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中国🇨🇳 空警20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2113757572-kj-2000-1.jpg)
参数分类 | 详情 |
---|---|
名称与代次 |
中文名称: 空警-2000 预警机
英文名称: KJ-2000 Airborne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
代次:第三代预警机(相控阵雷达技术)
|
体型数据 |
机长:约46.59米
机高:约14.76米
翼展:约50.5米
空重:约110,00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约190,000公斤
|
制造信息 |
制造厂家: 中国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机体)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雷达系统)
仿制型号
– 基于伊尔-76MD运输机平台改进,雷达系统完全自主研发
北约名称
未正式赋予,推测代号为 “Mainring”
|
发动机与速度 |
发动机型号:4台 索洛维耶夫 D-30KP-2 涡轮风扇发动机
单台推力:约12,000公斤
最大飞行速度:约85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约76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约12,000米
最大航程:约5,500公里(无空中加油)
|
设备与功能参数 |
预警雷达:三面有源相控阵雷达(固定式圆盘天线)
雷达工作频段:L波段
探测距离:约470公里(对战斗机目标)
同时跟踪目标数:约60-100个
同时引导拦截目标数:约10-12个
电子对抗系统:集成电子支援措施(ESM)和电子对抗(ECM)设备
|
同时代外军对比 |
美国 E-3 望楼
– 平台:波音707,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雷达
– 雷达探测距离:约320公里(对低空目标)
– 优势:成熟的指挥控制能力,全球部署经验
以色列 费尔康
– 平台:波音707/767,相控阵雷达
– 雷达探测距离:约400公里(对战斗机目标)
– 优势:电子系统先进,多目标处理能力强
|
一、研制背景与历程
空警 2000 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空中预警与指挥控制飞机,其研制始于 21 世纪初。当时,我国国防需求迫切需要一款具备远程预警、多目标跟踪与协同指挥能力的装备,以应对现代空战中隐身目标、低空突防等新型威胁,弥补传统防空体系的不足。
研制工作由 航空工业 牵头,联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等单位协同攻关,突破了载机改装、有源相控阵雷达、数据链整合等多项核心技术。2003 年,空警 2000 完成首飞,2007 年正式列装我国空军,成为我国战略预警体系的核心装备,标志着我国迈入世界预警机技术先进行列。
研制突破
- 载机选择:以 伊尔 – 76MD 运输机为基础平台,拆除货舱地板、强化机身结构,适配雷达与指挥系统的重量需求;
- 雷达革新:全球首创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布局,无需机械旋转即可实现 360° 全域扫描,突破传统预警机机械扫描的性能局限;
- 系统集成:成功整合雷达、通信、电子战、指挥控制等子系统,实现 “探测 – 识别 – 跟踪 – 指挥 – 引导” 的一体化作战流程。
![图片[2]-中国🇨🇳 空警20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2113803939-kj-2000-2.jpg)
二、整体设计与气动布局
物理参数
- 机长:46.59 米,机高:14.76 米,翼展:50.5 米,最大起飞重量:190 吨;
- 动力装置:4 台 D-30KP2 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 12.5 吨,最大飞行速度:850 公里 / 小时,巡航速度:700 公里 / 小时;
- 实用升限:1.2 万米,续航时间:8 小时(不加油),经空中加油后可达 12 小时,作战半径:1500 公里。
气动特征
- 保留 伊尔 – 76MD 的上单翼布局,机翼后掠角 25°,适合高空长航时飞行,为雷达系统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
- 机身上方安装直径 14 米的固定式雷达罩,采用流线型设计,雷达罩底部与机身通过过渡段平滑连接,气动阻力较传统旋转雷达罩降低 20%;
- 尾部增设辅助动力装置(APU),确保在地面或空中单发停车时,雷达与电子设备仍能正常供电。
三、雷达系统与探测能力
核心雷达性能
- 配备 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采用三面阵设计(每面阵覆盖 120° 空域),工作在 S 波段,天线阵面功率密度达 1000 瓦 / 平方米;
- 对 非隐身战斗机 类目标探测距离≥400 公里,对 隐身战斗机(RCS=0.1㎡)探测距离≥150 公里,对 巡航导弹 探测距离≥200 公里;
- 可同时跟踪 60-100 个空中目标,并引导 10-15 架己方战机进行拦截作战,目标处理速率比 空警 1 号 提升 100 倍以上。
![图片[3]-中国🇨🇳 空警20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2113809592-kj-2000-3.webp)
探测模式与抗干扰
- 全向扫描模式:三面阵雷达同时工作,3 秒内完成 360° 空域扫描,比机械扫描雷达的反应速度提升 5 倍;
- 重点跟踪模式:对高危目标(如 弹道导弹 )可集中波束凝视跟踪,测距精度达 10 米,测速精度 0.1 米 / 秒;
- 抗干扰设计:集成数字波束形成(DBF)、自适应跳频技术,可对抗 8 种以上有源干扰,在强电磁环境下探测效能保持 70% 以上。
四、任务系统与作战功能
指挥控制体系
- 机舱内设有 17 个操作席位,包括 雷达操作员、数据分析师、指挥引导员、通信联络员 等,通过 显控台 实时显示目标态势;
- 配备 全军综合数据链(JIDS),可与 歼 – 10C 、歼 – 16、歼 – 20 等战机直接交联,传递目标数据与作战指令,引导战机实施超视距攻击;
- 具备 多机协同 能力,3 架 空警 2000 可形成覆盖半径 1000 公里的预警网络,实现对广阔空域的无缝监控。
多任务能力
- 空中预警:在 东海、南海 等海域常态化巡逻,早期发现 外机 抵近侦察,为驱离行动提供预警支持;
- 指挥拦截:在模拟空战中,可引导 歼 – 20 编队隐蔽接敌,利用 雷达 信息规划攻击航线,实现 “先敌发现、先敌开火”;
- 应急通信:在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可作为 空中通信枢纽,保障地面部队与指挥中心的信息畅通。
五、技术特点与性能优势
核心技术亮点
- 三面阵雷达:无需机械旋转即可全向扫描,消除扫描盲区,比美国 E-3C “望楼” 预警机 的数据更新速率快 2 倍;
- 国产化率:雷达、数据链、显控系统等核心设备 100% 国产化,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维护与升级自主可控;
- 协同作战:与 红旗 – 9B 防空导弹系统、055 型驱逐舰 等装备实现数据共享,构建 “空 – 地 – 海” 一体化防空体系。
性能对比(与国外同类装备)
型号 | 雷达类型 | 探测距离(战斗机) | 跟踪目标数 | 数据链协同 |
---|---|---|---|---|
空警 2000 | 三面阵 AESA | ≥400 公里 | 60-100 个 | 可交联隐身战机 |
美国 E-3C | 机械扫描雷达 | 320 公里 | 60 个 | 需专用设备 |
俄罗斯 A-50U | 机械扫描雷达 | 300 公里 | 50 个 | 兼容苏 – 57 |
![图片[4]-中国🇨🇳 空警20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2113816168-kj-2000-6.webp)
![图片[5]-中国🇨🇳 空警20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2113820922-kj-2000-5.webp)
六、实战价值与战略意义
国防贡献
- 提升 国土防空 能力,使我国对 空中目标 的预警时间从 空警 1 号 时期的 15 分钟延长至 1 小时以上,为拦截行动争取充足时间;
- 强化 远洋作战 支持,在 航母编队 远航时,可前出警戒,为 山东舰、辽宁舰 的 舰载机 提供目标信息,扩展舰队防御范围。
![图片[6]-中国🇨🇳 空警20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2113827802-kj-2000-4.webp)
技术带动
- 推动 有源相控阵雷达、数据链、空中指挥系统 等技术的发展,相关成果应用于 空警 500、ZDK-03 等后续预警机,形成系列化装备;
- 培养了一支专业的 预警机 研制与操作人才队伍,为我国 预警机 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国际影响
- 打破 美国、俄罗斯 在 大型预警机 领域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少数能独立研制 第三代预警机 的国家之一;
- 出口型 预警机 (如 ZDK-03 )进入国际市场,提升了我国国防装备的国际影响力。
![图片[7]-中国🇨🇳 空警20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2113831884-kj-2000-7.webp)
七、后续发展与升级方向
- 载机国产化:计划换装 运 – 20 运输机作为新载机,解决 伊尔 – 76 数量受限问题,同时提升 航程 与 续航时间;
- 雷达升级:研制 氮化镓(GaN)基 AESA 雷达,功率密度提升 3 倍,对 隐身目标 的探测距离延长至 200 公里以上;
- 智能化改进:集成 人工智能(AI)算法,实现目标威胁自动排序、作战方案辅助生成,提升指挥效率 30% 以上。
空警 2000 的列装,不仅填补了我国 大型预警机 的装备空白,更构建起适应现代战争的 空中指挥中枢,是我国空军从 “国土防空” 向 “攻防兼备” 转型的关键装备,对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 版权声明
2025 锋向 | gebin.show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