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公爵级 23型 护卫舰 Duke-Class

图片[1]-英国🇬🇧 公爵级 23型 护卫舰 Duke-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2]-英国🇬🇧 公爵级 23型 护卫舰 Duke-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舰名(中文)舰名(英文)舷号开工时间下水时间服役时间备注
诺福克号HMS NorfolkF2301985 年 12 月 14 日1987 年 7 月 10 日1990 年 6 月 1 日公爵级首舰,舰长 133 米,宽 16.1 米,标准排水量 3500 吨,满载排水量 4200 吨,采用柴燃交替动力系统,最大航速 28 节,续航力 7800 海里 / 15 节。装备 32 单元 “海狼” 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和 8 枚 “鱼叉” 反舰导弹,初期以反潜为主要任务,配备拖曳线列阵声呐
阿盖尔号HMS ArgyllF2311987 年 3 月 9 日1989 年 2 月 8 日1991 年 5 月 31 日2 号舰,延续首舰设计,优化了舰体结构,提升了适航性,可搭载 1 架 “山猫” 反潜直升机(后换装 “梅林” 直升机),增强反潜能力
兰开斯特号HMS LancasterF2291987 年 12 月 18 日1990 年 5 月 25 日1992 年 5 月 1 日3 号舰,改进了电子战系统,配备先进的干扰弹发射装置,能有效应对反舰导弹威胁,多次参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联合演习
莫尔伯勒号HMS MarlboroughF2331988 年 3 月 12 日1991 年 1 月 12 日1993 年 5 月 21 日4 号舰,提升了对陆火力支援能力,配备 1 门 114 毫米主炮,可对沿岸目标进行打击,曾部署于波斯湾执行任务
铁公爵号HMS Iron DukeF2341988 年 12 月 15 日1991 年 11 月 23 日1993 年 11 月 20 日5 号舰,优化了指挥控制系统,能与其他舰艇高效协同作战,参与过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蒙特罗斯号HMS MontroseF2361989 年 5 月 12 日1992 年 7 月 30 日1994 年 6 月 2 日6 号舰,后期进行现代化改装,换装新型雷达和通信设备,延长服役寿命,可执行反海盗等多样化任务
威斯敏斯特号HMS WestminsterF2371989 年 11 月 17 日1993 年 2 月 4 日1994 年 11 月 18 日7 号舰,强化了防空能力,“海狼” 防空导弹系统经过升级,反应速度更快,拦截精度更高
诺森伯兰号HMS NorthumberlandF2381990 年 6 月 1 日1993 年 4 月 24 日1995 年 4 月 21 日8 号舰,反潜系统进一步优化,配备新型拖曳线列阵声呐,对水下目标的探测距离和精度显著提升
里奇蒙号HMS RichmondF2391991 年 1 月 14 日1993 年 11 月 6 日1995 年 12 月 8 日9 号舰,提升了续航能力,可在远洋海域执行长期部署任务,参与过国际联合护航行动
萨默塞特号 HMS SomersetF821991 年 8 月 16 日1994 年 6 月 11 日1996 年 9 月 20 日10 号舰,舰上生活设施得到改善,提升了舰员长期海上部署的舒适性,具备较强的多任务执行能力
格拉夫顿号HMS GraftonF801992 年 2 月 17 日1994 年 11 月 12 日1997 年 7 月 4 日11 号舰,装备新型通信系统,增强了与航母战斗群及其他友军单位的信息交互能力
萨瑟兰号HMS SutherlandF811992 年 10 月 16 日1996 年 3 月 9 日1997 年 11 月 24 日12 号舰,后期改装中换装了 “海受体” 防空导弹,取代原 “海狼” 导弹,防空射程和抗饱和攻击能力大幅提升
肯特号HMS KentF781997 年 12 月 8 日1998 年 5 月 27 日2000 年 6 月 8 日13 号舰,是公爵级后期建造的舰艇,集成了前期改进成果,整体性能更为均衡,可执行反潜、防空、反舰等多种任务
波特兰号 HMS PortlandF791998 年 3 月 23 日1999 年 5 月 15 日2001 年 5 月 3 日14 号舰,优化了动力系统可靠性,在复杂海况下能保持稳定航行,多次参与海外军事部署
圣奥尔本斯号HMS St AlbansF832000 年 1 月 27 日2001 年 6 月 6 日2002 年 6 月 21 日15 号舰,公爵级最后一艘,总结该级舰建造和使用经验,在隐身设计、电子设备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护卫舰之一

舰级概况与核心定位

23 型护卫舰( 又称 公爵 级 )是英国皇家海军为自身建造的一型护卫舰,因舰名均取自英国公爵封号,故常被称为 “公爵 级”。首舰 1989 年入列,第 16 艘 “ 圣奥尔本斯 ” 号( HMS St Albans )2002 年 6 月服役。该级舰是皇家海军驱护舰队的核心力量,与 45 型驱逐舰协同作战。

参数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型号: ” 公爵级 ” 23型护卫舰 ( ” Duke-Class ” Type 23 Frigate )
舰艇类型: 多用途护卫舰
人员编制: – 标准编制: 185人 – 最大编制: 205人(含航空人员)
体型参数: – 舰长: 约133米 – 舰宽: 约16.1米 – 吃水: 约5.5米(至螺旋桨)
排水量: – 标准排水量: 约3,500吨 – 满载排水量: 约4,200吨
舷号: F81 – F99 (共16艘,现役13艘)
部署战区: 北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波斯湾、南海等
动力系统
动力配置: CODLAG(柴电燃联合动力)
发动机参数: – 燃气轮机: 2台 罗尔斯·罗伊斯 Spey SM1C 燃气轮机,每台功率约23,500马力 – 柴油发电机: 4台 帕克斯曼 Valenta 12CM diesel 发电机,每台功率约1,500千瓦 – 电动机: 2台 GEC electric motors,每台功率约4,000马力
推进系统: – 双轴双桨 – 可调螺距螺旋桨
性能参数: – 最大速度: 约28节 – 经济航速: 约15节 – 续航力: 约7,800海里/15节 – 自持力: 约45天
武器系统
导弹系统: – 防空导弹: 32单元 ” 海狼 ” 垂直发射系统 ( GWS 26 ),备弹32枚 – 反舰导弹: 2座四联装 ” 鱼叉 ” Block IC 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共8枚 – 反潜导弹: ” 阿斯洛克 ” 反潜导弹(部分舰艇装备)
舰炮系统: – 主炮: 1门 维克斯 114mm Mark 8舰炮 – 近防炮: 2门 厄利空 30mm DS30B机关炮 – 机枪: 4挺 7.62mm 通用机枪
反潜武器: – 鱼雷: 2座双联装 324mm STWS Mk2鱼雷发射管,发射 ” 黄貂鱼 ” 轻型反潜鱼雷 – 深水炸弹: 无(依赖直升机)
舰载机: – 直升机库: 可容纳1架 ” 山猫 ” HMA8直升机或1架 ” 灰背隼 ” HM2直升机 – 直升机甲板: 可起降中型直升机
电子系统
雷达系统: – 对空搜索雷达: 1部 996型 3D多功能雷达,E/F波段 – 对海搜索雷达: 1部 1007型 I波段导航雷达 – 火控雷达: 2部 911型火控雷达,用于 ” 海狼 ” 导弹
声呐系统: – 舰壳声呐: 1部 2050型低频主/被动声呐 – 拖曳声呐: 1部 2087型主/被动拖曳阵列声呐
电子战系统: – 电子支援措施: 1部 UAT(电子支援措施)系统 – 电子干扰措施: 4座 ” 海蚊 ” 130mm诱饵发射装置 – 鱼雷诱饵: SSTD(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
指挥控制系统: – 作战数据系统: CACS(战斗数据自动化系统) – 通信系统: 综合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
研发与生产
制造厂家: – 主承包商: 英国宇航公司 ( British Aerospace ),现为 BAE系统公司 ( BAE Systems ) – 造船厂: 斯科特·利思戈造船厂、亚罗造船厂等
研发性质: 自主研发
建造数量: 共16艘
建造时间: 1984年 – 2002年
服役时间: 1987年 – 至今
出口情况: 无直接出口,但衍生型号 ” 安扎克 ” 级护卫舰出口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现代化改装
中期延寿计划(MLU): – 升级内容: 雷达系统、作战系统、通信系统、电子战系统 – 改装时间: 2005年 – 2017年 – 改装后服役期: 延长至2030年 – 2035年
武器升级: – 加装 ” 海受体 ” 防空导弹系统,替换原有 ” 海狼 ” 导弹 – 计划加装 ” 鱼叉 ” Block II+ 反舰导弹 – 部分舰艇加装 ” 密集阵 ” 近防系统
电子系统升级: – 换装 997型 Artisan 3D雷达 – 升级 2087型 拖曳声呐 – 集成新型作战管理系统
动力系统优化: – 柴油发电机升级 – 推进系统效率提升 – 电力管理系统现代化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佩里级护卫舰(Oliver Hazard Perry-class)
– 排水量: 公爵级约4,200吨;佩里级约4,100吨 – 防空能力: 公爵级 ” 海狼 ” 导弹;佩里级 ” 标准 ” SM-1MR导弹 – 反潜能力: 公爵级装备2087型拖曳声呐;佩里级装备SQR-19拖曳声呐 – 优势: 公爵级防空系统更先进,电子系统更现代化;佩里级反舰能力略强
俄罗斯 无畏级驱逐舰(Udaloy-class)
– 类型: 公爵级为护卫舰;无畏级为驱逐舰 – 排水量: 公爵级约4,200吨;无畏级约7,570吨 – 反潜能力: 两者均侧重反潜,但无畏级装备更重型武器 – 防空能力: 公爵级 ” 海狼 ” 导弹;无畏级SA-N-9舰空导弹 – 优势: 无畏级吨位更大,武器更全面;公爵级电子系统更先进
法国 拉斐特级护卫舰(La Fayette-class)
– 隐身设计: 拉斐特级采用全面隐身设计;公爵级仅部分隐身处理 – 防空能力: 公爵级 ” 海狼 ” 导弹;拉斐特级 ” 紫菀 ” 15导弹 – 电子系统: 两者技术水平相当 – 优势: 拉斐特级隐身性能更优;公爵级反潜能力更强

尽管最初设计用于北大西洋反潜战,但 23 型护卫舰凭借多功能性,在全球范围内的作战、维和与海上安全行动中证明了自身价值。目前,英国皇家海军仍有 13 艘 23 型护卫舰在役,另有 3 艘出售给智利并移交智利海军。

按照计划,皇家海军现役 23 型护卫舰将从 2021 年起被全球战斗舰(Global Combat Ship)取代。2012 年规划显示,“阿盖尔” 号(HMS Argyll)将成为首艘退役的 23 型护卫舰(2023 年),而 “ 圣奥尔本斯 ” 号将最后退役(2036 年)。

图片[3]-英国🇬🇧 公爵级 23型 护卫舰 Duke-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从反潜专舰到多用途平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最初构想时,23 型护卫舰定位为轻型反潜护卫舰,旨在对抗北大西洋的苏联核潜艇,计划取代 “利安德” 级护卫舰( 20 世纪 60 年代入列 )和 21 型护卫舰( 刚服役的通用设计 ),成为 “ 皇家海军水面舰艇反潜力量的支柱 ”。虽未打算替代 22 型护卫舰,但 1998 年《战略防御审查》导致海军规模缩减,“ 圣奥尔本斯 ” 号最终取代了 22 型护卫舰 “ 考文垂 ” 号( HMS Coventry )。

最初设计中,该级舰计划搭载拖曳阵列声纳探测北大西洋的苏联潜艇,并配备 “ 韦斯特兰 山猫 ”( Westland Lynx )或 “ 阿古斯塔・韦斯特兰 梅林 ”( EHI Merlin )直升机实施攻击。当时提议护卫舰不配备防御武器,而是由 “ 维多利亚堡 ” 级补给油船搭载 “ 海狼 ” 导弹系统提供保护( 1 艘补给油船通常支援 4 艘 23 型 ),同时补给油船还为编队直升机提供维护,23 型仅具备直升机加油和挂弹能力。

但马岛战争的教训促使设计升级:舰体尺寸和复杂度提升,加装垂直发射 “海狼”(VLS)系统及额外跟踪系统,以防御低空飞机和 “ 飞鱼 ”( Exocet )等掠海反舰导弹;同时增加 “ 鱼叉 ”( Harpoon )反舰导弹和中口径舰炮用于对岸火力支援。由此,23 型演变为更复杂的均衡型多用途舰,为皇家海军引入多项新技术与理念,包括:广泛的雷达隐身设计、自动化减员、柴电燃联合( CODLAG )推进系统( 反潜时静音性优异且续航力强 )、垂直发射导弹技术,以及全分布式作战管理系统。

垂直发射 “ 海狼 ”(VLS)舰空导弹系统专为 23 型 设计并首次部署 —— 导弹垂直发射至舰桥上方后转向目标,避免了常规发射系统中舰体结构造成的射击盲区。

尽管 23 型官方称为 “ 公爵 级”( 包含 “ 铁公爵 ” 号等著名舰名,该名曾用于日德兰海战中杰利科海军上将的旗舰 ),但有 5 个舰名源自 “ 郡 级 ” 舰艇:“ 肯特 ”(Kent)和 “ 诺福克 ”(Norfolk)曾用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导弹驱逐舰和二战时期的重型巡洋舰,“ 蒙茅斯 ”(Monmouth)、“ 兰开斯特 ”(Lancaster)、“ 阿盖尔 ”(Argyll)则复兴了一战时期 “ 蒙茅斯 ” 级装甲巡洋舰的舰名。这种公爵与郡名的命名方式,打破了护航舰从 1913 年 “ L ” 级驱逐舰到 1950 年 “ 勇敢 ” 级驱逐舰的字母排序传统( 21 型护卫舰 “ 亚马逊 ” 级及 22 型护卫舰多数延续了这一传统 ),而后续 2009 年入列的 45 型驱逐舰 “ 勇敢 ” 级则恢复了字母排序。

据统计,“过去五年中,23 型护卫舰的平均作战可用性约为 85%-89%,1996 年因多舰出现特定故障降至 80% 多,此数据不含计划维护时间”。与 45 型驱逐舰不同,“ 23 型护卫舰不具备旗舰配置和能力,也不承担旗舰任务 ”。

图片[10]-英国🇬🇧 公爵级 23型 护卫舰 Duke-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7]-英国🇬🇧 公爵级 23型 护卫舰 Duke-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造价与建造政策

马岛战争 前,23 型护卫舰成本估算为 7500 万英镑( 1980 年 9 月价格 );马岛战争后,因改进损管和防火措施,成本增至 1.1 亿英镑( 1984-1985 年价格 )。2001 年,英国国防部称 “ 诺福克 ” 号(HMS Norfolk)成本为 1.35449 亿英镑,后续舰最终成本为每艘 6000-9600 万英镑;1998 年国防部称 “ 梅林 ” 反潜直升机单价 9700 万英镑( 订购 44 架 ),占 23 型护卫舰成本的 57%,据此推算 23 型单价为 1.701 亿英镑。

英国政府对 23 型建造合同的政策是 “竞争,旨在为国防预算实现最佳性价比”,同时维持 “ 足够的军舰建造能力以满足未来国防需求,并保持竞争基础 ”。

“ 诺福克 ” 号是首艘入列的该级舰,1990 年 6 月 1 日服役,成本 1.35449 亿英镑,后续舰成本为 6000-9600 万英镑。

图片[18]-英国🇬🇧 公爵级 23型 护卫舰 Duke-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持续提升作战效能

中期大修(Mid-life refit)

该级舰目前正进行 12-18 个月的中期大修,耗资 1500-2000 万英镑。除翻新住舱和传动系统外,加装舰尾襟翼( 最高航速提升 1 节,油耗降低 13% )和 “英特利克”(Intersleek)防污漆( 为 “ 皇家方舟 ” 号提升 2 节航速 )。虽 “ 公爵 级 ” 公开最高航速为 28 节,但官方照片说明显示,“ 兰开斯特 ” 号(Lancaster)中期大修前就可达 32 节。

大修还包括:“海狼 中期升级”(SWMLU)改进导弹传感器和制导系统;新增遥控 30mm 炮强化近防;4.5 英寸 Mark 8 主炮 Mod 1 型采用全电动装填系统,雷达截面积更小;同时升级通信和指挥系统。

“阿盖尔” 号将首次接受 “ 寿命延长 ”(LIFEX)大修,其中包括用 “ 海受体 ”(Sea Ceptor)防空导弹取代 “ 海狼 ” 导弹。

2087 型声纳(Sonar 2087)

制造商称其为 “拖曳阵列系统,能使 23 型护卫舰在远距离探测最新型潜艇,并在潜艇攻击范围外定位目标”。2004-2012 年,8 艘 23 型护卫舰在中期大修中加装该声纳;5 艘较老的 23 型护卫舰(“ 蒙特罗斯 ” 号、“ 蒙茅斯 ” 号、“ 铁公爵 ” 号、“ 兰开斯特 ” 号、“ 阿盖尔 ” 号)不计划加装,仍承担常规部署任务。智利海军也从 “ 泰雷兹 水下系统 ”(Thales Underwater Systems)采购了多套 2087 型拖曳阵列,装备其多用途护卫舰。

“工匠 3D” 雷达(Artisan 3D radar)

23 型护卫舰的中程雷达将被 “ BAE 系统 英斯泰克 997 型 工匠 3D” 雷达(BAE Systems Insyte Type 997 Artisan 3D)取代。该雷达模块化程度高、可配置性强,能在濒海区域有效运作,提升 23 型的防空、反舰( 反水面 )和空中交通管理能力,且具备抗复杂干扰的防护措施。

“铁公爵” 号(HMS Iron Duke)2012-2013 年大修时首次加装该雷达,后续将装备所有 23 型护卫舰,以及 “ 阿尔比恩 ” 号(HMS Albion)、“ 堡垒 ” 号(HMS Bulwark)两栖攻击舰(LPD)、“ 海洋 ” 号(HMS Ocean)直升机航母(LPH),还有两艘未来 “ 伊丽莎白女王 ” 级航母。该项目价值 1 亿英镑,合同于 2008 年 8 月 4 日公布。2013 年 “ 铁公爵 ” 号完成换装,据称其性能是被取代的 996 型雷达的 5 倍。

通用防空模块化导弹(CAMM)

“通用防空模块化导弹” 的 CAMM (M) 型计划从 2016 年起取代 23 型护卫舰现役的 “ 海狼 ” 导弹。与 “ 海狼 ” 1-10 公里的射程相比,CAMM (M) 射程达 1-25 + 公里。虽具备对海攻击潜力,但因预算原因,皇家海军暂不启用该功能。

与 “海狼” 相同,CAMM (M) 采用垂直发射,但设计更紧凑 ——1 个 “ 海狼 ” 导弹的空间可容纳 4 枚 CAMM (M)。在皇家海军中,CAMM (M) 被称为 “ 海受体 ”(Sea Ceptor)。

图片[26]-英国🇬🇧 公爵级 23型 护卫舰 Duke-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武器、对抗措施与传感器系统

防空作战

  • 32 单元 GWS26 垂直发射系统:最多搭载 32 枚 “ 海狼 ” 导弹( 射程 1-10 公里 ),后被 “ 海受体 ”(CAMM)防空导弹取代;
  • 1 部 “BAE 系统 996 Mod 1 型 3D 监视与目标指示雷达”;
  • 2 部 “ 马可尼电子系统 911 型 火控雷达 ”。

目前,所有 23 型护卫舰的 996 Mod 1 型雷达正被更先进的 997 型 “工匠 3D” 雷达取代。

反舰作战

  • 2 座 4 联装 “ 鱼叉 ” 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共 8 枚 “ 鱼叉 ” 反舰导弹;
  • 1 门 “ BAE 系统 4.5 英寸 Mark 8 舰炮 ”:具备反舰能力;
  • 搭载的 “韦斯特兰 山猫 HMA8 ” 或 “ 梅林 HM1 ” 直升机:可携带 4 枚 “ 海鶴 ”(Sea Skua)反舰导弹。

舰载直升机配备吊放声纳、声纳浮标和雷达。

反潜作战

  • “ 泰雷兹 水下系统 2050 型 舰首声纳”;
  • 5 艘 23 型护卫舰配备 “ Ultra 电子 2031Z 型 拖曳声纳 ”;
  • 8 艘 23 型护卫舰配备 2087 型 拖曳声纳 ;
  • 2 座双联装 12.75 英寸(324mm)鱼雷发射管:发射 “ Sting Ray ” 反潜鱼雷,具备弹匣再装填能力;
  • 搭载的 “ 韦斯特兰 山猫 HMA8 ” 或 “ 阿古斯塔・韦斯特兰 EH101 ( 梅林 HM1 )” 直升机:分别可携带 2-4 枚 “ Sting Ray ” 反潜鱼雷。

对岸攻击

1 门 “ BAE 系统 4.5 英寸 Mark 8 舰炮 ”:承担对岸火力支援(NGS)任务。

舰炮与近防

  • 1 门 “ BAE 系统 4.5 英寸 Mark 8 舰炮 ”;
  • 2 门 30mm DS30M Mark 2 自动小口径炮或 30mm DS30B 炮;
  • 2 挺 M134 迷你炮 ;
  • 多挺通用机枪。

对抗措施

  • “ 海蚊 ”(Seagnat)诱饵系统:通过主动和被动方式诱骗、干扰雷达制导武器;
  • 182 型拖曳鱼雷诱饵;
  • 2070 型拖曳鱼雷诱饵系统;
  • “ 泰雷兹 防务 蝎子 ”( Thales defence Scorpion )电子对抗 / UAF-1 电子支援干扰机:干扰或阻塞敌方雷达,降低 23 型护卫舰被敌方雷达 / 声纳制导武器探测和锁定的概率。

电子系统

  • 导航:“ 凯文・休斯 1007 型雷达 ”(Kelvin Hughes Radar Type 1007)和 “ 雷卡尔・德卡 1008 型雷达 ”(Racal Decca Type 1008);
  • 火控系统:“ 斯佩里 海 Archer 30 ” 光电监视 / 指挥仪( Sperry Sea Archer 30 optronic surveillance/director );
  • 作战管理系统:“ BAE 系统 指挥系统 DNA (2) ”( BAE Systems Command System DNA (2) )。

附加能力

23 型护卫舰可搭载少量皇家海军陆战队及其装备。

图片[27]-英国🇬🇧 公爵级 23型 护卫舰 Duke-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舰只情况

2004 年 7 月 21 日,在《在变化的世界中保障安全》国防开支审查中,国防大臣杰夫・胡恩宣布 “诺福克” 号(HMS Norfolk)、“ 马尔伯勒 ” 号( HMS Marlborough )和 “ 格拉夫顿 ” 号( HMS Grafton )将退役。2005 年宣布这 3 艘舰将出售给智利海军,2008 年移交。

2005 年 9 月,BAE 系统获得 1.34 亿英镑合同,负责为这 3 艘舰的移交做准备。3 艘舰总售价 1.34 亿英镑,2004 年 12 月签署购买意向书,2005 年 9 月 7 日签订正式合同。

  • “诺福克” 号:2006 年 11 月 22 日由国防后勤组织和 BAE 系统移交智利海军,更名为 “ 科克伦海军上将 ” 号(Almirante Cochrane,FF-05)( 以英国和智利共同的海军英雄科克伦勋爵命名 );
  • “格拉夫顿” 号:2007 年 3 月 28 日在朴茨茅斯移交智利海军,更名为 “ 林奇海军上将 ” 号( Almirante Lynch,FF-07 );
  • “ 马尔伯勒 ” 号:2008 年 5 月 28 日在朴茨茅斯移交智利海军,更名为 “ 孔德尔海军上将 ” 号( Almirante Condell,FF-06 )。

现役舰分类

  • 通用型(GP):“阿盖尔” 号、“ 兰开斯特 ” 号、“ 铁公爵 ” 号、“ 蒙茅斯 ” 号、“ 蒙特罗斯 ” 号;
  • 反潜型(ASW):“ 威斯敏斯特 ” 号、“ 诺森伯兰 ” 号、“ 里士满 ” 号、“ 萨默塞特 ” 号、“ 萨瑟兰 ” 号、“ 肯特 ” 号、“ 波特兰 ” 号、“ 圣奥尔本斯 ” 号。

23 型护卫舰以持续的升级改造适应了从冷战反潜到现代多任务的需求,其雷达隐身、先进推进和模块化武器系统使其成为皇家海军的中坚力量。从马岛战争后的设计调整到中期大修中的技术革新,该级舰的演变历程印证了现代护卫舰 “一舰多能” 的发展趋势,在全球部署中持续展现着英国海军的远洋存在与作战能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