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村雨级 驱逐舰 Murasame Class

“村雨”(Murasame)级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JMSDF)的首款第二代通用驱逐舰,标志着日本通用驱逐舰进入隐身化、信息化的新阶段。

日本 村雨级(Murasame Class)驱逐舰相关信息表

图片[1]-日本🇯🇵 村雨级 驱逐舰 Murasame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2]-日本🇯🇵 村雨级 驱逐舰 Murasame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中文舰名(舷号)英文舰名建造时间下水时间服役时间备注
村雨号(DD-101)JS Murasame1993 年1994 年 8 月1996 年 3 月村雨级首舰,由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建造,舰长 151 米,宽 17.4 米,满载排水量 6200 吨,采用燃燃联合动力系统,最大航速 30 节,续航力 6000 海里 / 20 节。装备 OPS-24 对空搜索雷达和 OPS-28 对海搜索雷达,配备 16 单元 MK48 垂直发射系统(发射 “海麻雀” 防空导弹)和 16 单元 MK41 垂直发射系统(发射 “阿斯洛克” 反潜导弹),2 座四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可搭载 1 架 SH-60J 反潜直升机,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首型采用隐身设计的驱逐舰,侧重反潜与对海作战
春雨号(DD-102)JS Harusame1994 年1995 年 10 月1997 年 3 月2 号舰,延续村雨级基本设计,优化了舰体隐身细节,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多次参与美日联合军演,在编队反潜演练中表现活跃
夕立号(DD-103)JS Yudachi1995 年1996 年 2 月1997 年 8 月3 号舰,改进了反潜声呐的信号处理系统,对低速潜艇的探测能力提升,配备新型鱼雷诱饵,增强了自身反潜防御能力
雾雨号(DD-104)JS Kirisame1996 年1997 年 2 月1998 年 3 月4 号舰,强化了电子战系统,增加了雷达告警接收机的灵敏度,可更早发现敌方雷达照射,曾部署于日本横须贺基地
电号(DD-105)JS Inazuma1996 年1997 年 8 月1998 年 9 月5 号舰,优化了动力系统的维护流程,减少了定期检修时间,提升了在航率,适合长期海上部署
五月雨号(DD-106)JS Samidare1997 年1998 年 3 月1999 年 3 月6 号舰,改进了舰载直升机的保障系统,SH-60J 的起降效率提升,反潜覆盖范围扩大
雷号(DD-107)JS Ikazuchi1997 年1998 年 9 月1999 年 8 月7 号舰,对空导弹发射系统响应速度提升,可更快拦截来袭空中目标,增强了舰队区域防空能力
曙号(DD-108)JS Akebono1998 年1999 年 9 月2000 年 3 月8 号舰,装备新型通信数据链,与其他舰艇的信息共享效率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增强
有明号(DD-109)JS Ariake1999 年2000 年 4 月2001 年 3 月9 号舰,村雨级后期型首舰,在前期基础上升级了雷达系统,对低空目标的探测精度提升,同时优化了舰员居住环境
濑户雾号(DD-115)JS Setogiri2000 年2001 年 1 月2002 年 3 月10 号舰,村雨级最后一艘,集成前几舰的改进成果,提升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燃油效率,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近海防御与远洋护航的主力舰艇之一
图片[9]-日本🇯🇵 村雨级 驱逐舰 Murasame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0]-日本🇯🇵 村雨级 驱逐舰 Murasame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 详情
基本信息
中英文名称对照: 村雨级 驱逐舰 ( Murasame Class Destroyer )
舰艇类型: 多用途驱逐舰 ( 通用驱逐舰 )
人员编制: 约170人
舷号: DD-101 村雨 ( Murasame )、DD-102 春雨 ( Harusame )、DD-103 夕立 ( Yudachi )、DD-104 雾雨 ( Kisame )、DD-105 电 ( Inazuma )、DD-106 五月雨 ( Samidare )、DD-107 雷 ( Ikazuchi )、DD-108 曙 ( Akebono )
部署战区: 日本海上自卫队,主要部署在 横须贺 、佐世保 、舞鹤 等基地
体型参数
舰长: 151米
舰宽: 17.4米
吃水: 5.2米
标准排水量: 4,550吨
满载排水量: 6,200吨
制造厂家
主制造商: 日本 三菱重工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住友重工 (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日立造船 ( Hitachi Zosen )
研发性质: 自主研发
建造数量: 9艘
出口情况: 未出口
动力系统
动力类型: COGAG 全燃联合动力
发动机: – 2台 通用电气 LM2500 燃气轮机,单台功率约25,000马力 – 2台 石川岛播磨重工 SM1C 燃气轮机,单台功率约6,000马力
最大速度: 30节( 约56公里/小时 )
续航力: 6,000海里( 11,000公里 )/ 20节
推进系统: 双轴双桨,可调螺距螺旋桨
雷达系统
主雷达: OPS-24 3D对空搜索雷达
对海搜索雷达: OPS-28D 对海搜索雷达
火控雷达: 2部 FCS-2-21 火控雷达
导航雷达: OPS-20 导航雷达
电子战系统: NOLQ-2 电子战系统
武器系统
主炮: 1座 MK-45 Mod2 127mm 舰炮
近防武器: 2座 密集阵 Block 1B 近防系统
导弹系统: – 16单元 MK-41 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 – ESSM 改进型海麻雀 防空导弹 – 阿斯洛克 反潜导弹 – 8枚 90式反舰导弹 ( SSM-1B )
反潜武器: 2座 三联装 324mm 鱼雷发射管,发射 Type 73 反潜鱼雷
其他: 2挺 12.7mm 机枪
舰载机
机库: 1个,可容纳1架直升机
直升机型号: – SH-60J/K 海鹰 直升机 ( 反潜/搜救 )
无人机: 可搭载战术无人机
作战数据系统
作战指挥系统: OYQ-7B 先进战斗指挥系统
数据链: Link 11/14/16数据链、卫星通信系统
电子战系统: NOLQ-2 电子战支援/干扰系统
其他: 敌我识别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
同时代外军对比
中国 052B型 驱逐舰
– 排水量: 052B型( 5,850吨 )> 村雨级( 6,200吨 ) – 防空系统: 052B型( SA-N-12 )< 村雨级( ESSM ) - 反舰导弹: 052B型( YJ-83 )> 村雨级( 90式 ) – 雷达系统: 052B型( MR750 )< 村雨级( OPS-24 )
韩国 广开土大王级 驱逐舰
– 排水量: 广开土大王级( 3,900吨 )< 村雨级( 6,200吨 ) - 垂发单元: 广开土大王级( 无 )< 村雨级( 16单元 ) - 防空能力: 村雨级更强 - 反潜能力: 村雨级更强
美国 佩里级 护卫舰
– 排水量: 佩里级( 4,100吨 )< 村雨级( 6,200吨 ) - 服役时间: 佩里级( 1977-2015 )< 村雨级( 1996-至今 ) - 防空能力: 村雨级( ESSM )> 佩里级( 标准-1 ) – 综合作战能力: 村雨级更强

从 “传统” 到 “隐身”

“村雨” 级的舰体设计与第一代驱逐舰彻底不同,为降低水下辐射噪音,舰体尺寸增大;上层建筑与舰体均采用倾斜设计,以减小雷达反射截面(RCS)。不过,由于日本海冬季海况恶劣,该级舰未采用美国 “ 阿利・伯克 ” 级驱逐舰那样的倾斜三脚主桅,兼顾了隐身性与适航性。

动力系统沿用 “朝雾” 级的 “ 全燃联合 ”(COGAG)推进方式,但发动机进行了升级:一对更新为 “ 斯贝 ” SM1C 燃气轮机,另一对则更换为与 “ 金刚 ” 级相同的通用电气 LM2500 燃气轮机,动力输出更强劲且可靠性提升。

跨代跃升

“村雨” 级的装备配置在第一代驱逐舰基础上全面升级,部分借鉴了 “ 金刚 ” 级的作战理念,核心在于构建一体化的反潜与防空体系。

作战指挥与反潜系统

  • OYQ-9 作战指挥系统:引入两座大屏幕显示器和 OJ-663 控制台,参考 “宙斯盾” 武器系统(AWS)的设计理念,信息处理与指挥效率大幅提升。
  • OYQ-103 反潜作战系统:以 “金刚” 级的 OYQ-102 系统为基础,间接借鉴了美国 AN/SQQ-89 系统的整合思路,通过接收、融合、处理舰壳声呐、拖曳线列阵声呐和声呐浮标的主动 / 被动传感器数据,形成统一的战术态势图,反潜作战的协同性显著增强。

雷达与电子战装备

该级舰延续了 “朝雾” 级后期批次的先进雷达配置,并新增电子战系统:

  • OPS-24 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对空 / 对海搜索能力,多目标跟踪能力较前代提升 50%。
  • OPS-28 对海搜索与目标捕获雷达:可精准锁定低空飞行的反舰导弹和小型舰艇。
  • NOLQ-3 电子战套件:新型数字化电子战系统,能快速识别、干扰敌方雷达信号。
  • OQS-5 舰首声呐:灵敏度更高,对静音潜艇的探测距离较前代增加 30%。
图片[11]-日本🇯🇵 村雨级 驱逐舰 Murasame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图片[15]-日本🇯🇵 村雨级 驱逐舰 Murasame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武器系统:垂直发射时代的到来

为提升隐蔽性与作战准备能力,“村雨” 级首次在通用驱逐舰上采用垂直发射系统(VLS),取代了传统的旋转式八联装发射装置:

  • 舰首配备 Mk 41 垂直发射系统,用于发射 “垂直发射阿斯洛克”(VL-ASROC)反潜导弹,反应速度较传统发射装置提升 2 倍。
  • 中部甲板配备 Mk 48 垂直发射系统,初期发射 “海麻雀”(RIM-7M)舰空导弹,2012 财年起逐步换装 “ 改进型海麻雀 ”(ESSM),中近程防空能力大幅增强。
  • 反舰武器更换为日本国产的 SSM-1B 反舰导弹,射程 150 公里,精度与抗干扰能力优于前代。

舰载机设施扩大,可搭载 2 架舰载直升机:常规配置为 1 架三菱 SH-60J/K 反潜直升机,执行远洋任务时可增加 1 架,提升了持续反潜与搜救能力。

转型标杆

“村雨” 级的服役,标志着日本海自通用驱逐舰从 “ 单一反潜 ” 向 “ 多任务协同 ” 转型。其隐身设计、垂直发射系统、一体化作战指挥系统,为后续 “ 高波 ” 级、“ 秋月 ” 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日本海自构建西太平洋反潜网络、提升远洋存在能力的核心装备之一。

作为第二代通用驱逐舰的 “开山之作”,“ 村雨 ” 级既延续了日本驱逐舰重视反潜的传统,又通过信息化升级融入了美日协同作战体系,体现了 “ 自主创新 ” 与 “ 国际协同 ” 的平衡,是日本海自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