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乌克兰 M1A1 Abrams 坦克损耗实录 ——87% 美援装备折损,仅剩 4 辆现役-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9122028453-m1a1-1024x577.jpg)
作为美国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核心装备之一,“ M1A1 Abrams ” 主战坦克自 2024 年 2 月投入乌东前线以来,其战场表现始终备受关注。最新评估数据显示,乌克兰陆军接收的 31 辆 “ M1A1 Abrams ” 坦克中,已有 27 辆被摧毁或俘获,损耗率高达 87%,目前仅剩 4 辆处于现役状态。今天,我们将梳理这批坦克的战场折损历程、主要被毁方式,以及这一局面对北约军援策略与装备认知带来的冲击。
![图片[2]-乌克兰 M1A1 Abrams 坦克损耗实录 ——87% 美援装备折损,仅剩 4 辆现役-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9081712109-article_68478475161730_57304460.jpeg)
从 “前线部署” 到 “批量折损”,16 个月内 27 辆消失
2023 年底,美国向乌克兰交付 31 辆 “ M1A1 Abrams ” 主战坦克,这批装备被寄予 “突破俄军防线、提升乌军装甲战力” 的厚望,并于 2024 年 2 月正式投入前线作战。但从实战数据来看,其损耗速度远超预期:
- 2024 年 8 月:仅 6 个月作战后,乌军 “ M1A1 Abrams ” 损耗量已达 20 辆,占总数的 64.5%,此时仅剩 11 辆可正常部署;
- 2024 年 9 月:俄军持续发起针对性打击,当月确认 3 辆 “M1A1 Abrams” 折损 ——9 月 1 日,在战略要地 “ 阿夫杰耶夫卡(Avdiivka) ” 附近,1 辆 “ M1A1 Abrams ” 遭重创后被俄军俘获,一同被俘的还有 1 辆德国援乌 “ Leopard 2A6 ” 坦克;9 月上旬,另外 2 辆分别在 “ 波尔科夫斯克(Pokrovsk) ” 方向的 “ 沃尔奇耶(Volchye) ” 村、“ 别尔迪奇(Berdychi) ” 定居点附近被摧毁;至此,乌军 “ M1A1 Abrams ” 剩余数量降至 7 辆,且前线出现该型坦克影像的频率大幅减少;
- 2024 年 10 月 – 2025 年 6 月:剩余坦克的损耗仍在持续 ——2024 年 10 月 28 日,俄军在 “波尔科夫斯克(Pokrovsk)” 附近俘获 1 辆乌军 “ 第 47 机械化旅 ” 装备的 “ M1A1 Abrams ”;2025 年 6 月,在 “ 苏梅(Sumy) ” 地区前线,2 辆乌军遗弃的 “ M1A1 Abrams ”(车况相对完好)被俄军俘获并拖走。
截至 2025 年 6 月,乌军 “M1A1 Abrams” 累计折损 27 辆(俄军官方数据为 26 辆,存在 1 辆统计差异)。尽管部分被俘坦克的具体状态与后续去向尚未完全明确,但现有信息显示,俄军手中可运作的 “ M1A1 Abrams ” 数量,已存在超过乌军现役数量的可能性。
![图片[3]-乌克兰 M1A1 Abrams 坦克损耗实录 ——87% 美援装备折损,仅剩 4 辆现役-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9081718296-article_68478442afcc04_06966708.png)
无人机与制导火炮成 “主要杀手”,传统装甲对抗亦有折损
从战场影像与评估报告来看,乌军 “M1A1 Abrams” 的被毁或被俘,主要源于三类打击手段,且各有侧重:
- “神风” 无人机与制导火炮:这是最主要的毁伤方式。多数 “M1A1 Abrams” 在前线机动时,被俄军单兵操作的 “ 柳叶刀 ” 等自杀式无人机锁定,攻击其顶部装甲(该部位是 “ M1A1 Abrams ” 的防护薄弱点,无人机携带的炸药可击穿顶部舱盖或观瞄设备);此外,俄军 “ 龙卷风 ” 远程火箭炮、“ 红土地 ” 制导炮弹等远程火力,也多次精准命中行进中的 “ M1A1 Abrams ”,导致其动力系统或弹药舱受损,乘员被迫弃车。
- 传统装甲对抗:2024 年 9 月 “阿夫杰耶夫卡(Avdiivka)” 附近的战斗中,1 辆 “ M1A1 Abrams ” 与俄军 “ T-72B3 ” 坦克正面交火,最终被 “ T-72B3 ” 的 125 毫米主炮击毁 —— 这一案例也打破了 “ M1A1 Abrams ” 在传统装甲对抗中 “无往不利” 的认知,证明其在面对俄军现代化改进型主战坦克时,并非具备绝对优势。
- 乘员遗弃与俘获:部分 “M1A1 Abrams” 并非被直接摧毁,而是因机械故障、燃油耗尽或陷入战场困境(如泥泞、反坦克壕沟),乘员为避免被俘而主动遗弃,随后被俄军完整俘获。2025 年 6 月 “ 苏梅(Sumy) ” 地区被俘的 2 辆坦克,便是典型案例,其车体结构与核心部件未受严重破坏,为俄军后续研究该型装备提供了实物样本。
“西方最强坦克” 首遇同级对手,北约内部质疑升温
“M1A1 Abrams” 主战坦克自 1980 年美军列装以来,一直被视为西方装甲装备的 “标杆”—— 其设计受 16 年前列装的苏联 “ T-64 ” 坦克影响较大,相比前代 “ M60 ” 坦克,在火力(120 毫米滑膛炮)、防护(复合装甲)与机动性能上均有大幅提升,且是目前全球现役坦克中重量最大的型号之一(全重约 62 吨)。此次乌东战场的部署,是 “ M1A1 Abrams ” 首次在 “高强度对抗、同级对手” 环境下投入实战,但其表现却引发北约内部对该型装备的重新评估:
- 生存能力争议:北约多国对 “M1A1 Abrams” 的防护缺陷提出担忧。2025 年 5 月,一名不愿具名的北约防务官员向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表示:“ 我们开始怀疑乌克兰是否真的需要这些装备 ——‘ Abrams ’的车顶是防护最薄弱的地方,而当前战场已是‘无人机主导’的战场,这一缺陷被无限放大 。”
- 美军官方态度转变:2024 年 12 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公开承认,“M1A1 Abrams” 在乌克兰战场的作用未达预期:“ 我们向乌克兰派遣了‘ Abrams ’坦克,但这些部队实际人员不足,因为它并非这场战斗中最有用的装备 。” 这一表态也间接印证了该型坦克与乌东战场环境的 “适配性问题”。
- 对北约军购计划的影响:波兰等计划大规模列装 “M1A1 Abrams” 的北约国家,开始重新审视采购方案。波兰原计划装备 366 辆 “ M1A1 Abrams ”,但在乌军折损数据公布后,波兰国防部已多次召开评估会议,讨论是否需要调整采购数量,或搭配其他装甲装备以降低风险。
![图片[4]-乌克兰 M1A1 Abrams 坦克损耗实录 ——87% 美援装备折损,仅剩 4 辆现役-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29081726906-article_684786373c1601_63981950.png)
军援策略调整与装备研究价值
“M1A1 Abrams” 的高损耗率,已对美国对乌军援策略产生实际影响:一方面,美国对后续 “ M1A1 Abrams ” 的援助态度趋于谨慎,2025 年以来未再承诺新的交付计划;另一方面,澳大利亚曾计划向乌克兰援助 49 辆 “ M1A1 Abrams ”,但因美军的顾虑与装备性能争议,该计划已被搁置。
对俄军而言,俘获的多辆 “M1A1 Abrams” 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俄军可通过拆解分析,掌握其复合装甲结构、火控系统原理与通信加密方式,进而针对性改进自身坦克的防护与反制手段;同时,这些被俘坦克也可能被用于 “ 假想敌部队 ”,为俄军装甲部队提供模拟对抗训练。
战场实战检验,重塑装甲装备认知
乌军 “M1A1 Abrams” 的高损耗,本质上是 “ 传统重型主战坦克 ” 在 “ 无人机 + 远程精确火力 ” 主导的现代战场环境下,面临适应性挑战的缩影。它并非单纯证明 “ M1A1 Abrams ” 性能落后,而是反映出装甲装备的发展,已需更注重 “ 主动防护系统(如反无人机拦截) ”“ 轻量化与机动性平衡 ”“ 多兵种协同反制 ” 等新方向。
对后续俄乌冲突与全球装甲装备发展而言,这一案例将成为重要参考 —— 无论是北约调整军援装备类型,还是各国优化坦克设计理念,都将围绕 “如何让装甲装备在新战场环境下生存并发挥作用” 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而 “ M1A1 Abrams ” 在乌东的实战经历,也将成为军事史上 “ 装备性能与战场环境适配性 ” 研究的典型案例。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 最新
- 最热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