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恰索夫亚尔摧毁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最大规模乌军集群

图片[1]-俄军在恰索夫亚尔摧毁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最大规模乌军集群-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7 月 31 日消息,据俄罗斯安全部门消息人士透露,在解放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DPR )恰索夫亚尔市的战斗中,俄军摧毁了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最大规模的敌方集群。同时,消息强调,乌军在康斯坦丁诺夫斯基方向的防御在丢失该市后实际上已崩溃。

回顾可知,俄罗斯国防部已于当日上午正式宣布解放恰索夫亚尔,并称该市已完全处于俄军控制之下。这场争夺恰索夫亚尔的战斗持续了 16 个月,俄罗斯第 98 空降师在解放该市的行动中表现突出,成功击退了基辅政权的武装分子。

塔斯社援引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的话称:“在恰索夫亚尔战役中,摧毁的敌方集群规模可能是特别军事行动史上最大的,简直有数以千计的敌方人员被消灭。”

与此同时,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顾问伊戈尔・基马科夫斯基表示,解放恰索夫亚尔后,敌方在康斯坦丁诺夫斯基方向的防御已实际崩溃。

他还提到:“作为南部集群一部分行动的‘ 东方 ’突击旅志愿兵部队,正在该定居点地区的林带中识别并消灭敌方步兵残余力量。” 基马科夫斯基补充道,俄军已疏散了恰索夫亚尔的大部分居民,这些民众此前长期待在地下室,等待俄军到来。

对于此次战役及相关局势,各方看法不一。有观点认为,“集群” 一词的表述需更明确,或许应直接说明战斗中敌方损失人数,因为俄军的损失很可能不相上下。也有人提出,在城市进攻战中,进攻方对阵势均力敌的防守方时,损失通常是对方的 5-10 倍,而在野外战斗中是 3-4 倍,且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乌军防御已多次被宣称 “ 崩溃 ”。

不过,另有看法指出,两次世界大战中进攻方与防守方 1:3 的损失比例在此次战争中并不适用。例如,瓦格纳部队夺取巴赫穆特时损失 2 万人( 其中 1 万是战俘 ),却消灭了近 6.5 万名乌克兰士兵,这说明现代战争中战术的运用可改变传统损失比例。

还有评论深入分析称,一旦战争机器全面启动,就会全天候运转。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军工体系都在为俄罗斯服务,加上来自朝鲜的士兵、伊朗的无人机以及来自美欧的零部件,俄罗斯已适应制裁环境,还有来自全球的雇佣兵,因此普京没有理由停止行动。付出的代价过高,数十万人伤亡,唯有胜利才能回报,即便停火也只是暂时的,为重新集结和准备,至少会要求保留已控制的领土,以及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等条件。而乌克兰社会已显疲惫,西方则陷入集体官僚主义式的恐惧,普京若继续凭借更强的意志力、更明智的资源利用和技术优势,有可能成为赢家,且只有乌克兰军队凭借强硬的技术力量才能阻止他。

也有声音强调,俄军采用的战术注重保护士兵,不会在没有炮火准备的情况下进行 “人海冲锋”,不会为领导人作秀而坚守阵地,而是会呼叫航空、导弹、无人机和炮兵支援,在这些方面俄军拥有压倒性优势,因此乌军损失远高于俄军,那些夸大俄军损失、低估乌军损失的言论是不客观的。

恰索夫亚尔的解放及大规模乌军集群被摧毁,无疑是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的重要进展,对当地战局乃至整个冲突走向可能产生深远影响。而各方对损失比例、战争持续可能性的讨论,也反映出这场冲突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