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 阿斯派德 导弹 Aspide SAM

型号制导方式战斗部发动机射程弹长弹径发射重量部署情况性能与研发背景
Aspide Mk.1半主动雷达制导,采用逆单脉冲导引头(塞莱尼亚研制)近炸破片战斗部固体火箭发动机(斯尼亚 – 维斯科萨研制)约 75 千米3.7 米203 毫米左右约 220 千克装备于意大利 F-104S 和 F-104ASA 战斗机,也有防空型和舰载型。中国 80 年代中期进口该型号,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红旗 64 和 PL11性能接近 AIM-7E,出口至 17 个国家,国际市场认可度高
Aspide Mk.2计划采用主动雷达制导近炸破片战斗部固体火箭发动机推测相比 Mk.1 有提升推测与 Mk.1 相近推测与 Mk.1 相近推测与 Mk.1 相近未实际部署 AIM-120 AMRAAM 等更先进导弹出现,研发中止
Aspide 2000半主动雷达制导,后改为连续波制导高爆战斗部,引信为可在较低高度上引爆的近炸引信配备增强型单级火箭发动机超过 25 千米3.7 米234 毫米约 240 千克应用于意大利陆军的厄利孔・康特拉韦斯天空卫士防空系统和西班牙空军的斯帕达防空系统,出口到埃及、塞浦路斯、科威特和巴基斯坦等国基于 Mk.1 改进的地对空型号
图片[1]-意大利🇮🇹 阿斯派德 导弹 Aspide SAM-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在国际防空武器体系中,意大利研制的 “ 阿斯派德 ” 导弹占据着特殊地位。这款由 塞莱尼亚 公司( 现隶属于 阿莱尼亚 财团 )研发的中程导弹,兼具空对空与地对空作战能力,其半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在诞生之初便展现出独特技术优势。

与美国的 “AIM/ RIM-7 ”( “ 海麻雀 ” )导弹外形相似,“ 阿斯派德 ” 常被外界误认为是 “ 麻雀 ” 系列的衍生型号。实则不然,尽管 塞莱尼亚 公司曾获授权生产约 1000 枚 “ AIM-7 ” 导弹并掌握相关技术,“ 阿斯派德 ” 却搭载了原创电子设备、战斗部及更强劲的发动机。其核心优势在于采用单脉冲制导技术,而非 “ 麻雀 ” 早期的圆锥扫描制导,这使得它在抗电子干扰( ECM )能力和打击精度上更胜一筹 —— 这项技术直到 “ AIM-7M ” 后期型号才被 “ 麻雀 ” 系列采用。

在实战应用中,“ 阿斯派德 ” 多版本适配不同作战场景:意大利空军的 “ F-104S ” 和 “ F-104ASA ” 型 “ 星战士 ” 战斗机搭载其空对空型号执行制空任务;海军则将其作为舰空导弹使用,后被 “ MBDA 紫菀 ” 导弹逐步替代。

图片[2]-意大利🇮🇹 阿斯派德 导弹 Aspide SAM-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中国从意大利引进少量 “ 阿斯派德 Mk.1 ” 导弹,并与 阿莱尼亚 公司达成技术授权协议。1989 年,中国利用进口部件完成首批 “ 阿斯派德 Mk.1 ” 的组装生产。随后,中国基于该型号自主研发出 “ LY-60 ” 防空导弹及 “ PL-10 ” 空对空导弹,形成了本土化的武器衍生体系。

该导弹现由 “ MBDA 导弹系统公司 ”( 前身为 塞莱尼亚 )主导生产,配套发射系统为 “ 阿尔巴托斯 8 联装箱式发射器 ”,其技术遗产至今仍影响着多国防空武器的发展路径。

图片[3]-意大利🇮🇹 阿斯派德 导弹 Aspide SAM-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