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又称 黑海造船厂 ,这个名字在造船业的历史长河中,曾闪耀着无比璀璨的光芒。它不仅是乌克兰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志,更是见证了苏联乃至世界造船业兴衰变迁的传奇之地 。
历史溯源与早期发展
1897 年,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在乌克兰境内的尼古拉耶夫正式宣告成立 。彼时,沙俄的工业及造船业重心都集中在波罗的海沿岸,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在成立之初,仅仅被定位为一个补充型船厂。但它并未因此而沉寂,1908 年的一次重大改革,成为了其发展的关键转折点。船厂自此开启了内部技术升级的征程,厂方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了新型蒸汽涡轮机厂,研发并运用了先进的 150 吨浮吊和 30000 吨浮船坞。随着这些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投入使用,船厂建造大型战舰的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积极响应国家需求,全力投入到军事舰艇的建造工作中,为沙俄海军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持。战争的洗礼,进一步锤炼了船厂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使其在造船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
苏联时期的辉煌崛起
苏联成立后,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1959 年,苏联海军造船工业部开始为航母的建造寻觅合适的单位,这一契机让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在时任厂长甘克维奇的不懈争取下,1962 年,1123 型航母首舰 “ 莫斯科 ” 号在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 的 0 号船台 正式开工建造。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成为了苏联唯一的航母承造厂,从此踏上了铸就辉煌的征程 。
进入 80 年代,马卡罗夫 担任厂长期间,为造船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极具前瞻性地设立了国际上先进的数控机床加工车间,对船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技术改进,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精度。同时,全面升级了发电厂和电网,确保了生产过程中的稳定能源供应。从芬兰引进的 2 台起重能力达 900 吨的龙门吊,更是成为了船厂的标志性装备,极大地增强了大型船舶组件的吊装能力 。
在这一时期,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承担了 “ 库兹涅佐夫 ” 号、“ 乌里扬诺夫斯克 ” 号和 “ 瓦良格 ” 号航母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建造任务。一艘艘航母从这里启航,驶向大海,不仅彰显了苏联强大的海军实力,也让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此时的造船厂,拥有当时欧洲最先进的综合船台系统,采用了 “大型总段造船法”,将航母建造变成了流水线作业。船台就像一个高效运转的巨型工厂,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显著提高了船坞使用效率,使其成为全苏联乃至全欧洲最忙碌、最具活力的造船基地 。
随着一艘艘航母的成功交付,苏联海军的实力得到了迅猛提升,逐渐发展成为一支能够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海军相抗衡的远洋核导弹力量。而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员工们,也因参与这些伟大工程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船厂也由此进入了其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
苏联解体后的艰难转型
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给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造船厂被划归乌克兰所有,一夜之间,失去了苏联时期强大的国家支持和稳定的订单来源,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
1992 年 1 月,为了腾出被占用的 0 号船台以重启生产,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将刚开工不到两年的 “ 乌里扬诺夫斯克 ” 号核动力航母和已建造了很大比例的 “ 瓦良格 ” 号航母拆除。这不仅是对未完成杰作的无奈割舍,更是船厂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痛苦抉择 。
此后,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被拆分成总装厂、造机、鱼船、铸锻等四个独立部分,曾经完整而强大的造船体系瞬间支离破碎。为了生存,从 1995 年起,造船厂开始转型建造油船、散货船、拖网渔船等民用船只。在乌克兰政府免税政策的扶持下,船厂逐渐拥有了下属 “ 子午线 ” 造船厂、黑海机械制造厂、“ 霓虹 ” 绝缘油漆粉刷厂、黑海家具厂、黑海建筑安装公司等子公司,通过多元化经营艰难维持着运转 。
1998 年 4 月,香港的一家企业购得 “ 瓦良格 ” 号的船体。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旅程,2002 年 3 月 3 日,“ 瓦良格 ” 号抵达大连港,之后在中国被改造成了辽宁舰,开启了新的传奇篇章。而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虽然在艰难中不断尝试发展,但与苏联时期同时建造多艘大型水面战舰的辉煌场面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
走向破产的无奈结局
自 2013 年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一直未能获得维护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所需的资金,财务状况日益恶化。到了 2015 年,船厂已经濒临破产边缘,黑海造船厂一度拖欠职工数年工资,一周只能上两天班,工人们生活艰难,船厂的生产经营也陷入了停滞 。
2018 年 7 月 3 日,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经济法庭正式裁判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破产。这个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的造船巨头,最终在时代的浪潮中无奈落幕,只留下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历史 。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兴衰,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崛起与衰落,也展现了工业发展历程中的辉煌与沧桑。虽然如今的它已不复昔日荣光,但那些曾经在这里诞生的伟大船舶,以及无数造船人挥洒的热血与汗水,都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们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