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俄🇷🇺 T-72 主战坦克-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163729204-t-72-2.jpg)
在现代装甲作战史上,苏联的 T – 72 主战坦克以其庞大的装备规模、深远的国际影响和持久的生命力,成为冷战及后冷战时代的标志性武器。从东欧平原到中东沙漠,从亚洲腹地到非洲战场,这款诞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坦克,不仅塑造了多场战争的形态,更深刻影响了全球坦克设计的发展轨迹。
参数分类 | 详情 |
---|---|
基本信息 |
名称: ” T – 72 ” 主战坦克 ( T – 72 Main Battle Tank )
型号: T – 72A,T – 72B,T – 72B3,T – 72M1,T – 72M2 等
北约代号: ” 乌拉尔 “( Ural )
研发单位: 苏联 下塔吉尔设计局( OKB – 520 )
生产厂家: 俄罗斯 下塔吉尔车辆制造厂( Uralvagonzavod )
研制时间: 1967年 – 1973年
|
人员编制与体型参数 |
人员编制: 3人( 车长、炮手、驾驶员 )
长度: 9.53米( 含炮管 )
宽度: 3.59米
高度: 2.19米
战斗全重: 41 – 46吨( 不同型号 )
离地间隙: 0.42米
|
信息化系统 |
火控系统:
– 早期型号:TPD – 2 – 49 光学测距仪 + 模拟弹道计算机
– T – 72B3 型:1A40 – 1 数字式火控系统
– 主要组件:炮长瞄准镜、车长周视瞄准镜、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
– 具备夜间作战能力( 红外夜视仪或热成像仪 )
通信系统: R – 123M 无线电台,通信距离约20公里
导航系统: 早期型号配备简易罗盘,后期型号加装 GLONASS 卫星导航系统
其他系统: 核生化防护系统、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
部署战区 |
主要用户: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印度、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
主要部署地区: 东欧、中东、北非、南亚
适用地形: 平原、草原、沙漠、丘陵
不适宜地形: 山地、丛林、高海拔地区
|
机动性能 |
发动机型号: V – 46 – 6 型 12缸水冷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
最大功率: 780马力( T – 72B3 型为1,000马力 )
单位功率: 17 – 24马力/吨( 不同型号 )
传动系统: 机械式手动变速箱,7个前进档,1个倒档
悬挂系统: 扭杆悬挂系统
最大公路速度: 60公里/小时
最大越野速度: 35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 500公里( 带外挂油箱时700公里 )
燃油储备: 1,200升
涉水深: 1.8米( 无准备 ),5米( 有准备 )
|
防护性能 |
主装甲类型: 复合装甲
炮塔装甲: 早期型号为铸造钢装甲,后期型号采用复合装甲
车体装甲: 复合装甲 + 间隙装甲
防护水平:
– 正面抗穿甲弹能力:约450 – 650毫米均质钢装甲( 不同型号 )
– 抗破甲弹能力:约600 – 800毫米均质钢装甲
附加防护:
– ” 接触 ” – 1 或 ” 接触 ” – 5 爆炸反应装甲( ERA )
– 激光告警系统
– 烟雾弹发射器( 12具 )
– 防辐射衬层
车体底部防护: 防地雷装甲
弱点: 炮塔顶部装甲较薄,弹药储存区防护不足
|
武器系统 |
主炮:
– 型号: 2A46M 型 125毫米滑膛炮
– 倍径: 48倍径
– 俯仰范围: -5° 至 +14°
– 射速: 6 – 8发/分钟( 自动装弹机 )
– 备弹量: 40发( 22发位于自动装弹机中 )
– 可发射弹药: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APFSDS )、高爆反坦克弹( HEAT )、高爆弹( HE )
– 炮射导弹: 9K119 ” 反射 “( Refleks )反坦克导弹,射程5公里
辅助武器:
– 并列机枪: 1挺 7.62毫米 PKT 机枪,备弹2,000发
– 车顶机枪: 1挺 12.7毫米 NSVT 机枪,备弹300发
– 烟雾弹发射器: 2组 6联装
火控系统:
– 早期型号:具备基本的昼夜作战能力
– T – 72B3 型:配备现代化火控系统,首发命中率提高
– 具备 ” 动对动 ” 射击能力
|
出口与衍生型号 |
出口情况: 出口到超过40个国家,总产量超过25,000辆
主要用户: 印度、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尔及利亚、埃及等
衍生型号:
– T – 72A: 改进型,增强装甲和火控系统
– T – 72B: 进一步改进,配备 ” 接触 ” – 5 爆炸反应装甲
– T – 72B3: 现代化升级版,配备1,000马力发动机和新型火控系统
– T – 72M1: 出口型,简化配置
– T – 72M2 ” 现代化 “: 斯洛伐克升级型号
自主研发情况: 苏联自主研发,后期型号由俄罗斯改进
仿制型号: 伊朗 ” 佐勒菲卡尔 “( Zulfiqar )坦克、伊拉克 ” 巴比伦狮 “( Lion of Babylon )坦克
|
同时代外军对比 |
美国 M1A1 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 战斗全重: 63吨 vs 46吨( T – 72B3 )
– 主炮: 120毫米滑膛炮 vs 125毫米滑膛炮
– 穿甲能力: 约800毫米 vs 约650毫米( 均质钢装甲 )
– 发动机功率: 1,500马力 vs 1,000马力
– 信息化水平: 更高集成度的战场管理系统
– 防护水平: 复合装甲 + 贫铀装甲 vs 复合装甲 + 爆炸反应装甲
德国豹2A4主战坦克
– 战斗全重: 55吨 vs 46吨( T – 72B3 )
– 主炮: 120毫米滑膛炮 vs 125毫米滑膛炮
– 穿甲能力: 约800毫米 vs 约650毫米( 均质钢装甲 )
– 发动机功率: 1,500马力 vs 1,000马力
– 火控系统: 更先进的数字化火控系统
– 可靠性: 更高的机械可靠性和维护性
中国 96式主战坦克
– 战斗全重: 42吨 vs 46吨( T – 72B3 )
– 主炮: 125毫米滑膛炮 vs 125毫米滑膛炮
– 穿甲能力: 约650毫米 vs 约650毫米( 均质钢装甲 )
– 发动机功率: 800马力 vs 1,000马力
– 信息化水平: 优于早期T – 72,但逊于T – 72B3
– 成本: 更低廉,适合大规模装备
|
诞生背景:冷战军备竞赛的产物
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为应对西方新一代主战坦克的威胁,启动了 T – 72 项目。作为 T – 64 坦克的简化版,T – 72 由 下塔吉尔 的 乌拉尔机车车辆厂 主导研发,1973 年正式列装苏联陆军。其设计理念清晰:在保证核心性能的前提下,采用成熟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实现大规模生产和装备,以数量优势对冲北约的技术优势。
这一思路使其与技术更先进但复杂昂贵的 T-64 形成互补 ——T-64 装备精锐部队,T-72 则成为苏军及华约盟国的主力,最终生产总量超过 25,000 辆,远超同期西方任何一款坦克。
设计特点:平衡实用与量产的经典构型
总体布局与防护
T-72 采用传统的三人制乘员布局(车长、炮长、驾驶员),战斗全重约 41 吨,车体由轧制均质钢装甲焊接而成,炮塔为铸钢件。早期型号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 204 毫米,后期通过加装 Kontakt-1 爆炸反应装甲( ERA ),显著提升对 破甲弹( HEAT ) 和 反坦克导弹 的防御能力。
车体首上装甲采用 68 度大倾角设计,等效防护能力远超物理厚度,这种 “以角度换厚度” 的思路成为苏式坦克的经典特征。此外,T-72 配备集体三防系统和自动灭火装置,提高了乘员在核生化环境下的生存概率。
![图片[2]-俄🇷🇺 T-72 主战坦克-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163736741-t-72-1.jpeg)
![图片[3]-俄🇷🇺 T-72 主战坦克-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163740929-t-72-3.jpg)
火力配置
T-72 的核心火力是一门 125 毫米 2A46 滑膛炮,这是世界上首款大规模列装的大口径滑膛坦克炮,可发射:
-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APFSDS ):早期型号在 2000 米距离穿深约 300 毫米,后期改进型(如 3BM42 “ 芒果 ”)提升至 450 毫米;
- 破甲弹( HEAT ):用于对付装甲目标和工事,射程可达 4000 米;
- 9M119 “ 反射 ” 炮射导弹:射程 5000 米,具备打击低速飞行目标(如直升机)的能力。
该炮配备自动装弹机,射速达 6-8 发 / 分钟,这一设计省去了装填手,降低了车体高度,但也存在弹药殉爆风险 —— 弹药舱与乘员舱未完全隔离,被命中后易引发二次爆炸。
动力与机动性
T-72 早期型号搭载一台 780 马力的 V-12 柴油发动机,后期改进型(如 T-72B3 )升级至 1130 马力,配合机械传动系统,公路最大速度 60 公里 / 小时,越野速度 30-40 公里 / 小时,最大行程 460 公里。
其悬挂系统采用独立扭杆式,适应复杂地形能力较强,尤其在东欧平原、西伯利亚冻土等环境中表现稳定。但与西方坦克相比,T-72 的动力系统在可靠性和维护便捷性上仍有差距。
![图片[4]-俄🇷🇺 T-72 主战坦克-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163745389-t-72-5.webp)
衍生型号与全球扩散
T-72 的改进从未停止,主要型号包括:
- T-72A :1979 年列装,强化装甲和火控,加装激光测距仪;
- T-72B :1985 年推出,炮塔加装复合装甲,配备 9K119 炮射导弹;
- T-72B3/B3M :俄罗斯现役主力改进型,换装大功率发动机、 Relikt 爆炸反应装甲和数字化火控,战斗力接近三代坦克水平;
- 出口型:如 T-72M(华约国家)、T-72S(中东、南亚),性能根据客户需求调整,部分简化了防护和火控。
此外,波兰、捷克、印度等国还在 T-72 基础上推出本土化改进型,如波兰的 PT-91、印度的 Ajeya ,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图片[5]-俄🇷🇺 T-72 主战坦克-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163751257-t-72-4.webp)
实战表现与争议
T-72 参与了自冷战以来的多场局部战争,表现两极分化:
- 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均大量使用 T-72,其 125 毫米炮对对方装甲部队形成压制,但火控系统简陋导致远距离命中率较低;
- 海湾战争:伊拉克的 T-72M 面对美军 M1A1 “艾布拉姆斯” 时损失惨重,暴露出防护不足、火控落后等问题,成为其 “声誉低谷”;
- 俄乌冲突:俄罗斯的 T-72B3M 和乌克兰的改进型 T-72 仍是双方主力,通过加装 格栅装甲 防御 无人机 攻击、整合西方火控组件等方式,持续适应现代战场需求。
争议主要集中于其自动装弹机的殉爆风险和早期火控系统的落后,但支持者认为,T-72 的设计理念使其在大规模战争中易于生产、维修和补充,仍是性价比极高的装甲平台。
历史地位:冷战遗产的延续
T-72 主战坦克的成功,在于其平衡了性能、成本与量产能力,成为苏联 “数量优势” 战略的物质载体。即便在第三代坦克主导战场的今天,改进型 T-72 仍在全球数十个国家服役,其设计理念深刻影响了 T-80、T-90 等后续型号,甚至推动了西方坦克的技术革新(如美国 M1 系列对滑膛炮和爆炸反应装甲的借鉴)。
从冷战铁流到现代战场的 “不死老兵”,T-72 的故事不仅是一款坦克的兴衰史,更是战后装甲作战思想演变的缩影。
装备国家列表
T-72 主战坦克因其结构成熟、造价低廉,被广泛出口至亚洲、非洲、东欧与中东等多个地区,目前仍有许多国家在使用。具体如下:
- 俄罗斯:装备有 800-1000 辆 T-72BA,300 辆 T-72BM “岩石”,还有 3000 辆 T-72B 正在升级为 T-72BM 标准,另有 1000 辆其他改型也在升级,此外还有 4000 辆处于储备状态。
- 白俄罗斯:装备有 1465 辆 T-72B 。
- 乌克兰:约有 1180 辆,大部分已退役,部分处于储备状态。
- 印度:截至 2008 年,装备有 1900 辆 T-72M 和 T-72M1。
- 伊朗:2002 年起,装备有 480 辆 T-72M1 和 T-72S 。
- 伊拉克:2009 年,新伊拉克军队装备有 125 辆 T-72M1。
- 叙利亚:装备数量约为 1600 辆。
- 哈萨克斯坦:装备有 980 辆。
- 乌兹别克斯坦:装备有 70 辆。
- 阿塞拜疆:装备有 542-636 辆 T-72A、T-72B 和 T-72 Aslan。
- 亚美尼亚:装备有 160 辆。
- 波兰:装备有 586 辆 T-72M1 和 T-72M1D ,以及 135 辆升级为 PT-91 标准的 T-72M1Z。
- 捷克:1993 年从前捷克斯洛伐克继承了 543 辆,截至 2008 年 1 月 1 日,有 179 辆在役。
- 保加利亚:装备有 80 辆 T-72M2,还有约 350 辆处于储备状态。
- 匈牙利:2009 年时有 195 辆 T-72M 和 T-72M1,其中 15 辆现役,113 辆储备,77 辆捐赠给了新伊拉克军队。
- 斯洛伐克:曾有 33 辆 T-72M1,计划于 2011 年底退役。
- 安哥拉:1999 年从白俄罗斯购买了 22 辆 T-72M1。
- 埃塞俄比亚:从也门购买了 50 辆,据报道 2011 年从乌克兰订购了 200 辆。
- 肯尼亚:2007 年从乌克兰购买了 77 辆 T-72AV,2009 年 2 月交付 33 辆,总数可能达到 110 辆。
- 摩洛哥:从白俄罗斯购买了 136 辆 T-72B 和 12 辆 T-72BK。
- 委内瑞拉:2009-2012 年从俄罗斯接收了 92 辆 T-72B1,2012 年 6 月,俄罗斯和委内瑞拉达成协议,再购买 100 辆 T-72。
- 越南:截至 2005 年,由波兰供应 480 辆 T-72M1 。
- 苏丹:装备有 391 辆 T-72AV ,其中 250 辆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购买,部分为二手,其余在本国军工企业许可生产。
- 南苏丹:从 “法伊纳” 号获得 32 辆 T-72S,此前武器运输中还有 67 辆。
- 芬兰:约有 160-170 辆 T-72M1 ,部分从苏联购买,部分来自德国 surplus stocks。不过目前可能已全部退役,部分被拆解或作为备件出售给捷克。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