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英国🇬🇧 海猫 舰载点防御导弹系统 Seacat-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01184813120-Seacat-SAM-02-1024x606.jpg)
“ 海猫 ”( Seacat )是英国研制的一款近程舰空导弹系统,旨在取代各类舰艇上广泛装备的 博福斯 ( Bofors )40 毫米舰炮。它是世界上首款投入实战的舰载点防御导弹系统,其设计理念是在对接收舰艇进行最小改装的前提下替换博福斯舰炮,并且(最初)可使用现有火控系统。该系统的机动陆基版本被称为 “ 虎猫 ”( Tigercat )。
参数 | 详情 |
---|---|
基本信息 |
系统名称中英文对照: ” 海猫 ” 舰载点防御导弹系统 ( Seacat Shipborne Point Defense Missile System ),是英国早期舰载防空导弹的典型代表
具体型号:
– ” 基本型海猫 ” ( Basic Seacat ):初期生产型
– ” 改进型海猫 ” ( Improved Seacat ):1970年代升级型号
– ” 海猫 GWS-20型 ” ( Seacat GWS-20 ):标准化量产型号
导弹类型: 近程舰对空导弹系统,主要用于舰艇近程防空,拦截低空飞行的飞机和反舰导弹
研制时间: 195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60年代初期投入使用
生产数量: 超过2,500套发射系统和15,000枚导弹,装备英国及多个盟国海军
|
体型与发射平台 |
体型参数:
– 弹长: 1.48米
– 弹径: 0.19米
– 翼展: 0.65米
– 弹重: 68公斤
发射平台:
– 主要装备于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等水面舰艇
– 适合中小型舰艇改装,对舰体空间要求较低
发射方式: 倾斜发射,采用4联装或6联装发射架,人工装填或半自动装填
|
导弹性能 |
标定射程:
– 基本型: 最大5.5公里
– 改进型: 最大8公里
实际射程: 对低空目标,基本型约4公里,改进型约6公里
飞行速度: 0.9马赫( 约1,100公里/小时 )
制导方式: 光学瞄准 + 无线电指令制导,后期型号增加雷达跟踪能力
战斗部: 15公斤高爆破片战斗部,配备近炸引信和触发引信
爆炸半径: 约6米,通过预制破片毁伤目标
|
发动机与武器参数 |
发动机类型: 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发动机参数:
– 推力: 约8千牛
– 工作时间: 约4秒
最大过载: 12G,机动能力有限,主要应对亚音速目标
反应时间: 约15秒( 基本型 ),约10秒( 改进型 )
火控系统: 配备 ” 904型 ” 跟踪雷达 ( 改进型 )和光学瞄准具,后期型号整合到 ” CAAIS ” 作战指挥系统
|
装备平台与应用 |
主要装备平台:
– 英国皇家海军 ” 郡级 ” 驱逐舰 ( County Class Destroyer )
– 英国皇家海军 ” 利安德级 ” 护卫舰 ( Leander Class Frigate )
–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 ” 阿德莱德级 ” 护卫舰 ( Adelaide Class Frigate )
– 印度、土耳其、荷兰等国海军的中小型舰艇
作战应用: 作为舰艇近程防空武器,弥补大中口径舰炮在低空防御上的不足
系统特点: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但自动化程度低,作战效能有限
衍生型号: 陆基型 ” 山猫 ” ( Landcat )防空系统,用于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
|
制造与技术 |
主制造商: 英国 ” 肖特兄弟公司 ” ( Short Brothers ),后并入 ” 英国宇航系统公司 ” ( BAE Systems )
是否出口: 是,出口至 ” 澳大利亚 ” 、 ” 印度 ” 、 ” 土耳其 ” 、 ” 荷兰 ” 等约20个国家
是否自主研发: 是,由英国独立研制,基于早期 ” 火光 ” 空空导弹技术发展而来
是否进口: 对英国而言为国产系统,对进口国而言为直接采购
仿制型号: 无直接仿制型号,部分国家在其基础上开发了类似系统
北约名称: 北约编号为 ” GWS-20 ” ,通用名称为 ” Seacat ”
|
同时代外军对比 |
美国 ” 小猎犬 RIM-2型 ” 舰空导弹:
– 射程: 小猎犬更远( 约16公里 ),海猫为近程防御
– 制导方式: 均为指令制导,但小猎犬采用雷达跟踪
– 作战定位: 小猎犬为中程防空,海猫为点防御
– 适装性: 海猫更适合小型舰艇,小猎犬系统庞大
苏联 ” SA-N-4型 ” 舰空导弹:
– 射程: 两者相当( SA-N-4约10公里 )
– 发射方式: SA-N-4为垂直发射,海猫为倾斜发射
– 自动化程度: SA-N-4更高,采用自动装填
– 抗干扰能力: 两者在同时代水平相当
法国 ” 玛舒卡 ” 舰空导弹:
– 射程: 玛舒卡更远( 约30公里 ),属于中程防空系统
– 体积重量: 玛舒卡更大更重,仅能装备大型舰艇
– 作战效能: 玛舒卡在远程拦截上占优,海猫在近程防御更灵活
– 技术复杂度: 玛舒卡系统更复杂,成本更高
意大利 ” 信天翁 ” 舰空导弹系统:
– 射程: 信天翁约13公里,优于海猫
– 制导方式: 信天翁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海猫为指令制导
– 反应速度: 信天翁更快( 约6秒 )
– 装备时间: 信天翁稍晚( 1970年代 ),技术更先进
|
![图片[2]-英国🇬🇧 海猫 舰载点防御导弹系统 Seacat-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01184820583-Seacat-SAM-03-1024x516.jpg)
![图片[3]-英国🇬🇧 海猫 舰载点防御导弹系统 Seacat-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01184859647-Seacat-SAM-07-1024x836.jpg)
初始的 GWS.20 版本采用手动控制,以满足快速研发和部署的需求。随后出现了多个变体型号:GWS.21 增加了雷达引导的手动控制模式,适用于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GWS.22 新增了半自动指令瞄准线( SACLOS )自动制导模式;最终的 GWS.24 则具备完全自动交战能力。“虎猫” 在英国军队中的服役时间相对较短,之后被 “ 长剑 ”( Rapier )导弹系统取代;而 “ 海猫 ” 的服役时间更长,直至被 “ 海狼 ”( Sea Wolf )导弹系统和更先进的近程武器系统取代。
“海猫” 和 “ 虎猫 ” 在出口市场上均取得了成功。
设计特点
“海猫” 是一款小型亚音速导弹,由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它通过四片十字形后掠翼进行飞行控制,并由四片小型尾翼保持稳定。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瞄准线(CLOS)制导方式,即由远程操作员通过无线电链路向导弹传输飞行指令,操作员需同时跟踪导弹和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最初不过是一种无制导亚音速火箭,操作员需要大约 7 秒(或飞行 500 码 / 460 米)的时间才能捕获并锁定雷达跟踪和光学指引信号,这使得它不适合用于近程防空防御。
“海猫” 导弹安装在一个动力驱动的四联装发射器上,该发射器比其取代的 Mark 5 双管博福斯舰炮和 STAAG 型炮座更小。它还具有重量更轻、维护更简便、使用更便捷的特点。
![图片[4]-英国🇬🇧 海猫 舰载点防御导弹系统 Seacat-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01184826869-Seacat-SAM-04-1024x651.jpg)
![图片[5]-英国🇬🇧 海猫 舰载点防御导弹系统 Seacat-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01184854560-Seacat-SAM-06-1024x1024.jpg)
型号变体
最初,所有 “海猫” 系统的安装都采用四联装发射器,重 6,600 磅(3,000 千克),但后来研发出了三联装发射器,重 2,800 磅(1,300 千克)。两种发射器均需手动装填,并装有无线电指令链路天线。要将该系统安装到舰艇上,只需安装发射器、设置导弹处理室和配备合适的制导系统即可。“ 海猫 ” 被采购英国装备的北约和英联邦国家海军使用,并出口到全球各地。它还与多种替代制导系统集成,最常见的是荷兰 HSA 系统。
- GWS – 20:即 “制导武器系统 20”,是初始系统,旨在取代双 40 毫米博福斯 Mark V 舰炮及其相关火控系统。最初的指挥仪基于简易测速指挥仪(STD),完全依靠视觉操作。操作员通过视觉捕获目标,然后通过无线电链路,借助操纵杆输入指令引导导弹。导弹尾翼上的曳光弹有助于操作员识别导弹。
- GWS – 21:该 “ 海猫 ” 系统配备改进型近程盲射模拟火控指挥仪( CRBFD )和 262 型雷达。它提供手动雷达辅助(暗火)跟踪和制导模式,以及 “ 目视 ” 模式。
- GWS – 22:该 “海猫” 系统配备完整的 MRS – 3 火控指挥仪和 904 型雷达,是首款具备自动指令瞄准线(ACLOS)能力的 “ 海猫 ” 系统。它可以在自动雷达制导(盲射)、手动雷达制导、手动闭路电视制导模式下运行,紧急情况下还可采用 “ 目视 ” 制导模式。在马岛战争中,所有该型号装备的舰艇均参与了实战。
- GWS – 24:这是英国皇家海军 “海猫” 系统的最终变体,采用意大利 阿莱尼亚( Alenia )“ 猎户座 ”( Orion )RTN – 10X 火控系统和 912 型雷达,仅装备于 21 型护卫舰。该变体在马岛战争中投入实战。
- “虎猫”( Tigercat ):这是 “海猫” 的陆基机动版本,采用三联装拖车式发射器,由路虎(Land Rover)越野车牵引,另一辆拖车则搭载火控设备。1967 年至 1978 年间,“ 虎猫 ” 仅由英国皇家空军第 48 中队使用,之后被 “ 长剑 ”(Rapier)导弹系统取代。
![图片[6]-英国🇬🇧 海猫 舰载点防御导弹系统 Seacat-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01184833855-Seacat-SAM-05-1024x599.jpg)
“海猫” 导弹系统作为世界首款舰载点防御导弹系统,开创了舰载防空的新范式,其设计理念和技术探索为后续舰载防空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手动控制到全自动交战的演进,以及陆基版本的衍生,展现了其在不同作战场景下的适应能力,虽然后来被更先进的系统取代,但在军事装备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与以色列 “ 巴拉克 ”(Barak)等后续近程防空系统相比,尽管技术水平存在代差,但 “ 海猫 ” 在特定历史时期为舰艇防空提供了全新选择,推动了点防御武器从火炮向导弹的跨越。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