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俄🇷🇺 9M133 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 Kornet-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2161342618-kornet-2-1024x683.jpg)
一、系统概述
9M133 “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是俄罗斯 图拉仪器设计局 研制的一款第三代重型反坦克导弹系统,代号 AT – 14 。该系统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研制,1994 年首次公开亮相,随后进入俄罗斯军队服役,主要用于打击敌方主战坦克、装甲车辆、坚固工事等目标,是俄军反坦克作战的重要装备。
参数分类 | 详情 |
---|---|
基本信息 |
系统名称: 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 Kornet )
型号: 9M133 ( 北约代号: AT – 14 Spriggan )
研发单位: 俄罗斯 机械制造设计局( KBP )
作战用途: 反坦克、反工事、反舰艇、反低空飞行目标
|
技术参数 |
导弹类型: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
制导方式: 激光驾束制导 / 红外成像制导( 9M133 – 2 型 )
发射方式: 双联装发射架,可车载或便携
操作人数: 2人
抗干扰能力: 具备较强抗干扰能力,可在电子对抗环境下使用
再装填时间: 约15秒
系统反应时间: 约8秒
|
体型数据 |
导弹长度: 1.2米
导弹直径: 152毫米
发射重量: 29公斤( 含发射筒 )
战斗部重量: 6.2公斤
系统全重: 约70公斤( 含发射装置和两枚导弹 )
|
性能参数 |
标定射程: 5.5公里( 9M133 型 ),10公里( 9M133 – 2 型 )
实际射程: 同标定射程
飞行速度: 约300米/秒
命中精度: >95%( 对固定目标 ),>80%( 对移动目标 )
射高: 5 – 100米
发射准备时间: 约30秒
|
战斗部参数 |
战斗部类型: 串联高爆反坦克( HEAT )战斗部
穿甲能力: >1,200毫米匀质钢装甲( 带反应装甲 )
破片杀伤半径: 约10米
温压型号: 9M133F – 1 型,用于攻击工事和人员
温压战斗部威力: 相当于5公斤TNT炸药
|
动力系统 |
发动机类型: 固体火箭发动机
助推段推力: 约25千牛
续航段推力: 约5千牛
燃料类型: 复合固体推进剂
工作时间: 约20秒
|
发射平台 |
车载平台: BMP – 3 步兵战车、虎式装甲车、MT – LBu 多用途履带车
舰载平台: 小型舰艇、巡逻艇
便携发射: 可由步兵班组携带和发射
直升机挂载: 可由米 – 28 和 卡 – 52 直升机挂载
|
作战使用 |
作战单位: 俄罗斯陆军、海军陆战队、空降兵
使用环境: 可在全天候条件下使用,包括夜间
火控系统: 热成像瞄准具、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
目标类型: 主战坦克、步兵战车、防御工事、低速空中目标
协同作战: 可与无人机协同,进行超视距打击
|
衍生型号 |
9M133 – 1: 增程型,射程增加至8公里
9M133 – 2: 远程型,射程达10公里,采用红外成像制导
9M133F – 1: 温压型,用于攻击建筑物和人员
Kornet – EM: 增强型,射程10公里,可攻击水面目标
Kornet – D: 直升机载型,可由 米 – 28 和 卡 – 52 直升机使用
|
出口与用户 |
出口情况: 已出口至30多个国家
主要用户: 俄罗斯、叙利亚、伊朗、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埃及等
实战应用: 在叙利亚内战、纳卡冲突、俄乌冲突中广泛使用
授权生产: 伊朗、叙利亚等国获得生产许可
|
同时代外军对比 |
美国 标枪( Javelin )
– 标枪射程较短( 2.5公里 ),但具备 “发射后不管” 能力
– 短号射程更远,穿甲能力更强
– 标枪更轻便,适合步兵便携使用
– 短号更适合车载和远程打击
中国 红箭 – 12
– 红箭 – 12 具备 “发射后不管” 能力,射程4公里
– 短号射程更远,系统更成熟
– 红箭 – 12 重量更轻,便于步兵携带
– 短号可配备多种战斗部,用途更广泛
欧洲 米兰( MILAN )
– 米兰射程仅2公里,属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
– 短号性能全面超越米兰
– 米兰系统更简单,价格更低廉
– 短号适合高强度现代战争
|
“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具备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采用便携式、车载式、舰载式等多种发射方式,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作战需求,在现代反坦克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发展背景与研制历程
(一)发展背景
随着坦克装甲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大幅提升,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等新型防护手段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反坦克导弹面临着巨大挑战。俄罗斯为了应对这种局面,需要研制一款能够有效击穿新型坦克装甲的反坦克导弹系统,以保持在反坦克作战领域的优势。
同时,在现代局部战争中,装甲部队仍然是地面作战的主力,反坦克武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地面作战的胜负。因此,研制一款高性能的反坦克导弹系统,对于提升军队的地面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制历程
20 世纪 90 年代初, 图拉仪器设计局 开始着手 9M133 “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充分借鉴了以往反坦克导弹的研制经验,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以提高导弹的性能。
1994 年,“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在俄罗斯举办的武器装备展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过后续的试验和改进,该系统于 21 世纪初正式定型并进入俄罗斯军队服役,逐步成为俄军反坦克作战的主力装备。
![图片[2]-俄🇷🇺 9M133 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 Kornet-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2161353482-Russian-9M133-Kornet-anti-tank-guided-missile-1024x576.webp)
三、系统组成与技术特点
(一)系统组成
- 导弹:9M133 “短号” 反坦克导弹是该系统的核心,弹长约 1.2 米,弹径 152 毫米,弹重约 27 千克。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最大射程可达 5.5 公里(部分改进型射程更远)。战斗部采用串联空心装药,可有效击穿爆炸反应装甲和复合装甲,破甲厚度达 1000 毫米以上,能够应对当前主流主战坦克的装甲防护。
- 发射装置:系统配备有多种发射装置,包括便携式发射筒和车载发射架。便携式发射筒由两名士兵即可携带和操作,发射前无需复杂的准备工作,可快速投入战斗。车载发射架通常安装在 BMP – 3 步兵战车、“虎” 式装甲车等装甲车辆上,提高了系统的机动性能和战场生存能力。
- 制导系统:“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方式,这种制导方式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射手在导弹发射后,只需将瞄准镜对准目标,导弹就会沿着激光束飞向目标,大大提高了命中精度。此外,部分改进型还采用了红外成像制导等先进制导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作战性能。
- 观瞄系统:系统配备有先进的观瞄设备,包括白光瞄准镜、红外热像仪等,可在白天、黑夜以及复杂气象条件下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观瞄系统的探测距离较远,能够在导弹的最大射程范围内发现并锁定目标,为导弹发射提供精准的目标信息。
(二)技术特点
- 强大的破甲能力:“短号” 反坦克导弹的串联空心装药战斗部,能够先引爆目标的爆炸反应装甲,再击穿其主装甲,破甲厚度超过 1000 毫米,可有效摧毁当前各国装备的大部分主战坦克。
- 较远的射程:最大射程达到 5.5 公里,使得射手可以在敌方坦克的火力范围之外对其进行打击,提高了射手的生存几率。
- 多种发射方式:既可由士兵便携式发射,又可安装在各种装甲车辆上进行车载发射,适应了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作战任务需求,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先进的制导方式:激光驾束制导确保了导弹的命中精度,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在复杂的电子战环境下正常工作。
- 良好的全天候作战能力:配备的红外热像仪等观瞄设备,使得系统在夜间、大雾、沙尘等复杂气象条件下仍能正常作战,保证了作战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四、作战运用与实战表现
(一)作战运用
“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在作战中主要用于打击敌方主战坦克、装甲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装甲目标,也可用于摧毁敌方的坚固工事、火力点等。在作战时,可根据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灵活选择便携式发射或车载发射方式。
在进攻作战中,该系统可伴随步兵或装甲部队前进,及时打击敌方出现的装甲目标,为进攻部队扫清障碍。在防御作战中,可部署在预设阵地,对敌方装甲部队的进攻进行有效拦截,迟滞敌方的进攻节奏。
(二)实战表现
“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在多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投入使用,表现出色。在 2006 年的黎巴嫩战争中,真主党武装使用 “短号” 反坦克导弹对以色列军队的 梅卡瓦 主战坦克进行打击,取得了显著战果,摧毁了多辆 梅卡瓦 坦克,展示了该系统强大的反坦克能力。
在俄乌冲突中,“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也被广泛使用,双方都有装备和使用该系统的记录。俄军使用该系统打击乌军的装甲车辆和坚固工事,乌军则利用其对俄军的坦克和装甲目标进行反击,均取得了一定的作战效果。
![图片[3]-俄🇷🇺 9M133 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 Kornet-锋向兵库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2161402320-kornet-anti-tank-missile-system-flagship-air-defense-russian-armed-forces-202948666.jpg-1024x740.webp)
五、衍生型号与发展趋势
(一)衍生型号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出现了多种衍生型号,如 9M133 – 1 “短号 – E”、9M133F – 1 “短号 – FM” 等。这些衍生型号在射程、制导方式、战斗部威力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作战性能。
例如,9M133 – 1 “短号 – E” 的射程提高到了 8 公里,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制导系统,抗干扰能力和命中精度进一步提高。9M133F – 1 “短号 – FM” 则配备了温压战斗部,主要用于打击敌方的人员、轻型车辆和坚固工事等目标,扩大了系统的作战用途。
(二)发展趋势
未来,“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将继续朝着更远射程、更高精度、更强抗干扰能力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了适应信息化战场的需求,该系统还将加强与其他作战系统的信息融合和协同作战能力,实现与无人机、侦察卫星等平台的信息共享,提高系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作战效能。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可能会引入智能化制导和自主决策技术,使导弹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自主识别和攻击目标,进一步提升系统的作战自主性和反应速度。
六、总结
9M133 “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作为俄罗斯研制的一款先进反坦克武器,凭借其强大的破甲能力、较远的射程、多样的发射方式和良好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在现代反坦克作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实战表现来看,该系统在多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展现出了优异的作战性能,证明了其可靠性和有效性。随着衍生型号的不断涌现和技术的持续升级,“短号” 反坦克导弹系统将在未来的战场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各国反坦克作战装备中的佼佼者。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