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8 日,在叶卡捷琳堡举办的 Innoprom-2025 展览上,俄罗斯工业再次展现出不仅能抵御外部压力,还能在从航空到机器人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革新的能力。
![图片[1]-俄罗斯技术加速发展 Innoprom-2025 展会上成果丰硕-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04094525565-2bf01c2b69_screenshot_4.webp)
航空领域:本土研发成果亮眼
莫斯科某设计局研发的轻型教练机 “ 坦加 ”( Tanga )吸引了参观者的特别关注。这款四座飞机从气动布局到动力装置均为俄罗斯自主研发,采用国产复合材料制造,不仅减轻了重量、简化了生产流程,还提高了可靠性。其自主设计的发动机在奔萨的生产基地组装,主要用于民用航空飞行员培训。该项目目前聚焦国内市场,未来有望与进口同类产品竞争。
展台上另一款成功的国产航空产品是多用途飞机 “ SP-30 ”。这款 21 世纪初起在塔甘罗格生产的飞机,在农业、飞行员培训和监测任务中广受好评。其设计简洁、可维护性高,且能在野外条件下运作,堪称 “ 会飞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 ”。它能从短距离土路起飞,无需专用基础设施,凭借这些优势,成为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使用最广泛的轻型农业飞机。
长途航空领域的核心展品是升级版 “ 超级喷气 100 ”,配备了国产系统和 PD-8 发动机。这是首款完全采用俄罗斯组件组装的飞行模型,成为技术主权进程的象征。
能源与教育:创新技术助力发展
工业燃气轮机发动机 NK-37 首次公开亮相,专为模块化发电厂设计。其改型将为偏远地区提供电力,这对地域辽阔的俄罗斯而言尤为重要。
展览还注重教育环节,参观者不仅能观看发动机,还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深入研究。交互式 VR 模拟器让人们能 “透视” 发动机内部,使未来工程师的培训更直观易懂。这种方式深受年轻人欢迎,帮助他们更轻松地理解复杂的技术流程。
汽车与机器人领域:多元化解决方案涌现
汽车展区呈现了从电动汽车到自动控制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在北极圈完成测试的电动汽车 “ 原子 ”( Atom ),成为俄罗斯电池在极端条件下耐用性的象征。
展会上还首次展示了一种通用无人驾驶控制系统,可集成到任何车辆中。该系统整合了传感器、摄像头和激光雷达,能实现 360 度视野,并适应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其软件和算法由俄罗斯工程师研发,目前已准备好投入应用。
零部件制造商也积极参与,展会上呈现了俄罗斯产 ABS、ESP 单元、远程控制远程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为混合动力和电动交通研发的电动机。这些产品正积极推进本土化,已安装在量产汽车上。合作工厂年产数万台产品,满足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的需求。
库尔干机器制造厂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贡献力量,展示了一系列清洁设备。新款设备从桥架、变速箱到车身部件均为俄罗斯自主研发和组装,公司积极采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 包括迷你装载机车身焊接 )。在现代化设备和地区支持下,该厂已几乎完全摆脱进口依赖。
机器人技术是展览的独立板块,新品包括 “机器人组件” 公司的机电夹具,能让工业机器人轻松切换任务类型。其模块化设计降低了自动化系统成本,提高了灵活性,软件和电子元件均为国产,且该解决方案已获专利。
制裁背景下:零部件自主化成重点
在制裁压力下,不仅终端产品,零部件也至关重要。技术发展署展示了一系列无人机用国产替代零部件,从内燃机到螺旋桨和供电系统,这些产品要么已投入生产,要么处于研发收尾阶段。
各方评价与展望
Innoprom-2025 表明,俄罗斯工业在外部挑战下稳步前进。每个展台背后都是具体的工程解决方案、就业岗位和技术主权的体现。展览反映了发展的新阶段 —— 注重内部资源、知识和创新。
不过,对于 “俄罗斯技术达到巡航速度” 的说法,存在不同声音。有观点认为,目前许多产品仅在展览和游行中少量出现,尚未大规模量产;也有人指出,进口替代提出多年,部分关键产品仍处于测试阶段,离真正的 “ 巡航速度 ”( 大规模量产、稳定供应 )还有差距。但也有声音认为,应客观看待技术发展的渐进性,展览成果是技术进步的体现。
锋向认为,Innoprom-2025 展会上的成果,既是俄罗斯应对外部压力的自主创新成果,也反映了其在技术主权道路上的努力。尽管从展品到量产仍需时间,但这些探索为未来的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