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MK.45 垂直发射系统

图片[1]-美国🇺🇸 MK.45 垂直发射系统-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Mk – 45 垂直发射系统( 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VLS )在现代海战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一款专为潜艇设计的先进发射装备 。

参数 详情
基本信息
系统名称中英文对照: ” MK. 45型 ” 垂直发射系统 ( MK.45 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 ),是美国海军主力舰炮系统之一
武器类型: 127毫米( 5英寸 )舰炮系统,可发射常规炮弹和制导炮弹
主要用途: 对海攻击、对岸火力支援、防空反导和近程防御
研制时间: 19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1970年代末期投入使用
生产数量: 超过1,000座,装备美国海军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军舰艇
系统参数
口径规格: 127毫米( 5英寸 ),身管长度为54倍口径( 改进型 )
系统重量: 约24,000公斤( 不含弹药 )
尺寸规格: 炮管长6.858米,炮塔直径约3.2米,高度约4.7米
射速: 20发/分钟( 基本型 ),30发/分钟( 改进型 )
储弹量: 通常配备60-90发弹药,采用自动供弹系统
作战环境: 可在海况7级以下正常工作,适应-31℃至+65℃温度范围
弹药性能
常规高爆弹:
– 最大射程: 24公里( 普通弹 ) – 弹丸重量: 约32公斤 – 爆炸当量: 约6公斤TNT当量 – 引信类型: 碰炸引信或近炸引信
” 神剑 ” 制导炮弹:
– 最大射程: 117公里 – 命中精度: 圆概率误差小于10米 – 制导方式: GPS/INS复合制导 – 战斗部: 22公斤高爆战斗部
防空炮弹:
– 有效射程: 14公里 – 弹丸初速: 807米/秒 – 毁伤机制: 预制破片战斗部,通过近炸引信引爆 – 对抗目标: 低空飞机、直升机和反舰导弹
装备平台与应用
主要装备平台: – 美国海军 ” 阿利·伯克级 ” 驱逐舰 ( 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 ) – 美国海军 ” 提康德罗加级 ” 巡洋舰 ( Ticonderoga Class Cruiser ) – 美国海军 ” 黄蜂级 ” 两栖攻击舰 ( Wasp 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 ) – 多个国家海军舰艇,包括 ” 日本 ” 、 ” 韩国 ” 、 ” 澳大利亚 ” 等国的主力舰艇
火控系统配套: 与 ” MK-86型 ” 炮火控制系统 和 ” AN/SPG-62型 ” 火控雷达 兼容
作战应用: 主要用于对陆火力支援、反舰作战和近程防空,是现代水面舰艇的标准装备
技术特点: 自动化程度高,维护简便,可在恶劣海况下稳定射击,具备快速转换弹种能力
制造与技术
主制造商: 美国 ” 联合防务公司 ” ( United Defense ,现属 ” 英国 BAE系统公司 ” )
是否出口: 是,广泛出口至 ” 北约成员国 ” 及 ” 美国盟友 ” ,是国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中口径舰炮之一
是否自主研发: 是,由美国独立设计,基于早期舰炮技术改进而来
是否进口: 对美国而言为国产系统,对进口国而言为直接采购或技术引进
仿制型号: 日本 ” 127毫米舰炮 ” 和 韩国 ” KMk.45型舰炮 ” 均为授权生产或技术仿制型号
北约名称: 北约通用编号为 ” MK.45 Mod 4 ” ,无特殊代号
同时代系统对比
俄罗斯 ” AK-130型 ” 双管舰炮:
– 口径: AK-130为130毫米,MK.45为127毫米 – 射速: AK-130更高( 70发/分钟 ),MK.45约30发/分钟 – 重量: AK-130更重( 约94吨 ),适装性较差 – 自动化程度: MK.45更高,所需操作人员更少
意大利 ” OTO 76毫米 ” 超速舰炮:
– 口径: OTO为76毫米,小于MK.45 – 射速: OTO更高( 120发/分钟 ),适合防空反导 – 射程: MK.45更远,对岸火力支援能力更强 – 适装性: OTO更轻便,适合中小型舰艇
法国 ” 100毫米紧凑型 ” 舰炮:
– 口径: 100毫米介于76毫米和127毫米之间 – 射速: 60发/分钟,高于MK.45 – 重量: 约17吨,比MK.45更轻 – 作战定位: 侧重防空反导,对岸火力支援能力弱于MK.45
中国 ” H/PJ-45型 ” 130毫米舰炮:
– 口径: 130毫米,略大于MK.45 – 射速: 40发/分钟,高于MK.45 – 射程: 普通弹约30公里,制导炮弹可达100公里以上 – 技术特点: 采用水冷系统,持续射击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
图片[2]-美国🇺🇸 MK.45 垂直发射系统-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该系统的研发初衷是为了提升潜艇的作战效能,尤其是增强其远程打击能力 。12 单元的 Mk – 45 垂直发射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美国海军的 “ 洛杉矶 ”( Los Angeles )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 “ 俄亥俄 ”( Ohio )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等舰艇上 。以 “ 洛杉矶 ” 级核潜艇为例,从 1983 年起,部分该级艇开始改装 Mk – 45 垂直发射系统 。具体来说,从 “ 普罗维登斯 ”( SSN 719 )号开始的 “ 洛杉矶 ” 级核潜艇第二批艇,在艇艏球形声呐与耐压艇体之间的耐压水舱中配备了 12 个 “ 战斧 ”( Tomahawk )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管 。此前,“ 洛杉矶 ” 级核潜艇主要通过鱼雷发射管来发射 “ 战斧 ” 巡航导弹,而改装后的 Mk – 45 垂直发射系统使得发射速度大幅提升,并且减少了维护需求 。

Mk – 45 垂直发射系统的发射单元采用独特设计,每个发射井均具备独立的密封和发射机构 。其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潜艇的水下作业环境,发射井位于潜艇艇体外部的特定位置,例如在 “ 洛杉矶 ” 级 核潜艇上就安装在艇艏主压载水舱外的耐压艇体上 。每个发射井都有密封钢杯、盖子、底部、裙边以及导弹弹射系统 。其中,导弹弹射系统位于发射井底部,包含一个带有热电子的气体发生器 。热电子元件由雷管点燃,点火信号则来自于舰艇的发射控制系统 。此外,发射井还配备了用于监测导弹输出的传感器、光学海水液位指示器以及连接电缆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在导弹发射后,发射井无需进行大规模修复即可再次使用,有效提升了作战持续性 。

图片[3]-美国🇺🇸 MK.45 垂直发射系统-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9]-美国🇺🇸 MK.45 垂直发射系统-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在武器兼容性方面,Mk – 45 垂直发射系统主要用于发射 “ 战斧 ” 巡航导弹,包括 BGM – 109C 、BGM – 109D 等多种型号 。这些 “ 战斧 ” 巡航导弹具备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可对敌方陆地目标和海上目标实施精确攻击 。同时,理论上该发射系统也具备发射无人机和其他探测、攻击设备的潜力,进一步拓展了潜艇的作战任务范围 。在实际作战部署中,Mk – 45 垂直发射系统与潜艇的作战指挥系统、火控系统紧密协同 。当潜艇探测到目标后,作战指挥系统会迅速计算目标参数,并将相关指令传输给火控系统,火控系统再精确控制 Mk – 45 垂直发射系统完成导弹发射流程 。例如在对陆攻击任务中,潜艇可在远距离隐蔽航行至预定发射位置,利用 Mk – 45 垂直发射系统突然发射 “ 战斧 ” 巡航导弹,对敌方岸上军事设施、指挥中心等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有效提升了潜艇在现代战争中的威慑力和实战能力 。

随着潜艇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在部分新型潜艇上出现了如 “ 弗吉尼亚 ”( Virginia )级 Block III 批次之后采用的 “ 负载式发射管 ”( VPT )等更新型的发射装置 。与 Mk – 45 垂直发射系统相比,VPT 将 6 个独立的垂直发射系统整合到一个 “ 大筒 ” 垂发内,减少了艇体表面开口,优化了潜艇的水声学性能 。但 Mk – 45 垂直发射系统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可靠的性能,在特定型号潜艇上仍发挥着关键作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