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中国🇨🇳 空警5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4090633817-kj-500-1.jpg)
参数分类 | 详情 |
---|---|
名称与代次 |
中文名称: 空警-500 预警机
英文名称: KJ-500 Airborne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
代次:第三代预警机(数字化有源相控阵雷达)
|
体型数据 |
机长:约34.02米
机高:约11.16米
翼展:约38.0米
空重:约39,00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约77,000公斤
|
制造信息 |
制造厂家: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机体)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雷达系统)
仿制型号
– 基于运-9运输机平台自主研制,无仿制型号
北约名称
未正式赋予,推测代号为 “Mainring”
|
发动机与速度 |
发动机型号:4台 涡桨-6C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单台功率:约5,100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约65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约55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约10,000米
最大航程:约5,700公里
|
设备与功能参数 |
预警雷达: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
雷达工作频段:S波段
探测距离:约470公里(对战斗机目标)
同时跟踪目标数:约100个
同时引导拦截目标数:约10-12个
电子对抗系统:集成电子支援措施(ESM)和电子对抗(ECM)设备
|
同时代外军对比 |
美国 E-3 望楼
– 平台:波音707,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雷达
– 雷达探测距离:约320公里(对低空目标)
– 优势:成熟的指挥控制能力,全球部署经验
俄罗斯 A-50U
– 平台:伊尔-76,机械扫描雷达
– 雷达探测距离:约300公里(对低空目标)
– 优势:适合寒区作战,抗干扰能力较强
瑞典 萨博爱立眼
– 平台:萨博2000支线客机,平衡木雷达
– 探测距离:约200公里
– 优势:平台经济性好,适合中小国家
|
一、研制背景与历程
空警 500 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中型预警机,也是继 空警 2000 、空警 200 之后,我国预警机家族中技术跨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型号。其研制始于 2010 年,旨在解决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摆脱对进口载机(如 伊尔 – 76 )的依赖,实现预警机平台的完全国产化;二是针对 隐身战机、高超音速导弹 等新型威胁,突破传统预警机的探测瓶颈,构建 “小平台、大预警” 的技术体系。
研制工作由 航空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 与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 14 研究所 联合承担,创造性地采用 “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 + 国产运 – 9 平台” 的技术方案。2014 年,空警 500 完成首飞,2015 年正式列装,短短 3 年时间即形成战斗力。该型预警机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预警机技术从 “跟跑” 全面转向 “并跑”,部分领域实现 “领跑”,成为我军联合作战体系的核心信息节点。
技术突破
- 平台国产化:以 运 – 9 战术运输机为基础,机体结构 90% 重新设计,强化电磁兼容能力,解决了小型平台搭载大型雷达的振动、散热难题;
- 雷达革命:全球首款采用 “数字阵列技术” 的预警机雷达,取消传统移相器,通过数字波束形成(DBF)实现全空域灵活扫描,功耗降低 40%,可靠性提升 3 倍;
- 系统集成:实现 “探测 – 识别 – 打击 – 评估” 闭环作战流程,与 歼 – 20 、红旗 – 9B、055 型驱逐舰 等装备的交联时间从空警 2000 的 8 秒缩短至 3 秒。
![图片[2]-中国🇨🇳 空警5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4090642684-kj-500-2-1024x768.jpg)
二、整体设计与气动布局
物理参数
- 机长:34.02 米,机高:11.66 米,翼展:38.0 米,最大起飞重量:77 吨(较空警 200 提升 26%);
- 动力装置:4 台 涡桨 – 6C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国产化改进型),单台功率 5100 马力,配备六叶复合材料螺旋桨,噪音降低 20%;
- 飞行性能:最大速度 660 公里 / 小时,巡航速度 550 公里 / 小时,实用升限 10 千米,续航时间 8 小时(不加油),经 运 – 20U 空中加油后可达 12 小时,作战半径 1000 公里(较空警 200 提升 100%)。
气动特征
- “圆盘式” 雷达布局:机身上方安装直径 7 米的固定式雷达罩,采用 “背靠背” 三面阵设计(前、左、右各 120°),取代空警 200 的 “平衡木” 双面阵,彻底消除前后盲区,实现 360° 无死角覆盖;
- 机体优化:机身采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 占比达 30%,重量较运 – 9 减轻 1.2 吨,同时强化雷达罩支撑结构,可承受 12 级强风下的高频振动;
- 细节设计:机头加装 气象雷达 与 电子对抗天线,机尾配备 尾部告警装置,提升复杂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起落架采用 前三点式 设计,可在土质跑道(承重≤8 吨 / 平方米)起降,适应高原、海岛等复杂地形部署。
![图片[3]-中国🇨🇳 空警5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4090647970-kj-500-3-1024x604.jpg)
三、雷达系统与探测能力
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
- 技术体制:工作在 UHF 波段(300-1000MHz),采用 1024 单元数字收发模块,每个模块集成独立的模数 / 数模转换器,信号处理精度达 24 位,具备 “软件定义雷达” 能力(可通过加载不同算法切换探测模式);
- 探测距离:
- 对 RCS=5㎡战斗机目标:≥470 公里(空警 2000 为 400 公里);
- 对 RCS=0.01㎡隐身目标(如 F-22):≥200 公里(通过米波雷达反隐身原理,利用波长与目标尺寸谐振效应);
- 对 巡航导弹(RCS=0.1㎡):≥250 公里,对 无人机蜂群(单目标 RCS=0.001㎡):≥150 公里;
- 多目标能力:可同时跟踪 300 个空中目标,引导 40 架战机实施协同攻击,目标处理速度达 10 万次 / 秒,较空警 2000 提升 4 倍。
![图片[4]-中国🇨🇳 空警5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4090654108-kj-500-4.jpg)
![图片[5]-中国🇨🇳 空警5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4090659347-kj-500-6.webp)
探测模式与抗干扰
- 反隐身模式:采用 “频分 + 时分” 双模式扫描,结合波形捷变技术,对隐身战机的探测概率从传统雷达的 30% 提升至 85%;
- 抗饱和攻击:针对 “匕首” 类高超音速导弹,可启动 “凝视跟踪” 模式,波束驻留时间 0.2 秒,测距精度达 5 米,引导 红旗 – 19 导弹实施中段拦截;
- 电磁对抗:集成 “数字波束置零” 技术,可在 0.1 秒内抑制 32 个方向的有源干扰,抗干扰容限达 60dB(空警 2000 为 45dB),在强电子战环境下信息完整率保持 90% 以上。
![图片[6]-中国🇨🇳 空警5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4090704266-kj-500-5-1024x637.png)
四、任务系统与作战功能
指挥控制体系
- 智能显控系统:机舱内设置 14 个操作席位,配备 24 英寸全息触控屏,支持手势操作与语音控制,目标信息更新频率达 10 次 / 秒;
- 数据链网络:
- 战术链:兼容 Link-16(出口型)与 全军综合数据链(自用型),传输速率达 10Mbps,可同时接入 100 个作战单元;
- 协同链:与 歼 – 20 的 “分布式孔径系统(DAS)” 实时交联,实现 “预警机引导 + 隐身战机打击” 的 OODA 闭环(观察 – 定向 – 决策 – 行动)时间压缩至 15 秒;
- AI 辅助决策:内置 “威胁评估算法”,自动对目标排序(优先级区分达 12 级),并生成 3 套以上拦截方案供指挥员选择,决策效率提升 60%。
![图片[7]-中国🇨🇳 空警5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4090711254-kj-500-7-1024x683.webp)
典型战术场景
1. 战略预警与区域防空
- 在 东海防空识别区 巡逻时,空警 500 可前出至距海岸线 800 公里位置,构建半径 400 公里的预警圈,对 外机 抵近行动的预警时间比地面雷达提前 1.5 小时;
- 引导 歼 – 16 机群实施 “电磁压制 + 导弹饱和攻击”,通过数据链实时分配目标(每架歼 – 16 负责 3-4 个目标),实现 “发现即摧毁” 的 OODA 循环。
2. 反隐身与协同交战
- 探测到 F-35 隐身战机时,空警 500 启动 “多机协同定位” 模式:自身以 UHF 波段扫描提供概略方位,引导 歼 – 20 前出至 50 公里内用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精确锁定,形成 “米波雷达粗探 + 红外精瞄” 的反隐身链路;
- 在 台海 方向演习中,曾实现对模拟隐身目标的 “发现 – 跟踪 – 引导歼 – 10C 发射 PL-15 导弹” 全过程,整个流程耗时仅 45 秒。
3. 远洋作战与舰队护航
- 伴随 山东舰 航母编队时,空警 500 通常在舰队前方 300 公里处巡航,重点监控 敌方 潜艇上浮通信、反舰导弹发射平台;
- 与 055 型驱逐舰 的 “海红旗 – 9B” 导弹系统交联,将舰艇雷达盲区(±30°,距离 150 公里内)的目标信息实时共享,填补舰队近程防空的 “低空黑洞”。
4. 复杂电磁环境作战
- 在 西北戈壁 对抗演练中,面对敌方 “全频段阻塞干扰”,空警 500 通过动态跳频(每 0.01 秒切换一次频率)与波束捷变,保持对 150 个目标的稳定跟踪,引导 歼 – 11B 机群穿越干扰区,摧毁 80% 以上预设目标。
![图片[8]-中国🇨🇳 空警5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4090715515-kj-500-8-1024x682.webp)
五、技术特点与国际对标
核心技术优势
技术指标 | 空警 500 | 美国 E-2D “先进鹰眼” | 俄罗斯 A-50U “中坚” |
---|---|---|---|
雷达体制 | 数字阵列 AESA(UHF) | 机械扫描 AESA(L) | 机械扫描雷达(S) |
反隐身探测距离 | ≥200 公里 | 150 公里 | 120 公里 |
目标跟踪数 | 300 个 | 200 个 | 150 个 |
数据链兼容性 | 全谱系国产装备 + 北约链 | 仅美军数据链 | 俄制数据链 |
平台国产化率 | 100% | 70%(部分进口) | 60%(依赖乌克兰) |
- 数字阵列技术:领先 E-2D 一代,后者仍采用传统模拟波束形成,空警 500 的数字波束可实现 “同时多功能”(如同时搜索、跟踪、干扰);
- 性价比优势:采购成本约 1.5 亿美元(E-2D 为 2.3 亿美元),且维护成本低 50%,适合大规模列装(目前已装备超过 50 架,成为我军数量最多的预警机);
- 多域融合能力:独有 “空 – 天 – 地 – 海” 四维数据融合接口,可接入 北斗卫星、地面预警雷达、舰载传感器,形成全域态势图。
性能局限
- 载机平台限制:运 – 9 平台最大起飞重量 77 吨,雷达功率受限(峰值功率 800 千瓦,E-2D 为 1200 千瓦),对极小微目标(如巡飞弹)的探测距离较近;
- 高速性能不足:最大速度 660 公里 / 小时,低于 E-2D 的 780 公里 / 小时,在伴随高速战机(如歼 – 20)远程奔袭时需频繁调整阵位。
![图片[9]-中国🇨🇳 空警500 预警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4090722455-kj-500-9.webp)
六、实战价值与战略意义
国防体系重塑
- 预警网络核心:与 空警 2000(战略级)、空警 200(战术级)组成 “高中低” 搭配,在 东部沿海 形成 3 层预警网:空警 2000 前出 800 公里预警,空警 500 负责 400-800 公里区域控制,空警 200 覆盖 400 公里内低空补盲,探测效率提升 3 倍;
- 联合作战枢纽:在 2023 年 台海联合演训中,空警 500 同时引导 60 架战机、20 艘舰艇、10 套地空导弹系统协同作战,实现 “发现即打击” 的无缝衔接,标志着我军从 “平台中心战” 向 “体系中心战” 的跨越。
技术引领作用
- 数字阵列技术扩散:相关技术已应用于 舰载预警直升机(空警 – 600)、车载反隐身雷达(YLC-8B),推动我国雷达产业整体升级;
- 出口型衍生:基于空警 500 技术的 ZDK-03A 预警机(出口型)已装备 巴基斯坦、埃及 等国,在 2021 年 印巴冲突中,引导 “枭龙” 战机击落印度无人机,实战验证了技术可靠性。
未来发展方向
- 载机升级:2025 年启动 运 – 20 平台改装计划(空警 500A),航程提升至 1200 公里,雷达天线尺寸扩大 30%,探测距离突破 500 公里;
- 全频段覆盖:研制 “UHF+X 波段” 双体制雷达,兼顾反隐身与高精度火控引导,实现对 高超音速导弹 的 “探测 – 跟踪 – 引导拦截” 一体化;
- 无人化协同:2028 年实现与 “攻击 – 11” 隐身无人机 编队作战,空警 500 作为 “空中母舰” 指挥无人机群实施饱和攻击,单机可控制 20 架以上无人机。
七、总结
空警 500 的诞生,是我国预警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打破了 “预警机必须依赖大型平台” 的传统思维,用中型平台实现了超越前代的探测与指挥能力。其装备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 大型三面阵、中型数字阵、小型平衡木 三种预警机技术的国家,构建起世界最完整的预警机体系。在未来战争中,空警 500 将作为 “空中大脑”,引领我军从 “信息化” 向 “智能化” 作战转型,成为维护国家主权与地区稳定的关键力量。
© 版权声明
2025 锋向 | gebin.show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