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歼-11 战斗机

图片[1]-中国🇨🇳 歼-11 战斗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分类 详情
体型数据
机长:21.935米
翼展:14.7米
机高:5.932米
机翼面积:62.0平方米
空重:16,38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33,000公斤
制造厂家
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
仿制型号
基于苏联苏-27SK的国产化版本
歼-11B:换装国产航电系统和发动机
歼-11BS:双座型多用途战斗机
北约名称
Flanker-B(沿用苏-27的北约代号)
发动机参数
歼-11/早期型号:两台留里卡AL-31F加力涡扇发动机
歼-11B/BS:两台涡扇-10A太行加力涡扇发动机
AL-31F单台最大推力:76.4千牛(7,790公斤)
AL-31F单台加力推力:122.58千牛(12,500公斤)
涡扇-10A单台最大推力:约89.17千牛(9,100公斤)
涡扇-10A单台加力推力:约132.3千牛(13,500公斤)
武器参数
固定武器:
– 1门GSh-30-1型30毫米单管航炮(备弹150发)
外挂点:10个(翼下8个,机身下2个),可挂载:
– PL-8、PL-9近距空空导弹
– PL-11、PL-12中距空空导弹
– PL-15远程空空导弹
– YJ-83反舰导弹
– KD-88空地导弹
– 各种精确制导炸弹和常规炸弹
最大载弹量:8,000公斤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F-15C/D鹰式
最大速度:2,650公里/小时(歼-11:2,50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9,812米(歼-11:18,500米)
武器:1门20mm航炮+8枚导弹 vs 1门30mm航炮+10枚导弹
推重比:1.15(歼-11:1.13)
俄罗斯 苏-30MKI
最大速度:2,125公里/小时(歼-11:2,50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7,300米(歼-11:18,500米)
武器:1门30mm航炮+12枚导弹 vs 1门30mm航炮+10枚导弹
法国 幻影2000 -5
最大速度:2,340公里/小时(歼-11:2,50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7,060米(歼-11:18,500米)
武器:2门30mm航炮+6枚导弹 vs 1门30mm航炮+10枚导弹

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中,歼 11 战斗机宛如一座巍峨里程碑,见证着我国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伟大跨越,承载着捍卫祖国蓝天的神圣使命。其诞生与发展,紧密交织着国际风云变幻与国内航空事业奋进的脉络,为我国空军、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力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项目起源:开启引进吸收之路

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航空技术革新浪潮汹涌,以美国 F-15、F-16 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机陆续列装,苏联也推出米格 – 29、苏 – 27 等先进机型。彼时,我国空军主力仍以歼 6、歼 7 等二代机为主,作战半径小、航电系统落后,在面对周边先进战机时,存在明显代差。

1990 年,中苏关系回暖,为我国引进先进战机带来契机。同年 5 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率团访苏,在库宾卡基地,苏 – 27 战机卓越的飞行性能与强大作战能力令中方大为震撼,坚定了引进决心。经过多轮艰苦谈判,1992 年 6 月 27 日,首批 12 架苏 – 27 战斗机飞抵中国,正式加入解放军空军序列。此后,我国分三批共引进 76 架苏 – 27,它们成为彼时解放军空军的精锐力量。

但依赖进口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我国广袤空域的防空需求。1996 年 12 月 6 日,中俄签订转让苏 – 27 生产许可证协定,合同总额约 25 亿美元。根据协定,我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属下的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将在 15 年内制造 200 架苏 – 27,俄方提供发动机、雷达、电子设备及机载武器等关键部件,这一举措为歼 11 系列战机的国产化之路奠定基石。

图片[2]-中国🇨🇳 歼-11 战斗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二、型号发展:从组装到自主创新的蜕变

(一)歼 11A:国产化组装起步

歼 11A 是在苏 – 27SK 基础上,由沈飞利用俄方提供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的型号。它保留了苏 – 27SK 的整体设计与性能特点,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翼身融合、双垂尾常规布局。悬臂式中单翼,翼根外缘前伸的边条翼能在飞行中产生强大涡流,提高机翼升力与飞机机动性;楔型进气道位于翼身融合体前下方,进气道底部及侧壁的栅型辅助门,可根据飞行状态调节进气量。从 1998 年首架国产歼 11A 下线,到 2007 年停产,共生产 104 架。虽国产化程度有限,但通过组装,我国航空工业积累了宝贵的制造经验,熟悉了重型战斗机生产流程。

(二)歼 11B:全面国产化的突破

进入 21 世纪,我国航空工业在吃透苏 – 27 技术基础上,启动歼 11B 项目,旨在实现战机全面国产化与性能提升。歼 11B 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 航电系统革新:摒弃俄式老旧航电,换装国产综合航电武器系统。采用 1474 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对空中目标探测距离大幅提升,可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攻击其中 2 个。座舱实现全玻璃化,配备双杆操纵系统,综合航电与复合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极大提升飞行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 材料升级:在机翼蒙皮、垂尾、平尾等部位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有效减轻飞机重量。与歼 11A 相比,歼 11B 空重减少约 1.5 吨,这不仅提升了飞行性能,还增加了燃油与武器载荷。
  • 动力系统换装:早期歼 11B 部分批次沿用俄制 AL-31F 发动机,后续全面换装国产涡扇 – 10 “太行” 发动机。“太行” 发动机推力强劲,可靠性高,赋予歼 11B 更好的加速性能与机动能力。

2003 年 12 月 6 日,歼 11B 首飞成功,2007 年开始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从 2007 年至 2015 年停产,共生产 320 多架,成为我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主力机型,标志着我国在重型战斗机自主研发制造领域取得重大跨越。

(三)歼 11BS:双座多用途拓展

歼 11BS 是歼 11B 的双座型号,2008 年 12 月首飞。它配备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操控更精准、稳定;装备国产最新有源主动电扫描相控阵雷达,对空、对海、对地目标搜索能力与抗干扰能力显著增强;量子阱红外搜索跟踪和光电瞄准系统,使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有效发现目标。双座设计使其既具备空战能力,又可执行对地攻击、战术侦察、战斗指挥等多用途任务,提升了作战灵活性与协同性。

(四)歼 11D:四代半技术探索

歼 11D 项目旨在打造一款具备四代半水平的单座重型战斗机,提升制空作战能力。它拥有 12 个外挂点,挂载能力出色,可携带霹雳 – 10、霹雳 – 15 等先进空空导弹。在航电系统方面,进一步升级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精度与多目标处理能力大幅提升;优化机体结构,采用更多先进材料,提升飞行性能。但由于歼 16、歼 20 等新型战机相继服役,在功能定位上存在一定重叠,歼 11D 最终未定型列装部队,不过其研发过程中的技术成果,为后续战机改进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歼 11BG:性能再升级

面对周边空中威胁不断变化,近年来我国对歼 11B 进行深度改进,推出歼 11BG。它集成歼 16 与歼 11D 成熟技术,换装 KLJ-7A 型有源相控阵雷达,T/R 组件数量达 1200 个,对 3㎡目标探测距离可达 300 公里,可同时跟踪 20 个空中目标;接入三军高速一体化数据链(HJL-50A),实现与预警机、特种机、舰艇、地面雷达及卫星间实时战术信息交互,战场态势感知与协同作战能力飞跃提升。动力系统换装涡扇 – 10B 矢量发动机,单台推力 14.5 吨,推重比 8.8,配备轴对称矢量喷管,可实现 ±20 度偏转,瞬时盘旋角速度提升 35%,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 1.5 马赫(不开加力),综合作战性能达到或接近四代半战机水平。

三、性能解析:空战实力的多维展现

(一)动力强劲:高推重比带来卓越机动

歼 11 系列战机动力性能卓越。早期歼 11A 装备的 AL-31F 涡扇发动机,由 4 级风扇、9 级高压压气机、环形燃烧室、1 级高压涡轮、1 级低压涡轮及带收敛扩张式喷管的加力燃烧室组成,双发配置使其最大推力可达 25 吨,赋予战机良好的加速性与爬升率,能迅速抢占空战有利位置。换装涡扇 – 10 “太行” 发动机的歼 11B 及后续型号,推力进一步优化,在大迎角机动、高速飞行等状态下表现更优。以歼 11BG 为例,涡扇 – 10B 矢量发动机配合矢量喷管,让战机在空战中可做出如 “落叶飘” 等超机动动作,极大提升近距离格斗优势。

(二)航电升级:战场态势感知飞跃

从歼 11A 相对简单的航电系统,到歼 11B 的综合航电系统,再到歼 11BG 的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与高速数据链,航电性能呈跨越式发展。歼 11BG 的 KLJ-7A 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高分辨率、多目标跟踪与抗干扰能力,可在远距离发现并锁定目标;数据链系统使战机融入作战体系,实时获取战场信息,提前规划战术,在超视距空战中掌握主动权。同时,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与光电瞄准系统的配备,为战机在复杂电磁环境或雷达受干扰时,提供可靠的目标探测手段,确保作战效能。

(三)武器多样:全谱系打击能力

歼 11 系列战机武器挂载丰富,具备强大空战与对地、对海攻击能力。空战方面,标配霹雳 – 10 近距红外成像格斗弹,离轴发射角度大,机动性强,在近距离空战中可有效锁定并攻击敌机;霹雳 – 15 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达 200 – 300 公里,采用主动雷达制导,能在超视距外对敌方空中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执行对地、对海任务时,可挂载空地导弹、反辐射导弹、激光制导炸弹、非制导炸弹及火箭弹等。如 CM-102 反辐射导弹可用于压制敌方防空雷达;复合挂架系统的应用,使歼 11BG 最大载弹量从 8 吨提升至 10 吨,增强了多用途作战效能。

(四)航程优势:广阔空域巡航保障

以歼 11B 为例,其正常起飞重量 23.7 吨,最大起飞重量 33 吨,机身内油箱储存 9.965 吨燃油,凭借双发大推力发动机低油耗优势,航程可达 3530 千米;挂载 2 个 2000 升副油箱后,额外携带 3 吨燃油,航程可增至 4390 千米,作战半径超过 1500 千米。这使其能在广袤国土及周边海域执行长时间巡逻、拦截任务,有效捍卫我国领空安全,在南海等远海区域应对外机挑衅时,可长时间滞空,占据战术主动。

图片[10]-中国🇨🇳 歼-11 战斗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四、服役表现:捍卫领空的空中利刃

自 1999 年 9 月首架歼 11 交付空 2 师 6 团起,歼 11 系列战机在我国国防事业中战功赫赫。2009 年,12 架歼 11 组成 3 个 4 机梯队,参加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阅兵,向世界展示我国空军现代化建设成果。在日常巡逻与应对外机挑衅任务中,歼 11 系列更是当仁不让。2014 年 8 月,面对抵近侦察的美军 P-8 反潜巡逻机,歼 11 飞行员驾驶战机以 90 度倾角高速掠过,最近距离仅约 9 米,展示了高超飞行技术与捍卫领空决心;2023 年 2 月,美军 P-8A 海上巡逻机企图抵近西沙群岛,遭歼 11 霸气拦截,最近距离 150 米;同年 10 月,美空军 B-52H 战略轰炸机在南海挑衅,歼 11B 战斗机贴身拦截,最近时相距仅 3 米,强大喷气尾流干扰美机飞行。在台海、南海等空域,歼 11 系列战机频繁出动,驱离外机,成为我国领空安全的忠诚守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我国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