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空地-88 空地导弹

图片[1]-中国🇨🇳 空地-88 空地导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分类 详情
型号与类型
中文名称:KD-88空地导弹
英文名称:KD-88 Air-to-Surface Missile
导弹类型:防区外空地导弹
体型数据
弹长:约5.7米
弹径:约0.36米
翼展:约2.5米
发射重量:约670公斤
战斗部重量:约200公斤
射程与爆炸参数
标定射程:约180公里
实际射程:
– 高空弹道:约220公里
– 低空弹道:约120公里
爆炸参数:
– 高爆穿甲战斗部,爆炸当量约200公斤TNT
– 杀伤半径:约50米
制造与出口
制造厂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出口情况:已出口至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
研发背景
– 自主研发,基于YJ-83反舰导弹改进
北约名称
CSS-N-8 Saccade(衍生自YJ-83)
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类型:涡轮喷气发动机
推进剂:航空煤油
最大推力:约4.2千牛
巡航速度:约0.9马赫
最大速度:约1.2马赫
武器参数
制导方式:
– 惯性制导+卫星制导(INS/GNSS)
– 末端主动雷达/红外成像制导(可选)
命中精度:
– CEP(圆概率误差):约3米(雷达制导)
– CEP:约1米(红外成像制导)
引信系统:
– 触发引信与近炸引信双重引信
挂载机体
中国战机:
– 歼轰-7A飞豹
– 歼-10B/C、歼-11B、歼-16
– 苏-30MKK/MK2
出口适配机型:
– 巴基斯坦JF-17枭龙Block II/III
– 孟加拉国F-7BGI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AGM-154 JSOW
JSOW射程较短(约130公里)
KD-88战斗部更大(200kg vs 113kg)
JSOW具备多用途战斗部
俄罗斯 Kh-59MK2
Kh-59MK2射程更远(约285公里)
KD-88重量更轻(670kg vs 930kg)
Kh-59MK2具备隐身设计
法国 SCALP-EG
SCALP射程更远(约560公里)
KD-88速度更快(0.9马赫 vs 0.8马赫)
SCALP具备地形跟踪能力

在现代战争不断向信息化、精确化发展的趋势下,空地导弹作为实现空中平台对地面目标精确打击的关键武器,其重要性愈发凸显。KD-88 空地导弹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中远程空地导弹,凭借其先进的制导技术、较远的射程和强大的毁伤能力,成为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核心装备之一,在提升我军空中作战力量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研发背景与历程:满足现代战争的精确打击需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各国防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地面目标防护能力的增强,传统的航空炸弹和无制导火箭弹已难以满足现代战争中对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作战需求。为了提升我国战机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对地攻击能力,有效摧毁敌方坚固工事、指挥中心、通信枢纽等重要地面目标,我国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启动了 KD-88 空地导弹的研制项目。

我国科研团队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空地导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技术水平和作战需求,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工作。在研制过程中,重点突破了电视制导、红外成像制导、数据链传输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KD-88 导弹于 21 世纪初完成研制并开始进行飞行试验,随后在试验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性能。2005 年左右,KD-88 导弹正式定型并装备部队,逐步成为我国歼轰 – 7 “飞豹”、歼 – 16 等战机的标配对地攻击武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KD-88 导弹还衍生出多种改进型号,通过采用更先进的制导技术和战斗部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导弹的作战效能。

二、总体设计与结构布局:科学合理的系统架构

KD-88 导弹采用常规气动布局,整体设计紧凑且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以确保良好的飞行性能和打击精度。导弹全长约 4 米,弹径 0.36 米,翼展约 1.2 米,发射重量约 600 千克,战斗部重量约 180 千克。其结构主要由制导系统、战斗部、动力系统、弹体和控制机构等部分组成。

制导系统是 KD-88 导弹实现精确打击的核心关键部分。它采用 “惯性制导 + 数据链修正 + 末端电视 / 红外成像制导” 的复合制导方式。在导弹发射后的初始飞行阶段,惯性制导系统根据发射前装订的目标信息和自身的初始姿态,引导导弹飞向目标大致区域;在飞行中段,通过数据链接收载机传来的目标修正信息,不断调整飞行轨迹,确保导弹准确飞向目标;在末端接近目标时,根据作战任务需求和战场环境,可选择电视制导或红外成像制导。电视制导方式下,导弹头部的电视摄像机拍摄目标区域图像,并通过数据链实时传输回载机,飞行员在载机座舱内观察图像,手动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红外成像制导则利用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差异,通过红外探测器获取目标的红外图像,经图像处理后自动识别和跟踪目标,实现自主攻击。这种复合制导方式使 KD-88 导弹在不同作战环境和目标类型下都能实现精确打击,有效射程可达 180 千米左右 。

战斗部采用高爆战斗部,内部装填高能炸药,外壳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高爆战斗部爆炸时能够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大量高速破片,对目标造成大面积的杀伤和破坏。针对不同的目标类型,KD-88 导弹可配备不同类型的战斗部,如对付坚固工事的侵彻战斗部,能够穿透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后爆炸,摧毁工事内部设施;对付人员和轻型装备的杀伤爆破战斗部,可通过冲击波和破片大面积杀伤有生力量和损毁装备。战斗部配备触发引信和近炸引信,触发引信在导弹直接命中目标时引爆战斗部,近炸引信则在导弹接近目标时,根据与目标的距离和方位自动引爆,扩大杀伤范围。

动力系统采用小型涡喷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油耗低、续航能力强的特点。该发动机能够为导弹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使导弹在巡航阶段保持较高的速度飞行。在涡喷发动机的推动下,KD-88 导弹的巡航速度可达 0.8 马赫左右,能够在较长距离上对目标进行有效打击。

弹体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经过精密加工工艺处理,表面光滑且气动外形良好,有效降低了飞行阻力,提高了导弹的飞行速度和射程。弹体中部安装有一对大展弦比的弹翼,为导弹飞行提供升力和稳定力矩;弹体尾部安装有十字形尾翼,通过控制舵机精确调整尾翼角度,实现对导弹飞行姿态和轨迹的精准控制,确保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准确飞向目标。

图片[2]-中国🇨🇳 空地-88 空地导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三、技术特点与性能优势:现代空地作战的高效武器

(一)复合制导技术:高精度的远程打击能力

KD-88 导弹的复合制导技术是其最显著的技术优势之一。惯性制导加数据链修正的中段制导方式,能够在导弹飞行过程中,根据实时获取的目标信息,不断修正飞行轨迹,有效提高了导弹的飞行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末端的电视 / 红外成像制导方式则赋予导弹极高的目标识别和打击精度。电视制导方式下,飞行员可凭借自身经验和战场态势,手动精确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尤其适用于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对地面固定目标或慢速移动目标进行打击;红外成像制导方式则具备良好的全天候作战能力,不受白天黑夜和恶劣气象条件(如烟雾、沙尘、小雨等)的影响,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准确识别和跟踪目标,实现自主精确打击。这种复合制导技术使 KD-88 导弹的命中精度达到米级,在 180 千米的射程上,能够准确命中如建筑物门窗、车辆等小型目标,大大提高了导弹的作战效能。

(二)人在回路中控制:灵活的作战决策能力

KD-88 导弹采用的 “人在回路中” 控制方式是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在电视制导模式下,导弹飞行末端,载机飞行员可通过数据链传输回的目标区域图像,实时观察战场情况,根据实际作战需求,灵活调整导弹的攻击目标和攻击角度。例如,当发现原定目标附近出现更具价值的目标时,飞行员可迅速改变控制指令,引导导弹攻击新目标;在攻击过程中,还可根据目标的防御态势,选择最佳的攻击时机和方式,提高攻击的成功率和毁伤效果。这种 “人在回路中” 的控制方式,将人的作战经验和智慧与导弹的精确打击能力相结合,增强了作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 KD-88 导弹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完成作战任务。

(三)强抗干扰能力: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可靠作战性能

现代战争中,电磁干扰环境日益复杂,对空地导弹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KD-88 导弹在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抗干扰措施。在数据链传输方面,采用了跳频通信、加密传输等技术,能够有效防止敌方对数据链信号的干扰和截获,确保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稳定接收载机传来的目标修正信息和控制指令;在制导系统方面,电视制导采用了图像识别和处理算法,能够有效抑制背景干扰,准确提取目标特征;红外成像制导则通过优化红外探测器性能和图像处理算法,提高对目标的识别能力,降低敌方红外干扰弹等干扰手段的影响。这些抗干扰技术的综合应用,使 KD-88 导弹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准确命中目标,保证了作战任务的可靠性。

(四)多平台适配与多目标打击能力:灵活多样的作战应用

KD-88 导弹具备良好的多平台适配能力,可由多种作战飞机挂载发射,包括歼轰 – 7 “飞豹”、歼 – 16、歼 – 10C 等。不同的载机平台根据自身的载荷能力和作战需求,可挂载不同数量的 KD-88 导弹,如歼轰 – 7 通常可挂载 4 枚,歼 – 16 凭借强大的载荷和挂载能力,可挂载更多数量,大大增强了载机的对地攻击火力。同时,KD-88 导弹通过配备不同类型的战斗部,能够对多种地面目标进行有效打击,包括坚固工事、指挥中心、通信枢纽、桥梁、装甲车辆集群等,满足了不同作战任务的需求,使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在空地作战中具备了更强的作战灵活性和任务适应性。

四、作战应用与实战价值:空地作战的关键力量

自装备部队以来,KD-88 导弹在多次军事演习和训练中表现出色,充分验证了其强大的作战能力。在模拟对地攻击演练中,搭载 KD-88 导弹的战机在远距离上发射导弹,利用复合制导技术和 “人在回路中” 控制方式,准确命中模拟的敌方指挥中心、桥梁等目标,有效检验了导弹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在多机协同作战演练中,不同载机平台挂载 KD-88 导弹,对多个目标实施同时攻击,展示了该导弹在体系化作战中的重要作用。

虽然 KD-88 导弹尚未经历大规模实战检验,但在与国外同类型先进空地导弹的性能对比和模拟对抗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与美国 AGM-84H/K “斯拉姆” ER 空地导弹相比,KD-88 导弹在射程上与之相当(“斯拉姆” ER 射程约 278 千米 ),在命中精度和战斗部威力方面也不逊色,且 KD-88 采用的 “人在回路中” 控制方式使作战灵活性更高;与俄罗斯 Kh-59MK2 空地导弹相比,KD-88 的制导技术更为先进,抗干扰能力更强。在未来可能的战争中,KD-88 导弹将成为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实施空地作战的关键武器,能够有效摧毁敌方重要地面目标,削弱敌方作战能力,为夺取战争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五、衍生型号与未来发展:持续升级的打击利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作战需求的变化,我国科研人员对 KD-88 导弹持续进行改进和升级,并在此基础上研发衍生型号。在制导技术方面,未来可能会引入毫米波雷达制导、激光半主动制导等技术,与现有的制导方式相结合,形成多模复合制导系统,进一步提升导弹在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探测、识别和跟踪能力,增强抗干扰性能,尤其是提高在恶劣气象条件(如大雨、浓雾等)下的作战能力。

在动力系统方面,可能会采用新型高能燃料和更高效的涡喷发动机设计,提高导弹的射程和速度,使其具备更远距离、更快速度的打击能力,进一步扩大作战范围和提高攻击的突然性。在战斗部方面,将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开发更具针对性的战斗部,如具备智能毁伤效果的战斗部,能够根据目标的结构和材质,自动调整爆炸方式和能量释放,实现对目标的高效毁伤;还可能发展具备钻地、侵彻、爆破等多种功能的多功能战斗部,提高对不同类型坚固目标的打击效果。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KD-88 导弹有望实现自主目标识别、威胁评估和攻击路径规划,减少对载机飞行员的依赖,提高作战效率和反应速度。未来,KD-88 导弹及其衍生型号将继续在我国空中作战力量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适应未来战争的发展需求,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为我国国防安全提供坚实的装备保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