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苍龙级 常规潜艇 Soryu Class

图片[1]-日本🇯🇵 苍龙级 常规潜艇 Soryu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在全球常规潜艇发展史上,日本 “ 苍龙 ”(Sōryū)级( 16SS )注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日本首款搭载不依赖空气推进( AIP )系统的潜艇,以及世界上首个将锂离子电池应用于实战的常规潜艇型号,它既是 “ 亲潮 ”( Oyashio )级技术的延续,更是日本海上自卫队(JMSDF)探索水下战力极限的 “ 移动实验室 ”。​

中文艇名(舷号)英文艇名建造时间下水时间服役时间备注
苍龙号( SS-501 )JS Soryu2005 年2007 年 12 月2009 年 3 月苍龙级首艇,由日本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建造,艇长 84 米,宽 9.1 米,水下排水量 4200 吨,采用斯特林发动机 AIP 系统,水下续航力较前代亲潮级大幅提升,最大水下航速 20 节。装备 6 具 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 89 式重型鱼雷和 “潜射鱼叉” 反舰导弹,配备新型声呐系统,隐身性能和自动化水平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云龙号( SS-502 )JS Unryu2006 年2008 年 10 月2010 年 3 月2 号艇,延续苍龙级设计,优化了 AIP 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维护需求,多次参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演练,是西太平洋海域的重要水下力量
白龙号( SS-503 )JS Shiroyu2007 年2009 年 10 月2011 年 3 月3 号艇,改进了声呐数据处理系统,对远距离目标的探测精度提升,配备新型鱼雷诱饵,增强了自身反潜防御能力
剑龙号( SS-504 )JS Kenryu2008 年2010 年 11 月2012 年 3 月4 号艇,强化了隐身设计,艇体表面敷设新型消声瓦,水下噪音进一步降低,适合执行隐蔽侦察和突袭任务
瑞龙号( SS-505 )JS Zuiryu2009 年2011 年 10 月2013 年 3 月5 号艇,优化了艇内指挥系统,提升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其他舰艇的协同作战效率,装备新型通信设备,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保持联络
黑龙号( SS-506 )JS Koryu2010 年2012 年 10 月2014 年 3 月6 号艇,改进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在远海任务中能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多次参与国际联合军演,展示了其远洋作战能力
仁龙号( SS-507 ) JS Jinryu 2011 年2013 年 10 月2015 年 3 月7 号艇,侧重武器系统兼容性,可搭载多种新型弹药,提升了对海打击的灵活性,同时优化了艇员居住环境
赤龙号( SS-508 )JS Akuryu2012 年2014 年 11 月2016 年 3 月8 号艇,集成了前几艇的改进成果,提升了电子战系统的性能,可有效干扰敌方雷达和声呐探测,增强生存能力
青龙号( SS-509 )JS Seiryu2013 年2015 年 10 月2017 年 3 月9 号艇,首次采用锂离子电池(部分替代斯特林发动机),水下续航力和航速有一定提升,是苍龙级技术升级的重要标志
翔龙号( SS-510 )JS Shoryu2014 年2016 年 11 月2018 年 3 月10 号艇,延续锂离子电池技术应用,优化了电池管理系统,提升了动力系统的安全性,适合长时间水下部署
凰龙号(SS-511)JS Koryu2015 年2017 年 11 月2019 年 3 月11 号艇,全面采用锂离子电池,取消斯特林发动机,水下动力性能进一步提升,反潜和反舰能力得到强化
斗龙号(SS-512)JS Toryu2016 年2018 年 10 月2020 年 3 月12 号艇,苍龙级最后一艘,集成了该级艇的所有成熟技术,提升了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反潜网络的协同能力,是日本水下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5]-日本🇯🇵 苍龙级 常规潜艇 Soryu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6]-日本🇯🇵 苍龙级 常规潜艇 Soryu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苍龙” 级的设计脱胎于 “ 亲潮 ” 级,但通过一处关键改动实现了性能跃升 —— 采用 X 形尾舵替代传统十字形尾舵。这种设计使潜艇在水下拥有更灵活的转向能力,尤其是在浅海复杂地形中,规避障碍物的响应速度提升 30%;同时,X 形尾舵的四个舵面可对称操作,大幅降低了单个舵面故障对潜艇操控的影响,生存性显著增强。​

参数 详情
基本信息
舰船型号: 苍龙级 常规潜艇 ( Soryu Class Submarine )
舰艇类型: 常规动力攻击潜艇 ( AIP动力系统 )
人员编制: 65人
舷号: SS-501 苍龙 ( Soryu )、SS-502 云龙 ( Unryu )、SS-503 白龙 ( Shiroyu )、SS-504 剑龙 ( Kairyū )、SS-505 瑞龙 ( Mizuho )、SS-506 黑龙 ( Kuroryu )、SS-507 仁龙 ( Jinryu )、SS-508 赤龙 ( Akaryu )、SS-509 青龙 ( Seiryu )、SS-510 翔龙 ( Shoryu )、SS-511 凰龙 ( Oryu )、SS-512 斗龙 ( Toryu )
部署战区: 日本海上自卫队,主要部署在 横须贺 、吴港 、佐世保 、舞鹤 等基地
建造数量: 12艘
体型参数
舰长: 84米
舰宽: 9.1米
吃水: 8.5米
水面排水量: 2,950吨
水下排水量: 4,200吨( 前10艘 )、4,300吨( 后2艘 )
最大潜深: 约500米
制造与研发
主制造商: 日本 三菱重工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川崎重工 (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研发性质: 自主研发,基于 亲潮级 潜艇 ( Oyashio Class )改进
是否出口: 否( 2017年曾竞标澳大利亚海军潜艇项目但未成功 )
仿制型号: 无
北约名称: 无
动力系统
动力类型: AIP混合动力系统( 前10艘为斯特林发动机,后2艘为锂离子电池 )
发动机: – 2台 川崎 12V25/25SB 柴油发动机 – 4台 瑞典 考库姆 ( Kockums ) V4-275R 斯特林发动机( 前10艘 ) – 锂离子电池系统( 后2艘,SS-511、SS-512 )
水面速度: 12节( 约22公里/小时 )
水下速度: 20节( 约37公里/小时 )
续航力: 约11,000海里( 20,000公里 )/ 8节( 水面 );AIP模式下可潜航约2-3周
雷达与声呐系统
搜索雷达: ZPS-6F 对海搜索雷达
声呐系统: – ZQQ-7B 主/被动艇首声呐 – ZQR-1 拖曳阵列声呐 – 侧面阵列声呐
电子战系统: ZLR-7 电子支援措施
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极低频通信系统
武器系统
鱼雷发射管: 6具 533mm HU-605 水压式鱼雷发射管
鱼雷: – 89式鱼雷 ( Type 89 ),线导反潜/反舰鱼雷,射程50公里,航速55节 – 美国 MK-37 鱼雷
反舰导弹: 潜射型 鱼叉 反舰导弹 ( UGM-84L Harpoon ),射程约130公里
水雷: 可携带多种水雷,包括 97式 智能水雷
武器装载量: 共20枚( 鱼雷、导弹和水雷总和 )
作战系统
战斗数据系统: ZYQ-51 战斗数据系统
火控系统: 数字化鱼雷火控系统
对抗措施: 诱饵发射装置、声学对抗系统
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
技术特点
隐身设计: 采用X型尾舵、流线型艇体、消声瓦覆盖
减震降噪: 浮筏式减震装置、低噪声推进系统
自动化程度: 高度自动化,减少人员编制
材料技术: 高强度 NS-110 钢材,可承受更大潜深压力
同时代外军对比
中国 039B型 潜艇
– 排水量: 039B型( 约3,600吨 )< 苍龙级( 4,200吨 ) - AIP系统: 039B型( 斯特林发动机 )vs 苍龙级( 斯特林发动机/锂离子电池 ) - 武器系统: 039B型配备 鹰击-18 潜射反舰导弹,性能优于 鱼叉 导弹 - 建造数量: 039B型多于苍龙级
德国 212A型 潜艇
– 排水量: 212A型( 1,830吨 )< 苍龙级( 4,200吨 ) - AIP系统: 212A型( 燃料电池 )vs 苍龙级( 斯特林发动机/锂离子电池 ) - 隐身性能: 212A型略优 - 国际市场: 212A型出口多国 > 苍龙级( 未出口 )
韩国 KSS-III型 潜艇
– 排水量: KSS-III型( 3,700吨 )< 苍龙级( 4,200吨 ) - 武器系统: KSS-III型可发射 潜射弹道导弹 ,苍龙级无此能力 - 国产化率: 相当 - 技术水平: 各有优劣
俄罗斯 基洛级 改进型潜艇
– 排水量: 基洛级( 3,100吨 )< 苍龙级( 4,200吨 ) - 隐身性能: 苍龙级更优 - 武器系统: 基洛级配备 俱乐部 导弹系统,种类更丰富 - 建造时间: 基洛级更早,技术相对老旧

从吨位上看,“ 苍龙 ” 级标准排水量达 2950 吨(后续型号增至 3300 吨),比 “ 亲潮 ” 级增加约 400 吨,这为其搭载更多设备提供了空间。艇体采用高强度 NS-110 钢,下潜深度可达 500 米,超过 “ 亲潮 ” 级的 300 米,进一步增强了隐蔽性。​

图片[9]-日本🇯🇵 苍龙级 常规潜艇 Soryu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AIP 系统

2009 年 “ 苍龙 ” 号服役时,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搭载的瑞典考库姆( Kockums )斯特林( Stirling )MK.3 发动机( 由 川崎重工 授权生产 )。这套 AIP 系统通过燃烧液态氧和柴油产生电力,使潜艇无需频繁上浮充电,水下续航时间从 “ 亲潮 ” 级的 72 小时跃升至两周以上,彻底改变了传统柴电潜艇 “ 昼伏夜出 ” 的活动模式。​

具体而言,斯特林发动机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 隐蔽性:运行时噪音降至 105 分贝,接近海洋背景噪音水平,比 “ 亲潮 ” 级降低 15 分贝,使敌方被动声呐的探测距离缩短 40%。​
  • 续航效率:单次装填液态氧和柴油可支持 14 天水下航行,若以 4 节低速巡航,航程可达 1800 海里,足以覆盖日本周边关键海峡。​
  • 可靠性:采用模块化设计,单台故障时不影响其他机组运行,日本海自在 2010-2015 年的演习中验证了其 98% 的任务出勤率。​

不过,这套系统也存在短板:功率仅 75 千瓦,无法支持潜艇高速航行(超过 8 节仍需依赖电池),且液态氧储存罐占用约 80 吨排水量,限制了武器搭载量。​

图片[10]-日本🇯🇵 苍龙级 常规潜艇 Soryu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4]-日本🇯🇵 苍龙级 常规潜艇 Soryu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锂离子电池

2018 年 “ 凰龙 ” 号( JS Ōryū )的服役,标志着潜艇动力进入 “ 锂电时代 ”。作为世界首艘全锂离子电池潜艇,它拆除了 斯特林发动机 及相关设备,腾出的空间全部用于安装东芝(Toshiba)研发的锂离子电池,总能量密度达到传统铅酸电池的 2 倍。​

这一改动带来了三个质变:​

  • 续航能力:水下以 4 节速度巡航时,续航时间延长至 21 天,超过 AIP 系统的 14 天;若以 20 节高速冲刺,可连续航行 1 小时(铅酸电池仅能维持 30 分钟)。​
  • 充电效率:采用新型快速充电技术,从 30% 电量充至 90% 仅需 4 小时,是铅酸电池的 1/3,大幅缩短了潜艇上浮暴露时间。​
  • 隐蔽性: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时无气体产生,消除了传统电池的 “气泡噪音”,配合减震浮筏,运行噪音降至 95 分贝,成为当时全球最安静的常规潜艇。​

日本海自对这一技术寄予厚望,在 “ 凰龙 ” 号之后的 “ 翔龙 ” 号(JS Tōryū)上继续沿用,并计划在后续 “ 大鲸 ” 级中进一步优化。不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仍存争议 ——2021 年日本陆上自卫队 “ 16 式机动战车 ” 的锂电池起火事故,促使海自强化了潜艇电池的温控和防爆设计。​

图片[15]-日本🇯🇵 苍龙级 常规潜艇 Soryu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成本与部署

“ 苍龙 ” 级 的造价堪称 “ 常规潜艇中的奢侈品 ”:首艇约 5 亿美元,“ 凰龙 ” 号因搭载锂电池增至 5.37 亿美元,远超德国 212 型(3.5 亿美元)和法国 “ 鲉鱼 ” 级(3 亿美元)。高昂成本背后,是日本海自 “ 少而精 ” 的装备理念 —— 截至 2023 年,该级艇共建成 12 艘,平均每年服役 1 艘,与中国、韩国的量产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从部署上看,“苍龙” 级主要承担三项任务:​

  • 海峡封锁:在宗谷、津轻等关键海峡预设阵地,利用潜射 “ 鱼叉 ” 反舰导弹(射程 130 公里)拦截敌方舰队。​
  • 反潜演练:模拟中国核潜艇的静音特性,为日本水面舰艇提供 “假想敌” 训练。​
  • 情报搜集:2016 年 “ 黑龙 ” 号( JS Kokuryū )在南海活动时,曾抵近侦察中国航母编队,验证了其远洋部署能力。​

争议与影响

“ 苍龙 ” 级 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7 年,澳大利亚海军在潜艇竞标中放弃 “ 苍龙 ” 级(选择法国 “ 短鳍梭鱼 ” 级),理由是其续航能力无法满足澳洲的远洋需求;2020 年,“ 剑龙 ” 号( JS Kenryū )在试航中发生锂电池短路故障,暴露了技术风险。​

但不可否认,“ 苍龙 ” 级 为常规潜艇发展提供了两种可行路径:AIP 系统适合需要长期隐蔽的区域防御,锂离子电池则更适配强调快速反应的远洋任务。这种 “ 双轨并行 ” 的思路,被韩国 “ KSS-III ” 级和中国 039C 型潜艇借鉴,推动了全球常规潜艇技术的迭代。​

对日本而言,“ 苍龙 ” 级的最大价值在于积累了关键技术 —— 从 NS-110 钢的焊接工艺到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这些成果已应用于 “ 大鲸 ” 级,使日本在常规潜艇领域保持着与核动力潜艇的 “ 非对称抗衡 ” 能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