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爆中国 “ 渤海怪兽 ” 地效飞行器 全貌首曝光 诸多谜团待解

图片[1]-美媒爆中国 “ 渤海怪兽 ” 地效飞行器 全貌首曝光 诸多谜团待解-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近日,中国神秘的 “渤海怪兽” 地效飞行器首张完整图像曝光。尽管全貌得以呈现,但这款新型装备的诸多细节仍笼罩在迷雾之中。

早在上周,潜艇战分析师希・萨顿(HI Sutton)便首次确认了该飞行器的存在,当时的图像因机头部分被遮挡,未能展现全貌。而此次曝光的新图显示,该飞行器停靠在渤海某码头 —— 渤海位于黄海西北部,是中国北方重要海域。

地效飞行器并非全新概念。冷战时期,苏联曾大力研发并小规模部署大型地效飞行器(被称为 “里海怪物”),但其战术应用并未普及。近年来,这类飞行器迎来 “复兴”:它们利用贴近水面的浓密空气层产生额外升力,兼具效率与速度优势(部分型号也可在更高的海拔低效飞行)。美国正研发 “自由运输机”(Liberty Lifer),希望借助其在太平洋广阔海域投送重型物资、人员及装备,以缓解五角大楼在远洋作战中的后勤压力。

图片[2]-美媒爆中国 “ 渤海怪兽 ” 地效飞行器 全貌首曝光 诸多谜团待解-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国产 AG600 水陆两栖 飞机

从规模上看,中国这款地效飞行器与国产 AG600 两栖飞机较为接近。AG600 主要用于南海等海域的补给、搜救等任务,而这款地效飞行器似乎同样适用于近岸环境的类似任务。

地效飞行器的核心优势在于:贴近水面飞行时,可借助空气垫提升升力、减少阻力,同时处于陆基或海基雷达的探测盲区;作为飞行器,它无需像船舶那样担忧水雷、潜艇等水下威胁。不过,在高强度作战环境中,其生存能力有限。但若中美爆发冲突,中国依托本土作战优势,沿海大片区域在一定时间内仍可保持畅通,此时该飞行器可承担偏远地区后勤补给、坠机人员搜救等任务,甚至可能应用于制海与反潜作战。

关于该飞行器的动力系统,此前的尾部图像引发 “喷气动力” 猜测,但细节模糊 —— 排气口尺寸远超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却又疑似预留了螺旋桨安装位置。新曝光的机头图像同样未能给出定论:发动机短舱前部可能存在轴或尖状结构,暗示螺旋桨设计;短舱上部另有进气口,若为喷气动力,每个短舱需配备两个大型进气口,这一设计颇为罕见。此外,混合动力系统也被认为是可能选项。由于图像分辨率有限,动力类型仍是未解之谜。

从整体设计看,该飞行器采用大型连翼 V 型尾翼(地效飞行器常见设计),机翼末端装有外伸浮筒,机身中部有小型辅助浮体,机头采用流线型融合设计,疑似大量使用复合材料以减轻重量、优化气动性能,并可能附带降低雷达信号的效果。其船体采用常见的阶梯式设计,侧面有大型舱门,便于装卸货物与救援人员。

图片[3]-美媒爆中国 “ 渤海怪兽 ” 地效飞行器 全貌首曝光 诸多谜团待解-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美在研 “自由运输机”(Liberty Lifer)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飞行器可能是一款技术验证机,用于测试多种设计元素,也可能是缩比例模型,或为更大尺寸型号提供技术参考。从设计理念看,它与美国 “自由运输机” 存在明显相似性。

随着更多信息的逐步披露,这款被萨顿称为 “渤海怪兽” 的神秘装备或将揭开更多面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