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英国皇家海军的 F-35B 武器库困局-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9132345402-f-35b-3-1024x576.webp)
英国皇家海军的 ” 伊丽莎白女王 ” 号与 ” 威尔士亲王 ” 号航母打击群正面临一个尴尬现实:其主力舰载机 F-35B 虽具备核打击潜力,却在常规武器配置上陷入 “有枪无弹” 的困境 —— 这种矛盾在北约持续强化对欧防务承诺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刺眼。
一、F-35B 的武器库困局
目前,英军 F-35B 唯一可实战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是 Paveway IV 制导炸弹。这款以 Mk 82 航弹为基础的改进型弹药,虽配备双模 GPS / 激光制导系统,但其 24-28.8 公里的投掷距离,迫使战机必须突入敌方短程防空导弹 射程 才能发起攻击。即便是强调隐身性能的 F-35B,这种 “抵近轰炸” 模式也无异于 “以身试险”。
更棘手的是下一代武器的整合滞后:
- SPEAR 3 导弹:这款由欧洲导弹集团(MBDA)英国分部研发的小型多用途导弹,射程达 128-160 公里,却因需兼容 F-35B 的软件系统,服役时间推迟至 2028 年后。其 9 公斤的高爆破片弹头,仅能对付轻型装甲车或小型船只。
- 联合攻击导弹(JSM):挪威康斯伯格公司基于 NSM 反舰导弹开发的空射版本,射程超 555 公里(高低弹道),120 公斤弹头威力显著。但英军 F-35B 只能将其外挂,这会破坏隐身性能 —— 而美军 F-35A/C 可内置该导弹。
- 反舰能力断层:自 “海鹰” 反舰导弹随 “鹞” 式战机退役后,英军航母舰载机便再无专用反舰武器。计划中的英法联合研制 FC/ASW 导弹(射程 960 公里),目前仅规划适配 “台风” 和下一代 GCAP 战机,与 F-35B 无关。
![图片[2]-英国皇家海军的 F-35B 武器库困局-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9132429159-f-35b-5-1024x576.webp)
二、美英技术捆绑的深层制约
造成这种局面的核心原因,在于 F-35 系列的 “美国主导权”。根据美英协议,所有非美制武器集成至 F-35 平台,必须由美国 洛克希德・马丁 公司主导,且需通过美国政府审批。这导致英国自研武器在优先级排序中被边缘化。
典型案例是 “风暴阴影” 巡航导弹的整合困境。这款英军主力远程打击武器,已成功适配 ” 台风 ” 战机,却因美国拒绝开放 F-35B 的武器接口权限,始终无法登上航母。而美军同款战机却可轻松搭载 AGM-158C LRASM 反舰导弹 —— 这种 “双重标准” 直接削弱了英军航母的攻防平衡。
![图片[3]-英国皇家海军的 F-35B 武器库困局-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9132513228-f-35b-2-1024x577.webp)
![图片[4]-英国皇家海军的 F-35B 武器库困局-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9132520580-f-35b-4-1024x576.webp)
三、应急方案的局限性
为打破僵局,英军正寻求权宜之计:
- UMPK 滑翔套件:计划为 Paveway IV 加装增程翼套件,将射程提升至 100-120 公里。这种低成本改装无需修改战机软件,最快 2026 年即可部署,但本质仍是 “炸弹增程”,作战灵活性远不及导弹。
- JSM 导弹外挂:尽管会牺牲隐身性,英军仍计划在 45 型驱逐舰配备 NSM 导弹的基础上,同步采购 JSM 空射版,形成 “舰机协同打击链”。挪威已表态愿与英国共享该导弹的维护体系,这为英军加速列装提供了便利。
- 借用北约库存:在紧急情况下,英军 F-35B 可使用美军的 GBU-39 SDB 小直径炸弹(机内弹舱可载 8 枚),但其 113 公斤弹头威力有限,仅适合打击轻型目标。
![图片[5]-英国皇家海军的 F-35B 武器库困局-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09132545161-f-35b-1-1024x769.webp)
四、战略野心与现实能力的落差
英国国防大臣近期宣称,”双航母编队将确保英军在全球海域的持续存在”,但武器系统的短板让这一表态显得底气不足。对比 40 年前的 “无敌” 级航母,当时的 鹞式 战机可携带 2 枚 “海鹰” 反舰导弹,反舰能力反而优于现在的 F-35B 。
这种 “代际倒退” 背后,是英国国防工业的结构性衰退:从 “海鹰” 到 “风暴阴影” 的自主研发能力,正被美欧联合项目逐步稀释。即便是计划中的 FC/ASW 导弹,也需依赖法国技术支持,而其与 F-35B 的 “绝缘”,更凸显了英军在 “战略自主” 与 “美国依赖” 之间的艰难平衡。
未来数年内,英军航母打击群或将持续面临 “有先进平台、无趁手武器” 的窘境。这种状况不仅制约其在印太等远海区域的行动能力,更可能影响英国在北约中的军事话语权 —— 毕竟,再先进的隐身战机,没有足够威力的弹药支撑,也只是 “会飞的铁壳子”。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