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歼 - 5 战斗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破晓之光](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4204642612-j5-fighter8.jpg)
参数分类 | 详情 |
---|---|
体型数据 |
机长:11.36米
翼展:9.60米
机高:3.80米
机翼面积:22.6平方米
空重:3,939公斤
|
制造厂家 |
仿制型号
苏联米格-17F型战斗机
北约名称
Fresco-A(壁画-A)
|
发动机参数 |
发动机型号:涡喷-5型离心式喷气发动机
最大推力:2,5.7千牛(2,620公斤)
加力推力:3,3.8千牛(3,450公斤)
推重比:0.56
燃油携带量:1,170公斤(内部)+ 500公斤(外挂)
|
武器参数 |
航炮:3门NR-23型23毫米航炮(备弹200发)
机翼挂架:2个,可挂载50-500公斤级炸弹或火箭弹发射巢
典型挂载方案:2枚100公斤炸弹或16枚57毫米火箭弹
最大载弹量:1,000公斤
|
同时代外军对比 |
美国 F-86F “佩刀”
最大速度:1,106公里/小时(歼5:1,145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5,240米(歼5:16,000米)
武器:6挺12.7毫米机枪 vs 3门23毫米航炮
英国 流星 F.8
最大速度:961公里/小时(歼5:1,145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3,700米(歼5:16,000米)
武器:4门20毫米航炮 vs 3门23毫米航炮
法国 神秘 IV
最大速度:1,120公里/小时(歼5:1,145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5,500米(歼5:16,000米)
武器:4门30毫米航炮 vs 3门23毫米航炮
|
一、研制背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军事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在空军领域,人民空军所拥有的战机大多是从战场上缴获而来,型号繁杂,性能参差不齐,主要来源于日本以及国民党军队,而且数量稀少。仅有的几架性能稍好的战机还是从苏联借来的。朝鲜战争的爆发,更是让中国空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美国空军凭借其先进的喷气式战机,在朝鲜上空掌握着制空权,对中朝军队的地面行动构成了巨大威胁。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中国深刻认识到,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航空工业,研制和装备自己的先进战机,才能有效捍卫国家的领空安全,于是开启了充满挑战的国产战机研制征程。
二、研制历程:众志成城铸重器
1951 年,按照中苏协议,中国最初计划引进试制米格 – 15 “比斯” 喷气式歼击机。1952 年 7 月,中央决定将刚刚建成一年的沈阳飞机制造厂扩建为喷气式飞机制造厂,为战机的仿制生产奠定基础。1953 年朝鲜战争停战后,鉴于国际形势和国防需求,中央果断决定引进试制更先进的喷气式歼击机。同年 10 月 24 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拟定沈阳飞机制造厂为米格 – 15 “比斯” 喷气式飞机制造厂的总体设计任务书,明确要求在 1957 年前,建成具备年产 1000 架米格 – 15 “比斯” 飞机能力的歼击机制造厂,并完成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的试制任务。
考虑到国民党空军已装备美制 F-86F 飞机,在综合评估后,苏联建议中国改为试制更先进的米格 – 17 飞机。1954 年 10 月,中苏签署引进试制米格 – 17Φ 飞机等协议。沈阳飞机制造厂(原 112 厂)接到了试制苏联转让的米格 – 17F 喷气式歼击机(后改称 56 式即歼 – 5 型飞机)的艰巨命令,并被明确要求在 1956 年国庆节前试制成功第一架飞机。
1955 年 3 月,苏联提供的成套资料抵达沈阳飞机制造厂。工厂迅速组织大量技术人员对资料进行翻译、深入学习和消化吸收。同时,引进苏联专家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派遣 7 人赴苏工作组深入学习飞机生产技术。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努力,大部分职工成功掌握新机试制技术,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新机试制工作得以全面铺开。1956 年 6 月,首批国产发动机(代号涡喷 – 5)顺利通过国家验收。1956 年 7 月 13 日,全部采用自制零件组装的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56 式” 飞机(后改称歼 – 5)完成总装。1956 年 7 月 19 日,试飞员吴克明驾驶歼 – 5 在沈阳首飞成功,各项战术技术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这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机编号为 “中 0101” 号,“中” 代表中国,“01” 代表首批,第二个 “01” 代表首架。1956 年 9 月 8 日,歼 – 5 歼击机正式投入批量生产。1956 年国庆首都阅兵,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的 4 架歼 – 5 歼击机列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新成果。至 1959 年 5 月因转产新机型停产时,歼 – 5 歼击机共生产 767 架。
![图片[2]-歼 - 5 战斗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破晓之光](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4204657498-j5-fighter4.jpeg)
![图片[3]-歼 - 5 战斗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破晓之光](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4204700482-j5-fighter5.jpeg)
三、技术特点:融合创新展锋芒
(一)气动布局:兼顾高低速性能
歼 – 5 采用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布局。机翼后掠角 45°,为双梁结构,这种设计在当时较为先进,能够有效降低高速飞行时的空气阻力,提升飞机的飞行速度和稳定性。机翼内侧安装有角度可控的后退式襟翼,可在飞机起降和低速飞行时提供额外的升力,增强飞机的操纵性和安全性。副翼偏转角范围为 ±18°,能精准控制飞机的横向姿态。尾翼方面,垂直尾翼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后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直尾翼后缘的方向舵转动角度为 25°,用于控制飞机的航向。水平尾翼后掠角为 45°,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其后缘的升降舵向上可转动 32°,向下为 16°,主要负责控制飞机的俯仰姿态。机翼上每侧增加了一片翼刀,达到每侧三片,有效改善了飞机的低速性能,使飞机在各种飞行状态下都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二)机体设计:小巧灵活的空中精灵
机身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外形为圆形截面的流线体,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空气阻力,还提高了机身的结构强度。飞机体积小、重量轻,空重仅 3939 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6000 千克,这使得歼 – 5 在空中具有出色的机动性,能够灵活地进行各种战术动作,迅速摆脱敌机的追踪或对目标实施攻击。机身结构大量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并在关键部位使用钢材进行加固,以满足飞机在高速飞行和高过载情况下的强度需求。
(三)动力系统:强劲的 “中国心”
装备一台涡喷 – 5 离心式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该发动机仿制自苏联的 VK-1F 发动机。涡喷 – 5 发动机具有强大的推力,最大推力可达 25.50 千牛(2600 公斤),加力推力为 33.15 千牛(3380 公斤)。机内燃油量为 1170 千克,还可外挂两个 400 升副油箱,以增加飞机的航程。发动机的额定推力为 2400 千克,巡航推力 2160 千克,不同状态下的耗油率介于 2 千克 / 小时到 1.05 千克 / 小时之间。凭借这台发动机,歼 – 5 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 1145 千米 / 小时,实用升限达到 16600 米,最大航程 1560 千米(带副油箱),为飞机在空战和执行任务中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障。
![图片[4]-歼 - 5 战斗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破晓之光](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4204713491-j5-fighter1.jpeg)
![图片[5]-歼 - 5 战斗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破晓之光](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4204716761-j5-fighter2.jpeg)
(四)武器系统:致命的空中利刃
歼 – 5 的武器系统具备较强的作战能力。机头左侧下方安装两门 23 毫米机炮,右侧下方安装一门 37 毫米机炮,总备弹量 200 发。37 毫米机炮威力巨大,其炮弹能够在敌机上撕开一个近 1 米的口子,对敌方飞机的结构造成严重破坏;23 毫米机炮则具有较高的射速,可对目标进行密集射击,炮弹能在机体上撕开一个近半米的口子,有效打击敌机。机上配备光学半自动瞄准具,大大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同时还装有两具照相枪,用于记录作战过程,为战后分析提供依据。左、右翼下各设有一个挂架,可挂载 100 – 250 千克的炸弹,使歼 – 5 不仅具备空战能力,还拥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能够对敌方的地面目标进行打击。
(五)机载设备:作战的 “智慧之眼”
机载设备方面,配备了超短波指挥电台,用于与地面指挥中心进行实时通信,确保飞行员能够及时接收指挥指令,掌握战场态势。无线电罗盘和无线电高度表帮助飞行员确定飞机的方位和高度,实现精确导航。信标接收机可接收地面导航台的信号,进一步提高导航精度。敌我识别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空中目标是敌是友,避免误击。护尾器则时刻监测飞机后方的情况,一旦发现敌机从后方接近,及时向飞行员发出警报。测距器辅助飞行员在空战中准确测量与敌机的距离,为攻击提供重要参考。这些设备共同构成了歼 – 5 的机载设备体系,为飞机的作战和飞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片[6]-歼 - 5 战斗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破晓之光](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4204722514-j5-fighter3.jpeg)
![图片[7]-歼 - 5 战斗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破晓之光](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4204727423-j5-fighter6-1024x747.jpeg)
四、服役情况:国土防空显神威
(一)装备国家:助力多国空军发展
1956 年 9 月 27 日,首批 10 架歼 – 5 型喷气式歼击机正式装备中国部队。此后,歼 – 5 迅速成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主力装备,承担起保卫祖国领空的重任。除装备中国外,歼 – 5 还以援助或出口的方式进入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在这些国家,歼 – 5 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它们的空中防御能力,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做出了贡献。
(二)实战应用:战功赫赫震敌胆
在国土防空作战中,歼 – 5 战绩辉煌。1958 年 1 月 7 日,海航 2 架歼 – 5 成功击落国民党空军 RB-57A 高空侦察机,这是航空史上首例同温层空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空军的士气。1958 年 7 月至 10 月期间,歼 – 5 多次击落来犯的美军 2 架 F-84G 和 6 架 F-86F 战机,有力地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1958 年 9 月,解放军空军歼 – 5 编队与中国台湾空军 F-86 编队在温州地区上空遭遇,空军飞行员王自重因掉队被 12 架 F-86 围困。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王自重凭借精湛的飞行技术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击落敌两架 F-86 后,最终被敌机携带的 AIM-9 “响尾蛇” 导弹击落,虽然王自重壮烈牺牲,但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中国空战史上的光辉一页,同时这也是世界上首例空空导弹实战战绩。1960 年 2 月 16 日,飞行大队长王子民驾驶国产歼 – 5 战机击伤 F-86 战机,这是人民空军首次击伤携带 “响尾蛇” 空空导弹的飞机。1965 年 4 月 9 日,四架解放军空军歼 – 5 战机在南海遭遇美海军 F-4B,发生近距离空中冲突。期间,F-4B 匆忙发射 AIM-7 “麻雀” 导弹,不料被歼 – 5 灵活逃脱,脱靶导弹反而击落了另一架 F-4B,上演了一场戏剧性的空战。1967 年 4 月 24 日,广西宁明上空,两架美军 F-4B 侵入中国领空。我军歼 – 5 战机果断出击,飞行员宋义民仅用 3 分钟就击落了敌机,开创了我军用亚音速飞机击落敌超音速飞机的先例,再次彰显了歼 – 5 战机和中国飞行员的卓越战斗能力。空军在 1962 年 2 月 1 日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护航表演大队,歼 – 5 飞机被确定为第一批护航表演飞机,多次参加迎接外国元首护航活动,展示了中国空军的风采。
五、衍生型号:拓展战机新用途
(一)歼 – 5 甲:暗夜猎手
六十年代初,台湾海峡形势紧张,台军侦察机经常在夜间低空入侵沿海省份。而人民空军进口的米格 – 17PF 夜间截击机数量有限,难以满足日益严峻的防空作战需求。在此背景下,成都飞机厂承担起研制歼 – 5 夜战型号的重任。歼 – 5 甲应运而生,它是全天候型战机,工厂命名为 “东风 104”。为满足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要求,歼 – 5 甲加装了雷达设备。座舱以前的机身加粗,机头上端有凸出进气口前缘 313 毫米的鱼嘴状雷达罩,进气口内加装了半球形的天线中锥。武器系统方面,改成了 3 门 23 毫米航空炮。歼 – 5 甲最大时速为 1145 千米 / 小时(高度 3000 米),实用升限 16050 米,总机长 11.68 米,翼展 9.6 米。1964 年 11 月 11 日,歼 – 5 甲首飞成功,总共生产了 124 架,在保卫祖国领空的夜间防空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歼教 – 5:蓝天育才器
在歼 – 5 飞机大批装备部队之后,原有的乌米格 – 15 教练机和部分 “单座改双座” 米格 – 15 已难以满足培训飞行员的任务需求。人民空军迫切需要一款更先进的喷气式教练机,以培养适应新型战机的高素质飞行员。最终,中国决定在歼 – 5 甲的基础上研制同型教练机。歼教 – 5 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负责研制生产,是空军航校的高级教练机。该机型研制工作始于 1964 年初,1966 年 5 月进行了首次试飞,1966 年 12 月国家正式批准定型投产。至 1983 年底,共生产 974 架。歼教 – 5 机长 11.5 米,翼长 9.6 米,机高 3.8 米,最大平飞速度(高度 4000 米)1050 千米 / 小时。其操纵系统设计独特,教员和学员都可以进行操纵,并且教员可控制学员的操纵动作,确保教学安全。动力装置为一台涡喷 5 丁不带加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额定推力 2400 千克力,最大推力 2700 千克力。该机装一门 23-1 航空机炮,备弹 40 发,翼下外挂梁上可挂两枚 250 千克的炸弹,保留了一定的作战能力,可用于学员的实战化训练。歼教 – 5 不仅装备中国空军、海军,还援助或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为众多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飞行员,为世界航空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图片[8]-歼 - 5 战斗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破晓之光](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4204736698-j5-fighter7-1024x535.jpg)
(三)靶 – 5:模拟空袭目标
靶 – 5 是在歼 – 5 基础上改装而来的无人靶机。20 世纪 60 年代,为满足防空武器试验和部队训练对模拟空中目标的需求,相关单位开始对歼 – 5 进行改装。靶 – 5 采用无线电遥控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模拟各种飞行姿态和动作,为防空部队提供了逼真的训练和测试目标。通过使用靶 – 5,防空部队可以有效检验和提升自身的作战能力,对提高我国防空作战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9]-歼 - 5 战斗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破晓之光](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4204741567-j5-fighter9.webp)
六、历史意义:开启航空工业新纪元
歼 – 5 的成功研制和装备,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中国航空工业从此跨进喷气技术时代。通过歼 – 5 的研制生产,中国建立起了喷气式飞机制造的技术体系、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航空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为后续航空装备的研发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歼 – 5 及其配套发动机的成功试制,标志着中国空海军航空装备开始立足于国内生产,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民族自信心。在后续的发展中,基于歼 – 5 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中国航空工业不断探索创新,陆续研制出歼 – 6、歼 – 7 等一系列先进战机,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不断向前发展。如今,虽然歼 – 5 早已退出现役,但它作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先驱者,其卓越贡献和历史功绩将永远铭刻在中国航空事业的史册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不断为实现航空强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