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中国🇨🇳 815、815A型 电子侦察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6134819501-815-1-1024x632.jpeg)
参数分类 | 815型电子侦察船 | 815A型电子侦察船 |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815型电子侦察船
英文名称: Type 815 Electronic Reconnaissance Ship
舰艇类型: 电子侦察船
人员编制: 约250人
舰长:约130米
舰宽:约16米
吃水:约6米
标准排水量:约5,000吨
满载排水量:约6,000吨
舷号: 851(北极星号)
部署战区: 东海舰队、南海舰队
|
中文名称: 815A型电子侦察船
英文名称: Type 815A Electronic Reconnaissance Ship
舰艇类型: 电子侦察船
人员编制: 约250人
舰长:约130米
舰宽:约16米
吃水:约6米
标准排水量:约5,500吨
满载排水量:约6,500吨
舷号: 853(天王星号)、854(天狼星号)、855(天罡星号)、856(开阳星号)、857(天权星号)等
部署战区: 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
|
速度与制造 |
最大航速:约20节
巡航速度:约15节
研制单位: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建造单位: 沪东中华造船厂
是否出口: 否
是否自主研发: 是
是否进口/仿制: 否
北约名称: 东调级(Dongdiao Class)
|
最大航速:约20节
巡航速度:约15节
研制单位: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建造单位: 沪东中华造船厂
是否出口: 否
是否自主研发: 是
是否进口/仿制: 否
北约名称: 东调级改进型(Modified Dongdiao Class)
|
发动机参数 |
动力系统: 柴-柴联合动力(CODAD)
发动机型号: 4台柴油机
单台功率:约5,000马力
总功率:约20,000马力
推进系统: 双轴双桨
续航力:约8,000海里/15节
|
动力系统: 柴-柴联合动力(CODAD)
发动机型号: 4台改进型柴油机
单台功率:约5,500马力
总功率:约22,000马力
推进系统: 双轴双桨
续航力:约9,000海里/15节
|
武器参数 |
自卫武器
– 1座双联装37毫米舰炮
– 射速:约300发/分钟
– 主要用于近程防空和警戒
|
自卫武器
– 1座76F式双联装37毫米舰炮
– 射速:约300发/分钟
– 2座630型近防炮
– 射速:约4,500发/分钟,用于近程防空
|
核心设备 |
电子侦察设备
– 多种型号的电子侦察天线
– 具备截获、分析和识别各种雷达、通信信号的能力
– 可对敌方舰艇、飞机和岸上目标的电子信号进行监测
– 数据处理系统可对截获的信号进行分类和分析
|
电子侦察设备
– 全面升级的电子侦察系统
– 新增相控阵电子侦察天线,探测范围更广
– 具备对弹道导弹试验的监测和数据收集能力
– 可同时处理多频段、多类型的电子信号
– 配备现代化的数据链和情报分析系统
|
舰载装备 |
导航设备:
– 惯性导航系统
– GPS导航系统
– 卫星通信系统
电子战设备:
– 电子支援措施(ESM)系统
– 雷达告警接收机
|
导航设备:
– 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卫星通信系统
– 电子海图系统
电子战设备:
– 综合电子支援/电子对抗(ESM/ECM)系统
– 新型雷达告警接收机
– 电子干扰设备
侦察设备:
– 多频段通信信号截收系统
– 雷达信号分析系统
– 光电侦察设备
|
同时代外军对比 |
美国 鲍迪奇级海洋监测船
– 满载排水量:约5,368吨
– 航速:约18节
– 优势:装备先进的海洋监测设备,可进行海底地形测绘和水声侦察
– 劣势:主要侧重于海洋环境监测,电子侦察能力相对单一
俄罗斯 864型电子侦察船
– 满载排水量:约4,000吨
– 航速:约16节
– 优势:具备较强的电子信号截获和分析能力,可执行多种侦察任务
– 劣势:船型设计较老旧,自动化程度较低
日本 响级电子侦察船
– 满载排水量:约3,000吨
– 航速:约20节
– 优势:装备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航速较快,机动性强
– 劣势:续航力相对较短,约5,000海里
815/815A型优势总结
– 具备综合电子侦察能力,可同时监测雷达、通信等多种信号
– 815A型相比原型,电子设备全面升级,侦察范围和精度大幅提升
– 续航力较强,可长时间在远海执行侦察任务
– 自卫武器配置合理,可满足基本防御需求
|
在现代海战体系中,信息的获取与掌控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走向。815、815A 型电子侦察船作为我国海军情报收集的重要力量,凭借其独特的设计与先进的技术,在无形的电磁战场上发挥着关键作用,犹如一双双敏锐的 “电子眼”,为我国海军提供全方位的情报保障 。
序号 | 舷号 | 曾用舷号 | 部署战区 | 下水时间 | 服役时间 |
1 | 792 | 851 | 东海舰队 | – | – |
2 | 793 | 852 | 南海舰队 | – | – |
3 | 794 | 853 | 南海舰队 | – | 2010 年 |
4 | 795 | 854 | 北海舰队 | – | 2015 年 2 月 |
5 | 796 | 855 | 北海舰队 | – | 2015 年 |
6 | 797 | 856 | 北海舰队 | – | 2015 年 |
7 | 798 | 857 | 南海舰队 | – | 2017 年 1 月 |
8 | 799 | 858 | 东海舰队 | 2017 年 9 月 8 日 | – |
815 型电子侦察船:开启电子侦察新征程
研制背景与历程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世界各国海军舰艇电子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导弹、雷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海上电磁环境日益复杂。我国海军意识到,为提升自身作战能力与战略预警水平,亟需一款具备先进电子侦察能力的舰艇 。在此背景下,815 型电子侦察船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1999 年,首舰北极星号(舷号 851)正式服役,填补了我国海军在大型专业电子侦察船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海军在电子侦察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815 型电子侦察船的诞生,不仅是对当时严峻海上情报形势的有力回应,更为后续改进型号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
![图片[2]-中国🇨🇳 815、815A型 电子侦察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6134905682-815-6.webp)
设计特点与性能参数
815 型电子侦察船长 130 米,型宽 16.4 米,吃水深度 6.5 米,满载排水量 5998 吨 。船体采用长艏楼布局,首部略有舷弧且设有护舷墙,这种设计有效减少了甲板上浪情况,极大地提升了船只在远洋航行时的稳定性,使其能够适应复杂恶劣的海况 。动力系统方面,主机采用 2 台 12PC2 – 5V 柴油机,双轴推进,功率为 5736kW×2,最大航速可达 20 节 。武器系统相对简洁,在船艏安装一座双 37 毫米舰炮、船的后部安装两座双 25 毫米舰炮,主要用于自卫防御 。
侦察系统与能力
该船装备了与西方和俄罗斯电子侦察船类似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在电磁侦察方面,能够对各种电磁信号进行监听、收集和分析,覆盖从短波到超高频等多个频段,可探测范围广泛 。通过分析截获的电磁信号,能够识别敌方舰艇、飞机等目标的雷达型号、工作频率、脉冲参数等信息,进而推断其战术意图和行动轨迹 。光学侦察设备则配备了光电经纬仪等,可在远距离对海上目标进行光学观测,获取目标的外形、编队情况等直观信息,弥补电磁侦察的局限性 。此外,815 型电子侦察船还具备一定的信号分析处理能力,能对收集到的各类信号进行初步筛选、分类和存储,为后续深入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
![图片[3]-中国🇨🇳 815、815A型 电子侦察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6134830294-815-2-1024x682.jpg)
815A 型电子侦察船:全面升级的情报尖兵
升级背景与改进要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海军战略转型的推进,815 型电子侦察船在某些方面逐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情报需求 。2008 年,我国海军开始对 815 型进行升级改进,改进后的型号被命名为 815A 型 。相较于 815 型,815A 型在多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在舰体设计上,桅杆采用塔桅结构,艏舷墙有折线,进一步优化了船体外形,提升了航行性能与稳定性 。同时,对上层建筑进行了调整,使得内部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为安装更多先进设备创造了条件 。
性能参数提升
815A 型电子侦察船长约 130 米,宽约 16 米,吃水小于 7.5 米,满载排水量约为 6000 吨 。动力系统依然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双轴推进,但在发动机性能和传动系统方面进行了优化,最大航速提升至 21 节,最大续航力超过 10000 海里 。更大的排水量和更强的动力,使得 815A 型能够在更远的海域执行长时间的侦察任务,适应更复杂的海洋环境 。
![图片[4]-中国🇨🇳 815、815A型 电子侦察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6134845451-815-5.webp)
![图片[5]-中国🇨🇳 815、815A型 电子侦察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6134850399-815-7.webp)
先进侦察系统与强大能力
- 多频段电子侦察:815A 型装备了基于 HLJQ – 366 型雷达改进而来的主被动复合超视距雷达系统,具备主动 / 被动双模工作能力,覆盖多频段(包括 X 波段) 。可在 700 公里外隐蔽探测敌方雷达信号,通过分析频率、波形等特征精准识别目标类型,如航母、驱逐舰等 。同时,该船搭载的多波段电子战系统,能够在 700 公里距离外对海上目标进行全面电子探测,可完成 1500 公里范围内的导弹跟踪任务 。舰体上安装的四个大型天线罩(直径从 1.5 米至 3 米不等),内装大型抛物面天线等先进电子侦察设备,内部集成有各种天线、跟踪、侦测等电子对抗设备,拥有强大的电磁压制能力,具备全频道干扰能力,可以瘫痪敌方的雷达和通信系统 。
- 卫星侦察与数据链:配备双轴稳定卫星通信天线,支持与天基侦察平台(如高分卫星)的数据中继,实现全球范围情报共享 。它能够截获并记录敌方卫星通信、导弹制导信号等,为反卫星和反导作战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此外,装备舰载协同作战系统,数据链系统与 055 型驱逐舰、无侦 – 7 无人机等平台联网,构建空 – 天 – 海一体化侦察网络,实时传输敌方舰艇位置、雷达活动等信息,支持舰队协同反制行动 。
- 多样化侦察手段融合:除了强大的电磁侦察能力,815A 型还进一步完善了光学和声呐侦察手段 。其装备的光电经纬仪等光学设备在性能上得到显著提升,具备更高的分辨率和更远的观测距离 。声呐侦察系统能够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和分析,与电磁、光学侦察手段相互配合,实现对海、陆、空、潜全方位、体系化的信息网罗 。
![图片[6]-中国🇨🇳 815、815A型 电子侦察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6134836467-815-3.jpeg)
![图片[7]-中国🇨🇳 815、815A型 电子侦察船-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6134839619-815-4.jpeg)
实战应用与意义
自服役以来,815A 型电子侦察船多次执行重要侦察任务,展现出强大的实战能力 。2014 年,天王星号(舷号 853)远赴夏威夷附近侦察美国主导的 “环太平洋” 军演,获取了大量美军及参演各国军队的电子情报信息 。2016 年,天狼星号(舷号 854)对日本本土实施环岛侦察,有效掌握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部署和活动情况 。2017 年,海王星号(舷号 852)在阿拉斯加监视美军的导弹拦截实验,为我国导弹防御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参考 。
这些实战应用充分彰显了 815A 型电子侦察船的重要价值 。在和平时期,它通过对周边海域和国际热点地区的常态化侦察,积累大量情报数据,为我国海军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潜在对手形成有效的战略威慑 。在战时,能够为海军舰艇编队提供实时准确的情报支持,帮助舰艇编队掌握战场态势,制定作战计划,提升作战效能 。815A 型电子侦察船的存在,极大地增强了我国海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感知能力,是我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洋作战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装备之一 。
815、815A 型电子侦察船见证了我国海军电子侦察技术从起步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它们以独特的使命和强大的能力,在我国海军装备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两款电子侦察船必将持续升级改进,为我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