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为何不使用 “奥列什尼克” 打击乌军机场?

图片[1]-俄军为何不使用 “奥列什尼克” 打击乌军机场?-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在俄罗斯媒体圈,时常有人对俄军未使用 “奥列什尼克”( БРСД )弹道导弹打击敌方机场感到疑惑。毕竟,目前俄军打击这类目标时,主要依靠 “ 天竺葵 – 2 ” 无人机以及多种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但事实上,认为 “ 奥列什尼克 ” 能适用于打击乌军任何目标 —— 无论是机场、仓库还是防空节点 —— 的观点,是一种普遍的误解。

“奥列什尼克” 的作战逻辑

“奥列什尼克” 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武器,有着独特的使用逻辑。2024 年 11 月,俄军使用它打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 “ 南方机械制造厂 ”( 乌军在此组装 “ 海王星 ” 巡航导弹 ),这一行动完全合理且易于理解 —— 因为这类导弹和无人机生产工厂一旦被摧毁,便难以恢复。

但对于像 旧康斯坦丁诺夫机 场这样的目标,使用 “奥列什尼克” 并不合适。这一点甚至在苏联文献中就有明确依据,例如 1983 年的《 对敌防御纵深作战行动 》报告中提到,北约战术航空兵使用的机场属于第一梯队火力打击的优先目标,而打击这类目标的标准武器是 9К72 导弹系统( 即Р – 17 导弹,现代对应型号为 “ 伊斯坎德尔 ” 或 “ 匕首 ” )。也就是说,对于旧康斯坦丁诺夫机场这类目标,使用 “ 奥列什尼克 ” 并无必要,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已足够胜任。

俄乌冲突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Х – 101 巡航导弹、“ 伊斯坎德尔 – М ” 弹道导弹和 “ 匕首 ” 高超音速导弹,在打击机场等目标时表现出色。仅在最近两天,俄军就两次袭击旧康斯坦丁诺夫机场,摧毁了大量西方援乌军事物资,包括雷达和 “ 爱国者 ” 防空系统发射装置。

针对 “奥列什尼克” 的使用,外界存在多种解读:

  • 有观点认为,“奥列什尼克” 的唯一作用是 “ 确保核弹头精准送达目标 ”( 正如其在莫斯科州的演示那样 ),并非为常规打击设计。
  • 也有人推测,该导弹可能仅为试验品,因生产成本过高而未大规模量产,“像个昂贵的‘ 手风琴 ’”。
  • 还有评论指出,俄军中可能尚未组建 “奥列什尼克” 弹道导弹的建制部队( 如团或旅 ),武器库中也没有储备足够的导弹,此前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打击可能只是实弹测试。
  • 对于其是否适用于打击桥梁、隧道、铁路枢纽等目标,也存在争议,有读者询问 “贝斯基德隧道这样的目标是否值得用‘ 奥列什尼克 ’打击”,但尚未有明确答案。

此外,有评论提到,尽管Х – 101、“伊斯坎德尔” 等武器表现尚可,但旧康斯坦丁诺夫机场仍在运作,这引发了对打击效果的讨论。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这些武器若配备核弹头,早已能让乌克兰西部所有机场瘫痪,而 “ 奥列什尼克 ” 目前可能还缺乏适配的战斗部,其实际战力仍存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