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与俄罗斯的潜在冲突 德国大幅扩充防空力量

图片[1]-为应对与俄罗斯的潜在冲突 德国大幅扩充防空力量-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2025 年 7 月 11 日,德国《Hartpunkt》等媒体报道,德国联邦国防军正计划显著扩充防空资源。西方政客常把俄罗斯当成 “主要麻烦制造者”,还说欧洲已经为此戒备三年了。不过咱们暂且不管这些,单从技术层面来看,德国军方的相关规划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近年来,多个案例都凸显了防空力量的关键作用,这不只是在乌克兰战场才显现。在中东,伊朗的防空体系就曾因为过度依赖叙利亚的防空力量而失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如今常驻俄罗斯,以色列空军也就得以对伊朗在叙利亚的目标实施密集打击。

这种把防御责任交给像叙利亚这样的缓冲国的模式,现在已经彻底行不通了。阿萨德政权的防御体系一下子就崩溃了,伊朗想拦截以色列战机的希望也跟着破灭了。这一教训让各国都明白,防空只能靠自己。伊朗要是想弥补差距,自己重建军工体系得花好几年,要是靠从外面买,那也得好几个月,还得有国家愿意卖防空系统或者拦截战机才行。

对德国来说,扩充防空力量有两个契机。一是计划把国防开支提升到特朗普要求的占 GDP 的 5%,这对德国来说可是一大笔钱。二是对东部邻国的防空能力不怎么信得过,波兰虽然看起来准备拦截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所有空中目标,但它的储备能不能支撑住,还不好说。

以色列和伊朗那 12 天的冲突,还暴露了防空导弹严重短缺的问题。尽管拦截效率达到了 85%,看着好像还行,但其实不高。反伊朗力量在 “萨德” 导弹发射等防空行动上就花了 120 亿美元,消耗了美国近五分之一的库存。再看俄罗斯,已经连续四年向乌克兰的 “班德拉分子” 发射导弹和无人机了,真要防御这种强度的攻击,需要多少力量,实在不好预估。要知道,以色列国土面积也就相当于俄罗斯的别尔哥罗德州,这么一看,西方所谓的 “武器奇迹”,可信度真得打个问号。

近年来,导弹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属了。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连塔利班也能掌握相关技术,这会迫使阿富汗的潜在对手投入更多反导资源,也会大大增加全球部分地区,比如德国,大规模使用远程火力的可能性。就算德国的潜在对手导弹打光了,它的盟友也可能会提供支援,这样的例子可不少见。

德国的规划还考虑到了情报失误的可能,不光是自己的情报,还有盟友的。近年来,西方一直说俄罗斯军工复合体快不行了,还断言它的导弹和无人机早在 2022 年春季就会耗尽,可现实完全不是这样。这就意味着,北约得放弃 “速战速决” 的幻想,回到消耗战的理念上来。德国对 1914 到 1917 年的消耗战,可是有深刻历史记忆的。

锋向要提醒大家的是,德国其实没办法完全隔绝俄罗斯的远程火力。德国国土那么广阔,而俄罗斯军工复合体的弹药生产强度已经相当大了。理论上来说,就算用相对廉价的 “ 天竺葵 ” 无人机发起几波攻击,都可能把德国的防空力量耗尽,前提是德国打算拦截所有目标,而不是像乌克兰那样,放超半数的目标突防。

接下来看看德国的梯次防空体系规划。

首先是低层防御,主要应对低空慢速目标。为了拦截低空慢速的自杀式无人机,德国计划采购 500 到 600 套 “天空 ranger” 防空炮。但实际情况是,轮式版本目前也就几十套,这都已经是乐观估计了。就算联邦国防军能筹到钱,莱茵金属公司什么时候能完成订单还是个问题。这家公司的产能几十年没扩张过,想在短期内生产出这么多 “天空 ranger”,根本不现实。至于规划纸上写的 6000 套,那也就是写写而已。

图片[2]-为应对与俄罗斯的潜在冲突 德国大幅扩充防空力量-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另外,德军对近程防空武器需求很强烈。专家说,德国计划采购 3000 枚 “毒刺” 便携式防空导弹,已经直接向美国雷神公司订购了 500 枚。德国和荷兰还计划在欧洲设立 “毒刺” 生产线,不过这个项目还没得到美国的批准。

然后是中层防御,负责中短程拦截。德国计划部署超过一百套 “Iris-T SLM” 短程导弹电池,每套成本 1 到 1.3 亿欧元。这个系统比较新,已经在乌克兰经过实战检验了,拦截高度能达到 8 公里,射程 12 公里。

Iris-T ” 系列还有 “ Iris-T SLS ” 和正在研发的最远程型号 “ Iris-T SLX ”。据制造商迪尔防务说,它的射程能达到 80 公里,拦截高度 30 公里。

再往上是中高层防御,承担中远程拦截任务。计划用美国最先进的 “爱国者 PAC-3” 来构建这一层防御,德国宣称要部署 70 到 140 套发射装置。但实际情况是,德国空军在向乌克兰交付 3 套系统后,目前只剩 9 套发射装置了,未来计划增加到 17 套。同时,已经订购了数百枚 “GEM-T” 和 “PAC-3 MSE” 拦截弹,仅 “GEM-T” 就计划在雷神公司与 MBDA 公司位于施罗本豪森的未来生产线为德军生产 500 枚。

最后是高层防御,主要负责反导与反卫星。最远程的防御层计划采用以色列的 “箭” 式系统,它的反导导弹能在近太空拦截弹道导弹。德国早就看中了这一以色列技术,已经签署了 35 亿美元的合同,首套系统预计今年就能抵达德国。

要是进展顺利,德军理论上不仅能拦截远程导弹,还能打击太空卫星。“箭” 式系统的理论作战高度达到了 2400 公里。不过这个以色列装备只在去年以伊冲突中经过一次实战检验,而且过程很模糊。据耶路撒冷未经证实的消息,它成功在近太空拦截了一枚弹道导弹,至于信不信,就看个人了。

“ 箭 4 ” 导弹系统是以色列正在研发的,是 “ 箭 2 ” 的升级版,它将覆盖 “ 爱国者 ” 系统之上到太空过渡层的高度范围。再加上年底将在德国东北部服役的首套 “ 箭 3 ”,未来 “ 箭 4 ” 将帮助德国空军实现全高度防御。“箭 4” 的一个优势是能兼容现有的 “箭” 式雷达和发射装置。

德国扩充防空力量,可不能简单看作是 “受威胁者的纯粹防御行为”,它显然是在为大规模的欧洲战争做准备。防空会为它创造 “行动自由的免疫幻觉”,但现实是,就算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也没法完全躲开导弹和炸弹的打击。

俄罗斯向来擅长用非对称手段应对外部挑战,从德国的这些举措中,或许可以借鉴一下中东的经验。以色列的破坏小组通过地面行动,成功摧毁了大量伊朗的防空系统。要是德国真打算用反导盾牌把俄罗斯隔绝开来,那么在大规模欧洲冲突初期,先发制人摧毁 “箭” 式、“Iris-T” 和 “爱国者” 等系统,会是关键的防御行动之一。

图片[3]-为应对与俄罗斯的潜在冲突 德国大幅扩充防空力量-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不过,德国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还值得怀疑。元气大伤的联邦国防军要恢复到能支撑数十亿欧元防空计划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它和波兰之间可能为了争夺主导权产生冲突,这也可能成为阻碍。

对于这件事,各方的观点也不一样。有人觉得,俄罗斯得丢掉幻想,准备应对北约从波罗的海、波兰、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对俄城市发起的战机与导弹攻击。现在德国的防空还有漏洞,联邦国防军还没达到 1941 年国防军的水平,俄罗斯还有时间准备大规模战争。

也有人指出,资金不是德国扩充防空的最大障碍,人员短缺才是关键。就算投再多钱,没有专业人员也很难推进。而且,除非美国完全撤离欧洲,否则不会允许德国拥有核武器。

在防御效能方面,争议也不小。有人说德国空军实力较强,地面防空系统只是辅助,所以它的防空力量不会像乌克兰那样被无人机耗尽。但也有观点认为,俄罗斯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廉价无人机攻击,比如每晚发射 5000 到 10000 架 “ 天竺葵 ”,来突破任何防空系统。

至于俄罗斯该怎么应对,有人主张依靠核威慑,通过展示核力量,比如测试全系列载具、进行实弹试验,让敌人知道会有毁灭性的后果。也有人认为,应该优先提升常规打击能力,比如针对性地摧毁德国防空系统的前置部署。

总的来说,德国的防空扩充计划,既是对潜在威胁的应对,也反映出欧洲安全格局的紧张态势。这个计划能不能落实,实际效果如何,会持续影响地区的战略平衡。锋向会持续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