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 蓖麻级 巡逻舰

舰名(中文)舰名(英文)舷号开工时间下水时间服役状态备注
卡斯托号BNS CastorP9012014 年 4 月 14 日2014 年 7 月 10 日在役
波卢克斯号BNS PolluxP9022014 年 12 月 22 日2015 年 5 月 6 日在役
第三艘订购中
图片[1]-比利时🇧🇪 蓖麻级 巡逻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在欧洲沿海防务体系中,比利时海军的蓖麻级巡逻舰以其灵活的任务适应性和扎实的设计性能,成为北海区域安全维护的重要力量。这型舰艇虽不追求万吨巨舰的威慑力,却凭借精准的定位在专属经济区管控、跨国协同防务中占据独特地位。

参数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舰艇名称: 蓖麻 级 巡逻舰 ( Myna-class Patrol Vessel )
舰艇类型: 近海巡逻舰 ( OPV )
研发单位: 比利时 海军造船厂 ( Belgian Naval and Robotics )
首舰下水: 2008年
服役时间: 2010年
现役数量: 4艘
人员编制与体型参数
人员编制: 船员 36人(军官4人)
舰长: 53.12米
舰宽: 8.6米
吃水: 3.1米
标准排水量: 560吨
满载排水量: 615吨
舷号: P901至P904
部署战区
主要部署: 北海、北大西洋、加勒比海
战略定位: 巡逻、监视、渔业保护、搜救、反走私
活动范围: 欧洲北海、非洲西海岸、加勒比地区
机动性能
动力系统: CODAD (柴柴联合)推进系统
柴油机: 2台 MTU 16V 595 TE70 柴油机,每台3,280马力
最大速度: 21节
巡航速度: 14节
续航力: 3,500海里/14节
自持力: 15天
制造与出口
制造厂家: 比利时 海军造船厂 ( Belgian Naval and Robotics )
生产数量: 4艘
出口情况: 无
研发情况: 自主研发
北约名称: 蓖麻 级 ( Myna-class )
发动机参数
柴油机: 2台 MTU 16V 595 TE70 柴油机
单台功率: 3,280马力
总功率: 6,560马力
推进方式: 双轴,双可调螺距螺旋桨
电力系统: 3台柴油发电机,总功率525千瓦
武器系统
舰炮:
– 1门 奥托·梅莱拉 30毫米舰炮
机枪:
– 2挺 12.7毫米重机枪
– 2挺 7.62毫米轻机枪
诱饵系统:
– 2座 六联装 干扰弹发射装置
水炮: 1座 高压水炮(用于执法任务)
舰载机与特种作战
直升机甲板: 有(无机库)
可搭载直升机: 无人机或轻型直升机(临时起降)
刚性充气艇: 2艘 7米长 高速刚性充气艇
特种作战: 可搭载 比利时 海军陆战队 执行登船检查任务
雷达与电子系统
对海搜索雷达:
– 1部 Thales Searchmaster 雷达
导航雷达:
– 1部 Furuno 导航雷达
光电系统:
– 1部 Thales Vigile 200 光电监视系统
通信系统:
– 综合通信系统,包括 HF、VHF、UHF 频段
– SATCOM 卫星通信系统
电子战系统: 电子支援措施(ESM)系统
同时代外军对比
荷兰 帕特里夏 级 近海巡逻舰 ( Patricia-class )
– 帕特里夏 级 排水量约1,200吨,大于 蓖麻 级
– 帕特里夏 级 装备 76毫米舰炮,火力更强
– 帕特里夏 级 具备直升机库,航空能力更强
– 蓖麻 级 航速更快(21节 vs 18节)
英国 河流 级 巡逻舰 ( River-class
– 河流 级 排水量约2,000吨,远大于 蓖麻 级
– 河流 级 装备 30毫米舰炮和直升机库
– 河流 级 续航力更强(5,500海里 vs 3,500海里)
– 蓖麻 级 更适合近海快速反应任务
德国 不莱梅 级 巡逻舰 ( Werftenschutzboot 70-class )
– 不莱梅 级 排水量约800吨,大于 蓖麻 级
– 不莱梅 级 装备 27毫米舰炮,火力相当
– 不莱梅 级 主要用于港口防御,功能较单一
– 蓖麻 级 具备更全面的巡逻和执法能力

从需求到列装:防务规划的务实选择

进入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比利时面临北海专属经济区日益复杂的安全挑战,非法渔业活动、海洋污染、跨国有组织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比利时国防部门于 2012 年提出新一代沿海巡逻舰建造计划,旨在替换老旧装备,强化对近海区域的常态化管控能力。

该计划一经提出便引发行业关注,欧洲两大造船巨头 —— 达门集团与法国索卡雷纳姆船厂( Socarenam )展开激烈竞标。最终,索卡雷纳姆船厂以更具经济性的方案胜出,获得两艘舰艇的建造合同。这种务实的采购策略,既满足了防务需求,又兼顾了财政可持续性,体现了中小国家海军建设的典型思路。

首舰 “ 蓖麻 ” 号( P901 )于 2013 年启动建造,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完成海试并交付海军;二号舰 “波吕丢刻斯” 号( P902 )紧随其后,于 2015 年正式入列。两艘舰艇的快速列装,使比利时海军在短时间内形成了稳定的近海巡逻力量,为后续任务拓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2]-比利时🇧🇪 蓖麻级 巡逻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5]-比利时🇧🇪 蓖麻级 巡逻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设计智慧:平衡效能与成本的典范

蓖麻级巡逻舰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小型舰艇的工程智慧,在有限的吨位内实现了多任务能力的最大化。船体采用高张力钢质材料,既保证了在北海复杂海况下的结构强度,又通过优化线型设计降低了航行阻力;上层建筑则选用铝合金材质,在减轻舰体重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重心,提升了整体稳定性。

舰桥布局堪称紧凑型舰艇的标杆,位于舰体中部靠前位置的全封闭舰桥配备 360 度环视窗口,结合先进的光电观瞄设备,使舰员能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保持对周边海域的持续监控。主甲板区域经过模块化设计,前部艏楼整合了锚泊系统与系留设备,中部预留了刚性充气艇的存放与作业空间,尾部则设置多功能起降平台,可兼容轻型直升机、无人机的起降需求,也能作为刚性充气艇的快速投放通道。

这种布局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通过尾部专用尾门结构,刚性充气艇可在舰艇低速航行时安全进出,无需停船作业,大幅提升了临检拿捕、紧急救援等任务的响应速度。甲板起重机的配置更使其具备快速换装能力,通过吊运标准集装箱,可在数小时内完成从巡逻舰到专业救援船、污染控制船的角色转换。

图片[6]-比利时🇧🇪 蓖麻级 巡逻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动力与武备:实用主义的装备配置

动力系统方面,蓖麻级采用两台 MTU 16V4000M73L 柴油发动机,双轴推进的设计确保了动力输出的稳定性与冗余度。这种动力配置使其在满载状态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加速性能,既能以经济航速执行长时间巡逻任务,也可在突发情况下快速抵达目标海域。

武器系统的配置紧扣 “治安战” 需求,以精准威慑而非火力压制为核心。主武器为一座 FN Herstal Sea Defender 12.7 毫米遥控武器站,集成了第三代冷却式光电传感器、激光测距仪与双模式成像系统,可在昼夜及恶劣天气条件下对中小型目标实施精准打击。该武器站的仰角范围覆盖从海面抵近目标到低空慢速飞行器,为舰艇构建了多层次防御圈。

辅助防御方面,甲板两侧布置的轻型机枪基座可根据任务需求搭载不同口径武器,而 60 米射程的高压水炮则在非致命驱离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适用于渔业纠纷、非法入境等需要控制冲突升级的场景。两艘 7.5 米级刚性充气艇( RIB )的搭载,使舰艇具备了 37 节高速突击能力,配合艇载 Garmin 导航雷达,可执行远距离登临检查任务。

感知与协同:信息化的近海盾牌

在态势感知领域,蓖麻级配备了两套先进的雷达系统 —— Hensoldt UK (前身为 Kelvin Hughes )的 SharpEye X 波段与 S 波段雷达,形成了对海空目标的双重监控网络。X 波段雷达专注于近距离高精度探测,可识别小型快速目标;S 波段雷达则负责远距离预警,为舰艇争取足够的反应时间。

OIP Micro Orbis 光电传感器与 Manta 数字显控系统的结合,将雷达数据、电子海图、红外成像等信息整合为统一的战场态势图,使指挥官能在复杂环境中快速决策。这种信息化配置虽不追求远洋舰艇的复杂战情处理能力,但在近海环境下的目标识别与跟踪效率却毫不逊色。

值得注意的是,该级舰预留了充足的升级空间,可根据北约协同作战需求加装数据链系统,实现与盟国舰艇、岸基指挥中心的实时信息共享。这种设计使其既能独立执行国土防御任务,也能快速融入跨国联合舰队,体现了比利时海军 “立足本土、兼顾协同” 的战略定位。

图片[11]-比利时🇧🇪 蓖麻级 巡逻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2]-比利时🇧🇪 蓖麻级 巡逻舰-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服役效能:北海防务的多任务平台

自列装以来,“ 蓖麻 ” 号与 “ 波吕丢刻斯 ” 号便成为比利时北海专属经济区的 “常客”,年均执行巡逻任务超过 200 天。在渔业监管方面,其搭载的高清成像系统可远距离识别渔船渔具规格,配合登临小队快速处置非法捕捞行为;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专用集装箱模块搭载的水质检测设备,能对原油泄漏等污染事件进行快速评估与处置。

随着地区安全局势变化,该级舰的任务范围正不断拓展。近年来,它们多次参与北约组织的 “海上卫士” 行动,在波罗的海区域执行对俄军事动向监控任务;在反走私行动中,其高速突击艇与舰载武器系统的组合,成功拦截多艘携带违禁品的小型船只。

根据比利时海军规划,第三艘同型舰的建造计划已提上日程,新舰将强化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搭载更先进的无人潜航器以应对水下安全威胁。这种持续升级的思路,使蓖麻级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较强的任务适应性,成为小国海军构建 “精干高效” 防务体系的典范。

从军事专家视角看,蓖麻级巡逻舰的成功之处在于精准把握了中小国家海军的核心需求 —— 在有限预算内实现效能最大化。它没有盲目追求先进武器装备的堆砌,而是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用化配置,打造出一款真正适应近海安全挑战的多面手平台。这种务实的装备发展理念,或许能为更多国家的海防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