控制导弹飞行。

图片[5]-俄🇷🇺 BMD 系列空降战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在动力与机动性能方面,BMD – 1 采用 6V 水冷柴油机,功率 221kw(300 马力),搭配手操纵的机械式变速箱,有 5 个前进档和 1 个倒档。行动部分采用液气悬挂,配备 5 对小负重轮和 4 对托带轮,液气悬挂可将车底距地高在 100 – 450mm 范围内进行调整。该车具备优秀的水陆两用性能,水上行驶时依靠车体后部的 2 个喷水推进器推进,入水前升起车前防浪板,排水泵开始工作,水中速度可达 10 公里 / 时,最大公路速度则可达 70 公里 / 时。

BMD – 1 也存在一些短板,如防护能力较弱,铝合金装甲厚度有限,车体装甲厚度 15 毫米,炮塔装甲厚度 23 毫米,仅能抵御轻武器射击和炮弹破片,面对 RPG 火箭筒或反坦克武器时十分脆弱。此外,车内空间狭小,载员乘坐舒适性差。但不可否认的是,BMD – 1 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空降兵的突击能力和机动能力,为后续 BMD 系列战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其服役生涯中,经过不断改进,例如用塞子(Spigot)反坦克导弹取代原来的赛格反坦克导弹,并将轨式发射改为筒式发射;外挂辅助燃料箱以增大行程;改进通风滤毒性能;采用新型负重轮;进水口增设阻挡泥沙的格栅等,使其在不同时期都能较好地适应作战需求。

图片[6]-俄🇷🇺 BMD 系列空降战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BMD – 2:改进与 “人车一体” 的初步探索

20 世纪 80 年代,为了进一步提升空降战车的作战效能,苏联在前作 BMD – 1 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出 BMD – 2 空降战车,并于 1985 年开始研发,1988 年正式装备前苏联空降军,1989 年进入批量装备阶段。

BMD – 2 的基本设计和构造与 BMD – 1 有诸多相似之处,底盘同样是在 BMD – 1 基础上改进而来。但它的炮塔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单人炮塔,顶部前面装有 1 具白光探照灯,正面安装 1 门 2A42 型 30 毫米机关炮,该炮可 360 度旋转射击,具备强大的火力覆盖范围。在射程和打击目标类型上,2A42 型机关炮可有效对付 1500 米距离内的轻型装甲目标,4000 米距离内的软目标、敌方有生力量以及 2000 米高的空中目标。其弹药种类丰富,包括穿甲弹、高爆燃烧弹等,能够根据不同作战场景灵活选择。

BMD – 2 相较于 BMD – 1 最大的突破在于采用了新的伞降系统,实现了有限的 “人车一体” 空投。在以往的空降作战中,伞兵与战车往往需要分别空投,落地后再进行集结,这不仅耗费时间,还容易在集结过程中遭受敌方攻击。BMD – 2 的新伞降系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空降作战的效率和安全性,使得战车能够更快地投入战斗,增强了空降部队的作战反应速度。尽管此时的 “人车一体” 空投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已经是空降作战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图片[7]-俄🇷🇺 BMD 系列空降战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BMD – 3:全新设计与 “人车一体” 的完善

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作战理念的更新,苏联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研制全新的 BMD – 3 伞兵战车,并于 90 年代初装备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它标志着 BMD 系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BMD – 3 并非对前代车型的简单改进,而是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新设计。在底盘方面,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方案,战斗全重增加到 12.9 吨,车身相比前两款战车有了显著增大。车内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改善了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在防护方面,全车采用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可有效防护轻武器和弹片的杀伤。车内配备火警和灭火装置,车体密封性良好,集体式核、生、化防护装置进一步提升了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炮塔两侧各装有 3 具 81 毫米烟幕弹发射器,在关键时刻能够释放烟幕,掩护车辆行动。

BMD – 3 的机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它采用了 330 千瓦的涡轮增压高速水冷柴油发动机,单位功率高达 26.04 千瓦 / 吨,动力强劲。发动机位于车体后部,配合静液转向机构,使车辆操控更加灵活。行动装置采用液气悬挂,可在 130 – 530 毫米之间灵活调节车底距地高,适应各种复杂地形。该车还提供两种宽度的履带可供选择,以满足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驶需求。在水上行驶时,BMD – 3 以喷水器作为推进装置,具备良好的两栖作战能力,能在 5 级风浪条件下稳定行驶,水上速度超过 10 公里 / 时,最大公路速度可达 70 公里 / 时,最大行程 500 公里。

BMD – 3 在 “人车一体” 空投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它结合 PBS – 950 空投系统,实现了全员随车一体化空降。当战车脱离飞机后,大约经过 3 – 4 秒钟的自由下降,12 个降落伞相继打开,战车随即调整至水平状态并缓慢下降。为减少着陆时地面对车体的冲击,系统配备了空气减震装置,使战车近地时的下降速度降低到每秒 8 米。载人的伞兵战车着陆后,降落伞自动脱钩,车辆能够立即投入战斗,大大提高了空降作战的突然性和作战效率。1998 年 8 月,俄罗斯在第 76 空降师的一次团战术空降演习中,成功实施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伞兵战车满员载人空投试验,充分验证了 BMD – 3 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在火力配置上,BMD – 3 采用双人炮塔,配备 1 门 30 毫米 2A42 机关炮,该炮装有双向稳定器,炮口装有制退器,方向射界 360 度、高低射界 – 5 度~ + 74 度,具备三种射速模式:200 发 / 分、300 发 / 分、550 发 / 分,最大有效射程 4000 米,车内备有 860 发穿甲弹和高爆燃烧弹,可对多种目标进行有效打击。炮塔顶部装有 1 具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可发射 AT – 4 或 AT – 5 导弹,车内携带 4 枚导弹,增强了对敌方装甲目标的打击能力。辅助武器方面,火炮左侧配有 1 挺 7.62 毫米并列机枪,车前部右侧设有 1 挺 5.45 毫米机枪,车前部左侧装有 1 具 AGS – 17 式 30 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能在 50 – 1200 米的距离上有效压制各种地面目标,射速为单发 50 – 100 发 / 分,连发为 350 – 450 发 / 分,备弹 551 发。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火力配置,使 BMD – 3 在战场上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能够应对多种复杂作战场景。

图片[8]-俄🇷🇺 BMD 系列空降战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BMD – 4:火力升级的新跨越

BMD – 4 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研制,它与 BMD – 3 的底盘几乎完全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换装了威力更强大的车载武器系统以及新型炮塔。

在武器装备上,BMD – 4 在保留 BMD – 3 部分车载武器的基础上,换装了一门性能更为优异的 2A – 70 型 100 毫米低压线膛炮。这门火炮配备了自动装弹机,改变了以往乘员需要冒着枪林弹雨下车装填反坦克导弹的危险作业方式,大大提高了作战安全性和射击效率。100 毫米炮不仅能够发射常规炮弹,还可发射炮射导弹,具备更远的射程和更强的穿甲能力,有效提升了车辆对敌方装甲目标和坚固工事的打击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新火炮的性能优势,BMD – 4 安装了全新的稳像式火控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嵌入式昼夜炮长瞄准镜、全景式车长显示器和数字式计算机等先进设备。稳像式火控系统能够实时对目标进行精确跟踪和瞄准,有效提高了火炮射击的精度和首发命中率,可保证对低空目标进行有效攻击,对地面运动目标也有很高的毁伤效果。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BMD – 4 都能够迅速捕捉目标并实施精准打击,大大增强了车辆在战场上的作战效能。

图片[11]-俄🇷🇺 BMD 系列空降战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BMD – 4M:全面优化的现代化杰作

BMD – 4M 是 BMD – 4 的进一步改进型号,2008 年生产出首辆样车并开始进行各种严格测试,2009 年顺利通过测试,随后俄罗斯空降兵部队决定取消原定的 BMD – 4 量产计划,改为量产 BMD – 4M 装备部队,这充分体现了 BMD – 4M 在性能上的卓越优势。

与 BMD – 4 相比,BMD – 4M 的内部进行了全面升级。动力系统由 2B – 06 – 2 型发动机更换为 BMP – 3 步兵战车的 UTD – 29 型发动机,功率大幅增至 360 千瓦,相比之前增加了 50 马力,为车辆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输出。如果空降兵有更高的动力需求,还可选择换装马力更大的 UTD – 32 型发动机。由于动力传动系统的体积更加小巧紧凑,车内空间得到了有效释放,载员数量由原本的 5 人增加到 6 人,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人员运输能力和作战编组灵活性。

在火力方面,BMD – 4M 延续了 BMD – 4 强大的武器配置,并在细节上进行了优化。2A – 70 型 100 毫米低压线膛炮、30 毫米机关炮以及其他辅助武器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射击精度、射速和可靠性都有显著改善。车内的火控系统和电子设备也进行了升级,具备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能够与其他作战单位实现更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BMD – 4M 在防护性能上也有新的提升。车体和炮塔采用了更先进的装甲材料和防护技术,增强了对各种武器攻击的抵御能力。同时,车内的防护系统进一步完善,包括改进的灭火抑爆系统、更高效的三防系统等,为乘员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作战环境。

BMD 系列空降战车从 BMD – 1 到 BMD – 4M,每一次的发展和改进都紧密围绕着空降作战的实际需求,不断融合先进技术,在火力、机动性、防护性以及 “人车一体” 空投等关键性能指标上持续提升。它们不仅是俄罗斯空降兵实施快速突击、深入敌后作战的核心装备,更是全球空降作战装备发展的重要典范,深刻影响着现代空降作战的战术和战略理念。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