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 斯德哥尔摩级 Stockholm Class

图片[1]-瑞典🇸🇪 斯德哥尔摩级 Stockholm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2]-瑞典🇸🇪 斯德哥尔摩级 Stockholm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中文舰名(舷号)英文舰名建造商下水时间服役时间状态备注
斯德哥尔摩号(K11)HMS Stockholm瑞典考库姆造船厂1985 年 2 月 1 日1986 年 7 月 17 日现役本级首舰,舰长 50.5 米,宽 7.8 米,满载排水量 335 吨,最大航速 32 节,续航力 1300 海里 / 15 节。装备 57 毫米主炮、RBS15 反舰导弹、反潜鱼雷等武器,主要用于近海防御、反舰和反潜作战,具有体积小、机动性强的特点
马尔默号(K12) HMS Malmö 瑞典考库姆造船厂1985 年 10 月 15 日1987 年 4 月 24 日现役延续首舰设计,优化了舰体结构,提升在复杂海域的适航性,改进了火控系统,提高武器射击精度,多次参与瑞典近海军事演习
图片[3]-瑞典🇸🇪 斯德哥尔摩级 Stockholm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6]-瑞典🇸🇪 斯德哥尔摩级 Stockholm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 斯德哥尔摩 ”( Stockholm )级 的起源可追溯至一项关于增加续航力舰艇的研究,该项目名为 “ Ytattack – 81 ”(即 “ 水面作战舰艇 – 81 ”)。其设计基于 “ 角宿一 ”( Spica )级 和 “ 角宿一 II ”( Spica II )级鱼雷艇,排水量从 230 吨(230 长吨)提升至 350 吨(340 长吨)。动力系统计划采用柴燃联合(CODAG)概念,配备两台柴油机和一台燃气轮机。然而,该级舰一度险些沦为纸上项目。

参数 详情
基本信息
型号中英文对照: ” 斯德哥尔摩级 ” 导弹艇 ( Stockholm Class Missile Boat ),瑞典语名为 ” Stockholm-klass missilbåt ”
舰艇类型: 快速导弹艇,主要执行近海防御、反舰作战和巡逻任务
人员编制: 30人( 标准船员 ),最多可搭载35人( 含临时任务人员 )
建造数量: 2艘( 均服役于瑞典海军 )
服役时间: 1985年至2005年( 瑞典海军服役 ),后改装升级后转售
舷号及舰名: – K11 ” 斯德哥尔摩 ” 号( HMS Stockholm ) – K12 ” 马尔默 ” 号( HMS Malmö )
部署战区: 主要部署于 ” 波罗的海 ” 海域,负责瑞典近海防御任务
体型参数
艇长: 50.5米
艇宽: 7.8米
吃水深度: 2.0米
标准排水量: 335吨
满载排水量: 375吨
艇体结构: 钢质艇体,铝合金上层建筑,采用折线设计降低雷达反射面积
甲板面积: 设有小型直升机起降平台( 长10米 × 宽6米 ),无固定机库
续航力: 1,300海里/15节,海上自持力7天
动力与速度
动力系统: ” 柴燃联合动力装置 ” ( CODAG ) – 1台 ” 通用电气 LM500型 ” 燃气轮机 ( 功率6,700千瓦 ) – 2台 ” 沃尔沃 Penta TD1214型 ” 柴油机 ( 单台功率800千瓦 )
推进系统: 2部 ” 卡梅瓦 125型 ” 喷水推进器,无传统螺旋桨
最大航速: 32节( 约59公里/小时 ),燃气轮机推进
巡航速度: 20节( 约37公里/小时 ),柴油机推进
经济航速: 12节( 约22公里/小时 )
特殊能力: 具备浅滩作战能力( 最小安全水深1.8米 ),可在狭窄水域灵活机动
制造与技术
主制造商: 瑞典 ” 考库姆造船厂 ” ( Kockums AB ),现属 ” 萨博集团 ” ( Saab Group )
是否出口: 是,2005年两艘均出售给 ” 哥斯达黎加海岸警卫队 ” ,用于近海巡逻
是否自主研发: 是,瑞典自主设计,为 ” 哥德堡级 ” 护卫舰的前身型号
是否进口: 燃气轮机进口自美国 ” 通用电气公司 ” ,电子设备部分来自法国 ” 汤姆逊公司 “
仿制型号: 无,该级艇未被其他国家仿制
改进型号: 哥斯达黎加服役后进行了适应性改装,拆除部分武器,加装巡逻和搜救设备
北约名称: 无特殊北约代号,通用名称为 ” 斯德哥尔摩级 ” ( Stockholm Class )
武器系统
反舰导弹:
– 6枚 ” RBS 15 Mk1型 ” 反舰导弹 ( RBS 15 Mk1 Anti-ship Missile ) – 射程: 70公里 – 速度: 0.8马赫 – 战斗部: 150公斤高爆炸药 – 制导方式: 惯性制导 + 主动雷达末制导 – 发射装置: 倾斜发射架,位于艇体中部两侧 – 制造厂家: 瑞典 ” 萨博博福斯动力公司 ” ( Saab Bofors Dynamics )
主炮:
– 1门 ” Bofors 57毫米 Mk1型 ” 舰炮 – 射速: 200发/分钟 – 射程: 17公里( 对海 ),12公里( 对空 ) – 弹种: 高爆弹、防空弹 – 特点: 具备对海、对空双重作战能力 – 制造厂家: 瑞典 ” 博福斯公司 ” ( Bofors )
近防武器:
– 1座 ” 博福斯 40毫米 L/70型 ” 机关炮 – 射速: 300发/分钟 – 射程: 12公里 – 用途: 近程防空和反快艇作战 – 制造厂家: 瑞典 ” 博福斯公司 ” ( Bofors )
反潜与电子战:
– 2具 ” 324毫米 鱼雷发射管 ” ,可发射 ” 企鹅 3型 ” 反潜鱼雷 – 2具 ” 127毫米 干扰弹发射装置 ” ( 红外诱饵和雷达箔条 ) – 1套 ” 飞利浦 9LV 200型 ” 电子战系统
雷达与电子系统
搜索雷达: ” 爱立信 海长颈鹿 50HC型 ” 雷达 ( Ericsson Sea Giraffe 50HC ),C波段,最大探测距离70公里
火控雷达: ” 爱立信 9LV 218型 ” 火控雷达 ( Ericsson 9LV 218 ),X波段,用于控制主炮和导弹系统
导航雷达: ” 台卡 1226型 ” 导航雷达 ( Decca 1226 ),I波段
声呐系统: ” 汤姆逊 辛特拉 TSM 2633型 ” 舰壳声呐 ( 主动搜索与攻击 )
作战指挥系统: ” 爱立信 9LV 200 Mk2型 ” 作战管理系统,整合传感器和武器控制
通信系统: 高频( HF )、甚高频( VHF )通信设备,卫星通信系统
其他系统: ” 敌我识别系统 ” ( IFF )、” 光电跟踪仪 ” ( 含激光测距仪 )
舰载设备
舰载机: 可临时搭载1架 ” 韦斯特兰 松鼠型 ” 轻型直升机,用于侦察和联络
登陆设备: 可搭载1艘 ” 刚性充气艇 ” ( RHIB ),用于人员投送
导航系统: ” GPS ” 卫星导航,备份惯性导航系统
电子对抗: 具备雷达告警和干扰能力,可发射多种干扰弹
防护系统: 具备核生化防护能力,重要系统采用冗余设计
损管系统: 自动化火灾探测与灭火系统,分区防水设计
同时代外军对比
德国 ” 143A型 ” 导弹艇:
– 吨位: 143A型稍小( 391吨 vs 375吨 ) – 武器配置: 143A型装备 ” 飞鱼 ” 导弹,数量相同( 6枚 ) – 航速: 143A型更快( 40节 vs 32节 ) – 动力系统: 均采用燃气轮机+柴油机组合
以色列 ” 萨尔4型 ” 导弹艇:
– 吨位: 萨尔4型更大( 450吨 vs 375吨 ) – 武器配置: 萨尔4型反舰导弹更多( 8枚 ” 迦伯列 ” 导弹 ) – 电子系统: 以色列型号更先进 – 适航性: 斯德哥尔摩级更优
中国 ” 021型 ” 导弹艇:
– 吨位: 021型更小( 205吨 vs 375吨 ) – 武器配置: 021型装备 ” 上游-1 ” 反舰导弹,射程更近 – 航速: 021型稍快( 38节 vs 32节 ) – 自动化程度: 斯德哥尔摩级更高
挪威 ” 豪克级 ” 导弹艇:
– 吨位: 豪克级相近( 360吨 vs 375吨 ) – 武器配置: 豪克级装备 ” 企鹅 ” 反舰导弹,数量相同 – 动力系统: 豪克级采用全柴油机动力 – 反潜能力: 斯德哥尔摩级更优
图片[7]-瑞典🇸🇪 斯德哥尔摩级 Stockholm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1]-瑞典🇸🇪 斯德哥尔摩级 Stockholm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20 世纪 80 年代初,瑞典领海发生了一系列潜艇入侵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 1981 年 U 137 号潜艇在卡尔斯克鲁纳(Karlskrona)附近搁浅。这些事件暴露出瑞典海军在反潜(ASW)能力上的严重不足,迫切需要专门设计用于反潜战的新型舰艇,且需求极为迫切。由于全新设计舰艇耗时且成本高昂,瑞典决定以 “Ytattack – 81” 项目为基础,将其改造为反潜作战舰艇。改造后的舰艇配备了拖曳阵声纳、反潜鱼雷和 ELMA 反潜迫击炮系统。“ 瑞典海军斯德哥尔摩 ”( HSwMS Stockholm )号于 1984 年 8 月 22 日下水,紧随其后,“ 瑞典海军马尔默 ”( HSwMS Malmö )号于 1985 年 3 月 23 日下水,两艘舰均于 1986 年 5 月 1 日正式服役。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该级舰开始显露出老化迹象,主要原因是使用强度高以及近年来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尽管 “ 斯德哥尔摩 ” 级 设计成功,舰艇基础状态良好,但经历了高强度使用后,瑞典国防装备管理局仍决定对其进行翻新,赋予其 “ 第二次生命 ”。1999 年,“ 马尔默 ” 号率先完成现代化改造,“ 斯德哥尔摩 ” 号则在 2000 年跟进。此次改造包括更换新发动机、作战控制系统、火控系统、信号情报( SIGINT )和导航系统。两艘舰的桅杆、船体和上层建筑都进行了大规模改装,以降低雷达截面积。诸多改装还考虑到了低维护需求,旨在减少未来昂贵的维修工作。该项目的指导原则是尽可能将系统升级至与 “ 维斯比 ”( Visby )级 护卫舰相当的水平。目前,两艘舰均已恢复作战状态,隶属于第三海军作战舰队的第 31 护卫舰分队。

2009 年初,瑞典政府决定派遣该级两艘舰加入欧盟主导的索马里附近海域特遣部队,参与打击海盗行动。2009 年 5 月,这两艘舰开始在索马里沿海执行首次巡逻任务。5 月 26 日,“ 马尔默 ” 号响应了希腊 “ 安东尼 ”( MV Antonis )号商船遭遇海盗袭击的事件,该护卫舰使用 57 毫米舰炮发射警告射击,并逮捕了 7 名海盗。

2015 年,萨博( Saab )公司获得 “ 斯德哥尔摩 ” 级护卫舰的大修合同,该级舰被重新归类为巡逻艇。这些舰艇保留了大部分武器装备,并继续驻扎在卡尔斯克鲁纳海军基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