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歼-31 战斗机

图片[1]-中国🇨🇳 歼-31 战斗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分类 详情
名称与代次
中文名称: 歼-31 战斗机
英文名称: FC-31 Gyrfalcon (Export designation)
代次:第五代多用途隐形战斗机
体型数据
机长:约17.3米
机高:约4.8米
翼展:约11.5米
空重:约12,50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约28,000公斤
制造信息
仿制型号
– 自主研制,无仿制型号
北约名称
– 未正式命名,推测代号为 “Falcon Hawk”
发动机与速度
发动机型号:2台 WS-13E 涡轮风扇发动机
单台推力:约90千牛(加力)
最大飞行速度:约2.2马赫
巡航速度:约1.2马赫(超音速巡航)
实用升限:约18,000米
最大航程:约3,000公里(带副油箱)
武器参数
内置弹舱
– 4枚 PL-15 中远程空空导弹
– 2枚 PL-10 近程格斗导弹
– 或2枚 YJ-9E 反舰导弹
– 或精确制导炸弹
外部挂点
– 最多8个外挂点,载弹量约8,000公斤
– 可挂载各类空空、空地、反舰导弹及炸弹
航电与设备
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
探测距离:约200公里(对战斗机目标)
电子战系统:综合电子战系统
光电系统: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
数据链:全军综合数据链系统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F-35 闪电II
– 平台:F-35多用途隐形战斗机
– 优势:成熟的全球部署体系,先进的航电系统
– 劣势:成本较高,维护复杂
俄罗斯 Su-57
– 平台:Su-57重型隐形战斗机
– 优势:超机动性能,远程打击能力
– 劣势:隐身性能较弱,航电系统稍逊
美国 F-22 猛禽
– 平台:F-22空优隐形战斗机
– 优势:顶尖的空优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
– 劣势:停产,维护成本极高,不出口

一、研制背景与历程

歼 31(代号 “鹘鹰”,外贸型号 FC-31 )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中型隐身战斗机,由 航空工业沈飞 牵头研制,旨在填补我国中型隐身战机的空白,满足 舰载机 与 外贸出口 的双重需求。其研制始于 2010 年,2012 年完成首飞,成为我国第二款第五代战斗机,与 歼 20 形成 “轻重搭配”,2021 年后逐步完善舰载适配技术,2023 年确认作为 福建舰 舰载机的候选型号之一。

研制突破

  • 隐身技术验证:采用 全向隐身设计,RCS(雷达反射截面积)降至 0.01㎡以下,与美国 F-35 相当;
  • 中型平台优化:在 空重 13 吨 的机体上集成 先进航电 与 武器系统,实现 多任务能力 与 航程 的平衡;
  • 舰载技术攻关:2018 年后重点突破 折叠机翼、拦阻钩设计、弹射起飞适应性 等技术,2022 年完成 陆上弹射测试。

二、整体设计与气动布局

物理参数

  • 机长:17.3 米,机高:4.8 米,翼展:11.5 米(展开)/8.3 米(折叠,舰载型),空重:13 吨,最大起飞重量:28 吨(陆基型)/30 吨(舰载型,弹射起飞);
  • 动力装置:2 台 涡扇 – 19 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加力推力 10 吨 / 台),推重比 9.5,采用 全权限数字控制(FADEC)系统,具备 矢量推力 潜力;
  • 飞行性能最大速度:1.8 马赫(高空),巡航速度:1.2 马赫(超音速巡航),实用升限:18 公里,作战半径:1250 公里(陆基型,内油)/1000 公里(舰载型,内油 + 2 个副油箱),最大过载:9G。
图片[4]-中国🇨🇳 歼-31 战斗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气动布局

  • 常规布局 + 隐身优化:采用 菱形机头、DSI 进气道(无附面层隔道,减少雷达反射)、外倾双垂尾(30° 外倾角),机身表面 折线过渡 与 舱门锯齿化设计,降低 雷达反射特征;
  • 机翼设计:梯形主翼(后掠角 38°)+ 前缘襟翼 + 后缘襟副翼,舰载型 机翼可折叠(折叠位置在 翼根外侧 1/3 处),机翼面积 42㎡,升阻比 8.5(优于 F-35C 的 7.8);
  • 起落架强化:舰载型 前起落架 加粗(直径 300mm),加装 弹射牵引杆,主起落架 采用 双轮设计,可承受 30 吨 弹射起飞时的冲击力与 拦阻着舰时的纵向过载(6G)。

三、航电系统与隐身能力

雷达与传感器

  • 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型号 歼 31-147X,工作在 X 波段,天线直径 0.9 米,含 1200 个 氮化镓(GaN)收发模块,对 RCS=5㎡ 目标探测距离 ≥200 公里,可同时跟踪 30 个 目标并攻击其中 6 个,支持 合成孔径雷达(SAR)模式(对地分辨率 1 米);
  • 光电系统:集成 EOTS-86 光电瞄准系统(机头下方)与 EW-31 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机身 6 个传感器),实现 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激光测距、导弹逼近告警,对 F-35 类目标 探测距离 ≥80 公里(红外模式);
  • 电子战系统:内置 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可 模拟虚假目标 与 压制敌方雷达,配套 综合告警系统(覆盖 2-18GHz 频段),定位精度 ±3°。
图片[7]-中国🇨🇳 歼-31 战斗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隐身设计细节

  • 雷达隐身:机身 复合材料 占比 35%(碳纤维 + 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涂覆 超材料吸波涂层(对 X 波段 雷达波吸收率 ≥90%),DSI 进气道 可遮挡 发动机叶片(强反射源);
  • 红外隐身:发动机 尾喷管 采用 锯齿形设计(降低 红外辐射方向特性),喷口周围 涂覆 红外抑制涂层,配合 燃料添加剂,红外信号 较 歼 15 降低 60%;
  • 电磁隐身:采用 低截获概率(LPI)雷达技术 与 综合射频管理系统,减少 主动信号暴露,实现 “静默探测” 与 “电磁隐身”。

四、武器系统与挂载能力

内置弹舱

  • 主弹舱:位于 机腹中部,长 4.5 米、宽 1.2 米、深 0.5 米,可挂载:
    • 4 枚 中距空空导弹(PL-15E,射程 140 公里,主动雷达制导);
    • 2 枚 近距格斗弹(PL-10E,离轴角 ±90°,红外成像制导)+ 2 枚 PL-15E;
    • 2 枚 空地导弹(KD-88H,射程 200 公里,惯导 + 卫星制导);
  • 侧弹舱:无专用侧弹舱,近距弹 通过 主弹舱 旋转挂架 发射(类似 F-35)。

外部挂载(非隐身模式)

  • 翼下挂点:4 个(内侧 2 个 承重 2 吨,外侧 2 个 承重 1 吨),可挂载:
    • 2 个 1200 升 副油箱(增加 500 公里 航程);
    • 反舰导弹(YJ-9E,射程 150 公里)、精确制导炸弹(GB500,500 公斤级);
    • 电子战吊舱(KG-300G)或 侦察吊舱(YLC-20)。

机炮

  • 无内置机炮,可通过 翼下吊舱 挂载 30mm 单管机炮(备弹 150 发),适配 近距格斗 需求。
图片[8]-中国🇨🇳 歼-31 战斗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五、作战性能与战术应用

典型作战场景

1. 舰载制空作战

  • 福建舰 搭载 歼 31 编队(8 架),配合 空警 600 预警机,在 距航母 500 公里 空域 巡逻,利用 隐身优势 前出至 敌方 预警机 探测范围边缘(约 200 公里),发射 PL-15E 导弹 摧毁 敌方 预警机,再 返航 补充弹药,形成 “隐身突防 – 远程猎杀” 战术。

2. 多任务协同

  • 陆基型 歼 31 与 歼 20 编队(2 架 歼 20 掩护 4 架 歼 31),执行 制空权争夺 任务:歼 20 前出 探测 并 引导 歼 31 发射 中距弹,自身 保持 电磁静默,待 敌方 战机 靠近 后 歼 31 切换 近距格斗模式,歼 20 实施 侧后方 突袭,交换比 可达 1:6。

3. 外贸型实战(模拟)

  • 出口型 FC-31 装备 巴基斯坦空军 后,与 “枭龙” 战机 协同,利用 隐身优势 突破 印度 S-400 防空网,发射 KD-88H 导弹 摧毁 雷达站,再 返航 挂载 反舰导弹 攻击 印度航母,验证 “一机多能” 能力。

性能对比(与 F-35C 舰载型)

指标歼 31(舰载型)F-35C
最大速度1.8 马赫1.6 马赫
作战半径1000 公里(内油)1240 公里(内油)
雷达探测距离≥200 公里(RCS=5㎡)180 公里(RCS=5㎡)
内置弹量4 枚中距弹 + 2 枚近距弹4 枚中距弹 + 2 枚近距弹
隐身性能(RCS)0.01㎡0.005㎡

六、发展意义与未来升级

国防与军事价值

  • 舰载机体系完善:作为 福建舰 配套舰载机,与 歼 15 形成 “隐身制空 + 非隐身多任务” 搭配,使航母编队 具备 对抗 美军 F-35C 机群 的能力;
  • 外贸市场突破:FC-31 外贸型 价格(约 7000 万美元)仅为 F-35 的 60%,适合 中小国家 空军 换装五代机,提升 我国 国防装备 国际影响力。

技术升级方向

  • 歼 – 31 Block 3.0(2025 年计划):
    • 换装 涡扇 – 19A 发动机(加力推力 11 吨),实现 1.2 马赫 超音速巡航(持续 30 分钟);
    • 雷达 升级为 双波段(X+L 波段),探测距离 提升至 250 公里;
    • 增加 卫星通信 与 友机数据链 加密传输功能,支持 “忠诚僚机” 无人机 协同作战。
  • 舰载型优化:强化 防腐设计(适应 海上高盐雾环境),起落架 寿命 提升至 3000 次 弹射 / 拦阻循环,航电 兼容 航母 指挥系统 与 空警 600 数据链。

歼 31 的研制与列装,标志着我国 第五代战斗机 实现 “轻重搭配” 与 “陆海兼顾”,其 隐身性能、航电水平 与 多任务能力 达到 国际五代机 先进水平。作为 航母舰载机,它将 大幅提升 我国 远洋作战 能力;作为 外贸型号,它 打破 国际五代机 市场 垄断格局,成为 我国 国防科技 自主创新 的 重要标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