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中国🇨🇳 ZSD-63式 装甲输送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7170059954-63-3-1024x683.webp)
参数分类 | 详情 |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ZSD-63式装甲输送车
英文名称:ZSD-63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
北约代号:Type 63
战车类型:履带式装甲输送车
人员编制:2+13人(车长、驾驶员+13名步兵)
战斗全重:约12.8吨
车长:5.476米
车宽:2.978米
车高:2.591米
|
武器系统 |
主要武器:
– 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中文:59式;英文:Type 59 12.7mm Anti-Aircraft Machine Gun)
– 备弹量:1,050发
– 射速:550-600发/分钟
– 有效射程:1,600米(对地),1,400米(对空)
辅助武器:
– 7.62毫米并列机枪(部分型号)
– 备弹量:2,000发
烟幕弹发射器:2×3具(后期型号)
|
装甲防护 |
车体装甲:钢装甲
正面防护:可抵御7.62毫米穿甲弹
侧面防护:可抵御7.62毫米普通弹
底部防护:可抵御地雷破片
三防系统:超压式集体三防系统(后期型号)
|
动力系统 |
发动机:
– 6150L型直列6缸水冷柴油发动机
– 最大功率:235千瓦(320马力)
– 单位功率:18.4千瓦/吨(25马力/吨)
传动系统:机械式
悬挂系统:扭杆悬挂
最大速度:
– 公路:60公里/小时
– 水上:6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500公里
|
信息化系统 |
通信设备:
– A-220A型车内通话器
– 960型电台(早期型号)
– 961型电台(后期型号)
导航设备:
– 简易罗盘
– GPS导航系统(改进型号)
|
部署与衍生型号 |
部署战区:
– 各大军区机械化步兵部队
– 海军陆战队
– 空降兵部队(部分型号)
衍生型号:
– ZSD-63A装甲输送车(改进型)
– WZ751装甲救护车
– WZ701装甲指挥车
– WZ721装甲通信车
– PLZ89自行火箭炮
|
研发与制造 |
研制单位:
– 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
技术来源:
– 苏联BTR-50P装甲输送车仿制改进
设计时间:1958年
定型时间:1963年
生产数量:约6,000辆
是否出口:是
出口国家:
– 朝鲜
– 越南
– 巴基斯坦
– 伊朗
– 伊拉克
|
同时代外军对比 |
苏联BTR-50P
– 武器:14.5mm KPVT机枪
– 载员:20人
– 优势:载员多,水上性能好
– 劣势:防护薄弱,机动性差
美国M113
– 武器:12.7mm M2HB机枪
– 载员:11人
– 优势:铝合金装甲,重量轻
– 劣势:水上性能差,防护薄弱
ZSD-63优势
–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 水陆两栖能力强
– 成本低,易于维护
– 改进潜力大
|
在 20 世纪中叶,随着世界军事格局的演变,陆军机械化作战理念逐渐成为主流,装甲输送车作为实现步兵机械化机动的关键装备,在战场上的作用愈发重要。ZSD-63 式装甲输送车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承载着我国陆军向机械化迈进的重要使命。它以坚实可靠的性能、满足基础作战需求的设计,填补了我国陆军装备体系的重要空白,在陆军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续装甲装备的研发和陆军作战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一、研发历程
(一)时代需求与研发背景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国际上军事强国已广泛装备装甲输送车,实现步兵伴随坦克快速机动,提升陆军整体作战效能。而当时我国陆军步兵主要依靠徒步或卡车机动,在面对敌方装甲部队时,机动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严重不足,难以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求。为改变这一局面,提升陆军机械化水平,我国启动了装甲输送车的研发项目,旨在打造一款能够搭载步兵、伴随坦克作战的装甲装备,ZSD-63 式装甲输送车的研发由此拉开帷幕。
(二)技术探索与自主创新
研发初期,我国在装甲输送车领域几乎一片空白,缺乏相关技术和经验。科研团队通过借鉴苏联装甲输送车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结合国内工业基础和实际作战需求,从底盘设计、装甲制造到动力系统匹配等方面展开探索。在履带传动系统、装甲焊接工艺以及车内空间布局等关键技术上,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逐步实现了技术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研发道路。
(三)定型列装与改进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发、测试和改进,ZSD-63 式装甲输送车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正式定型,并开始批量列装陆军部队。在服役过程中,根据部队实际使用反馈和作战需求变化,陆续对车辆进行局部改进和升级,如优化动力系统性能、改进车内人机工程设计等,使其在陆军机械化作战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陆军装备体系中的经典初代车型。
二、系统构成
(一)车体与底盘设计
ZSD-63 式装甲输送车采用履带式底盘,车体为全焊接钢装甲结构,整体造型方正,布局紧凑实用。整车长约 5.47 米,宽 2.97 米,高 2.15 米,战斗全重约 12.6 吨 。车体前部为驾驶舱和动力舱,驾驶舱位于车体前部左侧,驾驶员配备 3 具潜望镜(中间 1 具可更换为红外夜视仪),以便在不同环境下观察路况和驾驶车辆;动力舱紧邻驾驶舱右侧,发动机采用纵置布局,便于维修保养。中部为战斗舱,虽然武器配置相对简单,但预留了一定的空间用于安装简易自卫武器。后部为载员舱,是车辆的核心功能区域,可搭载 13 名全副武装的步兵,载员通过车体后部两扇对开的舱门进出,舱门上设有射击孔,方便载员在车内对外部目标进行射击。履带式底盘配备 5 对负重轮和 2 对托带轮,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具备较好的越野性能,能够适应多种复杂地形,如山地、丘陵、沼泽等。
(二)装甲防护
ZSD-63 式车体装甲以高强度钢焊接而成,鉴于当时技术水平和成本限制,其装甲防护主要侧重于抵御轻武器射击和炮弹破片。车体正面首上装甲倾斜角度约 60°,厚度 14 毫米,通过倾斜布置可有效抵御 12.7 毫米以下口径机枪弹的攻击;侧面装甲厚度 6 – 8 毫米,能够防护普通步枪子弹和炮弹破片;车底装甲具备一定的抗地雷能力,可抵御小型地雷爆炸产生的冲击。此外,车辆配备了简易的三防装置,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护核生化污染,车内还设有灭火装置,用于应对中弹起火等突发情况,保障乘员安全。
(三)武器系统
ZSD-63 式装甲输送车主要以输送步兵为核心任务,武器配置相对简洁,侧重于自卫防御。车顶设有一个小型旋转机枪塔,通常安装一挺 12.7 毫米高平两用机枪,该机枪主要用于对空射击低空飞行目标,如直升机、低空飞行器等,也可对地面远距离的步兵集群和轻型装甲目标进行压制射击,有效射程可达 1500 米 。此外,部分车辆还可根据作战需求,在车体外部加装 7.62 毫米轻机枪,进一步增强近距离火力压制能力。虽然武器配置并不强大,但在伴随坦克作战和为步兵提供火力掩护方面仍发挥了一定作用。
(四)动力系统
搭载一台功率 180 马力的 6150L 型水冷柴油机,该发动机采用直列六缸设计,具备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匹配机械传动装置和二级行星转向机,动力传输稳定。车辆最大公路行驶速度可达 56 千米 / 小时,越野速度约 30 千米 / 小时,最大行程 400 千米 。履带式底盘的设计和动力系统的匹配,使车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也能保持一定的机动能力,满足伴随坦克部队作战和输送步兵的需求。
(五)通信与其他系统
车内配备了基本的通信设备,主要包括内部通话器和电台。内部通话器实现车内乘员之间的语音沟通,确保驾驶、载员等各岗位之间的信息传递;电台则用于与友邻车辆、上级指挥单位进行通信联络,保障作战指挥和协同。此外,车辆还设有简单的照明系统和通风装置,照明系统满足车内人员在夜间或低光环境下的操作需求,通风装置则改善车内空气流通,提升载员长时间乘车的舒适性。
![图片[2]-中国🇨🇳 ZSD-63式 装甲输送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7170105894-63-1.jpeg)
![图片[3]-中国🇨🇳 ZSD-63式 装甲输送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7170108646-63-2.jpeg)
三、性能参数
参数 | 数据 |
战斗全重 | 约 12.6 吨 |
车长 | 5.47 米 |
车宽 | 2.97 米 |
车高 | 2.15 米 |
武器配置 | 12.7 毫米机枪(可选装 7.62 毫米机枪) |
最大公路速度 | 56 千米 / 小时 |
越野速度 | 30 千米 / 小时 |
最大行程 | 400 千米 |
载员数量 | 13 人 |
观瞄设备 | 驾驶员潜望镜(含红外夜视功能) |
四、性能优势
- 填补装备空白:ZSD-63 式装甲输送车的出现,结束了我国陆军步兵缺乏专用机械化输送装备的历史,使步兵具备了伴随装甲部队快速机动的能力,是我国陆军向机械化迈进的重要标志,为陆军装备体系的完善迈出了关键一步。
- 成本效益与可靠性:采用成熟的技术和相对简单的设计,研发和生产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和装备部队。车辆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保养,在服役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稳定执行任务,满足陆军当时的作战需求。
- 基础作战能力:虽然火力和防护相对有限,但能够搭载一定数量的步兵实现机械化机动,并且具备基本的自卫火力,在伴随坦克作战时,可及时将步兵输送至战场关键位置,为步兵提供一定的火力掩护,在协同作战中发挥基础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图片[4]-中国🇨🇳 ZSD-63式 装甲输送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7170114172-63-4.webp)
五、作战应用
- 协同坦克作战:在装甲集群作战中,ZSD-63 式装甲输送车伴随坦克行动,将步兵快速输送至战场前沿。到达指定位置后,步兵迅速下车,配合坦克进行突击、占领阵地或清扫残余敌人,实现步坦协同作战,增强装甲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和作战灵活性。
- 边境巡逻与防御:在边境地区执行巡逻和防御任务时,其履带式底盘能够适应边境复杂多变的地形,如山地、丛林等。车上搭载的步兵可随时下车进行巡逻侦查,车上的机枪也可为巡逻行动提供一定的火力保障,对潜在的入侵威胁形成威慑,保卫国家边境安全。
- 战场运输与后勤支援:除了作战任务,ZSD-63 式还可用于战场物资运输和后勤支援。在战场上,它能够运输弹药、燃料、医疗物资等,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必要的补给,保障作战行动的持续进行;也可用于转运伤员,将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后方医疗点进行救治。
六、战略意义
ZSD-63 式装甲输送车的研发和列装,是我国陆军装备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陆军开始摆脱单纯依靠徒步和卡车机动的作战模式,向机械化作战转型。这款装备不仅提升了陆军步兵的机动作战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为我国后续装甲装备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和人才储备。
在特定历史时期,ZSD-63 式装甲输送车有效增强了我国陆军的作战实力,在保卫国家主权、维护边境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出现和应用,推动了我国陆军作战理念和战术的变革,为陆军装备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我国陆军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战略影响。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