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

图片[1]-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相关视频
登录后可解锁高清画质及更多功能
图片[2]-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以色列 “箭” 式防御系统是由以色列与美国联合研发,包含 “ 箭 – 2 ”(大气层内拦截)和 “ 箭 – 3 ”(大气层外拦截),可应对远程弹道导弹威胁的分层反导系统,是以色列多层防空网络的顶层力量。

图片[3]-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箭 – 2” 导弹防御系统

“箭 – 2” 导弹防御系统(“ 海茨 – 2 ”,希伯来语:חץ – “ 斯特拉 ”)是一款专为拦截射程达 3000 公里的弹道导弹而设计的防御系统,是以色列先进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数 详情
基本信息
具体型号中英文对照: ” 箭 – 2 ” 导弹防御系统 ( Arrow 2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导弹类型: 地对空 防空导弹系统 , 主要用于 拦截 中短程 弹道导弹 与 高空飞行器
研制时间: 1988年 启动研发 , 1995年 首次测试 , 2000年 正式部署
系统组成: 导弹发射单元 、 ” 绿松 ” 预警雷达 、 作战管理中心 、 发射控制中心
体型与发射参数
体型参数: – 导弹长度: 7.5米 – 导弹直径: 0.8米 – 翼展: 1.7米 – 导弹重量: 1,300公斤
发射平台: – 陆基 机动发射 , 采用 8×8 轮式 发射车 – 每辆 发射车 配备 6枚 待发导弹 – 部署方式: 可 快速部署 至 预设阵地 或 临时阵地
射程与飞行性能
射程参数: – 标定射程: 90公里 – 实际拦截射程: 10-140公里 – 拦截高度: 5-50公里
飞行性能: – 最大飞行速度: 9马赫 ( 约 11,000公里/小时 ) – 平均飞行速度: 6-7马赫 – 反应时间: 少于 60秒
制导方式: 初始段 惯性制导 + 中段 指令制导 + 末段 主动雷达制导 与 红外制导 双模导引
战斗部与拦截能力
战斗部参数: – 战斗部类型: 定向破片杀伤 战斗部 – 战斗部重量: 约 150公斤 – 引爆方式: 近炸引信 , 可在 目标 附近 10-15米 处 引爆 – 杀伤半径: 约 50米
拦截能力: – 可拦截 射程 1,000公里以内 的 弹道导弹 – 可对抗 携带 常规弹头 、 生化弹头 的 导弹 – 具备 对抗 简单 分导式多弹头 的 能力 – 可同时 跟踪 50个 目标 , 拦截 14个 目标
发动机参数
动力系统: 两级 固体火箭发动机
第一级发动机: – 工作时间: 约 7秒 – 推力: 约 200千牛 – 作用: 将导弹 加速至 4马赫
第二级发动机: – 工作时间: 约 15秒 – 推力: 约 80千牛 – 作用: 维持 高速飞行 并 提供 机动能力
机动能力: 采用 矢量推力 技术 , 最大 过载 30G , 可 快速 改变 飞行轨迹
雷达与控制系统
雷达系统: ” 绿松 ” ( Green Pine ) 相控阵雷达 – 探测距离: 500公里 – 跟踪目标数量: 同时 跟踪 100个 目标 – 方位覆盖: 120度 扇区 – 工作频段: L波段
作战管理系统: ” 金杏 ” ( Citron Tree ) 作战管理中心 – 功能: 目标识别 、 威胁评估 、 火力分配 、 拦截决策 – 响应时间: 毫秒级
通信系统: 加密 数据链 , 可与 其他 防空系统 协同作战
制造与研发
制造厂家: 以色列 ” 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 ” ( IAI ) 与 美国 ” 波音公司 ” ( Boeing ) 联合研制
研发性质: 以 以色列 为主导 , 美国 提供 技术 与 资金支持 , 核心技术 自主研发
出口情况: 已出口至 ” 印度 ” , 其他 潜在 客户 包括 韩国 、 新加坡 等国
仿制型号: 目前 无 公开 仿制型号
北约名称: 无 特定 北约代号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 爱国者 PAC-3 导弹系统 ( Patriot PAC-3 )
– 射程: 箭-2 140公里 vs 爱国者 PAC-3 100公里 – 速度: 箭-2 9马赫 vs 爱国者 PAC-3 5马赫 – 拦截高度: 箭-2 50公里 vs 爱国者 PAC-3 24公里 – 优势: 箭-2 更适合 拦截 中程 弹道导弹 , 爱国者 PAC-3 侧重 近程 防御
俄罗斯 ” S-300 ” 防空导弹系统 ( S-300 )
– 射程: 箭-2 140公里 vs S-300 200公里 – 速度: 箭-2 9马赫 vs S-300 6马赫 – 专用性: 箭-2 专为 反导 设计 , S-300 为 通用 防空系统 – 反应时间: 箭-2 更短 ( 60秒 vs 3-5分钟 )
中国 ” 红旗-9 ” 防空导弹系统 ( HQ-9 )
– 射程: 箭-2 140公里 vs 红旗-9 125公里 – 速度: 箭-2 9马赫 vs 红旗-9 4.2马赫 – 反导能力: 箭-2 反导 专用性 更强 , 红旗-9 综合 防空 能力 更优 – 部署方式: 均为 机动部署 , 箭-2 部署 更 灵活
法国-意大利 ” 紫菀-30 ” 防空导弹 ( Aster 30
– 射程: 箭-2 140公里 vs 紫菀-30 120公里 – 速度: 箭-2 9马赫 vs 紫菀-30 4.5马赫 – 作战用途: 紫菀-30 侧重 防空 , 箭-2 侧重 反导 – 多目标能力: 箭-2 同时 拦截 目标数量 更多

以色列早在 1986 年就启动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VD 反导防御系统)的研发工作。这一举措的背景是中东地区导弹技术扩散带来的潜在威胁,而 1991 年伊拉克的 “R-17”(“ 飞毛腿 ”)导弹对以色列城市的袭击,更是印证了这种威胁的真实性。由于以色列自身资源有限,美国同意在 “ JMD ” 计划框架下参与该导弹防御系统的联合研发并提供资金支持。

1990 年 8 月 9 日,该系统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经过一系列验证 “箭 – 1” 导弹拦截敌方弹道导弹能力的发射试验后,1994 年第一阶段工作完成,更为先进的 “ 箭 – 2 ” 导弹的研发与生产随即启动。其主要研发单位是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

1998 年 11 月 29 日,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向以色列国防部交付了首批 “箭 – 2” 导弹。该系统以 “ 海茨 – 2 ” 的名称正式列装以色列国防军。此后,为提升作战效能,这套反导系统经过多次升级,升级版本依次被命名为 block1 至 block4。

2000 年 3 月 14 日,首个 “箭 – 2” 导弹连部署在里雄莱锡安附近的帕尔马希姆空军基地;2002 年 10 月,第二个导弹连部署在哈代拉附近的埃因谢梅尔空军基地。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2007 年由于以色列导弹防御 doctrine 的调整,以及来自伊朗和叙利亚的导弹袭击威胁日益凸显,第二个导弹连的部署位置可能发生了变动。已部署的导弹连由以色列防空司令部直接指挥,可覆盖该国多达 85% 的领土(见图)。

2003 年 2 月,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与波音公司签署协议,在美国建立 “箭 – 2” 导弹部件的生产基础设施。波音公司负责约 50% 的部件生产,包括电子设备、火箭发动机、运输和发射容器,并协调参与该项目的 150 多家美国公司的活动。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则负责导弹在以色列的集成和最终组装。

2012 年初,《航空周刊》杂志宣布,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与波音公司已签署 “箭” 式导弹防御系统研发项目的合作协议,该项目被命名为 “ 箭 – 3 ”。“ 箭 – 3 ” 被视为以色列反弹道导弹系统中的远程拦截梯队(拦截距离可达 100 公里)。此外,这个前瞻性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还将包括 “ 铁穹 ”、“ 箭 – 2 ” 和 “ 香橼树 ” 防空导弹系统。

2012 年,波音 – 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联合体宣布,计划将 “箭 – 2” 和 “ 箭 – 3 ” 导弹防御系统推向国际市场,韩国和印度是潜在买家。

图片[7]-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系统构成

“箭” 式武器系统是该复合体的可迁移部分,包括:

  • EL/M-2080 “ 青松 ” 探测与制导雷达;
  • 塔迪兰电信公司的 “ 香橼树 ”( Citron Tree )指挥中心;
  • 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 “棕榛树”(Hazelnut Tree)火箭发射控制中心;
  • 通信中心;
  • 4 至 8 个发射器(见图);
  • “箭 – 2”(“ 海茨 ”)拦截弹;
  • 辅助设备,包括雷达的供电和冷却系统。

发射器安装在半挂车上,具备机动性,可部署在距离指挥站和雷达最远 300 公里的位置。发射装置的重新装填时间为 1 小时。

“香橼树” 指挥站设备安装在车辆底盘上,包括与战术航空指挥站以及 “ 爱国者 ” 和 “ 萨德 ” 作战控制系统的通信和信息交换系统。“ 香橼树 ” 控制室配备了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能与 EL/M-2080 “ 青松 ” 雷达及其他信息源进行联合数据处理,并以全自动模式控制作战行动。作战控制人员为 6 人,工作站配备了现代化的信息显示设备。

EL/M-2080 “青松” 雷达站由埃尔塔公司研发,1995 年列装。该雷达工作在 L 波段(500 – 1000MHz),配备 9×3 米的有源相控阵天线(AFAR)。圆形旋转的有源相控阵由 2000 – 2300 个收发模块组成,安装在汽车半挂车上。该雷达站能够同时探测和跟踪多达 12 个速度高达 2.5 – 3 公里 / 秒的目标,并可为其中一个目标引导多达两枚反导导弹。探测距离可达 500 公里。雷达总重量超过 60 吨。

升级版探测雷达 EL/M-2080S “ 超级青松 ” 配备了功率更高的收发模块,目标探测距离增加到 800 – 900 公里。2010 年 10 月,以色列国防部宣布,第三个可部署的 “ 箭 ” 式反弹道导弹连将配备 EL/M-2080S “ 超级青松 ” 雷达。

图片[8]-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该系统通过双发齐射拦截目标,据公开信息,其作战高度范围为 8 至 50 公里。

“箭 – 2” 两级固体燃料拦截弹配备可分离的自主制导拦截级,装有推力矢量控制发动机。制导系统为复合制导,包括红外和雷达通道。热成像通道配备了基于锑化铟的红外探测器矩阵,位于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可提供目标图像(由雷神公司研发)。开发商称,“ 箭 – 2 ” 的制导系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以及敌方实施电子对抗时,仍能可靠捕获目标。

导弹战斗部(BC)为定向破片杀伤战斗部,由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研发。破片飞散半径为 75 米,保证杀伤半径为 50 米。采用非接触式引爆装置。导弹长度 7 米,直径 800 毫米,发射重量 1300 公斤。最大速度 3 公里 / 秒。

一枚反导导弹的成本估计为 150 万美元。美以 “箭” 式导弹系统项目的总成本超过 20 亿美元。

与以往版本的反导系统不同,“箭 – 3” 将采用动能杀伤战斗部。这款新型导弹旨在拦截大气层外射程 400 至 2000 公里的弹道导弹,类似于伊朗的 “ 沙哈布 – 3 ” 和 “ 赛吉尔 ” 导弹。2009 年启动的 “ 箭 – 3 ” 项目由以色列政府和美国导弹防御局联合出资。

“箭 – 3” 系统计划纳入改进型 “ 超级青松 ” 雷达,此外,还将与部署在以色列南部的 AN/TPY-2 雷达相连接。

图片[9]-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测试情况

  • 2004 年 7 月 29 日,“箭 – 2” 系统在加利福尼亚海岸进行首次测试。反导导弹成功击中在 40 公里高度模拟 “ 飞毛腿 ” 导弹的目标。
  • 2004 年 8 月 26 日,“箭 – 2” 系统在加利福尼亚海岸的测试失败。反导导弹未能拦截从飞机上发射的模拟先进 “ 飞毛腿 – D ” 导弹的目标。测试中,探测雷达成功探测并识别了目标。问题出现在拦截弹飞行的最后阶段,即第一级分离后。
  • 2005 年 12 月 2 日,部署在帕尔马希姆空军基地的导弹防御连成功拦截了一枚模拟 “沙哈布 – 3” 战术弹道导弹的目标。测试中使用了升级版 “ 箭 – 2 block 3 ” 反导导弹,该导弹具备增强的战术技术性能,包括应对集群目标的能力。
  • 2007 年 2 月 11 日,“箭 – 2” 反导导弹首次进行夜间发射。测试中动用了以色列反弹道导弹系统的两个地理上分散的导弹连。拦截由距离以色列空军 F-15 战斗机发射目标地点更远的一个导弹连完成。
  • 2007 年 3 月 26 日,改进型 “箭 – 2” 导弹与系统其他部分协同测试取得成功。新型拦截弹配备现代化控制系统,射程更远。
  • 2008 年 4 月 16 日,新型 “箭 – 2 block 3” 导弹针对由 F-15 战斗机发射的模拟 “ 沙哈布 – 3 ” 弹道导弹的目标成功发射。测试中首次以测试模式使用了改进型 EL/M-2080S “ 超级青松 ” 探测雷达。
  • 2009 年 4 月 7 日,“箭 – 2 block 4” 导弹测试成功。以色列空军 F-15 战斗机从约 1000 公里外发射的 “ 蓝雀 ”(Ankor Cahol)目标在 Mediterranean 海上空被拦截。EL/M-2080 “ 青松 ” 雷达和 2008 年底部署在 Negev 的美国前沿部署机动雷达(FBX-T)AN/TPY-2 参与了此次测试。
  • 2010 年 7 月 27 日,美国和以色列签署联合研发新型 “箭 – 3” 导弹系统的协议。根据该文件,以色列将从美国获得 1 亿美元用于这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发。
  • 2011 年 2 月 22 日,美以联合测试升级版 “箭 – 2” 反导导弹。导弹在加利福尼亚海岸发射,测试被认为取得成功 —— 导弹击中了从美国海军舰艇发射的弹道目标。这是包括 EL/M-2080 “ 青松 ” 雷达在内的完整 “ 箭 ” 式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第二次参与测试。
  • 2011 年 7 月 29 日,“箭 – 3” 反导系统首次测试成功。导弹成功击中常规敌方弹道目标导弹。
  • 2012 年 2 月 10 日,作为系统一部分的 “箭 – 2 block 4” 反导导弹进行测试。首次使用 EL/M-2080S “ 超级青松 ” 雷达对以色列空军战斗机发射的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信息传输至 “ 香橼树 ” 作战控制系统后,形成拦截小组,但未实际发射导弹。
  • 2013 年 2 月 25 日,以色列国防部宣布 “箭 – 3” 系统在 Mediterranean 海上空进行的飞行测试取得成功。拦截弹达到 100 公里的飞行高度,飞行持续 6 分钟。
  • 2013 年 9 月 3 日,以色列导弹防御组织和美国导弹防御局(美国)宣布新型目标 “黑雀”(Ankor Shahor)的首次飞行测试。测试于上午 9 点 15 分在以色列 Mediterranean 海上的试验场进行。“ 箭 ” 式系统的 “ 超级青松 ” 雷达探测到目标并进行跟踪,将接收的信息传输至 “ 香橼树 ” 作战控制系统。据以色列国防部称,导弹防御系统的所有元素均按常规运作。俄罗斯国防部称,位于阿尔马维尔的俄罗斯导弹预警系统雷达站探测到两枚弹道导弹从 Mediterranean 海向叙利亚发射。俄方表示,这两个目标均坠入海中。
  • 2014 年 9 月 9 日,“箭 – 2” 反弹道导弹系统进行拦截 “ 黑雀 ” 目标的测试(见图)。拦截失败。
  • 2014 年 1 月 3 日,据国防部新闻处消息,在帕尔马希姆空军基地进行了 “箭 – 3” 反弹道导弹系统的第二次测试。上午 8 点,“ 箭 – 3 ” 拦截弹按测试计划成功进入高层大气的预定飞行轨迹。所有系统均正常运作。
  • 2014 年 9 月 9 日,以色列国防部宣布对先进的 “箭 – 2” 反弹道导弹系统进行了测试。在五角大楼的协助下进行的此次测试,旨在检验该系统新版本应对未来潜在威胁的效能。随后,以色列媒体报道称测试失败。
  • 2014 年 12 月 16 日,“箭 – 3” 反导导弹测试失败。以色列国防部报告称,导弹发射过程中出现问题。
  • 2015 年 12 月 10 日,以色列国防部报告 “箭 – 3”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测试成功(见图)。当地时间上午 8 点 10 分发射拦截弹,在大气层外成功拦截目标。拦截弹从帕尔马希姆军事基地发射,目标是空军飞机在 Mediterranean 海上空发射的 “ 黑雀 ” 目标。

“箭 – 3” 导弹防御系统

在当今这个远程导弹威胁不断在动荡地区升级的时代,很少有防御系统能像以色列的 “ 箭 – 3 ” 导弹防御系统一样,吸引全球的目光。这项前沿技术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与波音公司合作研发,它不仅为以色列国家安全保驾护航,更代表着人类向基于太空的导弹拦截领域迈出了一大步。随着高超声速和弹道导弹技术在敌对国家间扩散,像 “箭 – 3” 这样的大气层外防御系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的存在既紧迫又意义重大。

图片[10]-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参数 详情
基本信息
具体型号中英文对照: ” 箭 – 3 ” 导弹防御系统 ( Arrow 3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导弹类型: 地对空 高空 反导系统 , 用于 拦截 中远程 弹道导弹 ( 大气层外 拦截 )
研制时间: 2008年 启动研发 , 2015年 首次测试 , 2017年 正式部署
系统定位: 以色列 ” 多层反导系统 ” 顶层 , 与 ” 箭 – 2 ” 、 ” 大卫投石索 ” 、 ” 铁穹 ” 构成 梯次 防御体系
体型与发射参数
体型参数: – 导弹长度: 6.5米 – 导弹直径: 0.8米 – 导弹重量: 约 1,300公斤
发射平台: – 陆基 机动发射 , 采用 8×8 轮式 发射车 – 每辆 发射车 配备 6枚 待发导弹 – 部署准备时间: 少于 10分钟
射程与飞行性能
射程参数: – 标定射程: 超过 240公里 – 实际拦截射程: 100-300公里 – 拦截高度: 40-100公里 ( 大气层外 )
飞行性能: – 最大飞行速度: 10-12马赫 ( 约 12,250-14,700公里/小时 ) – 反应时间: 少于 30秒
制导方式: 初始段 惯性制导 + 中段 指令修正 + 末段 红外成像制导 ( 大气层外 自主 寻的 )
战斗部与拦截能力
战斗部参数: – 战斗部类型: ” 动能杀伤器 ” ( KKV ), 无 炸药 , 依靠 高速 碰撞 摧毁 目标 – 杀伤器重量: 约 50公斤 – 制导精度: 可 直接 碰撞 目标 ( 圆概率误差 小于 1米 )
拦截能力: – 可拦截 射程 3,000公里以内 的 中远程 弹道导弹 – 可对抗 携带 核弹头 、 生化弹头 、 常规弹头 的 导弹 – 具备 对抗 分导式多弹头 ( MIRV ) 的 能力 – 可同时 拦截 多个 来袭 目标
发动机参数
动力系统: 两级 固体火箭发动机
第一级发动机: – 工作时间: 约 6秒 – 推力: 约 220千牛 – 作用: 将导弹 加速至 5马赫 以上
第二级发动机: – 工作时间: 约 18秒 – 推力: 约 90千牛 – 作用: 将导弹 推送至 大气层外 并 提供 机动能力
机动能力: 采用 矢量推力 技术 , 大气层外 可 进行 大角度 机动 , 最大 机动过载 超过 30G
雷达与控制系统
雷达系统: ” 超级绿松 ” ( Super Green Pine ) 相控阵雷达 – 探测距离: 超过 800公里 – 跟踪目标数量: 同时 跟踪 200个 以上 目标 – 方位覆盖: 120度 扇区 – 工作频段: L波段
作战管理系统: ” 金杏 ” ( Citron Tree ) 改进型 – 功能: 目标识别 、 威胁排序 、 拦截规划 、 多系统 协同 – 数据处理能力: 每秒 处理 数百万 条 数据
协同作战: 可 接入 美国 ” 宙斯盾 ” 系统 、 ” 萨德 ” 系统 数据链 , 实现 联合 反导
制造与研发
制造厂家: 以色列 ” 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 ” ( IAI ) 与 美国 ” 波音公司 ” ( Boeing ) 联合研制
研发性质: 以 以色列 技术 为主 , 美国 提供 资金 与 部分 技术支持 , 核心 动能杀伤 技术 自主研发
出口情况: 2021年 与 德国 签署 采购协议 , 为 首个 出口 订单
仿制型号: 目前 无 公开 仿制型号
北约名称: 无 特定 北约代号
同时代外军对比
美国 ” 萨德 ” 反导系统 ( THAAD
– 拦截高度: 箭-3 100公里 vs 萨德 40-150公里 – 速度: 箭-3 12马赫 vs 萨德 8.2马赫 – 拦截方式: 箭-3 以 动能杀伤 为主 , 萨德 兼具 动能杀伤 与 破片杀伤 – 部署灵活性: 箭-3 更 轻便 , 部署 更 灵活
美国 ” 标准-3 ” 导弹 ( SM-3
– 部署方式: 箭-3 陆基 机动 , SM-3 以 舰基 为主 – 射程: 箭-3 300公里 vs SM-3 Block IIA 1,200公里 – 拦截高度: 箭-3 100公里 vs SM-3 Block IIA 500公里以上 – 合作关系: 技术 同源性 较高 , 可 协同作战
俄罗斯 ” S-500 ” 防空反导系统
– 多任务能力: S-500 兼具 防空 与 反导 , 箭-3 专注 反导 – 射程: S-500 反导 射程 600公里 vs 箭-3 300公里 – 速度: 箭-3 12马赫 vs S-500 7马赫 – 技术成熟度: 箭-3 实战 部署 更早 , 测试 更 充分
中国 ” 红旗-19 ” 反导系统 ( HQ-19 )
– 定位: 均为 大气层外 反导系统 – 射程: 红旗-19 约 200公里 vs 箭-3 300公里 – 速度: 两者 均 超过 10马赫 – 公开程度: 箭-3 技术参数 更 透明 , 红旗-19 公开信息 有限

“箭 – 3” 防御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在地球大气层之外 —— 确切地说是在太空中,拦截并摧毁敌方发射的导弹,从而保护平民和军事基础设施免受威胁。与传统的在大气层内依靠爆炸弹头拦截目标的拦截器不同,“箭 – 3” 导弹系统采用 “直接碰撞杀伤” 技术,凭借纯粹的动能摧毁目标。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附带损害风险,还确保了即使面对核、化学或生物威胁,也能在安全距离外将其化解。对于地缘政治环境复杂,时刻需要保持高度警惕的以色列而言,这种能力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除了守护以色列领空,“箭 – 3” 导弹系统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浓厚兴趣,德国等国家已斥资数十亿欧元投入到这一突破性技术中。如今,以色列的 “箭 – 3” 导弹防御系统已不再仅仅是以色列一国的资产,它正在重塑全球对于先进国家如何应对下一代导弹威胁的讨论。

图片[11]-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箭 – 3” 导弹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1 世纪初。当时,以色列意识到迫切需要一款能够超越现有 “箭 – 2” 系统的新一代拦截器,以应对在射程和射高上更为先进的弹道导弹威胁。特别是随着伊朗导弹库的不断扩充和升级,以色列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针对大气层外远程威胁防御系统的研发计划。最终,“箭 – 3” 防御系统应运而生,它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与美国航空巨头波音公司联合开发。

从概念构想到具备作战能力,这一过程既复杂又严谨。2008 年,双方签署了正式的设计协议,随后展开了多年的严格测试。2013 年 2 月,“箭 – 3” 导弹首次成功试射,这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直到 2015 年 12 月,该系统才在地中海上空实现了一次完整拦截,成功摧毁一枚太空目标导弹。

这次测试验证了系统的 “直接碰撞杀伤” 动能拦截技术,相较于依赖爆炸弹头的传统导弹技术,这是一个重大飞跃。随后的测试,包括 2019 年在阿拉斯加进行的备受瞩目的试验,进一步巩固了 “箭 – 3” 防空系统在各种复杂作战环境下的可靠性。

图片[12]-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2017 年 1 月,以色列的 “箭 – 3” 导弹系统正式宣布投入使用,并全面融入以色列空军的分层导弹防御体系。作为以色列多层防御战略的最顶层(其中 “铁穹” 系统负责应对短程威胁,“大卫投石索” 系统负责中程目标,“箭 – 2” 系统负责高空目标),“箭 – 3” 导弹防御系统旨在应对最危险的威胁,包括潜在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它不仅代表了以色列国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成为一种战略威慑力量,持续重塑着中东及其他地区的空域安全格局。

技术规格

“箭 – 3” 导弹防御系统堪称技术奇迹,也是军事工程适应现代战争不断演变需求的典范。其核心是一枚两级固体燃料火箭,能够达到高超音速,使其可以在地球大气层之外远距离拦截目标。据估计,“箭 – 3” 导弹的作战高度超过 100 公里,有效射程可达 2400 公里,远超其前身 “箭 – 2”,并跻身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气层外拦截器之列。

图片[13]-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箭 – 3” 系统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 “直接碰撞杀伤” 拦截能力,即导弹通过与目标直接物理碰撞将其摧毁,而非依赖近炸引信爆炸。这种方式旨在在最危险的弹道导弹,包括携带核弹头或化学弹头的导弹进入大气层并危及人口密集地区之前将其拦截。“箭 – 3” 导弹的速度和机动性得益于其搭载的光电传感器和可转向推进器,这些设备使其能够在飞行过程中进行中途修正,确保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中也能精确命中目标。

该系统的多功能性还体现在它与多种雷达和探测技术的集成。它与 “绿松” 雷达、美国的 AN/TPY-2 雷达以及以色列 “箭” 式导弹系统架构的其他组件无缝对接,实现早期威胁探测和快速响应。每个移动发射单元配备六枚导弹,可灵活部署到各个战略要地。

实战应用

自 2017 年 1 月服役以来,“箭 – 3” 导弹防御系统已成为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柱。作为该国导弹防御体系的最顶层,它负责拦截和摧毁最危险的弹道导弹,其拦截距离和高度远远超出传统防空系统的能力范围。“箭 – 3” 系统的重要性在多次实战行动中得以体现,不仅在受控的测试环境中,更在实战场景中证明了其卓越性能。

2023 年 11 月,“箭 – 3” 系统取得了首次重大实战成功,成功拦截了一枚由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弹道导弹。这是 “箭 – 3” 导弹系统首次在实际战斗中投入使用,展示了其在地球大气层外拦截高速目标,保障以色列领土安全的能力。

2024 年 4 月,在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的大规模导弹袭击中,“箭” 式导弹防御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成功拦截了多枚针对以色列关键基础设施的远程威胁。这些实战案例不仅验证了 “箭 – 3” 防御系统的有效性,也凸显了其在应对国家级导弹威胁方面的战略价值。

图片[14]-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箭 – 3” 以色列导弹系统与其他导弹防御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同时应对多个来袭目标,这一特性使其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攻击场景,如齐射攻击 —— 敌方同时发射数十枚弹道导弹以突破传统防御。该系统在压力测试和实战中的出色表现,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一个对手不断研发更快、更难以拦截的导弹技术的世界里,“箭 – 3” 防空系统确保了以色列及其盟友在导弹拦截技术竞赛中始终保持领先一步。其在战场上的成功也引发了全球国防市场的关注,进一步巩固了该系统作为当今最可靠、最强大的导弹防御平台之一的声誉。

成本分析

“箭 – 3” 导弹防御系统虽然技术先进,但因其前沿的能力和战略价值,造价不菲。据估计,每枚拦截导弹的成本在 200 万至 300 万美元之间,而整套系统,包括雷达、发射系统和指挥单元,成本则要高得多。

当德国等国家签署数十亿欧元的采购协议,如 2023 年签署的高达 35 亿美元的历史性协议时,他们购买的不仅仅是硬件,更是对当今最严重导弹威胁的全面防御。

对于以色列而言,“箭 – 3” 系统高昂的研发和部署成本,部分通过美国的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得以缓解,特别是波音公司的参与。这种国际合作不仅减轻了以色列的财政负担,还确保其能够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技术。

尽管成本高昂,但对以色列 “箭 – 3” 导弹防御系统的投资回报,并非以经济利润衡量,而是体现在国家安全上 —— 它威慑了潜在的侵略者,降低了以色列领土遭受导弹攻击的风险。

成本考量还需考虑到另一种选择的后果:一枚弹道导弹成功击中以色列的主要城市或军事设施,将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从这个角度看,“箭 – 3” 导弹系统的成本因能够避免这些灾难性后果而显得合理。

此外,随着德国高调采购,越来越多国家可能效仿,这有望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随着全球对大气层外导弹防御的需求增加,“箭 – 3” 导弹的成本对于寻求加强自身防御的盟国来说,可能会变得更加可承受。

未来升级

“箭 – 3” 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标志着导弹拦截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其演进远未结束。以色列与美国已共同为未来的改进和升级奠定了基础,这些改进将进一步拓展该系统的能力。

其中一项计划中的改进是下一代拦截器 “箭 – 4” 的研发,它将应对新型威胁,包括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和传统系统难以拦截的高机动性弹道导弹。这些增强措施将确保以色列 “箭 – 3” 导弹系统始终处于全球导弹防御技术的前沿。

另一个探索领域是该系统对卫星和太空威胁的适应性。随着太空军事化的加速,这一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长期国防战略的一部分,以色列可能会对 “箭 – 3” 导弹系统进行改造,使其不仅能够拦截弹道导弹弹头,还能应对可能构成情报或攻击威胁的低轨道卫星。这将使 “箭” 式导弹系统从单纯的防御角色,扩展到在太空主导权和安全领域发挥更广泛作用,而目前仅有少数国家具备这种能力。

此外,“箭 – 3” 系统的出口成功,如德国的巨额采购,为根据以色列以外不同作战环境进行定制化升级打开了大门。针对北约一体化或与欧洲、亚洲其他地区防御网络的兼容性进行定制,可能会催生更先进的 “箭 – 3” 防空系统,具备更远的射程、更优化的跟踪算法或多威胁应对能力。

图片[15]-以🇮🇱 箭式 远程导弹防御系统-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

“箭 – 3” 导弹防御系统是以色列先进军事技术和战略远见的象征,彰显了其应对现代威胁的能力。作为该国多层防空体系的一部分,“箭 – 3” 系统为以色列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保护,能够在大气层外拦截远程弹道导弹,确保对平民生命不构成威胁。

其独特的 “直接碰撞杀伤” 技术、出色的导弹速度和更远的射程,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之一。在实战中,包括成功拦截胡塞武装和伊朗发射的导弹,证明了以色列 “箭 – 3” 导弹系统的实战价值,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存在,更是关键的作战资产。

在以色列境外,“箭 – 3” 防空系统出口到德国,标志着其对全球国防战略的影响日益增强。随着更多国家评估弹道导弹和高超声速武器带来的风险,对 “箭 – 3” 这样的系统的需求可能会激增。无论是保卫以色列领空,还是加强欧洲空域防御,“箭” 式导弹防御系统都为不断变化的导弹战争提供了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巩固了其作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可靠的防御技术之一的地位。

© 转载声明
本文作者:gebi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赞赏分享
战术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