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红箭-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图片[1]-中国🇨🇳 红箭-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红箭-10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英文名称:HJ-10 Anti-Tank Missile Launcher
北约代号:CSS-X-15
车辆类型:履带式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人员编制:4人(车长、驾驶员、瞄准手、装填手)
战斗全重:约25吨
车长:7.5米
车宽:3.2米
车高:2.5米(至发射架顶部)
车底距地高:0.4米
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
– 红箭-10反坦克导弹
– 导弹型号:HJ-10A/B
– 发射装置:8联装导弹发射箱
– 射程:10公里(HJ-10A)/12公里(HJ-10B)
– 制导方式:光纤制导+红外成像制导
– 战斗部:串联破甲战斗部/温压战斗部
– 破甲厚度:≥1200毫米均质钢装甲
辅助武器:
– 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
– 备弹量:500发
– 射速:600发/分钟
– 有效射程:1,600米(对地),1,400米(对空)
– 烟幕弹发射器:2×4具
装甲防护
基础防护:
– 焊接钢装甲车体
– 可抵御14.5毫米穿甲弹和炮弹破片
附加防护:
– 复合装甲模块
– 爆炸反应装甲(ERA)
– 可抵御RPG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
其他防护:
– 三防系统
– 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 激光告警系统
动力系统
发动机:
– 12V150系列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
– 排量:18.8升
– 最大功率:600千瓦(800马力)
– 最大扭矩:2,800牛·米
传动系统:
– 液力机械传动
– 6个前进档,1个倒档
悬挂系统:
– 扭杆悬挂系统
– 每侧6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
最大速度:
– 公路:65公里/小时
– 越野:4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
– 公路:500公里
– 越野:350公里
爬坡度:
– 60%
侧倾坡度:
– 30%
垂直越障高:
– 0.8米
越壕宽:
– 2.5米
涉水深度:
– 1.2米(无准备)
– 2.2米(有准备)
信息化系统
火控系统:
– 数字化火控系统
– 热成像瞄准镜
– 激光测距仪
– 弹道计算机
– 双向稳定系统
侦察设备:
– 光电侦察系统
– 战场监视雷达
– 无人机(可选配)
通信系统:
– VHF/UHF电台
– 数据链系统
– 车内通话器
导航系统:
– GPS/北斗双模导航系统
– 惯性导航系统
部署与衍生型号
部署战区:
– 各大军区装甲部队
– 机械化步兵师
– 海军陆战队
衍生型号:
– 红箭-10A/B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 指挥控制车
– 弹药补给车
– 维修保障车
研发与制造
研制单位:
– 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
技术来源:
– 自主研发
设计时间:2000年代
定型时间:2010年
生产数量:约500辆
是否出口:否
出口国家:无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M1134 ATGM
– 武器:陶-2B反坦克导弹
– 射程:3.75公里
– 制导:有线制导/红外制导
– 优势:成熟可靠,装备广泛
– 劣势:射程较短,抗干扰能力较弱
俄罗斯9K123 Khrizantema
– 武器:9M123反坦克导弹
– 射程:10公里
– 制导:激光驾束/毫米波雷达
– 优势:射程远,可同时攻击两个目标
– 劣势:系统复杂,维护难度大
红箭-10优势
– 射程远,可达12公里
– 光纤制导+红外成像,抗干扰能力强
– 可打击多种目标,包括低空直升机
– 信息化水平高,可融入战场网络

在现代陆战中,反坦克作战是决定战场态势的关键环节之一。红箭 – 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反坦克武器系统,凭借其超远射程、精准制导和强大的破甲能力,成为陆军反坦克作战体系的核心装备,在远程压制敌方装甲集群、摧毁坚固工事等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提升陆军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反装甲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研发历程

(一)需求导向与立项背景

随着现代装甲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不断提升,传统反坦克武器在射程、破甲威力和命中精度等方面逐渐难以满足作战需求。同时,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对反坦克武器的远程打击能力、多目标攻击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反坦克作战挑战,我国启动了新一代重型反坦克导弹系统的研发项目,红箭 – 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应运而生,旨在打造一款能够在远距离上精准摧毁敌方先进装甲目标的利器。

(二)技术攻关与自主研发

研发团队秉持自主创新理念,围绕导弹射程、制导方式、发射平台集成等关键技术展开攻关。在导弹研制方面,突破了光纤制导、图像识别、大威力战斗部等核心技术,使导弹具备 “发射后锁定”“人在回路” 等先进制导模式;在发射车平台方面,选择成熟的履带式底盘进行改装,解决了导弹发射与底盘稳定性、车载信息系统与导弹制导系统融合等技术难题。经过多年努力,红箭 – 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定型列装与实战检验

红箭 – 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经过严格的试验和测试后,于 21 世纪 10 年代正式定型并列装陆军部队。列装后,积极参与 “跨越”“火力” 等系列实战化演习,在复杂地形和电磁环境下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检验装备在实战条件下的作战效能。根据演习反馈,研发团队对导弹制导系统、发射车火控系统等进行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了装备的可靠性和命中率,使其成为陆军反坦克作战的中坚力量。

图片[2]-中国🇨🇳 红箭-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二、系统构成

(一)车体与底盘设计

红箭 – 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采用履带式底盘,基于成熟的装甲车辆底盘改装而成,车体为钢装甲焊接结构,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整车长约 7.5 米,宽 3.3 米,高 2.5 米,战斗全重约 25 吨 。底盘布局合理,前部为驾驶舱和动力舱,驾驶舱内配备完善的操控装置和态势显示系统,驾驶员可清晰掌握车辆状态和战场信息;中部为战斗舱,安装有导弹发射装置、火控系统和制导设备;后部为弹药舱和辅助设备舱,可携带多枚备用导弹。履带式底盘采用先进的悬挂系统,离地间隙 380 毫米,接近角 40°,离去角 35°,具备良好的越野性能,可在泥泞、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行驶,适应各种作战环境。

(二)装甲防护

  1. 基础防护:车体采用厚度为 15-20 毫米的均质钢装甲,正面可抵御 12.7 毫米重机枪弹的攻击,侧面和后部可抵御 7.62 毫米步枪弹和炮弹破片的袭击,为车内乘员和设备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
  2. 防护配置:配备集体三防系统,可在核生化污染环境下为车内乘员提供洁净空气;安装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当车辆被击中起火时,能在 0.3 秒内启动灭火装置,抑制火灾蔓延,降低装备损失风险。此外,车体表面可涂覆伪装涂层,降低被敌方光学和红外探测设备发现的概率。

(三)武器系统

  1. 导弹发射装置:红箭 – 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搭载 8 联装导弹发射架,发射架可进行 360° 旋转和 – 10° 至 + 40° 俯仰调节,具备全方位攻击能力。发射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快速装填导弹,提高持续作战能力。
  2. 红箭 – 10 反坦克导弹:该导弹采用光纤制导方式,最大射程可达 10 千米 ,弹长约 1.8 米,弹径 150 毫米,全重约 43 千克。战斗部采用串联破甲战斗部,破甲厚度可达 1000 毫米以上,能够有效击穿现代主战坦克的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导弹具备多种作战模式,可打击敌方坦克、装甲车辆、坚固工事、低空低速飞行目标等多种目标。
  3. 辅助武器:为应对近距离威胁,车上配备一挺 12.7 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安装在驾驶舱顶部,可用于压制敌方步兵和轻型装甲目标,必要时也可对低空目标进行射击。

(四)动力系统

搭载一台功率为 600 马力的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匹配全自动变速箱和液力机械传动系统,使车辆具备良好的动力性能和操控性。最大公路行驶速度可达 60 千米 / 小时,越野速度约 35 千米 / 小时,最大行程 500 千米 。发动机采用先进的燃油喷射技术和冷却系统,在高温、低温、高原等恶劣环境下均能稳定工作,保障车辆的持续机动能力。

(五)火控与信息系统

  1. 火控系统:配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包括目标搜索雷达、光电观瞄设备、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等。目标搜索雷达可远距离探测敌方目标,光电观瞄设备集成可见光、红外热成像和激光测距功能,能在昼夜和复杂气象条件下识别和跟踪目标,探测距离可达 15 千米以上 。弹道计算机根据目标距离、运动速度、导弹飞行参数等信息,自动计算射击诸元,确保导弹精准命中目标。
  2. 信息系统:车载信息系统采用数字化通信技术,可与其他作战单元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通过数据链,发射车可接收来自无人机、侦察车、指挥车等平台的目标信息,也可将自身获取的目标数据上传至指挥中心,为战场指挥决策提供支持。车内配备多台多功能显示屏,乘员可实时查看战场态势、目标信息、导弹飞行状态等数据,便于指挥和操作。

三、性能参数

参数数据
战斗全重约 25 吨
车长约 7.5 米
车宽3.3 米
车高2.5 米
导弹射程最大 10 千米
导弹破甲厚度1000 毫米以上
发射架配置8 联装
最大公路速度60 千米 / 小时
越野速度约 35 千米 / 小时
最大行程500 千米
防护能力正面抵御 12.7 毫米重机枪弹,侧面抵御 7.62 毫米步枪弹
目标探测距离≥15 千米(光电观瞄)

四、性能优势

  1. 超远射程与精准打击:红箭 – 10 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达 10 千米,远超传统反坦克导弹,使发射车可在敌方反坦克武器射程外实施打击,大幅提高了自身生存能力。同时,采用先进的光纤制导和图像识别技术,导弹命中精度高,圆概率误差小于 1 米,可精准摧毁目标。
  2. 多目标打击与作战灵活:8 联装导弹发射架可在短时间内对多个目标进行打击,具备较强的饱和攻击能力。导弹具备多种作战模式,可根据不同目标类型和战场环境选择合适的制导方式,既能打击静止目标,也能有效攻击运动目标,作战灵活性强。
  3. 强大的战场生存能力:履带式底盘具备良好的越野性能和防护能力,可在复杂地形快速机动和隐蔽;先进的信息系统使发射车能提前获取目标信息并实施远程打击,避免与敌方近距离接触,生存能力显著提升。
图片[9]-中国🇨🇳 红箭-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五、作战应用

  1. 反坦克集群作战:在大规模装甲对抗中,红箭 – 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可在己方前沿阵地或隐蔽地域部署,利用远程打击能力,对敌方坦克集群进行精准打击,摧毁敌方装甲力量,削弱其突击能力,为己方装甲部队的反击创造条件。
  2. 要地防御作战:在重要军事设施、城市、交通枢纽等要地防御中,红箭 – 10 可依托地形进行隐蔽部署,对来袭的敌方装甲部队和突击力量实施拦截,有效阻止敌方突破防线,保卫要地安全。
  3. 协同作战支援:与坦克、步兵战车、无人机等装备协同作战时,红箭 – 10 可利用其远程探测和打击能力,为协同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无人机提供目标指示,红箭 – 10 实施精准打击,形成 “侦察 – 打击” 一体化作战体系,提升整体作战效能。

六、战略意义

红箭 – 10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的列装,大幅提升了我国陆军的反坦克作战能力,使我国陆军在面对敌方先进装甲部队时具备了有效的远程打击手段,填补了我国陆军在远程反坦克领域的装备空白。

该装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重型反坦克导弹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我国反坦克武器系统的现代化进程。同时,红箭 – 10 的列装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陆军的作战体系,增强了我国陆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和国防实力,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对地区安全威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