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俄🇷🇺 米-35M 超级夜鹰 攻击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9150813300-m-35m-4.jpeg)
![图片[2]-俄🇷🇺 米-35M 超级夜鹰 攻击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9150809986-m-35m-5.jpeg)
在现代战争的复杂低空战场环境中,攻击直升机作为一支能够快速响应、精准打击且具备强大火力的空中力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米 – 35M 超级夜鹰攻击直升机,正是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俄罗斯米里设计局打造的一款极具战斗力与适应性的卓越机型,它不仅传承了米 – 24 系列的经典设计与可靠性能,还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融入与升级改进,使其在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从而在全球武装直升机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参数分类 | 详情 |
---|---|
体型数据 |
机长:17.50米(含旋翼)
机高:6.50米
旋翼直径:17.10米
空重:8,20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11,500公斤
内部燃油容量:1,900公斤
最大速度:31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27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4,500米
航程:1,000公里(标准燃油)
续航时间:3小时
|
制造厂家 |
俄罗斯米尔莫斯科直升机厂(俄罗斯)
研制背景
– 基于Mi-24V改进,1995年首飞
– 2005年进入俄罗斯军队服役
– 主要用户:俄罗斯、委内瑞拉、巴西、阿尔及利亚等
北约名称
Hind-E(雌鹿-E)
仿制型号
– 塞尔维亚基于许可证生产Mi-35MS
– 伊朗逆向工程生产Shahab-2
|
发动机参数 |
发动机型号:2台Ivchenko-Progress TV3-117VM涡轴发动机
单台功率:1,633千瓦(2,190轴马力)
应急功率:1,864千瓦(2,500轴马力)
传动系统可承受3,200千瓦
最大巡航速度:27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4,500米
悬停高度:3,700米(有地效)
最大航程:1,000公里
续航时间:约3小时
|
武器参数 |
固定武器:
– 1门23mm GSh-23L双管机炮(备弹450发)
武器挂载点:6个翼下挂架,总载弹量约2,400公斤
典型武器配置:
– 反坦克导弹:最多16枚9M120 Ataka或9M114 Shturm导弹
– 空空导弹:最多8枚Igla-V或R-73导弹
– 火箭弹发射器:最多4具80mm或122mm火箭弹巢
– 炸弹:最多1,500公斤各种炸弹
电子战设备:
– 雷达告警接收机(RWR)
– 激光告警系统(LWR)
– 红外干扰弹/箔条发射器
– 电子对抗设备(ECM)
|
同时代外军对比 |
一、诞生历程与发展脉络
米 – 35M 的诞生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就已广泛应用的米 – 24 “雌鹿” 武装直升机。米 – 24 作为一款极为成功的武装直升机,产量高达 2000 余架,参与过大小 20 余场局部冲突,在实战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作战环境的变化,对武装直升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21 世纪初,米里设计局正式启动米 – 35M 直升机的研制工作,旨在对米 – 24 进行全面升级,使其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2001 年,米 – 35M 开始试飞,研制进度迅速,于 2004 年成功首飞并定型,2005 年便开始交付客户,首先面向海外市场销售。此后,它不断进行优化改进,持续推出多个衍生版本,如米 – 35M1、米 – 35M2、米 – 35M3、米 – 35M4 和米 – 35MS 等,在国际市场上收获众多国家的青睐,出口至印度尼西亚、捷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巴西、阿塞拜疆、缅甸等近十个国家,交付总量大约 100 多架,成为俄罗斯对外军贸的重要装备之一 。
二、机体设计与结构优化
米 – 35M 沿用了米 – 24V 的机体布局,整体呈现出独特的设计风格。机身长(不含主旋翼、尾桨、航炮)17.50 米,高(含主旋翼和尾桨)6.50 米,空重 8.2 吨,最大外部载荷 2.4 吨,正常起飞重量 11.2 吨,最大起飞重量 11.5 吨 。其总体布局采用 5 片矩形桨叶旋翼,垂尾式尾斜梁,尾桨为 3 片桨叶(后期改进为 X 型四叶桨),起落架为前三点式可收放轮式 。
在旋翼系统方面,米 – 35M 相比米 – 24 有显著改进。米 – 24V 的主旋翼桨叶大梁为钛合金材质,外敷玻璃钢蒙皮,内部填充蜂窝结构材料,而米 – 35M 的主旋翼桨叶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具体是玻璃纤维 D 型翼梁与蜂窝结构凯夫拉材料相结合 。这种新型材料的运用,使得米 – 35M 的旋翼直径比米 – 24 增大了 20 厘米,达到 17.30 米,在增加扫风面积、提升升力的同时,重量却更轻,有效改善了直升机的飞行性能与操控性 。并且,其主旋翼还采用了带有弹性桨叶铰链的钛合金主旋翼轴,进一步增强了旋翼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此外,尾桨从米 – 24 的三叶改为 X 型四叶桨,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尾桨的效率,增强了直升机的航向控制能力,还降低了飞行时的噪音,提升了直升机的隐蔽性 。
米 – 35M 的短翼设计也有所变化,采用了短缩的短翼。虽然短翼的缩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弹药挂载量,但同时也降低了飞行阻力,对飞行性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在起落架方面,部分型号从米 – 24 的可收放式改为固定式起落架,这一改变主要是为了提高直升机在超低空飞行中的耐坠毁生存能力,即便在遭遇紧急情况时,也能更好地保护直升机和机组人员 。
![图片[3]-俄🇷🇺 米-35M 超级夜鹰 攻击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9150823996-m-35m-1-1024x576.jpg)
三、动力系统与性能提升
米 – 35M 配备了两台强大的 VK-2500 涡轴发动机,每台发动机配备数字式功率调节器和自动飞控记录仪,最大输出功率可达 2500 马力 。相比米 – 24 所使用的发动机,米 – 35M 的动力增加了 30%,为直升机提供了更为充沛的动力支持 。这使得米 – 35M 在飞行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最大平飞速度达到 330 千米 / 小时,巡航速度为 270 千米 / 小时,经济巡航速度 217 千米 / 小时 。其最大爬升率(海平面)可达 12.5 米 / 秒,实用升限达到 5100 米,比米 – 24 增加了 600 米 。在航程方面,标准内部燃油情况下为 500 千米,携带副油箱时航程可延长至 1000 千米,最大续航时间为 4 小时 。并且,米 – 35M 的发动机具备良好的高空性能,在高原地区飞行时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俄罗斯军队曾在高加索山区试用米 – 35M,发现在 – 50℃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其动力系统依然能够正常工作,且发动机使用寿命达到 7500 小时,展现出了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可靠性 。此外,米 – 35M 的发动机排气口安装了向上排气的转向器,该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发动机排出气体的红外信号辐射,降低被敌方红外制导武器发现和锁定的概率,同时还能大幅降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增强直升机在执行任务时的隐蔽性 。
四、武器装备与强大火力
米 – 35M 拥有一套极为强大且丰富多样的武器装备系统,使其能够在战场上应对各种复杂的作战任务和目标 。
(一)机炮系统
米 – 35M 在前机身右侧安装了 NPPU-23 炮塔,内置一门 GSh-23L 双管机炮,备弹 470 发 。该型机炮采用 23 毫米口径,具有较高的射速和强大的火力,最大射程可达 1800 米 。相比米 – 24 之前使用的四管 12.7 毫米口径机枪或其他机炮,GSh-23L 双管机炮对小目标的杀伤能力提高了 60% 。其发射的弹药种类多样,包括高爆弹、穿甲弹等,能够有效对地面轻型装甲车辆、人员以及低空飞行的小型飞行器等目标进行攻击,为直升机在近距离作战时提供了可靠的火力支援 。
(二)反坦克导弹
米 – 35M 可挂载多种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9M120 “攻击 – V”(Ataka-V)管发射反坦克导弹(北约代号 AT-9 “螺旋 – 2”) 。该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激光驾束制导方式,具有更强的抗自然和人为干扰能力 。其串联式战斗部威力强大,不单能攻击空中目标,也可攻击地面目标,足以击穿有 850 毫米厚装甲防护的坦克,对敌方装甲集群构成了巨大威胁 。米 – 35M 在右侧短翼外侧挂架的 APU-8/4-U 发射器上最多可挂载 8 枚这种导弹,若两侧短翼都挂载,最多可携带 16 枚 。此外,米 – 35M 还可配备 9A4172K “旋风 – 1”(Vikhr-1)反坦克导弹,这是一种最初为卡 – 50/52 研制的远程导弹,具有六管发射器,最大射程增加到 10 公里,进一步提升了米 – 35M 在远距离对装甲目标的打击能力 。
(三)火箭弹系统
米 – 35M 可挂载多种火箭弹发射巢,用于对大面积目标进行火力覆盖打击 。其中包括 S-8 系列 80 毫米火箭弹,通常从 20 发火箭巢中发射 。S-8 火箭弹具有多种战斗部类型,如高爆战斗部、破片战斗部等,可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和目标类型进行选择,能够对敌方的步兵集群、简易工事等目标造成有效的杀伤和破坏 。此外,米 – 35M 还可挂载更大更致命的 S-13 122 毫米火箭弹,从五发火箭巢中发射 。S-13 火箭弹的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可用于打击敌方的坚固工事、装甲车辆等目标,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能为地面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
(四)空空导弹
为了具备一定的空战自卫能力,米 – 35M 装备了 9M39 “针 – V”(Igla-V,北约代号 SA-18 “松鸡”)红外制导导弹 。该导弹安装在座椅外侧挂架的 “射手”(Strelets)双联或四联发射管中,最大射程 5.8 公里 。主要用于自卫、反无人机和反直升机作战,当遭遇敌方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或武装直升机时,米 – 35M 能够利用 “针 – V” 导弹进行有效的防御和反击,提升了自身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
![图片[4]-俄🇷🇺 米-35M 超级夜鹰 攻击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9150831201-m-35m-2-1024x1024.jpg)
五、航电系统与先进技术
(一)观瞄系统
米 – 35M 配备了先进的观瞄系统,为飞行员提供了强大的目标探测、识别与跟踪能力 。机头右下方乌拉尔光电工厂(UOMZ)的 OPS-24N 昼 / 夜观察 / 瞄准系统是其核心部分,该系统集成了多种先进的光电设备 。其中,UOMZ GOES-342VMI 光电转塔集成了前视红外(FLIR)、双电视摄像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IR)测角仪 。前视红外设备可提供宽窄两种视野,在夜间最佳条件下,能够发现 6 公里外坦克大小的目标 。双电视摄像机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目标进行清晰成像,激光测距仪能够精确测量目标距离,误差极小,而红外测角仪则用于引导管发射反坦克导弹,确保导弹能够准确命中目标 。此外,前后座舱均兼容俄制 GEO-ONV-1-01 第三代夜视镜,夜视镜视野 40˚,可在 1 公里最大距离上对坦克和卡车进行识别,并允许飞行员在黑暗中进行超低空飞行,极大地提升了直升机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
![图片[5]-俄🇷🇺 米-35M 超级夜鹰 攻击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9150851326-m-35m-7-1024x576.jpeg)
(二)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
米 – 35M 装备了 KNEI-24 电子飞行 / 导航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先进的导航技术和设备 。它配备了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实时获取直升机的精确位置信息,并将导航数据实时传输到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上,方便飞行员及时修正航向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惯性导航功能,在卫星信号受到干扰或丢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为直升机提供可靠的导航信息 。此外,米 – 35M 采用了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实时感知直升机的飞行状态,如姿态、速度、高度等,并根据飞行员的操作指令和预设的飞行模式,自动对直升机的飞行姿态进行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直升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操控性,降低了飞行员的操作负担 。
(三)自卫电子战系统
在现代战争中,直升机面临着来自敌方各种防空武器的威胁,因此自卫电子战系统对于米 – 35M 的生存至关重要 。米 – 35M 装备了维捷布斯克 – 35(Vitebsk-35)自卫系统,该系统包括多种先进的电子战设备 。首先,它配备了新一代激光干扰系统,在机腹两侧安装了两个 L370-5 干扰转塔,可覆盖整个下半球,第三个转塔被布置在尾梁下方,以增强覆盖范围 。这种定向干扰系统能向逼近的红外制导导弹发射经过智能算法调制的红外能量束,干扰导弹的制导系统,使导弹失去目标 。其次,米 – 35M 还装备了 6 个 26 毫米热焰弹发射器,可安装 192 发干扰弹,与激光干扰系统配合使用,进一步增强对红外制导导弹的干扰效果 。此外,机身上还安装有红外 / 紫外导弹逼近告警器,该设备利用光学敏感器,探测外界来袭地空 / 空空导弹的红外信号以及导弹发动机尾羽形成的紫外信号,对导弹来袭方位角进行精确测定,并将信息显示在飞行员座舱的显示器上,以便飞行员及时采取机动规避或发射干扰弹等反制措施 。同时,米 – 35M 还保留了 SPO-15 雷达告警接收器,能够对敌方雷达信号进行监测和告警,使飞行员提前了解周边的雷达威胁情况 。
![图片[6]-俄🇷🇺 米-35M 超级夜鹰 攻击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9150838587-m-35m-3.jpeg)
![图片[7]-俄🇷🇺 米-35M 超级夜鹰 攻击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9150842320-m-35m-6.jpeg)
六、实战表现与应用案例
米 – 35M 自服役以来,在多个地区的实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展现出了强大的作战能力和适应能力 。在叙利亚战场,米 – 35M 频繁执行任务,为俄罗斯军队和叙利亚政府军提供了有力的空中火力支援 。它凭借其强大的武器装备,对极端组织的据点、车辆以及人员等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有效削弱了敌方的战斗力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米 – 35M 的夜间作战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先进的观瞄系统和夜视设备,使飞行员能够在夜间清晰地发现目标,并准确地发动攻击 。此外,米 – 35M 在执行运输和机降任务时也表现出色,其宽敞的机舱可搭载 8 名装备齐全的步兵,能够快速将部队投送到指定地点,为地面作战行动提供了高效的兵力投送支持 。在其他一些地区的冲突中,如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米 – 35M 同样参与了作战行动,执行了包括对地攻击、侦察和护航等多种任务 。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米 – 35M 凭借其坚固耐用的机体结构、强大的动力系统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航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任务的完成和自身的生存 。
![图片[8]-俄🇷🇺 米-35M 超级夜鹰 攻击直升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6/20250629150846178-m-35m-8-1024x654.png)
七、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战争形态的持续演变,未来米 – 35M 攻击直升机有望在多个方面继续发展和提升 。在武器装备方面,将进一步研发和集成更先进的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提高对各种目标的打击精度和毁伤效果 。例如,可能会装备具备更远射程、更强抗干扰能力和更高智能化水平的反坦克导弹和空空导弹,以适应未来战场中不断变化的威胁 。在航电系统方面,将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如更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用于目标识别、威胁评估和自主决策等,进一步提升直升机的作战效能和智能化水平 。同时,还将加强与其他作战平台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能力,通过高速数据链实现与地面部队、无人机以及其他空中作战平台的实时数据交互,形成更为紧密的作战体系 。在机体设计和材料应用方面,将探索使用新型的高强度、轻量化复合材料,进一步减轻直升机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和燃油效率 。此外,还可能对直升机的隐身性能进行优化,通过改进外形设计和采用隐身材料,降低其被敌方探测系统发现的概率 。总之,未来米 – 35M 将不断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持续进行升级改进,保持其在低空作战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