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

图片[1]-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2]-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3]-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4]-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在现代防空体系中,俄罗斯 “S-400 凯旋( Triumf )” 防空系统(北约代号 “ 萨姆 – 21 SA-21 Growler ) ”)堪称 “ 多面手 ”—— 它既能拦截低空巡航导弹,又能对抗高空弹道导弹,甚至可应对隐身战机与预警机,凭借 “ 超远射程、高速拦截、多目标处理 ” 的核心优势,成为全球多国追捧的防空装备。自 2007 年列装以来,“ S-400 ” 不仅重塑了俄罗斯的防空格局,更引发国际地缘政治的连锁反应。今天,我们就从 “ 系统定位 ”“ 工作原理 ”“ 核心性能 ”“ 导弹类型 ”“ 发展历程 ” 五个维度,全面解析这款 “ 改变防空规则 ” 的利器。

参数分类 详细信息
型号中英文对照及导弹类型
中文名称: ” 凯旋 ” 地空导弹系统
英文名称: ” S-400 ” Triumf Surface-to-Air Missile System
型号代号: ” S-400 ” ( 俄罗斯 军方 代号 , 北约 代号 : ” SA-21 Growler ” )
导弹类型: 远程 中高空 地对空导弹 系统 ( 可 拦截 战机 、 弹道导弹 、 巡航导弹 、 无人机 等 多种 目标 )
研制国家: 俄罗斯 🇷🇺
体型参数及发射平台
导弹体型参数(不同弹种):
  • ” 40N6 ” 远程 导弹 : 弹长 8.7米 , 弹径 0.5米 , 弹重 1,893公斤 , 战斗部 145公斤
  • ” 48N6 ” 中远程 导弹 : 弹长 7.5米 , 弹径 0.51米 , 弹重 1,600公斤 , 战斗部 180公斤
  • ” 9M96E2 ” 中程 导弹 : 弹长 5.65米 , 弹径 0.24米 , 弹重 420公斤 , 战斗部 24公斤
  • ” 9M100 ” 近程 导弹 : 弹长 2.9米 , 弹径 0.2米 , 弹重 130公斤 , 战斗部 15公斤
发射平台:
  • 核心平台: ” 5P85TE2 ” 轮式 机动 发射车 ( 8×8 底盘 , 每车 搭载 4枚 导弹 )
  • 辅助设备: ” 91N6E ” 搜索雷达 、 ” 92N6E ” 火控雷达 、 ” 55K6E ” 指挥控制 车 、 电源 车 、 装填 车
  • 部署方式: 机动 部署 , 公路 最大 行驶速度 70公里/小时 , 可 在 5分钟 内 完成 战斗 准备
标定射程、实际射程及飞行速度
标定射程(不同弹种):
  • ” 40N6 ” 导弹 : 400公里 ( 高空 目标 )
  • ” 48N6 ” 导弹 : 250公里 ( 改进型 )
  • ” 9M96E2 ” 导弹 : 120公里
  • ” 9M100 ” 导弹 : 15公里
实际射程:
  • 拦截 战机 类 目标 : 380公里 ( ” 40N6 ” 导弹 , 高空 )
  • 拦截 弹道导弹 : 60公里 ( 射程 1,000公里 内 的 弹道导弹 )
  • 拦截 低空 目标 : 5-15公里 ( 受 地形 与 雷达 视距 限制 )
飞行速度: 4.8-6马赫 ( 约 5,850-7,350公里/小时 , 因 弹种 不同 而异 )
作战 高度 范围: 5米 – 30公里
爆炸半径、爆炸等级及当量
爆炸半径: 15-50米 ( 破片 杀伤 范围 , 因 战斗部 类型 与 目标 特性 而异 )
爆炸等级: 中远程 防空 导弹 系统 , 采用 定向 破片 杀伤 技术
爆炸当量: 常规 战斗部 等效 TNT 当量 20-150公斤 ( 无 核弹头 配置 )
引信 类型: 主动 雷达 近炸 引信 ( 可 编程 引爆 距离 ) + 触发 引信 ( 备份 )
制造厂家及是否出口
主制造厂家: 俄罗斯 ” 金刚石-安泰 ” 集团 ( ” Almaz-Antey ” )
合作厂家: 俄罗斯 ” 火炬 ” 设计局 ( 负责 导弹 发动机 研制 )、 ” 革新家 ” 设计局 ( 负责 战斗部 研制 )
是否出口: 是 , 为 俄罗斯 现役 主力 出口 防空 系统
主要 出口 国: 中国 、 印度 、 土耳其 、 哈萨克斯坦 、 白俄罗斯
是否自主研发、进口及仿制型号
是否 自主研发: 是 , 由 俄罗斯 独立 研制 , 1999年 启动 研发 , 2007年 列装 俄军 )
是否 进口: 否 , 为 俄罗斯 本土 设计 生产 , 无 进口 版本
仿制型号: 无 完整 仿制型号 , 部分 技术 被 借鉴 用于 其他 国家 防空 系统 改进
北约名称 北约 代号 : ” SA-21 Growler ” ( 中文 : ” 萨姆-21 ” ” 咆哮者 ” )
导弹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类型: 单级 或 两级 固体 火箭发动机 ( 因 弹种 不同 而异 )
推进剂: 高能 复合 固体 推进剂 ( 无烟 或少 烟 特性 )
工作时间: 6-15秒 ( 提供 全程 动力 , 无 惯性 飞行 阶段 )
最大 推力: 150-300千牛 ( 因 弹种 不同 而异 )
发动机 制造商: 俄罗斯 ” 火炬 ” 机械制造 设计局 ( ” KBM ” )
武器参数(制导、作战能力)
制导方式:
  • 远程 导弹 : 惯性 制导 + 指令 修正 + 主动 雷达 末制导
  • 中近程 导弹 : 惯性 制导 + 主动 雷达 末制导
  • 抗干扰 能力: 搭载 数字 相控阵 雷达 、 频率 捷变 、 抗 饱和 攻击 算法 , 可 对抗 复杂 电子战 环境
作战能力:
  • 目标 容量: 单 作战 单元 可 同时 跟踪 300个 目标 , 引导 72枚 导弹 拦截 36个 目标
  • 反应 时间: 2-5秒 ( 从 发现 目标 到 发射 导弹 )
  • 作战 范围: 可 形成 多层次 防空 网 , 覆盖 近 、 中 、 远程 及 低 、 中 、 高空 目标
同时代外军对比
1. 美国 ” 爱国者-3 ” 防空系统 ( ” PAC-3 ” ):
  • 射程 对比: ” S-400 ” 最大 射程 400公里 , 远超 ” 爱国者-3 ” 的 160公里
  • 抗干扰 能力: 两者 水平 相当 , 均 具备 较强 电子战 对抗 能力
  • 反导 能力: ” 爱国者-3 ” 对 中短程 弹道导弹 拦截 效率 更高 ; ” S-400 ” 覆盖 目标 类型 更 全面
2. 中国 ” 红旗-9B ” 防空系统 :
  • 射程 对比: ” S-400 ” ( 400公里 ) 略 优于 ” 红旗-9B ” ( 250公里 )
  • 系统 集成度: ” 红旗-9B ” 指挥 系统 与 国产 雷达 兼容性 更 优 ; ” S-400 ” 多 弹种 协同 能力 更强
  • 部署 灵活性: 两者 均 为 机动 部署 , 反应 速度 相近
3. 欧洲 ” 紫菀-30 ” 防空系统 ( ” Aster-30 ” ):
  • 射程 对比: ” S-400 ” 射程 优势 明显 ( 400公里 vs 120公里 )
  • 技术 特点: ” 紫菀-30 ” 采用 矢量 推力 技术 , 末端 机动性 更 强 ; ” S-400 ” 目标 适应 能力 更 全面
  • 体系 兼容性: ” 紫菀-30 ” 更 适配 北约 作战 体系 ; ” S-400 ” 侧重 俄式 装备 协同
图片[9]-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从 “国土防空” 到 “多域防御”

“ S-400 ” 由俄罗斯 “ 金刚石 – 安泰( Almaz-Antey ) ” 公司研发,是在 “ S-300 ” 防空系统基础上升级的第四代远程防空反导系统,其设计定位是 “ 覆盖全空域、应对全类型空中威胁 ”,具体可应对四类目标:

  • 常规空中目标:如 “F-15”“ F-35 ” 等战斗机、“ 捕食者 ” 无人机、武装直升机;
  • 高速精确武器:如 “战斧” 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射程小于 3000 公里);
  • 高空远程目标:如 “E-3” 预警机、“ KC-135 ” 加油机、战略轰炸机;
  • 低可探测目标:如 “F-22” 隐身战机、隐身巡航导弹(通过优化雷达频段实现探测)。

与美国 “ MIM-104 爱国者( Patriot )” 侧重 “ 中近程反导 ”、“ THAAD ” 侧重 “ 高空反导 ” 不同,“ S-400 ” 实现了 “ 远 – 中 – 近 ”“ 高 – 中 – 低 ” 的全空域覆盖,单套系统即可构建独立的多层防空网,因此被俄罗斯称为 “ 国土防空与野战防空的通用解决方案 ”。

图片[10]-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1]-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S-400 系统组成

“探测 – 识别 – 拦截” 闭环

“S-400” 的作战流程围绕 “ 雷达探测 – 指挥控制 – 导弹拦截 ” 的闭环展开,各子系统高度协同,确保对多目标的高效拦截:

图片[12]-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1. 探测阶段:600 公里外锁定目标

“S-400” 配备多型雷达,形成 “ 早期预警 + 精准跟踪 ” 的双层探测体系:

  • 早期预警雷达:如 “91N6E” 全景雷达,工作在米波频段,探测距离达 600 公里,可同时跟踪 100 个空中目标,识别目标类型(战机 / 导弹 / 无人机)、速度(最大可探测 6 马赫目标)、 altitude(高度)等参数;
  • 目标跟踪雷达:如 “92N6E” 火控雷达,工作在厘米波频段,探测距离 400 公里,可对锁定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定位误差小于 10 米),并为导弹提供中段制导数据。

2. 指挥控制阶段:优先拦截高威胁目标

“S-400” 的指挥中心(如 “ 83M6E2 ” 指挥系统)是 “ 作战大脑 ”,具备两大核心功能:

  • 目标优先级排序:根据目标威胁程度(如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优先级高于无人机)自动排序,确保优先拦截最危险目标;
  • 多导弹协同分配:为不同目标匹配最优导弹型号(如远程目标用 “40N6E”,近程目标用 “ 9M96E2 ”),并协调多枚导弹同时拦截同一目标(提升拦截成功率至 90% 以上)。

3. 拦截阶段:17000 公里 / 小时高速打击

“S-400” 的导弹发射与拦截过程分为三步:

  • 发射准备:导弹存储在 “5P85TE2” 运输 – 起竖 – 发射车(TEL)中,接到指令后 10 分钟内完成起竖、通电、瞄准,具备 “ 行进间快速部署 ” 能力;
  • 导弹飞行:导弹采用 “中段指令制导 + 末段主动雷达制导”,中段由指挥中心提供飞行数据,末段自主搜索目标(搜索半径 20 公里),确保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下仍能精准命中;
  • 毁伤评估:拦截后,雷达会对目标区域进行二次扫描,确认目标是否被摧毁,若未摧毁则引导备用导弹补射。

射程 400 公里、速度 14 马赫

“S-400” 的性能优势集中体现在 “ 射程、速度、多目标处理 ” 三大核心指标上,远超同期西方防空系统:

1. 射程:400 公里覆盖广阔空域

“S-400” 的最远拦截射程由 “ 40N6E ” 导弹实现,达 400 公里 —— 这一距离意味着,若部署在俄乌边境,可拦截乌克兰境内起飞的 “ 苏 – 27 ” 战机;若部署在叙利亚,可覆盖以色列全境的空中目标,因此被称为 “ 区域拒止的利器 ”。

2. 速度:14 马赫追截高超音速目标

“S-400” 的导弹最大速度达 4.8 公里 / 秒(约 17000 公里 / 小时,相当于 14 马赫),远超美国 “ 爱国者 – 3 ” 导弹(6 马赫),可有效拦截 “ 匕首 ”“ 先锋 ” 等高超音速导弹(速度 5-20 马赫)。

3. 多目标处理:同时拦截 36 个目标

单套 “S-400” 系统可同时跟踪 100 个目标,并对其中 36 个目标实施拦截,而美国 “ 爱国者 – 3 ” 仅能同时拦截 8 个目标 —— 这一优势使其在应对 “ 饱和攻击 ”(如敌方同时发射数十枚巡航导弹)时表现突出。

4. 机动性:5 分钟完成部署

“S-400” 的所有子系统均采用车载设计,可在普通公路上以 6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机动,到达阵地后 5-10 分钟内即可转入作战状态,相比 “ S-200 ”(部署需 24 小时)的机动性大幅提升,更适应野战防空需求。

四型导弹适配不同任务

图片[13]-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S-400” 通过搭配四种不同射程的导弹,实现全空域覆盖,各型号分工明确:

1. 40N6E:远程反预警机利器

  • 射程:400 公里
  • 速度:4.8 公里 / 秒(14 马赫)
  • 拦截高度:10 米 – 30 公里
  • 主要目标:预警机、加油机、战略轰炸机等远程高价值目标;
  • 技术亮点:采用 “主动雷达 + 红外成像” 双模制导,抗干扰能力强,可在敌方电子战环境下锁定目标。

2. 48N6DM:中远程反导主力

  • 射程:250 公里
  • 速度:2.5 公里 / 秒(7.5 马赫)
  • 拦截高度:5 米 – 27 公里
  • 主要目标: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战斗机;
  • 技术亮点:战斗部采用 “定向破片” 设计,可精准摧毁导弹战斗部(避免核生化弹头泄漏)。

3. 9M96E2:中近程防空骨干

  • 射程:120 公里
  • 速度:1 公里 / 秒(3 马赫)
  • 拦截高度:5 米 – 20 公里
  • 主要目标:低空巡航导弹、无人机、直升机;
  • 技术亮点:采用 “垂直发射” 技术,可 360 度无死角拦截,反应时间小于 2 秒。

4. 9M100:近程补盲武器

  • 射程:15 公里
  • 速度:0.8 公里 / 秒(2.4 马赫)
  • 拦截高度:10 米 – 10 公里
  • 主要目标:近距离突袭的无人机、精确制导炸弹;
  • 技术亮点:成本低、射速快(每分钟可发射 4 枚),适合为 “S-400” 系统提供近程防护。

从 “S-300” 升级而来

“S-400” 的研发始于冷战末期,历经苏联解体后的技术攻坚,最终成为俄罗斯防空技术的 “ 集大成者 ”:

1. 研发起步(1980 年代末 – 1993 年):应对西方隐身威胁

1980 年代,美国 “F-117” 隐身战机与 “ 战斧 ” 巡航导弹的列装,使苏联意识到 “ S-300 ” 已无法满足防空需求。1989 年,苏联启动 “ S-400 ” 研发项目,代号 “ 凯旋 ”,目标是 “ 拦截隐身目标与高超音速导弹 ”。1993 年,俄罗斯正式确定 “ S-400 ” 的技术指标,由 “ 金刚石 – 安泰 ” 公司主导研发。

2. 技术攻坚(1994 年 – 2004 年):突破核心瓶颈

苏联解体后,“S-400” 研发因资金短缺一度停滞,但俄罗斯将有限资源集中在两大核心技术上:

  • 新型雷达技术:突破米波雷达反隐身技术,解决 “隐身目标探测难” 的问题;
  • 导弹发动机技术:研发 “双脉冲固体燃料发动机”,实现导弹射程与速度的双重提升。2004 年,“ S-400 ” 完成首次实弹测试,成功拦截 300 公里外的模拟弹道导弹。
图片[14]-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3. 列装与升级(2007 年至今):从本土部署到全球出口

2007 年,“S-400” 首次列装俄罗斯莫斯科防空区,成为保卫首都的核心装备;2015 年,俄罗斯将 “ S-400 ” 部署至叙利亚,首次在实战环境下验证性能(成功拦截多枚 “ 风暴阴影 ” 巡航导弹);2018 年起,“ S-400 ” 开始出口(如土耳其、印度、中国),引发北约强烈反对,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的焦点。

近年来,俄罗斯还在推进 “S-400” 的现代化升级,如集成 “ 40N6E2 ” 导弹(射程提升至 450 公里)、升级雷达抗干扰能力(可抵御 “ 电子战飞机 ” 的强干扰),使其逐步向 “ S-500 ” 系统过渡。

图片[15]-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重塑全球防空格局

“S-400” 的列装与出口,对全球军事格局产生三大影响:

1. 提升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S-400” 的出口成为俄罗斯 “ 武器外交 ” 的重要工具 —— 通过向土耳其、印度等国出售 “ S-400 ”,俄罗斯不仅获得经济收益(单套系统售价 4-5 亿美元),还打破了北约的军事围堵,增强了在中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2. 倒逼西方升级防空技术

为应对 “S-400” 的威胁,美国加速推进 “ 下一代防空系统(NGAD) ” 研发,试图通过 “ 隐身战机 + 高超音速导弹 ” 的组合突破 “ S-400 ” 的防御;北约则加强 “ 联合防空 ” 演练,试图通过多国防空系统协同对抗 “ S-400 ”。

3. 改变区域安全平衡

在中东、南亚等地区,“S-400” 的部署改变了传统的 “ 空中优势 ” 格局 —— 例如,土耳其列装 “ S-400 ” 后,以色列 “ F-35 ” 战机的行动范围受到限制;印度部署 “ S-400 ” 后,巴基斯坦不得不加速采购 “ 枭龙 ” Block3 战机(配备 “ PL-15 ” 远程空空导弹),以应对 “ S-400 ” 的防空压力。

图片[16]-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向 “ 反高超音速 + 反卫星 ” 延伸

“S-400” 作为当前全球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之一,其成功源于 “ 全空域覆盖、多目标拦截、高机动性 ” 的设计理念,既满足了俄罗斯的国土防御需求,也成为国际军贸市场的 “ 抢手货 ”。未来,随着 “ 高超音速导弹 ”“ 低轨道卫星 ” 等新型威胁的出现,“ S-400 ” 还将进一步升级,逐步具备 “ 反高超音速武器 ”“ 反低轨道卫星 ” 的能力,成为俄罗斯 “ 空天防御体系 ” 的核心组成部分。

对各国而言,“S-400” 的发展历程也提供了重要启示:现代防空系统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一装备的性能比拼,而是 “ 雷达 – 导弹 – 指挥 – 电子战 ” 的体系对抗 —— 只有实现各子系统的深度协同,才能在未来的空中较量中占据主动。

中国购俄 S-400 导弹系统相关报道翻译

中国显然已接收俄罗斯的先进 S-400 导弹系统,但这些装备存在一些未预料到的缺陷。中方认为,俄罗斯通过提供简化版本的系统,屏蔽了其中的先进功能。俄方此举的目的是限制国际竞争,保护本国核心军事技术。

据当地新闻媒体 ABN24 报道,俄罗斯向中国交付的先进 S-400 防空导弹系统中暗藏 “玄机”,这让其东方邻国(指中国)陷入困惑。在同类型装备中,俄罗斯 S-400 “凯旋” 防空系统被认为是全球最顶尖的型号之一,其显著优势在于性能可靠、用途广泛,且能拦截各类空中目标。

2014 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协议,中国将采购多个 S-400 导弹营。数年后,该协议中的一些蹊跷细节被公之于众。当时 ABN24 曾报道,这笔交易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 对中国而言,这是提升本国国土防空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中俄双方而言,这也是两国军事合作的重要象征。

然而,据中国互联网平台搜狐的分析人士指出,如今关于中国所接收 S-400 系统的讨论已寥寥无几。此外,关于该系统的部署与使用情况,相关新闻报道几乎销声匿迹,在中国军方的公开报道中,也极少能看到其身影。

不过,有一个关键细节此前被忽视:俄罗斯在 S-400 系统中暗藏 “玄机”,以维护自身利益。中方认为,俄方提供的系统实为大幅简化的版本,其中部分先进功能已被屏蔽。

图片[30]-俄🇷🇺 S-400 / 萨姆-21 防空系统 凯旋 Triumf-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锋向解释:

根据相关报道,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 S-400 防空系统暗藏的玄机可能是提供了性能缩水的版本。

有报道称,俄罗斯出口版 S-400 的雷达信号处理能力被刻意削弱,40N6 远程导弹的实际命中率不足 30%,其 91N6E 远程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目标识别率不足 50%,火控雷达抗干扰能力甚至不如中国上世纪 90 年代引进的 S-300PMU2。此外,中国采购的 S-400 防空系统并未配备射程达 400 千米的 40N6 导弹,这或许是俄罗斯对中国的技术保留。

中国在引进 S-400 后,通过测试发现其性能未达预期,如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表现不佳,火控系统反应速度慢等。最终,中国军方决定将 S-400 部署在防空压力较小的南方地区,主要用于保护机场及非核心军事设施,而重要城市和战略区域的防空任务由性能稳定的红旗 9 系统承担。

© 转载声明
本文作者:gebi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