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名(中文) | 艇名(英文) | 舷号 | 开工时间 | 下水时间 | 服役时间 | 备注 |
尤里・多尔戈鲁基号 | K-535 Yuri Dolgorukiy | 535 | 1996 年 11 月 2 日 | 2008 年 2 月 12 日 | 2013 年 1 月 10 日 | 北风之神级首艇,由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设计、北方机械制造厂建造,舰长 170 米,宽 13.5 米,水下排水量 24000 吨,采用核动力推进,水下航速 29 节,续航力无限(受人员和补给限制)。装备 16 枚 “布拉瓦” 潜射弹道导弹,具备强大的战略核威慑能力,采用新型消声瓦和减震技术,隐身性能大幅提升 |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 | K-550 Alexander Nevsky | 550 | 2004 年 3 月 19 日 | 2010 年 12 月 19 日 | 2013 年 12 月 23 日 | 2 号艇,延续首艇设计,优化了 “布拉瓦” 导弹的发射系统,提高了导弹发射成功率,多次参与战略威慑巡逻任务 |
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 | K-551 Vladimir Monomakh | 551 | 2006 年 3 月 19 日 | 2012 年 12 月 30 日 | 2014 年 12 月 19 日 | 3 号艇,改进了指挥控制系统和通信设备,增强了与俄罗斯战略指挥中心的信息交互能力,可在复杂海况下稳定执行任务 |
弗拉基米尔大公号 | K-549 Prince Vladimir | 549 | 2012 年 7 月 30 日 | 2017 年 11 月 17 日 | 2020 年 6 月 12 日 | 4 号艇,属于北风之神 – A 级(改进型),艇体长度增加,搭载更先进的电子设备和降噪技术,导弹携带量仍为 16 枚,整体作战性能进一步提升 |
奥列格大公号 | K-552 Oleg 大公 | 552 | 2014 年 7 月 27 日 | 2020 年 7 月 25 日 | 2021 年 12 月 21 日 | 5 号艇,北风之神 – A 级,优化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运行噪音,具备更强的隐蔽性,是俄罗斯海基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
苏沃洛夫大元帅号 | K-553 Marshal Suvorov | 553 | 2016 年 7 月 28 日 | 2021 年 12 月 25 日 | 2022 年 12 月 29 日 | 6 号艇,北风之神 – A 级,集成了多项新技术,提升了导弹的突防能力和打击精度,承担战略值班任务 |
![图片[1]-俄🇷🇺 北风之神级 核动力潜艇 Borey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233552406-bf-8-1024x576.jpeg)
在俄罗斯海军的庞大水下舰队中,“ 北风之神 ” 级核潜艇以其卓越的性能与强大的威慑力,成为捍卫俄罗斯海基核力量的中流砥柱。这一型核潜艇承载着俄罗斯在冷战后重振海军战略威慑能力的厚望,从设计蓝图到水下巡航,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突破,深刻影响着全球海下战略格局。
参数分类 | 详情 |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北风之神 级核潜艇
英文名称: Borei-class submarine
俄文名称: Борей
北约代号: 台风 级(Typhoon class)
舰艇型号: 955型(北风之神)/955A型(北风之神 – A)
舰艇类型: 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
人员编制: 约107人(包括军官)
舷号: 首艇 尤里·多尔戈鲁基 号(K – 535)
|
体型与部署 |
艇长: 约170米
艇宽: 约13.5米
吃水: 约10米
水面排水量: 约14,720吨
水下排水量: 约24,000吨
主要部署战区: 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也有部署计划)
|
速度与制造 |
水面航速: 约15节
水下航速: 约29节
下潜深度: 约450米(设计深度)
极限深度: 约520米
研制单位: 红宝石设计局(俄罗斯)
建造单位: 北方机械制造厂(俄罗斯)
是否出口: 否
是否自主研发: 是
是否进口/仿制: 否
仿制型号: 无
|
发动机参数 |
动力系统: 核动力
反应堆型号: 1座OK – 650B压水反应堆
功率: 约190兆瓦
推进系统: 1座蒸汽涡轮机,单轴,泵喷推进器
电力系统: 2台涡轮发电机,功率各3,200千瓦
应急动力: 2台柴油发电机,功率各800千瓦
|
武器参数 |
弹道导弹
– 16具垂直发射管
– 搭载 RSM – 56 布拉瓦 潜射弹道导弹
– 射程: 约8,000公里
– 每枚导弹携带6 – 10枚分导式核弹头
– 核弹头当量: 每个约150千吨
鱼雷
– 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 可发射 UGST 重型鱼雷
– 射程: 约50公里(高速模式)/100公里(低速模式)
– 或发射 俱乐部 – S 反舰导弹
– 射程: 约300公里
鱼雷规格详细
– UGST 重型鱼雷
– 直径: 533毫米
– 长度: 约8.2米
– 重量: 约2,500公斤
– 战斗部: 约300公斤高爆炸药或核弹头
– 推进系统: 电力推进,银锌电池
– 速度: 约50节(高速模式)/35节(低速模式)
– 制导系统: 主/被动声自导 + 线导
|
舰载装备 |
雷达系统:
– 鲨鱼鳃 主/被动搜索与攻击声呐系统
– 鼠鸣 主动攻击声呐
– 侧舷声呐阵列
– 拖曳线列阵声呐
电子战系统:
– 公共马车 电子对抗系统
– 圆边帽 雷达告警系统
– 4座10管诱饵发射装置
导航系统:
– 星辰 – 2惯性导航系统
– 卫星导航系统
– 无线电导航系统
通信系统:
– 综合通信系统
– 极低频通信系统
– 拖曳浮标天线
|
同时代外军对比 |
美国 俄亥俄级 核潜艇
– 水下排水量: 约18,750吨
– 导弹发射管: 24具
– 搭载 三叉戟 D5 潜射弹道导弹,射程约12,000公里
– 优势: 更多的导弹发射管,更远的导弹射程,技术成熟度高
北风之神级优势总结
– 俄罗斯新一代战略核潜艇,代表了俄罗斯潜艇制造的最高水平
– 相比 台风 级核潜艇,体积更小,隐身性能更好
– 装备 布拉瓦 导弹,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
– 采用泵喷推进技术,噪音水平大幅降低
– 北风之神 – A型 改进型进一步提升了隐身性能和自动化程度
|
![图片[2]-俄🇷🇺 北风之神级 核动力潜艇 Borey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233606488-bf-2.jpeg)
![图片[3]-俄🇷🇺 北风之神级 核动力潜艇 Borey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233610264-bf-10.jpeg)
苏联解体后的海基核力量重塑
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海军为应对美国海军不断升级的海基核威慑,启动了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发计划,项目代号 “ 955 工程 ”,这便是 “ 北风之神 ” 级的前身。彼时,美国 俄亥俄级 核潜艇已批量服役,其搭载的 “ 三叉戟 ” 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对苏联构成巨大威胁。苏联计划打造一款能与之抗衡的核潜艇,在保持强大核打击能力的同时,提升潜艇的生存性与隐蔽性。
然而,1991 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军事遗产,但经济陷入困境,国防预算大幅削减。“955 工程” 虽已启动,却面临资金短缺、技术人才流失等难题,项目进度严重受阻。但海基核力量作为俄罗斯核威慑 “三位一体” 体系的关键一环,战略意义不可替代。俄罗斯深知,若要在国际舞台上保持大国地位,必须重振海基核威慑力量,“ 北风之神 ” 级项目得以艰难推进。
![图片[4]-俄🇷🇺 北风之神级 核动力潜艇 Borey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233618308-bf-1-1024x911.jpg)
历经波折的水下巨舰诞生记
首艇建造与漫长等待
1996 年,“ 北风之神 ” 级首艇 “ 尤里・多尔戈鲁基 ” 号在俄罗斯 北方机械制造厂( Sevmash )开工建造。由于资金匮乏,建造过程断断续续,许多关键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进度滞后。原计划搭载的 R – 39UTTH “ 树皮 ” 潜射弹道导弹因技术难题被放弃,转而研发 RSM – 56 “ 布拉瓦 ” 导弹,这导致潜艇设计不得不重新调整,以适配新导弹。
2007 年 4 月 15 日,在历经 11 年建造后,“ 尤里・多尔戈鲁基 ” 号终于从建造车间推出。2008 年 2 月下水,但距离形成战斗力仍遥遥无期。后续的舾装、测试工作因 “ 布拉瓦 ” 导弹的研发困境而一再拖延。“ 布拉瓦 ” 导弹从 1998 年开始研制,技术上困难重重,多次试射失败。直到 2013 年 1 月 10 日,“ 尤里・多尔戈鲁基 ” 号才正式加入俄罗斯海军,此时距离开工已过去 17 年。
对比项目 | 北风之神(955 型) | 北风之神 – A(955A 型) |
---|---|---|
外形设计 | 采用龟背设计,指挥塔为倒梯形,这种设计对潜艇静音和隐身性能有一定影响。 | 基本取消了龟背,线条更加顺畅,有利于减少航行阻力和水生噪音。指挥台外形由倒金字塔形变成了楔形,前端连接艇体的地方增加了圆滑过渡,水平尾舵两侧增加垂直端板,进一步提升静音能力和减阻效果。 |
电子系统 | 未提及相关信息 | 内部采用全数字化电子设备和平板显示器,安装了 “公共马车” 型作战控制指挥系统和 “斯卡特” 综合声纳系统,完善了机动系统、定深悬浮系统和武器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提高,艇员人数随之削减,生活环境改善。 |
静音性能 | 是苏俄第一种采用泵式喷水推进器的核潜艇,但噪音相对偏高一些。 | 在动力系统噪音、流体噪音等方面采取大量先进工艺,艇体表面敷设厚达 150 毫米的消声瓦,为主机等主要噪音源安装减振基座和隔音罩,水下航行噪音降至 108 分贝左右,静音性能更强。 |
武器系统 | 通常搭载 16 枚固体燃料潜射弹道导弹 R-30 “布拉瓦”,每枚导弹可能配备的分导式多弹头数量未提及相关改进信息。艇艏有 6 具 324 毫米鱼雷发射管。 | 同样配备 D-19M 系统,搭载 16 枚 R-30 “布拉瓦” 导弹,每枚 “布拉瓦” 可配备 10 枚分导式多弹头,命中精度因采用 “格洛纳斯” 卫星导航系统而提高。取消了艇艏外侧的 6 具 324 毫米鱼雷发射管,艇艏换装了口径更大的综合声呐系统,水下探测和声学对抗能力增强。 |
后续艇建造与改进
2004 年 3 月,二号艇 “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 号开工,2010 年 12 月 6 日下水,2013 年 12 月服役。三号艇 “ 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 ” 号于 2006 年 3 月开工,2012 年 12 月下水,2014 年 12 月服役。这三艘属于 “955 项目” 的潜艇,在建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对艇体结构、设备安装等细节进行优化。
2012 年 7 月,改进型 “955A 项目”(“ 北风之神 – A ” 级)首艇 “ 弗拉基米尔大公 ” 号开工。相比早期型号,“ 北风之神 – A ” 级在多个方面进行升级:艇体采用新的降噪技术,进一步降低水下噪音;改进指挥塔围壳设计,使其与艇体融合度更好,减少航行阻力与雷达反射面积;导弹搭载能力提升,从 16 枚增加到 20 枚 “ 布拉瓦 ” 导弹。“ 弗拉基米尔大公 ” 号 2017 年 11 月 17 日推出建造车间,2018 年下水,2020 年 6 月服役。截至目前,多艘 “ 北风之神 – A ” 级潜艇处于不同建造阶段,将逐步充实俄罗斯海军水下核力量。
![图片[5]-俄🇷🇺 北风之神级 核动力潜艇 Borey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233628501-bf-6.jpeg)
![图片[6]-俄🇷🇺 北风之神级 核动力潜艇 Borey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233635704-bf-3.jpeg)
融合先进科技的水下堡垒
艇体设计与隐身性能
“北风之神” 级艇长约 170 米(一说 160 米),直径 13 米(一说 13.5 米),水下排水量达 24000 吨。艇体采用水滴形设计,这种外形能有效降低水下航行阻力,提高航速。艇体表面敷设了大量消声瓦,可吸收敌方声呐探测声波,减少反射信号。同时,俄罗斯首次在核潜艇上应用泵喷推进系统,取代传统螺旋桨。泵喷推进器通过在导管内转动叶片,将水流加速后向后喷出产生推力,大大降低了推进系统产生的噪音,相比第三代 “阿库拉” 级核潜艇,噪音水平降低约 5 倍 ,相较于美国 “ 弗吉尼亚 ” 级核潜艇也低约 2 倍 ,极大提升了潜艇的隐蔽性。不过,有报道指出,其液压泵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噪音增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隐身性能。
动力系统
该级潜艇采用一台 OK – 650 型压水核反应堆,热功率达 190 兆瓦。该反应堆基于苏联时期技术改进而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驱动 AEU 蒸汽轮机,进而带动传动轴与螺旋桨,为潜艇提供动力。潜艇水下最大航速至少 46 千米 / 小时(25 节,一说可达 29 节),水面航速 15 节左右。在一次装料后,可连续航行数年,自持力达 90 – 100 天,能在广阔大洋长时间潜伏,随时执行战略威慑任务。
电子设备与作战指挥系统
“北风之神” 级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设备。艇上装有多种声呐系统,如主 / 被动搜索与攻击声呐,可对水下目标进行远距离探测与跟踪,有效提升潜艇在复杂水下环境中的态势感知能力。同时,装备了完善的通信系统,包括甚低频、极低频通信天线以及卫星通信设备,确保潜艇在水下能与指挥中心保持稳定联系,接收作战指令。其作战指挥系统整合了各种传感器数据,实现对武器系统、动力系统等的集中控制,提高作战效率与反应速度。
![图片[7]-俄🇷🇺 北风之神级 核动力潜艇 Borey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233645120-bf-4.jpg)
![图片[8]-俄🇷🇺 北风之神级 核动力潜艇 Borey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233650810-bf-7.jpeg)
海下核打击的致命獠牙
潜射弹道导弹
“ 北风之神 ” 级的核心武器是 RSM – 56 “ 布拉瓦 ” 潜射弹道导弹。该导弹由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研制,基于 “ 白杨 – M ”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技术改进,但并非简单的海军版移植,在外观、尺寸与弹头布局等方面均有不同。“布拉瓦” 导弹长约 12.1 米,直径 2.1 米(含发射容器),重 36.8 吨。可携带 6 – 10 枚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弹头当量 10 – 15 万吨 TNT。导弹采用惯性制导 + 格洛纳斯 卫星导航修正 ,圆周概率误差约 350 米,射程达 9500 千米(携带 10 枚分导式弹头时射程约 4000 千米),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可突破敌方反导系统。早期 “955 项目” 潜艇每艘搭载 16 枚 “布拉瓦” 导弹,改进型 “ 955A 项目 ” 潜艇搭载数量增至 20 枚,一艘 “北风之神 – A” 级潜艇理论上可携带 200 枚核弹头,核威慑力惊人。
自卫武器
除弹道导弹外,“北风之神” 级还装备 6 具 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 SS – N – 15 反潜导弹或多种型号鱼雷。SS – N – 15 反潜导弹射程约 45 千米,可携带 2 万吨当量核弹头或 40 型鱼雷,用于攻击敌方潜艇。鱼雷则可用于自卫,对抗敌方水面舰艇与潜艇,增强潜艇在水下的生存能力。
![图片[9]-俄🇷🇺 北风之神级 核动力潜艇 Borey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233656908-bf-11.png)
全球顶尖水平的海基核威慑平台
优势显著
- 强大核打击能力:“北风之神” 级搭载的 “布拉瓦” 导弹射程远、精度较高,分导式弹头突防能力强,多艘潜艇组成的水下核力量可对敌方战略目标实施多方向、饱和式核打击,成为俄罗斯海基核威慑的核心力量。
- 优秀隐身性能:水滴形艇体、消声瓦与泵喷推进系统等综合应用,使潜艇水下噪音大幅降低,在敌方反潜力量搜索范围外潜伏,提高生存概率,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发动核反击。
- 可靠动力与续航:OK – 650 核反应堆动力强劲,续航力长,无需频繁上浮充电或补充燃料,可长时间在大洋执行任务,保持海基核威慑的持续性。
尚存不足
- 导弹可靠性曾存疑:“ 布拉瓦 ” 导弹研发过程中多次试射失败,直到 2018 年经过连续成功试射后才宣布服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 北风之神 ” 级形成战斗力的进度,虽目前可靠性有所提升,但仍需长期实战检验。
- 部分技术与美国有差距:在某些电子设备性能、作战系统信息化程度等方面,与美国 “ 俄亥俄 ” 级核潜艇相比,可能存在一定差距,不过在关键的核打击与隐身性能上,两者处于同一量级水平。
![图片[10]-俄🇷🇺 北风之神级 核动力潜艇 Borey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3233707800-bf-9.jpeg)
重塑俄罗斯海洋战略格局
对俄罗斯而言,“ 北风之神 ” 级核潜艇意义重大。它重塑了俄罗斯海基核威慑力量,改变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海基核力量方面的劣势局面。在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北风之神” 级成为俄罗斯维护国家安全、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战略筹码。凭借其强大的核打击能力,可对潜在对手形成有效战略威慑,确保俄罗斯在面临外部军事威胁时,具备可靠的二次核反击能力,维护国家主权与战略安全。在全球海洋战略格局中,“北风之神” 级核潜艇的存在,使俄罗斯在北极、大西洋、太平洋等关键海域具备更强的战略影响力,巩固了俄罗斯作为海洋大国的地位。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