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最上级 护卫舰 Mogami Class

“最上” 级( Mogami-class )护卫舰(又称 30FFM、30FF、30DX 或 30DEX)是日本海上自卫队( JMSDF )的一款隐身多任务护卫舰,代表着日本在中小型水面舰艇领域的最新探索。​

图片[1]-日本🇯🇵 最上级 护卫舰 Mogami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日本 最上级(Mogami- Class)护卫舰相关信息表

中文舰名(舷号)英文舰名建造时间下水时间服役时间备注
最上号(FFM-1)JS Mogami2019 年2021 年 3 月2022 年 4 月最上级首舰,由日本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建造,舰长 132.5 米,宽 16 米,标准排水量 3900 吨,满载排水量 5500 吨,采用燃燃联合动力系统,最大航速 30 节,续航力 4500 海里 / 18 节。装备 OPY-2 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较强的对空对海探测能力,配备 16 单元 MK41 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 “海麻雀” 防空导弹和 “阿斯洛克” 反潜导弹)、1 门 127 毫米主炮、2 座四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可搭载 1 架 SH-60K 反潜直升机,同时具备搭载无人水面艇和无人潜航器的能力,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新一代多用途护卫舰,侧重近海防御、反潜和反舰任务
熊野号(FFM-2)JS Kumano2020 年2021 年 11 月2022 年 11 月2 号舰,延续最上级设计,优化了舰载电子系统的集成度,提升多任务处理效率,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缩短了建造周期,多次参与日本周边海域的巡逻任务
能代号(FFM-3)JS Noshiro2020 年2022 年 6 月2023 年 3 月3 号舰,改进了隐身设计,舰体折线和上层建筑布局进一步优化,雷达反射面积大幅降低,配备新型反潜声呐,对水下目标的探测精度提升
三隈号(FFM-4)JS Mikuma2021 年2022 年 12 月2023 年 8 月4 号舰,强化了网络中心战能力,可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其他舰艇、飞机及岸基指挥系统实现实时数据共享,提升协同作战效能
筑后号(FFM-5)JS Chikugo2021 年2023 年 3 月2024 年 3 月(预计)5 号舰,优化了动力系统的燃油经济性,续航力小幅提升,同时提升了直升机起降甲板的适应性,可在复杂海况下保障直升机作业
矢矧号(FFM-6)JS Yahagi2022 年2023 年 8 月2024 年 8 月(预计)6 号舰,侧重反水雷能力,搭载先进的反水雷设备和无人潜航器,可执行近海扫雷任务,增强了任务的多样性
阿贺野号(FFM-7)JS Agano2022 年2023 年 12 月2025 年 3 月(预计)7 号舰,集成了前几舰的改进成果,提升了电子战系统的性能,可有效干扰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增强自身生存能力
鬼怒号(FFM-8)JS Kinu2023 年2024 年 4 月2025 年 8 月(预计)8 号舰,最上级目前计划中的一艘,采用新型材料和工艺,舰体强度和耐腐蚀性提升,适合在远洋复杂环境下长期部署,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未来近海防御的主力舰艇之一
图片[7]-日本🇯🇵 最上级 护卫舰 Mogami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 详情
基本信息
中英文名称对照: 最上级 护卫舰 ( Mogami Class Frigate )
舰艇类型: 多用途护卫舰
人员编制: 约90人( 自动化程度高 )
舷号: FF-25 最上 ( Mogami )、FF-26 熊野 ( Kumano )、FF-27 能代 ( Noshiro )、FF-28 阿武隈 ( Abukuma )等
部署战区: 日本海上自卫队,主要部署在 横须贺 、佐世保 等基地
体型参数
舰长: 133米
舰宽: 16.3米
吃水: 4.5米
标准排水量: 3,900吨
满载排水量: 5,500吨
制造厂家
主制造商: 日本 三菱重工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三井造船 ( Mitsui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
研发性质: 自主研发
仿制型号: 无
建造数量: 计划建造22艘,已服役4艘
动力系统
动力类型: CODAG 柴燃联合动力
发动机: – 1台 罗尔斯·罗伊斯 MT30 燃气轮机,功率约36,000马力 – 2台 三菱重工 12V25/31DF 柴油发动机,单台功率约4,700马力
最大速度: 30节( 约56公里/小时 )
续航力: 6,000海里( 11,000公里 )/ 14节
推进系统: 双轴双桨,可调螺距螺旋桨
雷达系统
主雷达: OPY-2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 C波段 )
对海搜索雷达: OPS-39C 对海搜索雷达
火控雷达: 未知
导航雷达: 未知
电子战系统: NOLQ-3D 电子战系统
武器系统
主炮: 1座 MK-110 57mm 舰炮
近防武器: 1座 密集阵 Block 1B 近防系统
导弹系统: – 16单元 MK-41 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 – ESSM 改进型海麻雀 防空导弹 – 阿斯洛克 反潜导弹 – 8枚 17式反舰导弹 ( Type-17 SSM )
反潜武器: 2座 三联装 324mm 鱼雷发射管,发射 Type 12 反潜鱼雷
其他: 未知
舰载机
机库: 1个,可容纳1架直升机
直升机型号: – SH-60K 海鹰 直升机 ( 反潜/搜救 )
无人机: 可搭载战术无人机
作战数据系统
作战指挥系统: OYQ-11 先进战斗指挥系统
数据链: Link 11/16数据链、卫星通信系统
电子战系统: NOLQ-3D 电子战支援/干扰系统
其他: 敌我识别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
同时代外军对比
中国 056A型 护卫舰
– 排水量: 056A型( 1,400吨 )< 最上级( 5,500吨 ) - 垂发单元: 056A型( 无 )< 最上级( 16单元 ) - 雷达系统: 056A型( SR64 )< 最上级( OPY-2 ) - 防空能力: 最上级更强
韩国 大邱级 护卫舰
– 排水量: 大邱级( 3,650吨 )< 最上级( 5,500吨 ) - 垂发单元: 大邱级( 16单元 K-VLS )≈ 最上级( 16单元 MK-41 ) - 反舰导弹: 大邱级( SSM-700K )≈ 最上级( Type-17 ) - 建造时间: 大邱级( 2016-至今 )≈ 最上级( 2019-至今 )
– 排水量: 自由级 ( 3,500吨 )< 最上级( 5,500吨 ) - 模块化设计: 自由级 > 最上级 – 航速: 自由级( 45节 )> 最上级( 30节 ) – 综合作战能力: 最上级更强
图片[8]-日本🇯🇵 最上级 护卫舰 Mogami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2]-日本🇯🇵 最上级 护卫舰 Mogami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设计演进​

2015 年,日本国防预算拨款研究新型 “紧凑型多功能驱逐舰” 及配套雷达系统,同年 三菱重工(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MHI )自费推出首型概念模型(30FF)。​

2017 年 8 月,日本防卫装备厅(ATLA)选定三菱重工为主承包商、三井造船 为分包商建造该护卫舰,并最终选定全新的 30DX 设计方案。该级舰计划取代 “ 朝雾 ” 级( Asagiri-class )驱逐舰和 “ 阿武隈 ” 级( Abukuma-class )护卫舰。​

按计划,30DX 的建造于 2018 年启动,至 2032 年将建成 22 艘,其中 2018 年前已签约 8 艘,每年建造 2 艘。​

设计变迁

30FF 概念:追求极致性能​

最初的 30FF 设计风格激进,与美国海军 自由级濒海战斗舰 相似,采用集成桅杆,主要参数为:​

  • 舰长 120 米(393 英尺 8 英寸),最大舰宽 18 米(59 英尺 1 英寸),排水量约 3000 吨;​
  • 计划最大航速 40 节(74 公里 / 小时;46 英里 / 小时),乘员约 100 人;​
  • 武器包括 1 门 5 英寸 / 54 倍径 Mk 45 舰炮、舰桥与主炮间的 2 座遥控武器站、直升机库上方的 1 座 “ 海拉姆 ”( SeaRAM )近防系统,以及 1 架直升机。​

30DX 定型:平衡需求的务实选择​

最终被选中的 30DX 设计虽现代却更为保守,设计调整主要基于三个因素:经济性、小型化 / 自动化及多任务能力。其参数为:​

  • 舰长 130 米(426 英尺 6 英寸),舰宽 16 米(52 英尺 6 英寸),标准排水量 3900 吨,满载排水量约 5500 吨,最大航速超 30 节(56 公里 / 小时;35 英里 / 小时);​
  • 武器配置包括 1 门 Mk 45 舰炮、舰桥上方的 2 座遥控武器站、舰首 16 单元 Mk 41 垂直发射系统(VLS)、8 枚反舰导弹、1 座 “ 海拉姆 ” 近防系统、1 架 SH-60L 直升机、鱼雷及诱饵发射器;​
  • 舰尾直升机甲板下方设有坡道,可部署和回收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无人水面航行器(USV)及水雷,预计还将搭载 “ 03 式中程防空导弹 ”( Type 03 Chū-SAM )的海军型号。​
图片[21]-日本🇯🇵 最上级 护卫舰 Mogami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隐身融合​

两款设计的隐身性能均源于三菱 X-2 “ 心神 ”( Shinshin ,原 ATD-X )隐身战斗机的研发技术(两者均由 三菱重工 设计),通过外形优化和材料应用,大幅降低雷达反射截面。​

该级舰强调自动化水平,乘员仅 90 人,远低于同尺寸舰艇,这得益于先进的集成控制系统和无人装备的应用,既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提升了作战效率。​

“ 最上 ” 级采用 罗尔斯・罗伊斯 MT30 燃气轮机提供动力,30DX 设计的目标是在护卫舰尺寸下,实现接近 “ 秋月 ” 级驱逐舰的能力,仅垂直发射单元数量为后者的一半(“ 秋月 ” 级 32 单元)。​

在 2019 年 “ 海空天 ”( Sea Air Space )展会上,三菱重工展示了该级舰的 “ 先进集成作战情报中心 ”( Advanced Integrated CIC ):整合了舰桥、管理与态势感知室、动力控制中心及作战情报中心,配备 360 度环形大屏幕墙,可无死角显示舰周全景,并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识别目标和辅助导航。​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