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MK-22 制导导弹发射系统

图片[1]-美国🇺🇸 MK-22 制导导弹发射系统-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Mk – 22 制导导弹发射系统( Guided Missile Launching System,GMLS )是一款独具特色的舰载导弹发射装备 。它脱胎于 Mk – 13 发射系统,与 Mk – 13 相比,Mk – 22 在设计上进行了简化,仅保留了 Mk – 13 发射装置内圈可容纳 16 枚导弹的存储环 。这一设计使得其在空间占用上更为紧凑,更适配一些特定型号的舰艇 。

参数 详情
基本信息
系统名称中英文对照: ” MK-22型 ” 制导导弹发射系统 ( MK-22 Guided Missile Launching System )
主要配用导弹: ” 鞑靼人 RIM-24型 ” 近程防空导弹 ( RIM-24 Tartar Short-Range Surface-to-Air Missile )
导弹类型: 舰对空导弹 ( 近程点防御 ),主要用于拦截低空目标和反舰导弹
研制时间: 195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60年代初期投入使用
生产数量: 约150套,主要装备美国海军中小型舰艇及部分盟国海军
系统参数
发射单元数量: 单臂式发射架,采用液压驱动旋转和俯仰机构
系统重量: 约12,700公斤( 不含导弹 )
尺寸规格: 长约5.5米,宽约3.2米,高约4.1米
射速: 每3秒发射1枚导弹,单臂设计但装填速度较快
储弹量: 通常配套8-16枚备用弹,采用自动装填系统
作战环境: 可在海况5级以下正常工作,适应-31℃至+65℃温度范围
配用导弹性能
标定射程: 基本型16公里,改进型 ” RIM-24C型 ” 增至24公里
实际射程: 对低空目标约8-10公里,受地球曲率和目标高度限制
飞行速度: 2.5马赫( 约3,060公里/小时 )
制导方式: 半主动雷达制导,需 ” AN/SPG-51型 ” 或 ” AN/SPG-53型 ” 火控雷达持续照射
战斗部: 40公斤高爆战斗部,配备近炸引信( 最小引爆距离5米 )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约18,600牛顿,工作时间约12秒
发射平台与应用
主要发射平台: – 美国海军 ” 基林级 ” 驱逐舰 ( Gearing Class Destroyer )改装型 – 美国海军 ” 艾伦·萨姆纳级 ” 驱逐舰 ( Allen M. Sumner Class Destroyer )改装型 – 意大利海军 ” 安德烈娅·多里亚级 ” 巡洋舰 ( Andrea Doria Class Cruiser ) – 日本海上自卫队 ” 天津风级 ” 驱逐舰 ( Amatsukaze Class Destroyer )
火控系统配套: 主要与 ” MK-74型 ” 火控系统 和 ” AN/SPG-51型 ” 火控雷达 配合使用
作战应用: 主要用于舰艇自卫防空,是冷战中期美国海军中小型舰艇的标准防空装备
升级潜力: 1970年代后期逐步被 ” 标准 SM-1型 ” 导弹系统取代,部分系统改装后可兼容新型导弹
制造与技术
主制造商: 美国 ” 通用动力公司 ” ( General Dynamics )和 ” 雷声公司 ” ( Raytheon )联合生产
是否出口: 是,出口至 ” 意大利 ” 、 ” 日本 ” 、 ” 联邦德国 ” 等美国盟友
是否自主研发: 是,由美国独立设计,是 ” 3T导弹计划 ” ( 小猎犬、鞑靼人、黄铜骑士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否进口: 对美国而言为国产系统,对进口国而言为全套引进
仿制型号: 无直接仿制型号,日本基于其技术研制了 ” 海麻雀 ” 系统的早期型号
北约名称: 北约通用编号为 ” MK-22 GMLS ” ,导弹系统北约代号为 ” 鞑靼人 ” ( Tartar )
同时代系统对比
美国 ” MK-12型 ” 制导导弹发射系统:
– 发射方式: MK-12为双臂发射,MK-22为单臂发射 – 配用导弹: MK-12使用 ” 小猎犬 ” 导弹 ,MK-22使用 ” 鞑靼人 ” 导弹 – 射程对比: MK-12射程更远( 19-56公里 ),MK-22属近程系统 – 适装性: MK-22更轻便,适合中小型舰艇装备
苏联 ” SA-N-2型 ” 导弹发射系统:
– 发射方式: SA-N-2为固定倾斜发射,MK-22为可旋转单臂发射 – 反应速度: MK-22更快( 3秒/枚 vs 约15秒/枚 ) – 射程对比: SA-N-2射程更远( 30公里 ),但精度较低 – 作战定位: SA-N-2主要用于要地防空,MK-22用于舰艇自卫
英国 ” 海猫型 ” 导弹发射系统:
– 射程: 海猫更近( 5.5公里 ),属近程防御系统 – 制导方式: 海猫为手动指令制导,MK-22为半主动雷达制导 – 自动化程度: MK-22更高,可实现全自动作战 – 实战表现: 海猫在多次冲突中使用,MK-22无实战记录
法国 ” 玛拉丰型 ” 反潜导弹系统:
– 作战用途: 玛拉丰为反潜系统,MK-22为防空系统 – 发射方式: 均为单臂发射,但玛拉丰无自动装填 – 技术特点: 玛拉丰采用火箭助推鱼雷,MK-22为防空导弹 – 装备舰艇: 玛拉丰主要装备法国海军,MK-22装备美国及北约多国
图片[2]-美国🇺🇸 MK-22 制导导弹发射系统-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从服役历程来看,自 1966 年起,Mk – 22 制导导弹发射系统开始装备于美国海军的 “ 布鲁克 ”( Brooke )级护卫舰 。该发射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舰艇适配性,力求达到与 5 英寸 / 38 倍径 Mk 30 舰炮相近的舰艇空间影响效果 。理论上,Mk – 22 能够发射 RIM – 24 “ 鞑靼 ”( Tartar )、RIM – 66 “ 标准 ” 中程(MR)以及 RGM – 84 鱼叉 ”( Harpoon )等多种导弹 。然而在实际服役过程中,据了解其弹药库通常仅装填 “ 鞑靼 ” 或 “ 标准 ” 导弹,并未混合发射多种类型导弹 。在弹药存储结构上,Mk – 22 的弹药库与 Mk – 13 有所不同,它采用了固定不可旋转的设计 。发射时,发射架需转动至所需导弹上方,然后将导弹提升至发射导轨,而 Mk – 13 则是弹药库在发射架下方旋转进行供弹 。

图片[3]-美国🇺🇸 MK-22 制导导弹发射系统-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除了装备美国海军舰艇,Mk – 22 制导导弹发射系统还被部署于美国设计的西班牙 “ 巴利阿里 ”( Balearic )级 护卫舰 。在这些舰艇上,Mk – 22 凭借其紧凑的设计,在有限的舰艇空间内为防空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在应对空中威胁时,它能够快速响应舰艇火控系统指令,将 “ 鞑靼 ” 或 “ 标准 ” 导弹发射升空,对来袭敌机或导弹进行拦截 。与土耳其海军的 “ 巴伯罗斯 ” 级护卫舰相比,虽然 “ 巴伯罗斯 ” 级未装备 Mk – 22 制导导弹发射系统,但在武器装备发展思路上,两者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 。“ 巴伯罗斯 ” 级通过持续的现代化改造,如换装 Mk.41 垂直发射系统等先进装备来提升作战能力 。而 Mk – 22 制导导弹发射系统在其服役期间,也随着技术发展不断优化自身性能 。尽管 Mk – 22 目前已逐渐退出主流舰艇装备序列,但它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各国海军舰艇防空作战能力的构建贡献了重要力量,其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也为后续更先进的导弹发射系统研发挥作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