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空警600 预警机

图片[1]-中国🇨🇳 空警6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分类 详情
名称与代次
中文名称: 空警-600 预警机
英文名称: KJ-600 Airborne Early Warning Aircraft
代次:第四代舰载预警机(数字阵列雷达)
体型数据
机长:约25米
机高:约8米
翼展:约25米(折叠后约11米)
空重:约18,00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约25,000公斤
制造信息
制造厂家: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
仿制型号
– 自主研制,无仿制型号
北约名称
– 未正式命名,推测代号为 “Mellow”
发动机与速度
发动机型号:2台 涡桨-6C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单台功率:约5,100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约65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约55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约10,000米
最大航程:约2,700公里
设备与功能参数
预警雷达: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
雷达工作频段:UHF波段
探测距离:约450公里(对战斗机目标)
同时跟踪目标数:约200个
同时引导拦截目标数:约30个
数据链系统:全军综合数据链,可与航母、战机实时共享信息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E-2D 先进鹰眼
– 平台:E-2D舰载预警机,APY-9雷达
– 探测距离:约550公里(对高空目标)
– 优势:成熟的舰载预警体系,具备反隐身能力
俄罗斯 Ka-31 预警直升机
– 平台:舰载直升机,E-801M Oko雷达
– 探测距离:约110公里(对空中目标)
– 优势:可在中小型航母部署,使用灵活
瑞典 萨博 340 AEW&C
– 平台:萨博340支线客机,爱立眼雷达
– 探测距离:约300公里
– 优势:成本较低,适合区域防空

一、研制背景与历程

空警 600 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主要适配 辽宁舰、山东舰 及 福建舰 等航母,填补我国航母编队 远洋作战 中 空中预警与指挥控制 的空白。其研制始于 2010 年代初,旨在解决传统舰载预警直升机(如 直 – 18Y)探测距离近、指挥能力弱的问题,满足航母编队对 超视距目标 早期预警、对 隐身战机与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拦截引导的需求。

研制工作由 航空工业 牵头,联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等单位攻关,突破 舰载起降、折叠机翼、雷达小型化 等核心技术。2020 年,空警 600 完成陆上首飞;2021 年,在 福建舰 进行甲板适配测试;2023 年,正式列装海军航空兵,成为我国航母编队的 “空中预警中枢”,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后,全球第二个掌握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研制技术的国家。

研制突破

  • 舰载适配技术:通过 机身结构强化、起落架加粗(承重达 30 吨)、拦阻钩设计(钩住航母拦阻索减速),实现 300 米短距滑跃 / 弹射起飞 与 拦阻着舰;
  • 雷达小型化:将 有源相控阵雷达 集成至 舰载平台,重量较 空警 500 雷达减轻 40%,同时保持探测性能;
  • 折叠机翼设计:主翼与尾翼可折叠,折叠后翼展从 18 米缩减至 9 米,适配航母机库(福建舰机库宽度约 26 米,可并排停放 4 架)。
图片[2]-中国🇨🇳 空警6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二、整体设计与气动布局

物理参数

  • 机长:18.1 米,机高:5.6 米,翼展:18 米(展开)/9 米(折叠),最大起飞重量:28 吨(弹射起飞)/24 吨(滑跃起飞);
  • 动力装置:2 台 涡桨 – 10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国产新型发动机),单台功率 6000 马力,驱动 八叶复合材料螺旋桨(降噪设计,噪音较 直 – 18Y 降低 30%);
  • 飞行性能最大速度:690 公里 / 小时,巡航速度:550 公里 / 小时,实用升限:10 公里,续航时间:6 小时(不加油),经 伙伴加油机 加油后可达 8 小时,作战半径:700 公里(较 直 – 18Y 提升 140%)。

气动布局

  • 悬臂式上单翼布局:机翼后掠角 20°,安装 前缘襟翼与后缘襟翼(起飞时放下增升),升阻比达 12:1,满足短距起飞需求;
  • 圆盘式雷达罩:机身上方安装直径 7 米的固定式雷达罩(内装 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雷达罩底部与机身通过 流线型支架 连接,减少 舰载起降时的气流干扰;
  • 尾翼设计:采用 四垂尾布局(上下各两片),增强 低空低速飞行稳定性(航母周边气流复杂),尾翼可折叠(折叠后高度从 5.6 米降至 4.2 米),适配机库高度限制。
图片[3]-中国🇨🇳 空警6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三、雷达系统与探测能力

核心雷达性能

  • 配备 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采用 三面阵设计(每面覆盖 120° 空域),工作在 UHF 波段(反隐身优势),兼顾 S 波段(高精度跟踪);
  • 对 非隐身战机(如 F/A-18E/F) 探测距离≥300 公里;对 隐身战机(如 F-35C,RCS=0.01㎡) 探测距离≥150 公里;对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如 “匕首”) 探测距离≥200 公里;对 水面舰艇 探测距离≥400 公里;
  • 可同时跟踪 150 个空中 / 水面目标,引导 15-20 架舰载机(如 歼 – 35 、歼 – 15)实施拦截,目标处理速率较 直 – 18Y 提升 8 倍。

探测模式与抗干扰

  • 反隐身模式:利用 UHF 波段 波长优势(与 隐身战机 尺寸谐振),结合 波形捷变 与 多站协同(多架 空警 600 数据融合),对 F-35C 的探测概率达 80%;
  • 抗海杂波:采用 “自适应海杂波抑制” 算法,过滤 海浪反射信号,对 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高度 5-10 米)探测概率达 90%;
  • 强电磁对抗:集成 数字波束置零 技术,可抑制 16 个方向的有源干扰,在 电子战环境下 探测效能保持 75% 以上(如对抗 EA-18G “咆哮者” 电子战飞机干扰)。
图片[4]-中国🇨🇳 空警6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四、任务系统与作战功能

指挥控制体系

  • 机舱内设有 6-8 个操作席位,包括 雷达操作员、战术指挥官、数据链协调员 等,配备 舰载专用显控台(抗冲击、耐盐雾腐蚀),实时显示 空中 / 水面目标态势 与 航母编队位置;
  • 配备 舰载综合数据链,可与 航母指挥系统、歼 – 35 / 歼 – 15 舰载机、055 型驱逐舰 实时交联,传递 目标坐标、拦截指令,实现 “发现 – 跟踪 – 引导 – 打击” 闭环(响应时间≤10 秒);
  • 支持 多机协同:2 架 空警 600 可形成 重叠预警区(间距 200 公里),覆盖 半径 700 公里的扇形空域,为航母编队构建 外层防空圈。

典型战术场景

1. 航母编队防空预警

  • 空警 600 从 福建舰 弹射起飞后,前出至 航母前方 500 公里 巡逻,雷达扫描 敌方 战机 / 导弹 活动:发现 F-35C 机群(距航母 600 公里)后,立即通过数据链向 航母 与 歼 – 35 传递目标信息;引导 歼 – 35 前出至 300 公里 处,发射 PL-15E 导弹拦截,自身保持 电磁静默 避免暴露位置。

2. 反舰导弹拦截引导

  • 探测到 敌方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如 “锆石”,速度 8 马赫)时,空警 600 启动 “分层引导” 模式:先引导 歼 – 15D 电子战飞机 实施 电磁干扰;再引导 055 型驱逐舰 发射 “海红旗 – 9B” 导弹 中段拦截;最后引导 近防炮 末端防御,拦截成功率提升至 70%。

3. 远洋协同作战

  • 伴随 辽宁舰 编队 远洋训练时,空警 600 与 舰载预警直升机 分工:空警 600 负责 中高空远程预警,直 – 18Y 负责 低空补盲;同时与 陆基 空警 500 数据共享,形成 岸基 – 舰载 协同预警网,延伸 航母防御纵深 至 1000 公里。
图片[5]-中国🇨🇳 空警6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五、技术特点与国际对比

与同类装备对比

型号雷达体制探测距离(战斗机)作战半径舰载适配性
空警 600三面阵数字阵列 AESA≥300 公里700 公里滑跃 / 弹射航母通用
美国 E-2D机械扫描 AESA280 公里650 公里仅弹射航母
俄罗斯卡 – 31机械扫描雷达150 公里250 公里滑跃航母

技术优势

  • 反隐身能力领先:UHF+S 双波段雷达 对 F-35C 探测距离比 E-2D 远 20 公里,且 数字阵列技术 抗干扰能力更强;
  • 多平台适配:既能在 福建舰(弹射)起降,也能在 辽宁舰 / 山东舰(滑跃)部署,通用性优于 仅适配弹射航母的 E-2D;
  • 国产化率 100%:从 涡桨 – 10 发动机 到 雷达芯片 全为国产,维护与升级不受制于人,可快速迭代(如 2024 年 推出 空警 600A,雷达探测距离提升至 350 公里)。

性能局限

  • 载机平台限制:最大起飞重量 28 吨,雷达功率(峰值 500 千瓦)低于 E-2D(800 千瓦),对 极小微目标(如 巡飞弹)探测距离较近(约 100 公里);
  • 续航时间较短:8 小时(加油后)低于 E-2D 的 12 小时,需 多架轮换 维持 24 小时预警覆盖。

六、实战价值与战略意义

航母编队战力跃升

  • 预警范围扩展:使航母编队对 空中目标 的预警时间从 直 – 18Y 的 15 分钟 延长至 40 分钟,为 拦截行动 争取充足时间;对 反舰导弹 的拦截距离从 100 公里 扩展至 200 公里,构建 多层防御体系;
  • 指挥能力强化:可同时引导 20 架舰载机 协同作战,支持 歼 – 35 与 歼 – 15 分工(隐身战机制空、非隐身战机反舰),提升航母编队 攻防兼备 能力。

技术带动与国际影响

  • 推动舰载装备发展:验证的 折叠机翼、舰载雷达小型化 技术,应用于 舰载运输机、舰载电子战飞机 等装备,完善航母舰载机体系;
  • 提升国际话语权:空警 600 性能对标 E-2D,打破美国在舰载预警机领域的垄断,出口型(如 为 巴基斯坦 054A/P 配套的 简化版)可能改变 区域海军力量 平衡。
图片[6]-中国🇨🇳 空警6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未来升级方向

  • 空警 600A:换装 涡桨 – 10A 发动机(功率提升 10%),雷达升级为 氮化镓(GaN)阵列,探测距离达 350 公里,跟踪目标数增至 200 个;
  • 无人协同:与 “攻击 – 11” 舰载无人机 数据交联,引导 无人机群 前出侦察 / 拦截,自身保持在 安全空域 指挥。

空警 600 的列装,彻底解决了我国航母编队 “预警盲区” 问题,使其具备 远洋独立作战 能力。作为航母编队的 “空中眼睛” 与 “指挥中枢”,它将推动我国海军从 “近海防御” 向 “远海护卫” 转型,为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与 全球战略利益 提供关键支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