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加尔各答级 驱逐舰 Kolkata Class

图片[1]-印度🇮🇳 加尔各答级 驱逐舰 Kolkata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 加尔各答 ” 级驱逐舰( Project 15A )是印度海军现役最先进的驱逐舰,旨在取代老旧的 “ 德里 ” 级,成为航母战斗群的 “防空盾牌” 与远洋作战核心。该级舰融合了以色列、俄罗斯、意大利等多国技术,历时 15 年研发,虽历经拖延与成本超支,却标志着印度海军向 “蓝水舰队” 迈出重要一步。

参数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加尔各答 级驱逐舰
英文名称: Kolkata-class destroyer
舰艇型号: Project 15A
舰艇类型: 导弹驱逐舰
人员编制: 约300人
舷号: 首舰 加尔各答 号(D63),后续舰 科钦 号(D64)、 金奈 号(D65)
体型与部署
舰长: 约163米
舰宽: 约17.4米
吃水: 约6.5米
标准排水量: 约6,800吨
满载排水量: 约7,400吨
主要部署战区: 印度西部海军司令部
速度与制造
最大航速: 约30节
续航力: 约8,000海里/18节
研制单位: 印度海军设计局
建造单位: 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Mazagon Dock Limited)
是否出口: 否
是否自主研发: 部分自主研发,关键系统依赖进口
是否进口/仿制: 是,部分系统从俄罗斯、以色列等国进口
仿制型号: 无
发动机参数
动力系统: 柴燃交替(CODOG)
燃气轮机: 2台乌克兰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Zorya-Mashproekt)UGT-25000燃气轮机,单台功率约33,000马力
柴油机: 2台印度Kirloskar Pielstick 16 PA6 STC柴油机,单台功率约9,900马力
推进系统: 双轴双桨
电力系统: 4台柴油发电机组,总功率约5,000千瓦
武器参数
舰炮
– 1门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射速120发/分钟
防空导弹
– 4组八联装巴拉克 – 8垂直发射系统,共32单元
– 射程: 约70公里(巴拉克 – 8)/150公里(巴拉克 – 8ER)
– 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具备反导能力
反舰导弹
– 8枚 布拉莫斯 超音速反舰导弹
– 射程: 约290公里(Block II/III型)
– 速度: 约2.8马赫
近防武器
– 4座AK-630M型6管30毫米近防炮
– 射速: 约5,000发/分钟
反潜武器
– 2座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
– 可发射 鱼 – 7 或 白头 B515 反潜鱼雷
– 射程: 约15公里(白头 B515)
反潜火箭
– 2座RBU-6000型12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
舰载装备
雷达系统:
– MF-STAR主动相控阵雷达(埃尔塔EL/M-2248)
– 4面固定式阵列天线,工作在S波段
– 探测距离: 约400公里
– 可同时跟踪数百个目标
– 具备对空、对海搜索和导弹制导能力
电子战系统:
– 埃尔比特(Elbit)Desert Rose电子战系统
– 包括雷达告警接收机、电子干扰机和诱饵发射系统
– 4座PK-2型10管干扰火箭发射装置
声呐系统:
– BEL HUMSA-NG舰壳声呐
– 低频主动搜索与攻击声呐
舰载机配置
直升机:
– 2架 海王 Mk.42B/C 反潜直升机 或
– 2架 卡 – 28 反潜直升机 或
– 2架 西科斯基 MH – 60R 反潜直升机(计划中)
直升机甲板: 尾部设有直升机甲板和机库,可同时操作2架直升机
同时代外军对比
中国 052D型驱逐舰
– 满载排水量: 约7,500吨
– 垂直发射单元: 64单元(通用垂发)
– 装备 海红旗 – 9B 远程防空导弹和 鹰击 – 18 反舰导弹
– 优势: 通用垂发系统,更强的多任务能力,国产系统整合度高
美国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 满载排水量: 约9,700吨(Flight IIA型)
– 垂直发射单元: 96单元
– 装备 标准 – 6 防空导弹和 战斧 巡航导弹
– 优势: 成熟的宙斯盾系统,全球部署经验丰富,防空反导能力强
加尔各答级优势总结
– 印度海军首款装备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的驱逐舰
– 具备区域防空、反舰和反潜综合作战能力
– 布拉莫斯 超音速反舰导弹赋予其较强的反舰能力
巴拉克 – 8 防空导弹系统提供了较强的防空能力
– 印度海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提升了印度海军的区域影响力

从 “德里” 到 “加尔各答” 的升级野心

20 世纪 90 年代,印度 “ 德里 ” 级驱逐舰服役后,暴露出防空能力薄弱(仅依赖近程导弹)、电子设备落后等问题。为应对中国海军快速发展及 巴基斯坦 “ 枭龙 ” 战机带来的空中威胁,印度于 1996 年启动 “ Project 15A ” 计划,目标是打造一型具备区域防空、远程反舰、反潜能力的多用途驱逐舰。

项目初期计划基于 “德里” 级改进,但印度海军提出 “跨越式升级” 需求:

  • 引入相控阵雷达与垂直发射防空导弹,实现 360° 空域覆盖;
  • 整合俄罗斯 “布拉莫斯” 超音速反舰导弹,提升对海打击半径;
  • 采用隐身设计与模块化建造,缩小与国际先进驱逐舰的差距。

由于印度本土军工能力不足,核心系统依赖进口:以色列提供雷达与防空导弹,俄罗斯负责反舰导弹与动力装置,意大利协助舰体设计,这为后续的进度拖延埋下伏笔。

图片[2]-印度🇮🇳 加尔各答级 驱逐舰 Kolkata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15 年磨一舰的曲折之路

三舰建造与延期困局

  • 首舰 “ 加尔各答 ” 号(D63):2003 年 9 月在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开工,原计划 2010 年服役。但因以色列雷达交付延迟、俄罗斯动力系统整合故障,多次推迟,最终 2014 年 8 月服役,耗时 11 年。
  • 二号舰 “ 科钦 ” 号( D64 ):2005 年开工,2015 年 11 月服役,建造周期 10 年。
  • 三号舰 “ 金奈 ” 号( D65 ):2006 年开工,2016 年 11 月服役,因前两舰的改进经验,周期缩短至 10 年。

成本超支与技术依赖

三舰初始预算约 35 亿美元,最终耗资超 60 亿美元,单价达 20 亿美元(远超中国 052D 驱逐舰的 5 亿美元)。成本飙升的核心原因是:

  • 以色列 “ EL/M-2248 雷达 ” 与 “ 巴拉克 – 8 导弹 ” 价格上涨(占武器系统成本的 40%);
  • 多次设计修改(如为适配 “ 布拉莫斯 ” 导弹延长舰体);
  • 俄罗斯动力系统( UGT-16000 燃气轮机 )调试费用超支。
图片[3]-印度🇮🇳 加尔各答级 驱逐舰 Kolkata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技术参数

舰体设计与动力

  • 基本参数:舰长 163 米,宽 17.4 米,吃水 6.5 米,标准排水量 6800 吨,满载 7500 吨,乘员 350 人。
  • 隐身设计:舰体采用倾斜外壁(倾角 10°),减少雷达反射面积;烟囱采用红外抑制装置,降低热信号;舰桥与桅杆整合为封闭结构,较 “德里” 级雷达反射面积减少 50%。
  • 动力系统:采用 “柴燃交替”(CODOG)模式,2 台俄罗斯 UGT-16000 燃气轮机(单台功率 23.5 兆瓦)+2 台印度国产 KVM-18 柴油机(单台功率 4.1 兆瓦),最大航速 32 节,续航力 4500 海里 / 18 节。

武器系统:多国装备的 “混搭”

  1. 区域防空系统
    • 雷达:以色列 EL/M-2248 MF-STAR 有源相控阵雷达(4 面阵,安装于舰桥四周),探测距离 450 公里,可同时跟踪 250 个空中 / 海面目标,引导 “ 巴拉克 – 8 ” 导弹拦截。
    • 导弹:48 单元以色列 “巴拉克 – 8” 垂直发射系统(前甲板 32 单元,舰尾 16 单元),导弹射程 70 公里(增程型 100 公里),采用主动雷达制导 + 垂直冷发射,可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与战机。
  2. 反舰与对陆打击
    • 16 单元俄罗斯 “ 布拉莫斯 ” 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 300 公里,速度 2.8 马赫),具备对陆打击能力(换装高爆战斗部),倾斜发射架布置于舰体中部。
  3. 反潜武器
    • 2 座双联装 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俄罗斯 TEST-71ME 线导鱼雷(射程 15 公里);
    • 2 座 12 联装 RBU-6000 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射程 6 公里);
    • 舰载 2 架俄罗斯卡 – 28 反潜直升机(航程 800 公里,携带 APR-3 鱼雷)。
  4. 近防系统
    • 4 门俄罗斯 AK-630 近防炮(射速 5000 发 / 分钟,射程 4 公里),分别布置于舰桥两侧与机库顶部,构成末端反导屏障。

电子设备:国际品牌的 “集合体”

  • 电子战:以色列 “ EL/M-2221 ” 电子对抗系统(干扰雷达制导导弹)+ 印度国产 “ Tacticos ” 作战管理系统(整合传感器与武器数据)。
  • 导航与通信:意大利提供的卫星导航系统 + 俄罗斯 “ 矿物 – M ” 超视距雷达(引导 “ 布拉莫斯 ” 导弹)。
图片[4]-印度🇮🇳 加尔各答级 驱逐舰 Kolkata Class-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区域防空舰” 的真实战力

优势与亮点

  • 防空能力跃升:“ EL/M-2248 雷达 + 巴拉克 – 8 导弹 ” 组合,使印度海军首次具备 360° 区域防空能力,可同时拦截 12 个空中目标,为航母战斗群撑起 “保护伞”。
  • 反舰火力强劲:“布拉莫斯” 导弹速度快、突防能力强,300 公里射程覆盖印度洋关键航道,对水面舰艇威胁显著。
  • 隐身设计进步:相较于 “德里” 级,雷达反射面积减少 70%,红外信号降低 50%,生存能力提升。

短板与局限

  • 防空导弹射程不足:“ 巴拉克 – 8 ” 导弹 70 公里射程,仅相当于中国 “ 红旗 – 9B ” 的一半(150 公里),难以拦截远程轰炸机发射的巡航导弹。
  • 国产化率低:核心系统(雷达、导弹、发动机)国产化率不足 30%,维护依赖外国厂商(如以色列每年收取 1.2 亿美元技术服务费)。
  • 反潜能力薄弱:缺乏拖曳线列阵声呐,对静音潜艇( 如中国 039C )探测距离不足 50 公里,且 卡 – 28 直升机妥善率仅 60%。
  • 火力密度不足:48 单元垂发系统中,32 单元用于防空,16 单元用于反舰,无专用对陆攻击垂发,多任务能力逊于中国 052D(64 单元通用垂发)。

“印度名片”

对印度海军而言,“ 加尔各答 ” 级的核心价值在于:

  • 航母战斗群核心:为 “ 维克拉玛蒂亚 ” 号与 “ 维克兰特 ” 号航母提供防空掩护,使印度成为少数拥有 “航母 + 区域防空舰” 组合的国家。
  • 印度洋控制工具:依托 “ 布拉莫斯 ” 导弹与远洋续航力,强化对马六甲海峡、波斯湾等关键航道的控制,制衡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活动。
  • 军工自主化跳板:项目带动印度马扎冈船坞公司掌握模块化建造技术,为后续 “ 维沙卡帕特南 ” 级驱逐舰( Project 15B )积累经验。

然而,其高昂的成本(单价 20 亿美元)与缓慢的建造速度(年均 0.3 艘),难以支撑印度 “3 航母 + 18 艘驱逐舰” 的扩军计划。未来,随着中国 055 型万吨驱逐舰进入印度洋,“ 加尔各答 ” 级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缩小。

“加尔各答” 级驱逐舰是印度海军 “大国雄心” 的缩影 —— 它通过 “拿来主义” 实现了战力跃升,却也暴露了后发国家在高端军工领域的技术依赖困境。在印度洋地缘博弈中,它既是印度的 “骄傲”,也是其国防工业 “大而不强” 的真实写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