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运-12 运输机

图片[1]-中国🇨🇳 运-12 运输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分类 详情
中英文名称对照
中文:运-12 运输机
英文:Y-12 Transport Aircraft
北约代号:Caravan(大篷车)
体型数据
机长:14.86米
翼展:17.235米
机高:5.575米
机翼面积:34.27平方米
空重:3,00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5,670公斤
最大载重:1,700公斤
制造厂家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研制背景
– 1980年开始研制,1982年首飞
– 1985年获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
– 出口到多个国家,是中国最成功的出口飞机之一
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型号:2台普惠PT6A-42涡桨发动机
单台功率:507千瓦(680马力)
驱动三叶恒速螺旋桨
巡航速度:328公里/小时
最大速度:34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7,000米
最大航程:1,400公里
起飞滑跑距离:425米
着陆滑跑距离:480米
武器参数
运-12基本型为运输机,无固定武器
军事改型可加装:
– 机翼下挂架可挂载轻型武器,如火箭弹发射器
– 可改装为巡逻机、电子侦察机、反潜机等
主要军事用途:
– 军事人员和物资运输
– 边境巡逻和侦察任务
– 伞兵训练和空降作战(小规模)
– 海上巡逻和反潜任务(加装相关设备后)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Cessna 208 Caravan
最大起飞重量:3,901公斤(运-12:5,670公斤)
航程:1,666公里(运-12:1,400公里)
Cessna 208为单发设计,运-12为双发,安全性更高
加拿大 de Havilland Dash 8
最大起飞重量:22,000公斤(运-12:5,670公斤)
载客量:最多78人(运-12:最多19人)
Dash 8为更大的支线客机,运-12为轻型运输机
俄罗斯 Antonov An-28
最大起飞重量:7,500公斤(运-12:5,670公斤)
巡航速度:340公里/小时(运-12:328公里/小时)
An-28为更大型的双发运输机,适合更复杂环境
巴西 Embraer EMB 120 Brasilia
最大起飞重量:11,793公斤(运-12:5,670公斤)
巡航速度:437公里/小时(运-12:328公里/小时)
EMB 120为高速支线客机,运-12更侧重短距起降性能

运 12 运输机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款明星产品,在通用航空领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出色的性能、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适应性,赢得了国内外用户的青睐,成为中国航空制造业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下面,让我们全方位深入了解这款功勋卓著的运输机。

一、诞生背景与研发历程

20 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内通用航空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当时,国内通用航空机队老旧,机型单一,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多样化航空作业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现航空工业哈飞)承担起研制新型通用运输机的重任,运 12 项目应运而生。

1980 年,运 12 的设计工作正式启动。设计团队面临着诸多挑战,既要满足国内通用航空市场对多用途、低成本、高性能飞机的需求,又要借鉴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团队深入研究国内外同类机型,结合中国实际使用环境和需求,确定了运 12 的总体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注重飞机的实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力求打造一款能够广泛应用于客货运输、农林作业、航空摄影、航空物探等多个领域的通用运输机。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1982 年 7 月 14 日,运 12 首架原型机成功首飞。首飞的成功,标志着运 12 研制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随后,运 12 进入了紧张的试飞和改进阶段。通过大量的试飞试验,对飞机的性能、结构、系统等进行了全面测试和优化。针对试飞中发现的问题,设计团队及时进行改进,不断完善飞机的设计。

1985 年,运 12 通过中国民航适航认证,成为中国首款获得国际适航证的民用飞机。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证明了运 12 的设计和制造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也为其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运 12 不断进行改进升级,推出了多个型号,性能逐步提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国内外通用航空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特点

(一)机体结构

运 12 采用常规的上单翼、单垂尾、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机身采用半硬壳式结构,以铝合金材料为主,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减轻了飞机重量。机身截面为圆形,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机身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机身前部为驾驶舱,可容纳两名飞行员,驾驶舱视野开阔,操作方便,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机身中部和后部为客货舱,客舱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灵活布局,最多可搭载 17 名乘客;货舱则可用于运输货物、邮件等,舱内设有货物固定装置,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上单翼设计使飞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低空性能。机翼采用双梁式结构,翼型经过精心设计,具有较高的升阻比,能够在较低速度下产生足够的升力。机翼上表面安装有扰流板,可用于辅助刹车和控制飞机的横滚姿态;下表面则设有襟翼,在起降阶段放下襟翼,可增大机翼面积和弯度,提高升力,缩短起降滑跑距离。机翼两侧还设有外挂点,可挂载副油箱、航空摄影设备、农药喷洒设备等,满足不同作业任务的需求。

单垂尾位于机身尾部,主要作用是保持飞机飞行时的航向稳定性。垂尾内部设有方向舵,通过飞行员的脚蹬操作,控制方向舵的偏转角度,实现飞机的航向改变。水平尾翼位于机身尾部下方,采用全动式设计,可根据飞行姿态和条件灵活调整角度,精确控制飞机的俯仰姿态,确保飞行中的纵向稳定性。

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使飞机在地面滑行时更加稳定。主起落架采用双轮结构,安装在机翼下方的起落架舱内,可收放以减小飞行阻力;前起落架为单轮结构,向后收入机身前部的起落架舱。起落架采用油气式减震器,能够有效吸收飞机起降时的冲击能量,确保飞机在各种跑道条件下都能安全起降。此外,起落架还配备了可靠的刹车系统,保证飞机在滑行和着陆时能够准确制动。

图片[4]-中国🇨🇳 运-12 运输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二)动力系统

运 12 搭载两台加拿大普惠公司生产的 PT6A 系列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该系列发动机具有性能可靠、功率强大、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以 PT6A – 27 发动机为例,其额定功率为 680 马力(507 千瓦),能够为运 12 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飞行提供充足动力。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涡轮增压技术,能够在不同海拔高度和气温条件下保持稳定的输出功率,确保飞机在高原、高温等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飞行。

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三叶恒速金属螺旋桨。螺旋桨桨叶采用特殊翼型设计,能够在发动机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将动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飞机前进的拉力。螺旋桨的桨叶角度可根据飞行状态进行自动调节,在起飞、巡航和降落等不同阶段,通过精准调整桨叶角度,使螺旋桨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提高螺旋桨的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同时,螺旋桨经过严格的动平衡测试,确保在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减少了振动对飞机结构和乘客舒适性的影响。

运 12 的燃油系统设计科学合理。机内设有多个燃油箱,总燃油容量根据不同型号有所差异,一般在 1340 升左右。燃油箱采用密封设计,配备先进的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量指示装置等设备。燃油泵负责将燃油从油箱中抽出并加压后输送到发动机进行燃烧;燃油滤清器对燃油进行精细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确保发动机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燃油量指示装置实时、准确地显示燃油箱内的燃油剩余量,为飞行员提供重要的燃油信息,以便合理规划飞行航线和燃油消耗。此外,燃油系统还设有通气系统,保证燃油箱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平衡,防止因压力差导致燃油供应不畅或油箱损坏。

(三)航电与仪表系统

运 12 的驾驶舱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布局合理,操作方便。驾驶舱内配备了先进的航电与仪表系统,为飞行员提供了全面、准确的飞行信息和可靠的操作手段。

仪表板上安装有各种传统的飞行仪表,如空速表、高度表、姿态仪、航向仪等,这些仪表采用指针式和数字式相结合的显示方式,直观清晰,便于飞行员快速读取飞行数据。同时,运 12 还装备了先进的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该系统通过多功能显示器,将飞行姿态、速度、高度、航向、导航等信息以图形化的方式集中显示,使飞行员对飞机的飞行状态一目了然。EFIS 系统还具备告警功能,能够及时对飞机的异常状态进行告警,提醒飞行员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飞行安全。

在通信设备方面,运 12 配备了甚高频通信电台和高频通信电台。甚高频通信电台主要用于飞机在近距离范围内与地面塔台、其他飞机之间的通信联络,其通信质量高、信号稳定,能够满足飞机在机场附近、航路上的日常通信需求。高频通信电台则适用于远距离通信,当飞机飞行在偏远地区或跨区域飞行时,通过高频通信电台与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接收指令和传递飞行信息。此外,飞机上还配备了先进的机内通话系统,方便机组人员之间进行实时、高效的沟通,确保飞行操作的协调一致。

导航设备是运 12 航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自动定向仪(ADF)、伏尔导航系统(VOR)、测距机(DME)等。GPS 系统能够为飞机提供高精度的定位信息,使飞行员能够准确确定飞机的位置和飞行航线;ADF 通过接收地面导航台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自动确定飞机相对于导航台的方位,为飞行员提供导航指引;VOR 利用甚高频全向信标,为飞机提供精确的方位信息,飞行员可以根据 VOR 导航台的信号,实时调整飞机的航向,确保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DME 则通过测量飞机与地面测距台之间的距离,为飞行员提供准确的距离信息,有助于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保持与导航台的安全距离,以及在进近着陆阶段准确判断飞机与跑道的距离,提高着陆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为适应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需求,运 12 还配备了气象雷达。该气象雷达能够探测飞机前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如云层分布、降雨强度、风暴位置等。飞行员可以根据气象雷达显示的图像,提前了解前方天气情况,及时采取规避措施,确保飞行安全。此外,运 12 还装备了自动驾驶仪,自动驾驶仪可以根据预设的飞行参数,自动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速度和高度,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飞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巡航阶段,飞行员可以启动自动驾驶仪,让飞机按照预定航线自动飞行,飞行员则可专注于对飞机其他系统的监控和检查,提高了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机舱设计

运 12 的机舱设计充分体现了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客舱内部空间宽敞,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多种布局。标准布局下,客舱可搭载 17 名乘客,座椅采用舒适的航空座椅,为乘客提供了良好的乘坐体验。客舱内设有行李架,方便乘客放置行李。此外,客舱还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改装,例如拆除部分座椅,增加载货空间,用于运输货物、邮件等;或者将客舱改装为医疗救护舱,配备医疗设备和担架,用于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货舱位于客舱后部,货舱地板设有滑轨和货物固定装置,方便货物的装卸和固定。货舱门较大,便于大型货物的进出。运 12 的载货能力较强,可运输各种货物,如农产品、工业产品、航空邮件等。在执行农林作业任务时,货舱可用于装载农药、种子等物资,通过机翼下方的外挂设备进行农药喷洒、播种等作业。

驾驶舱的设计严格遵循人机工程学原理,操作可达性良好,为飞行员提供了舒适、便捷的操作环境。驾驶舱内的各种操纵杆、按钮、开关等布局合理,易于飞行员操作。飞行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助力系统,使飞行机组驾驶飞机所需操纵力更加合理,有效减轻了机组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驾驶舱内还配备了完善的应急设备,如应急照明、灭火器、急救箱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保障飞行安全。

三、性能参数

(一)基本性能

运 12 系列飞机的机长一般在 14.86 米左右,翼展为 17.27 米,机高为 5.50 米。这种尺寸设计使得运 12 在保证良好的飞行性能的同时,具备了较强的机场适应性,能够在一些小型机场和简易跑道上起降。

飞机的空重根据不同型号有所差异,一般在 3400 千克左右,最大起飞重量可达 5300 千克。较大的起飞重量为飞机提供了充足的载重能力,使其能够满足多种任务需求。

(二)飞行性能

运 12 的巡航速度可达 328 千米 / 小时,这一速度在通用运输机中处于较高水平,能够在保证运输效率的同时,降低燃油消耗。飞机的最大航程可达 2450 千米,续航时间较长,可满足一些中短距离的运输和作业任务需求。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如搭载副油箱,航程还可进一步增加。

运 12 的实用升限为 7000 米,能够在一定的高空环境下飞行,适应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和作业需求。飞机的起降性能出色,起飞滑跑距离较短,一般在 500 米左右,着陆滑跑距离也在 500 米以内,这使得运 12 能够在条件有限的机场或简易跑道上安全起降,大大提高了其使用灵活性。

(三)载重性能

运 12 的最大商载可达 1700 千克,这一载重能力使其能够运输大量的货物、乘客或执行相关作业任务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在客运方面,可搭载 17 名乘客;在货运方面,可根据货物的体积和重量进行合理装载,满足不同客户的运输需求。在执行农林作业任务时,能够携带足够的农药或种子进行大面积的作业。

图片[9]-中国🇨🇳 运-12 运输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四、衍生型号

(一)运 12 基本型

运 12 基本型是运 12 系列的基础型号,主要用于通用航空领域的客货运输、旅游观光等任务。它具备运 12 系列飞机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以其良好的经济性、可靠性和适应性,在国内通用航空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基本型飞机的客舱布局较为灵活,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整,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在一些偏远地区,运 12 基本型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承担着人员和物资运输的任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运 12F 型

运 12F 型是在运 12 基本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升级的型号,在设计上进行了多项优化,进一步提升了飞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运 12F 型采用了全新设计的机身结构,增加了机身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减轻了飞机的重量。机翼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先进的翼型和结构,提高了机翼的升力系数和燃油效率。动力系统方面,运 12F 型换装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如普惠公司的 PT6A – 65B 发动机,额定功率达到 850 马力(634 千瓦),使飞机的起飞性能、巡航速度和爬升率都有了显著提升。

航电系统也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数字化航电设备,如大屏幕液晶显示器、集成化的通信导航系统等,提高了飞行员的操作便利性和飞行安全性。运 12F 型的货舱容积有所增大,载货能力进一步提高,可满足更多的货运需求。此外,运 12F 型还对飞机的内饰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由于性能的大幅提升,运 12F 型在国内外市场都受到了广泛关注,适用于中短程客货运输、航空物探、航空摄影等多种领域。

(三)运 12E 型

运 12E 型是专门为满足农林作业需求而设计的型号。该型号在运 12 基本型的基础上,针对农林作业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改装。飞机机翼下方安装了农药喷洒设备和播种设备,可用于大面积的农田病虫害防治和播种作业。农药喷洒设备采用了先进的喷雾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作业需求,精确控制农药的喷洒量和喷洒范围,提高作业效率和效果。播种设备则可用于播种各种农作物种子,适用于大面积的农田播种和草原植被恢复等任务。

运 12E 型的货舱进行了特殊设计,可方便地装载农药、种子等物资。飞机的飞行性能也进行了优化,具备良好的低空稳定性和机动性,能够在低空低速状态下准确地进行作业飞行。此外,运 12E 型还配备了专业的作业监控系统,飞行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监控作业情况,确保作业质量和安全。运 12E 型在我国的农业和林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森林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运 12 水陆两栖型

运 12 水陆两栖型是在运 12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水陆两栖起降能力的特殊型号。该型号飞机在机身底部设计了特殊的船型结构,同时对起落架进行了优化,使其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船型机身采用了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腐蚀性。机身底部的船型结构设计符合水动力学原理,能够在水面上提供稳定的浮力和良好的滑行性能。

在水面起降时,飞机通过特殊的水上操纵系统进行操控,确保飞机在水面上的安全起降和航行。运 12 水陆两栖型的出现,拓展了运 12 飞机的使用范围,使其能够在一些缺乏陆地机场的地区,如岛屿、湖泊、河流等水域周边,发挥重要的运输和作业功能。可用于水上旅游观光、水上救援、物资运输等任务,为保障偏远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物资供应提供了新的交通方式。

五、应用领域

(一)民用运输

在民用运输领域,运 12 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如山区、岛屿等,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困难,运 12 作为一种便捷的空中运输工具,承担着人员和物资运输的重任。它能够在小型机场或简易跑道上起降,将生活物资、医疗用品、邮件等及时运送到这些地区,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在旅游观光方面,运 12 也深受欢迎。许多旅游景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但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运 12 可以搭载游客从空中俯瞰这些美景,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一些旅游公司还推出了定制化的空中旅游服务,根据游客的需求规划飞行路线,让游客在空中欣赏到不同地区的壮丽景色,如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种类,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农林作业

运 12 在农林作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农业方面,主要用于农药喷洒和播种作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广阔,病虫害防治和播种工作任务艰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