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德🇩🇪西🇪🇸 复仇女神 / 涅墨西斯 自行火炮 Nemesis-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31202208666-gdels-1024x577.jpg)
![图片[2]-德🇩🇪西🇪🇸 复仇女神 / 涅墨西斯 自行火炮 Nemesis-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31172040519-c1389e432e_nemesis-1.webp)
类别 | 超超超超详细参数 |
---|---|
武器系统名称 | 复仇女神 / 涅墨西斯 自行火炮 ( Nemesis ) |
具体型号与进度 |
|
主炮系统 |
|
动力系统 |
|
防护系统 |
|
信息化系统 |
|
研发与制造联合体 |
|
本资料采集于公开资源,由gebin.show提供 |
2025 年 5 月 12 日至 14 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 “FEINDEF 2025” 国际军事技术展览上,德国 “ KNDS Germany ” 公司与西班牙 “ GDELS ”(通用动力欧洲陆地系统公司)联合推出了一款新型自行火炮 ——“ Nemesis ”(“ 涅墨西斯 ”)。这款装备并非全新设计,而是基于两国早年合作的 “ Donar ”(“ 多纳尔 ”)自行火炮项目改进而来,核心思路是在成熟技术基础上优化性能,以适应当前国际市场对现代化自行火炮的需求。
回溯历史,2004 年德国 “Krauss-Maffei Wegmann” 公司(现并入 “ KNDS Germany ”)曾推出 “ Artillerie-Geschütz-Modul ”(“ AGM ”,火炮模块),这是一个可适配不同底盘的通用火炮炮塔系统;2008 年,该公司与西班牙 “ Santa Bárbara Sistemas ” 公司(现并入 “ GDELS ”)合作,以西班牙 “ ASCOD 2 ” 履带式底盘为基础,搭载 “ AGM ” 模块,打造出 “ Donar ” 自行火炮。尽管 “ Donar ” 在多次展会上引发关注,但受当时国际市场对火炮需求有限、各国对炮兵发展重视不足等因素影响,始终未能获得订单。
近年来,随着部分国家火炮装备因老旧面临更新需求,加之俄乌冲突中多国向乌克兰援助火炮导致自身装备缺口扩大,国际军火市场对自行火炮的需求显著上升。在此背景下,“KNDS Germany” 与 “ GDELS ” 决定重启 “ Donar ” 项目,对底盘、火炮模块及电子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最终推出 “ 涅墨西斯 ” 自行火炮,希望借助市场机遇打开销路。
![图片[3]-德🇩🇪西🇪🇸 复仇女神 / 涅墨西斯 自行火炮 Nemesis-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31172047975-7e687a8adc_nemesis-1-1024x529.webp)
技术特点
“涅墨西斯” 自行火炮在整体架构上延续了 “ Donar ” 的设计,但在关键性能指标和系统配置上进行了针对性优化,核心技术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基础参数与防护能力
- 尺寸与重量:火炮身管朝前时总长度超过 10 米,宽、高均约 3 米,战斗全重 40 吨,相比 “Donar” 的 35 吨有所增加,增重主要源于防护系统升级。
- 防护标准:底盘和乘员舱采用增强型装甲设计,可抵御子弹和弹片攻击,还可加装附加装甲模块,防护水平达到 “STANAG 4569” 标准的 4 级(能抵御 14.5 毫米穿甲弹和 155 毫米炮弹破片),大幅提升乘员安全性和装备战场生存能力。
2. 动力与机动性能
- 动力系统:原型车搭载 “Scania”(斯堪尼亚)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 1100 马力,传动系统类型未公开,厂商表示可根据客户需求更换其他型号的动力装置。
- 行走系统:两侧各配备 7 个负重轮,采用扭杆悬挂,并为所有负重轮加装液压减震器,以适应复杂地形;同时配备 “SATT”(自动履带张力控制系统),可根据行驶路况自动调整履带张力,提升机动稳定性和履带使用寿命。
3. 火力系统与自动化水平
- 主炮配置:搭载 “Rheinmetall”(莱茵金属)公司研发的 155 毫米榴弹炮,身管长度为 52 倍口径(身管长度约 8.06 米),配备高效炮口制退器,可发射北约标准 155 毫米炮弹,具备常规射击、精确打击等多种作战能力。
- 装填与射速:配备全自动装填系统,机械弹舱可容纳 30 发炮弹,从炮弹抓取、装填到击发全程自动化,无需乘员手动操作,能实现较高的射速(具体数值未公开,但参考同类型装备推测可达每分钟 6-8 发),且可在行进间完成射击准备,提升火力反应速度。
4. 火控与乘员配置
- 火控系统:搭载先进的自动化火控系统,具备自主导航、定位、接收目标数据、弹道计算等功能,可通过遥控完成火炮瞄准,还支持 “Next-Generation Electronic Vehicle Architecture”(下一代电子车辆架构)通用总线,方便集成新型电子设备和升级功能。
- 乘员编制:仅需 2 名乘员(驾驶员和炮长 / 指挥官),两人均位于前部装甲舱内,无需暴露在外部即可完成所有作战操作,相比传统自行火炮(通常需 4-6 名乘员)大幅精简人力,降低人员伤亡风险,也减少了训练成本。
![图片[4]-德🇩🇪西🇪🇸 复仇女神 / 涅墨西斯 自行火炮 Nemesis-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31172054315-a6d9fff1ad_nemesis-2.webp)
![图片[5]-德🇩🇪西🇪🇸 复仇女神 / 涅墨西斯 自行火炮 Nemesis-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31172059456-fbe281c780_nemesis-3.webp)
市场定位
1. 目标客户与潜在订单
目前,“GDELS” 已向西班牙国防部推荐 “ 涅墨西斯 ” 自行火炮,西班牙正计划更新其装备的 “ M109SP ” 自行火炮(美制老旧型号),“ 涅墨西斯 ” 成为主要候选方案之一。此外,多个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因援助乌克兰导致火炮库存不足,也在寻求新型自行火炮采购方案,这些国家均为 “ 涅墨西斯 ” 的潜在客户。
2. 研发与交付进度
- 测试阶段:原型车已完成制造,即将进入测试阶段,完整测试周期预计需数年,需验证火力性能、机动可靠性、防护效果等关键指标,测试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订单签订。
- 量产与交付:若测试顺利且获得订单,厂商需协调德西两国生产资源启动量产,具体交付时间取决于订单规模和生产能力,目前尚未公布明确的量产时间表。
3. 竞争优势与争议
- 核心优势:一是自动化程度高,2 人乘员组和全自动装填系统大幅提升作战效率;二是平台通用性强,“AGM” 火炮模块可适配 “ ASCOD 2 ” 履带底盘、“ Boxer ”(拳师犬)轮式底盘等多种载体,能满足不同国家的地形需求和装备体系;三是技术成熟度高,基于 “ Donar ” 项目的改进降低了研发风险,缩短了研发周期,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 潜在争议与疑问:从行业反馈和专家评论来看,“涅墨西斯” 面临几大疑问:① 2 人乘员组虽精简人力,但装备维护(如炮管清理、弹药补充)是否需要额外支援车辆?厂商未明确说明,有观点认为需搭配专用弹药补给车和维护车,可能增加作战体系复杂度;② 相比德国 “ PzH 2000 ”( Panzerhaubitze 2000 )自行火炮(战斗全重 55 吨,52 倍口径主炮,3 名乘员),“ 涅墨西斯 ” 在火力持续性和防护能力上是否存在差距?部分客户可能更倾向于成熟的 “ PzH 2000 ”;③ 成本与量产能力未知,若单价过高或年产能不足(如低于 20 辆),可能难以满足多国大规模换装需求。
![图片[6]-德🇩🇪西🇪🇸 复仇女神 / 涅墨西斯 自行火炮 Nemesis-锋向 |Gebin Military Arsenal](https://gebin.show/wp-content/uploads/2025/08/20250831172106323-bcbf6fec44_nemesis-2-1024x663.webp)
行业影响
“涅墨西斯” 的推出,反映出当前国际自行火炮领域的三大发展趋势:
- 自动化与轻量化:通过精简乘员、提升装填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力需求;在保证防护的前提下控制重量,提升战略投送能力和复杂地形适应性,这一趋势在轮式自行火炮和中轻型履带式自行火炮中尤为明显。
- 平台通用化:火炮模块与底盘分离设计成为主流,同一火炮模块可适配不同底盘(履带、轮式),同一底盘可搭载火炮、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等不同任务模块,降低研发成本和后勤保障压力,如 “涅墨西斯” 的 “ AGM ” 模块已计划适配 “ Boxer ” 轮式底盘。
- 市场需求驱动明显:俄乌冲突催生了欧洲国家对火炮、弹药、装甲车辆等装备的紧急需求,也推动多国加快老旧装备更新步伐,国际军火市场对自行火炮的需求将在未来 5-10 年保持高位,这为 “涅墨西斯”、韩国 “ K9 ”、美国 “ M109A7 ” 等型号提供了竞争空间。
总体来看,“涅墨西斯” 作为德西两国军工合作的成果,凭借成熟技术和针对性改进,在国际市场具备一定竞争力,但最终能否获得广泛认可,仍需通过测试验证性能、控制成本,并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配置。其后续发展动态,将成为观察欧洲军工合作和国际自行火炮市场格局的重要风向标。
本站之文字、图片及视频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复制及改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原始内容链接, 如若发现,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务请重视。
暂无评论内容